道德修养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反映,生活情趣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具体表现。党员干部的道德修养和生活情趣,不仅关系着个人的品行和形象,还关系到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深刻指出,“道德问题是做人的首要基本问题”,“要切实解决好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生活情趣问题”。去年年3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安徽代表团参加审议时,提出“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重要论述,进一步为党员领导干部保持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生活情趣提出了要求,明确了目标,指出了方向。
古人说:“百行以德为首”,“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为政于天下”,讲的是做官必须先做人,做人必须先立德的道理。道德情操有高尚和低俗之分。高尚的道德情操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成事之基。低俗的道德情操则使人精神萎靡、意志衰退,是思想灵魂的“腐蚀剂”。曾深刻指出:“许多腐败分子走上犯罪道路,大多是从操守不严、品行不端、道德败坏开始的。”作为党的干部,必须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养成良好生活情趣,带头践行“三严三实”。
道德情操是道德情感与操守的结合,是构成道德品质的重要因素。“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中国古代推崇的一种高尚道德情操。而在新的时期,作为个人,高尚的道德情操在对待现实的态度或处理社会关系上,表现为对他人和集体真诚友善,乐于助人,关心爱护同志,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对待自己要求严格,有进取精神,自励而不自大,自谦而不自卑;对待学习、工作和事业勤奋认真,敢于担当;在理智上,表现为感知敏锐,富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在情绪上,表现为乐观开朗,振奋豁达,情绪稳定而平衡;在意志上,表现出目标明确,行为自觉,勇敢果断,坚韧不拔。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在道德情操的要求上,除了个人层面的,更体现在政治层面上,就是政治立场坚定,严守政治纪律;牢记党的宗旨,关心群众利益;勇于开拓创新,工作勤奋敬业;坚持组织原则,遵守组织纪律;具有法制观念,严格依法办事;自觉接受监督,保持清正廉洁。
道德情操与生活情趣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个人有什么样的道德情操,就有什么样的生活情趣。道德情操有高下之别,生活情趣有雅俗之分。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员干部的生活情趣必须是健康的、积极的、向上的。党员干部的生活情趣,不仅直观地反映了个人的道德水准和精神境界,关系着领导干部个人的品行和形象,而且还影响着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和领导作风等方面,直接关系到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关系到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因而绝不是小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生活情趣看似小事、小节,但小中见大,不可小觑。领导干部的生活情趣不是私事。有的认为生活情趣属于个人隐私,与政事无关,不应“上纲上线”。这种认识是片面的、有害的。我们党的各级党员干部都是公众人物,在社会上的所作所为应该有别于普通群众。个人隐私是应当受到尊重和保护的,但如果领导干部的所谓生活“隐私”涉及并影响到正确行使权力、影响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时,他的个人“隐私”就必须接受组织和群众的监督。否则,从追逐庸俗低下的生活情趣开始,逐渐销蚀理想信念和进取心,兴趣爱好主业化,精神格调庸俗化,使人变得精神空虚、意志消沉、思想颓废、行为猥琐,直至罔顾党纪国法,贪污受贿、失职渎职,一步步滑向犯罪的深渊。
70多年前,毛泽东同志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号召共产党员要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利于人民的人”。如今,尽管时代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共产党员保持高尚道德情操、培养健康生活情趣,仍然是党性修养的重要内容,仍然是推动党的事业不断前进的切实需要。这不仅关系到共产党员能否扛得住各种诱惑、守得住精神家园,更关系到党的执政能力能否得到提高、执政地位能否得到巩固。党员干部一定要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时刻以“君子检身,常若有过”的谦诚态度,常修从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常戒非分之想,志存高远,追求高尚,坚持用“三严三实”标准和要求校正人生坐标,确保不偏离方向,不走歪路、邪路。
一是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要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在党言党,对党忠诚,站稳党的立场;为了群众,依靠群众,站稳群众立场。要增强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头脑清醒,坚定不移地践行党的宗旨,牢牢树立宗旨意识,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二是要有坚强的革命气节。“名节泰山重,利欲鸿毛轻”。“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要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时刻注重加强自己的气节修养,经常以党纪国法为镜,看自己廉洁自律硬不硬;以百姓疾苦为镜,看自己宗旨意识牢不牢;以先进典型为镜,看自己工作作风实不实。要多一分畏惧、去一分贪婪,多一分小心、少一些欲望,做到在利益面前不贪心、在诱惑面前不动心、在分化面前不变心,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经得住诱惑。
三是要有高尚的精神追求。要勤奋敬业,勤政敬业自古就是为官从政的基本准则,“官不勤则事废,民受其害”,勤奋敬业、奋发有为,是党员领导干部的职责所在。要淡泊名利,无私奉献。“求名之心过盛必作伪,利欲之心过强多偏执”。古代先贤尚且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更应该有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境界。要提高文化素养。“腹有诗书气自华”、 “久旷之宅易生妖”。人的头脑就像一座“大宅”,如不正常灌输先进思想,不注重提高文化素养,不注重抵制低级腐朽的东西,迟早会变质。
四是要有严谨的生活态度。对待生活的态度就是对待人生、对待事业、对待社会、对待群众的态度。要把真理的力量、法律的权威和人格的魅力结合起来,讲操守,重品行,不断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操、锤炼道德意志、提升道德境界,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防微杜渐,明辨是非,克己慎行。要见贤思齐,以德修身,以积极奋发、严肃严谨的态度面对自己的生活,自觉地把个人生活融入党和人民的事业之中,以高尚的品德情操赢得党和人民群众的信赖。
五是要有端庄的操守品行。要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坚决抵御腐朽没落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侵蚀,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和政治本色。要能吃亏,在物质利益不好平衡时,能够自觉自愿地吃点亏;当个人利益与党和人民的利益发生冲突时,能够自觉自愿牺牲个人利益,实现党和人民的利益。要能受得了委屈,能够任劳,也能够任怨。要看重自己的人格,珍惜自己的名誉,注意自己的言行,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绝对不做。保持节俭朴素和艰苦奋斗的本色,“致虚极”、“守静笃”。
六是要有健康的生活情趣。要不断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文化素养和审美品位,做到个人日常生活的所喜、所爱、所乐,追求高雅,淡薄物欲,远离浮躁,拒绝低俗。正确选择个人爱好,提高文化素养,摆脱低级趣味。避免玩物丧志,心为物累、情为欲伤。要加强自我约束,提高自控能力,时刻警惕权力、金钱、美色的诱惑。要对自己的“雅好”严加约束,保持高度警惕,防止“雅好”成为清廉防线的薄弱环节,成为别有用心者的突破口。越是小事越要留心,越是独处越要小心。业余生活多样一点,本无可厚非,但应把握好度。“好船者溺,好骑者堕,君子各以所好为祸”,“玩人丧德,玩物丧志”,切勿大意。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七是要有俭朴的生活方式。崇尚俭朴历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俭以养德,俭可助廉,俭能强身固本,俭能拒腐防变。老子说过:“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欲望是人前进的动力,人活着,当然要努力奋斗往前走,但也要知道适可而止。有些东西,我们应该得到,也能够得到;有些东西,我们不该享有,就不能处心积虑的去获取。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要自觉养成艰苦朴素的好风尚,坚持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把自己的才华和精力主要用于为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的征程之中。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