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会将应用层交付下来的数据分为tcp认为最适合发送的数据块(这里的最适合指的是用户可以自己配置mss长度),单位为字节,发送端的传输层进行数据分块,这些数据块的大小就是mss,在接受端端传输层对分块的tcp报文段的数据部分进行重组。注意,mss不包含tcp首部的20字节,只是数据块长度。
如果tcp接收到的数据包超过mss就会进行分段。
数据链路层所能传输的最大数据包大小,单位为字节,大小由具体的网络来定。一般情况下,以太网的 MTU=1500字节。
ip所在的网络层是离数据链路层较近的,所以如果ip接收到的传输层的数据包超过MTU就会进行分片,分片的行为传输层是不知道的。
分片和重组都会影响数据包传输的效率,所以能够尽量避免肯定是最好的。
因此,在tcp三次握手过程中的第二次握手可以确定MSS。
不能。
因为在根本上,MTU是受到了数据链路层的限制,报文传输的路径上经常会有MTU值小于该TCP连接协商得到的MTU值的链路,在转发至该段链路之前转发设备仍需分片,所以说TCP分段并不能完全避免IP分片。
参考:
答案其实不难想到:如果能在TCP连接双方正式通信之前,就能通过某种方式预先知道端到端路径的MTU,即路径中包含的各条链路的MTU最小值(称为路径MTU,Path MTU),这一预先获知路径MTU的过程,称为路径MTU发现(Path MTU Discovery),这样此后每次通信都会基于此MTU推导得到的MSS值在发送方TCP层处执行分段。
路径MTU发现如何实现呢?
大家都记得IP首部中有三个标志位,第一位预留,第二位DF(Don't Fragment),第三位MF(More Fragments)。其中DF如果为1,意思是这个IP数据报在传输的过程中不能分片,如果此IP数据报大于网络接口的MTU,请直接丢弃,并发送消息告诉源主机已丢包。
什么消息呢?ICMP的消息,告诉包因为太大了,因为不能分片所以丢弃了,并告诉源主机请重新发送不超过MTU的数据报,那发什么样的ICMP消息呢?再回顾一下ICMP首部结构,有一个Type字段,还有Code字段,发送Type=3, Code=4, MTU=该接口的MTU值X的消息既可以了。当这个ICMP消息到达IP数据报的源主机,源主机知道原来是IP数据报太大了,那最大可以发送多大的包呢?ICMP消息里有,那就是MTU=丢弃该包的网络接口的MTU值X,于是源主机再次发送不超过MTU=X的数据报就可以避免在传输路径上的IP分片。
有人会说,如果这个大小不超过X的IP数据报在传输过程中又遇到更小的MTU怎么办?重复以上步骤即可~
路径MTU发现看似完美避免了IP分片的问题,但同时又带来了新的问题:如果ICMP消息最终没能到达源主机怎么办?很显然该IP数据报就被静静丢弃了,TCP连接超时而被断开。ICMP为什么回不来?一般是被防火墙或路由器的访问控制列表(Access Control List, ACL)给无情拒绝了。如果你可以管理并配置这些设备,只要允许ICMP Type=3, Code=4 的消息可以通过即可,否则只有老老实实关闭路径MTU发现功能了,因为至少分片还能通信,而避免分片则彻底无法通信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