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七年级上册数学的工作总结范文(6篇)

来源:好走旅游网

七年级上册数学的工作总结范文

  1、单项式对数字和若干个字母施行有限次乘法运算,所得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

  2、系数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这个单项式的系数.

  3、降幂排列把一个多项式,按某一个字母的指数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叫做把多项式按这个字母降幂排列.

  4、升幂排列把一个多项式,按某一个字母的指数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叫做把多项式按这个字母升幂排列.

  5、整式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整式。

  6、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次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常数项都是同类项.

  7、合并同类项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是: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的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8、去括号法则括号前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不变符号;括号前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改变符号.例:a+(b-2c)-(e-2d)=a+b-2c-e+2d14、添括号法则添括号后,括号前面是"+"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都不变符号;添括号后,括号前面是"-"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都改变符号.例:m+2x-y+z-5=m+(2x-y)-(-z+5)

  9、整式的加减整式加减的一般步骤:

  1.如果遇到括号,按去括号法则先去括号;

  2.合并同类项.

  10、代数式的恒等变形一个代数式用另一个与它恒等的表达式去代换,叫做恒等变形.

七年级上册数学的工作总结范文

  初一数学三角函数知识点

  1、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a2+b2=c2。

  2、如下图,在Rt△ABC中,∠C为直角,则∠A的锐角三角函数为(∠A可换成∠B):

  3、任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锐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

  4、任意锐角的正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切值;任意锐角的余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切值。

  5、0°、30°、45°、60°、90°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重要)

  6、正弦、余弦的增减性:

  当0°≤α≤90°时,sinα随α的增大而增大,cosα随α的增大而减小。

  7、正切、余切的增减性:当0°<α<90°时,tanα随α的增大而增大,cotα随α的增大而减小。

  初一数学知识点总结

  1.有理数:

  (1)凡能写成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不一定是负数,+a也不一定是正数;p不是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 ① ②

  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

  3.相反数:

  (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

  (2)相反数的和为0 ? a+b=0 ? a、b互为相反数.

  4.绝对值:

  (1)正数的绝对值是其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

  (2)绝对值可表示为:或;绝对值的问题经常分类讨论;

  5.有理数比大小:(1)正数的绝对值越大,这个数越大;(2)正数永远比0大,负数永远比0小;(3)正数大于一切负数;(4)两个负数比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5)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6)大数-小数> 0,小数-大数< 0.

  6.互为倒数: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注意:0没有倒数;若a≠0,那么的倒数是;若ab=1? a、b互为倒数;若ab=-1?a、b互为负倒数.

  7.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3)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

  8.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

  (1)加法的交换律:a+b=b+a ;(2)加法的结合律:(a+b)+c=a+(b+c).

  9.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即a-b=a+(-b).

  10有理数乘法法则:

  (1)两数相乘,同号为正,异号为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2)任何数同零相乘都得零;

  (3)几个数相乘,有一个因式为零,积为零;各个因式都不为零,积的符号由负因式的个数决定.

  11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

  (1)乘法的交换律:ab=ba;(2)乘法的结合律:(ab)c=a(bc);

  (3)乘法的分配律:a(b+c)=ab+ac .

  12.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注意:零不能做除数,.

  13.有理数乘方的法则:

  (1)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

  (2)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注意:当n为正奇数时: (-a)n=-an或(a -b)n=-(b-a)n ,当n为正偶数时:(-a)n =an或(a-b)n=(b-a)n .

  14.乘方的定义:

  (1)求相同因式积的运算,叫做乘方;

  (2)乘方中,相同的因式叫做底数,相同因式的个数叫做指数,乘方的结果叫做幂;

  15.科学记数法:把一个大于10的数记成a×10n的形式,其中a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这种记数法叫科学记数法.

  16.近似数的精确位: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那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的精确到那一位.

  17.有效数字:从左边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起,到精确的位数止,所有数字,都叫这个近似数的有效数字.

  18.混合运算法则:先乘方,后乘除,最后加减.

七年级上册数学的工作总结范文

  知识要点 1。分式的有关概念

  设A、B表示两个整式。如果B中含有字母,式子 就叫做分式。注意分母B的值不能为零,否则分式没有意义

  分子与分母没有公因式的分式叫做最简分式。如果分子分母有公因式,要进行约分化简

  2、分式的基本性质

  (M为不等于零的整式)

  3。分式的运算 (分式的运算法则与分数的运算法则类似)。

  (异分母相加,先通分);

  4。零指数

  5。负整数指数

  注意正整数幂的运算性质

  可以推广到整数指数幂,也就是上述等式中的m、 n可以是O或负整数。

  6、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骤:在方程的两边都乘以最简公分母,约去分母,化为整式方程。解这个整式方程。验根,即把整式方程的根代入最简公分母,看结果是不是零,若结果不是0,说明此根是原方程的根;若结果是0,说明此根是原方程的增根,必须舍去。

  7、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1)审清题意;

  (2)设未知数(要有单位);

  (3)根据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列出式子,找出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4)解方程,并验根,还要看方程的解是否符合题意;

  (5)写出答案(要有单位)。

  正比例、反比例、一次函数

  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

  x轴上的点的纵坐标等于0,反过来,纵坐标等于0的点都在x轴上,y轴上的点的横坐标等于0,反过来,横坐标等于0的点都在y轴上,

  若点在第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它的横坐标等于纵坐标,若点在第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它的横坐标与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若两个点关于x轴对称,横坐标相等,纵坐标互为相反数;若两个点关于y轴对称,纵坐标相等,横坐标互为相反数;若两个点关于原点对称,横坐标、纵坐标都是互为相反数。

  1、 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的定义

  (1)如果y=kx+b(k,b为常数,且k≠0),那么y叫做x的一次函数。

  (2)当b=0时,一次函数y=kx+b即为y=kx(k≠0)。这时,y叫做x的正比例函数。

  注:正比例函数是特殊的一次函数,一次函数包含正比例函数。

  2、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1)正比例函数y=kx(k≠0)的图象是过(0,0)(1,k)的一条直线。

  (2)当k>0时 y随x的增大而增大 直线y=kx经过一、三象限 从左到右直线上升。

  当k0时 y随x的增大而增大 直线y=kx+b(k≠0)是上升的

  当k0,b>0 直线经过一、二、三象限

  (2)k>0,b

七年级上册数学的工作总结范文

  1.单项式:表示数字或字母乘积的式子,单独的一个数字或字母也叫单项式。

  2.单项式的系数与次数: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称单项式的系数;

  单项式中所有字母指数的和,叫单项式的次数

  3.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多项式

  4.多项式的项数与次数:多项式中所含单项式的个数就是多项式的项数,每个单项式叫多项式的项;多项式里,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叫多项式的次数;

  5.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单项式是同类项

  6.合并同类项法则:系数相加,字母与字母的指数不变

  7.去(添)括号法则:

  去(添)括号时,若括号前边是+号,括号里的各项都不变号;若括号前边是-号,括号里的各项都要变号

  8.整式的加减:一找:(划线);二+(务必用+号开始合并)三合:(合并)

  9.多项式的升幂和降幂排列:把一个多项式的各项按某个字母的指数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排列起来,叫做按这个字母的升幂排列(或降幂排列)

七年级上册数学的工作总结范文

  单项式

  1.单项式的定义:数或字母的乘积叫做单项式,单独做一个数或字母也是单项式。

  2.系数: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

  3.次数:单项式中所有的字母的指数和

  多项式

  1.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2.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

  3.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4.多项式里次数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多项式里次数的那一项叫做多项式的次

  项。

  整式

  1.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整式的加减

  1.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几个常数项也是同类项。

  2.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

  3.合并同类项后,所得项的系数是合并前各同类项的系数的和,且字母部分不变。

  合并同类项——去括号

  1.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同;

  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反。

七年级上册数学的工作总结范文

  1、分式的定义:如果A、B表示两个整式,并且B中含有字母,那么式子叫做分式。

  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是分母不为零,分式值为零的条件分子为零且分母不为零

  2、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与分母同乘或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

  3、分式的通分和约分:关键先是分解因式

  4、分式的运算:

  分式乘法法则:分式乘分式,用分子的积作为积的分子,分母的积作为分母。

  分式除法法则: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后,与被除式相乘。分式乘方法则:分式乘方要把分子、分母分别乘方。

  分式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异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先通分,变为同分母分式,然后再加减

  混合运算:运算顺序和以前一样。能用运算率简算的可用运算率简算。

  5、任何一个不等于零的数的零次幂等于1,即;当n为正整数时

  6、正整数指数幂运算性质也可以推广到整数指数幂、(m,n是整数)

  (1)同底数的幂的乘法:;

  (2)幂的乘方:;

  (3)积的乘方:;

  (4)同底数的幂的除法:(a≠0);

  (5)商的乘方:;(b≠0)

  7、分式方程:含分式,并且分母中含未知数的方程——分式方程。

  解分式方程的过程,实质上是将方程两边同乘以一个整式(最简公分母),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

  解分式方程时,方程两边同乘以最简公分母时,最简公分母有可能为0,这样就产生了增根,因此分式方程一定要验根。

  解分式方程的步骤:

  (1)能化简的先化简

  (2)方程两边同乘以最简公分母,化为整式方程;

  (3)解整式方程;

  (4)验根、

  增根应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其值应使最简公分母为0,二是其值应是去分母后所的整式方程的根。

  分式方程检验方法:将整式方程的解带入最简公分母,如果最简公分母的值不为0,则整式方程的解是原分式方程的解;否则,这个解不是原分式方程的解。

  列方程应用题的步骤是什么?(1)审;(2)设;(3)列;(4)解;(5)答、

  应用题有几种类型;基本公式是什么?基本上有五种:

  (1)行程问题:基本公式:路程=速度×时间而行程问题中又分相遇问题、追及问题、

  (2)数字问题在数字问题中要掌握十进制数的表示法、

  (3)工程问题基本公式:工作量=工时×工效、(4)顺水逆水问题v顺水=v静水+v水、 v逆水=v静水—v水、

  8、科学记数法:把一个数表示成的形式(其中,n是整数)的记数方法叫做科学记数法、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绝对值大于10的n位整数时,其中10的指数是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绝对值小于1的正小数时,其中10的指数是第一个非0数字前面0的个数(包括小数点前面的一个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