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热爱心理辅导事业,热爱本职工作,努力钻研业务,不断提高辅导技能。
2、热爱学生,尊重、关心和理解来访者,与来访者相互沟通,建立平等、信赖的工作关系。
3、忠于科学,实事求是,牢牢把握保密、中立、非指导、综合、发展性的辅导原则,替有需要的学生进行团体或个人心理辅导,协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扰。
4、明确自己工作性质,了解自己专业职能的局限性,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开展工作。如果发现无法帮助来访者,应作好适当的转介建议。
5、不得应用心理辅导技术进行非专业性的活动和其它不正当目的的活动。不得与当事人发生任何有经济利益的关系。充分尊重和保护当事人的隐私,维护当事人的利益。未经来访者许可,不泄露来访者秘密的信息。
6、做到按时上岗,使心理辅导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7、在辅导活动中,应注意辅导关系有助于来访者心理成长,应尽量避免来访者对辅导人员的过分依赖。
8.帮助其他教师掌握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有关知识与技能,指导其他教师开展心理健康专题教育活动。
9、每次辅导结束后,必须认真填写《心理辅导记录》,未经许可,不得将记录带出心理辅导室。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