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好走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初中化学教材实验——电解水实验

初中化学教材实验——电解水实验

来源:好走旅游网


初中化学教材实验专题复习:电解水实验

一、实验原理:水在直流电作用下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 二、实验装置:

三、实验现象: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的气体体积小,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的气体体积大,体积比大约为1:2。

四、气体的检验:待两只玻璃管收集了一定体积的气体后

1、乙玻璃管(正极):将带火星的木条靠近气体体积小的玻璃管尖嘴处,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2、甲玻璃管(负极):用试管在甲玻璃管尖嘴处收集气体,然后用大拇指堵住管口,将试管口朝下移向酒精灯火焰,松开大拇指点火,气体能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或点燃时有爆鸣声),证明是氢气。

五、实验结论

1、正极收集到氧气,负极收集到氢气,氧气体积:氢气体积=1:2。 2、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特别提醒:

1、电解水时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2、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属于化学变化; 3、由电解水实验得出水的组成应用的是推理法;

4、电解水时通常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或稀硫酸)是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它们本身并未参加反应。

六、误差分析:氧气和氢气的气体体积比往往小于1:2的原因: 1、氧气在水中的溶解性比氢气稍大。

2、氧气氧化性很强,有时在电极上就与电极发生了氧化反应。 七、实验拓展:结论的推广及应用

1、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依据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种类不变(或质量守恒定律)】

2、验证了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再分。

3、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4、通过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推求出水分子构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2:1,经进一步科学确认,得出水的化学式为H2O。

专项检测

1.(2016•湖南湘西)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C.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答案】B【解析】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因此B错误;水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不可再分,A、C、D正确。

2.(2016·海南)从电解水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是分子的重新组合 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增多 C.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 D.该反应说明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答案】C

【解析】A、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化学反应是分子的破裂、原子的重新组合,故A错误;

B、由电解水的微观示意图,在通电的条件下,每两个水分子变化成了两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和数目发生了改变,故B错误; C、该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了两种物质,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故C正确; D、由电解水的微观示意图,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故D错误. 故选C.

3.(2016·广西南宁)右图是电解水实验的装置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以增强导电性

B.在反应一段时间后,a、b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2:1 C.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在两个玻璃管尖嘴口,打开活塞,a管的气体 使燃着的木条燃得更旺,b管的气体被点燃

D.由电解水实验得出结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电解水实验。从装置图可以看出,与负极相连的a玻璃管中的气体是氢气,与正极相连的b玻璃管中的气体是氧气,则检验时,a管的气体能被点燃,b管的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燃得更旺。故选C。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