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老师在继《品三国》后,又带来了一部重磅历史读物《易中天中华史》,在书的腰封上有一排醒目的文字“易中天开讲轻松好读的中华正史”。
《易中天中华史》以短句居多,语言上延续了他一贯的风格,生动幽默,易中天老师用现代的眼光为我们解读中华正史,使更多人对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产生了一种新的理解视角,能让人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也能让我们对曾经肯定的历史多了一些思考。
“真有尧舜吗?”,备受推崇的两大古代帝王,在我们心中是神圣的存在着的。事实上,孔子之前,根本就没人提到尧舜,《诗经》中连他俩的影子都没有,真正开始说他们的是《论语》、《墨子》和《孟子》。其中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如果尧和舜完全是子虚乌有,孔子就不会一讲再讲,如果当真功勋盖世,《诗经》就不会只字不提。我们回不去那个时代亲身去体验到底怎么回事,但是后人的包装的确会误导我们,在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时代,孔子要推销自己的政治主张和政治理想,也只能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托古改制,借尸还魂。尧和舜,弄不好就是他们从某个并不起眼的故纸里挖掘出来,再按照道德楷模的标准,包装上市的“创业板”。其实读尧舜的传记,实在也看不出他俩的伟大之处,只知道尧是很简朴的,舜是很孝悌的。
《易中天中华史》是一套好书,很庆幸它不是长篇累牍地堆砌历史事实,让普通读者望而却步,而且将轻松好读和严谨认真和谐的统一了起来,给读者一种时尚的读史体验。
易中天老师说过这样一句话:“历史确实可以酿酒。《三国演义》就是历史酿的酒。不过也有酿成醋的。而且,酿成醋的还不少,能把人的牙都酸掉。总之,历史就是让人说的东西。说的过程就是发酵的过程”。看清自己,必定先要追根寻源,把历史做一个回顾,知道我们历史上有过哪些成就,走过哪些弯路,又有哪些谬误是我们需要避免的,这是易中天老师出来讲史的一个真实意图,也是他的历史观,值得我们鉴赏与学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