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时 2课时 教学目的
1.认知目的:识记本节选中的基础知识(详见《预习检测》)
2.技能目的:通过翻译文中重点句子剖析作者观点(翻译见《预习检测》) 3.情感目的:理解孔子抱负人格的核心“仁”,思考孔子的仁的思想的现代价值。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什么是仁”“怎样才能到达仁”“为什么这样做就可以到达仁”。 难点:思考孔子的仁的思想的现代价值。(集中探讨“仁”与我们的生活) Ⅰ
自主学习检查内容和方法 第一课时 一、导入 翻开《论语》,圣人孔子从神坛上走了下来,我们看到了一位真挚、坦率的师者,看到了一位尊重学生个性的师者,看到了一位在学生心目中如日、如月、如天的师者,看到了一位让学生感到“仰而弥高,钻之弥坚”的师者,看到了一位充满智慧的智者,正所谓“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他堪称“万世师表”。
走近他,我们会渐渐地感受到他那学识的博识,道德的高尚,和善的身影,亲切的笑容,深睿的智慧……
走近他,我们需要了解他的思想的内核——仁。
什么是仁,兴许谁也无法全部讲解分明。从文字上看,仁就是人旁加二,二有多的意思,也可以理解是别人(含自己在内的第二人),即心怀别人,并与别人和平共处,这就是仁。那么怎样才能够汇集在一起和平共处呢?那内容可就多了。下面,我们未来了解一下仁说的提倡者孔子对此是怎么讲解的。 二、检查预习情况
1.你能精确朗诵全文吗?
指名学生朗诵12则语录,纠正读音错误。 2.你最喜爱其中的哪一则,能读准译对吗? Ⅱ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难点(根据学生预习确定): 对第⑺⑻9三则理解有难度。 Ⅲ
组织学生讨论展示评价
1 / 4
三、课文研讨
你最喜爱哪一则,为什么?
师生讨论完成对各则的理解及其学生学习后所受到的启示。 Ⅳ
对重点难点进行点拨或精讲 (一)文本解读:
1.我们节选的小题目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请大家联络本身生活,谈一谈生活中哪些事情和这句话是相联络的。(尽量使用实例)(整体感知文本)
生活中,我们总是希望他人对我们好一点,但很少想到自己对他人好一点。说一点最简略的,我们总是希望教师多关注我们一点,多关怀一点,多理解自己一点,可是我们可曾想过,我们是否也曾关怀过教师,关注过教师,理解教师心田的苦衷呢。兴许,我们也总希望朋友多为自己做一点事,爸妈多给自己一点爱,一点理解……或许,从今天开始,当我们想到这一个的时候,希望大家都能够想这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从大家的讨论中,我们大抵可以知道这其实是一种推己及人、宽以待人的生活处世方式,生活中只要多一点换位思考,多一些宽容,那么每个人的世界都是璀璨多彩的。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本章节中孔子终究要告诉我们哪些关于“仁”的内容呢?请大家根据屏幕上的提示找出文本中的相关句子。 (挑选整合文中信息)
什么是仁?施“仁”之后会怎么样?怎样做才能到达“仁”? (重点句)
a.克己复礼为仁。(什么叫克己复礼。克己复礼后会怎么样:天下归仁。什么样的行为是克己复礼: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什么。怎么样: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c.爱人,知人(是什么。怎样做: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d.其“恕”乎?
e.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f.我欲仁,斯仁至矣!
g.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h.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概括)
a.什么是仁:克己复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爱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b.施仁之后会怎样:天下归仁;在邦无怨,在家无怨;我欲仁,斯仁至矣;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c.怎样才能到达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能近取譬。 (表述)
下面,请大家结合我们找出来的句子,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一下什么是仁,实施仁后会怎么样,怎样才能到达仁。
什么是仁:仁就是要克服自己,回复到礼的办法。就是在平常不要自己不想要
2 / 4
的东西强加给他人,就是自己要站得住就得帮他人站得住,自己想要通达就使他人先通达。从字面意义的理解上看,孔子认为人在生活中不能纵放自己的欲望,而应该以礼来要求自己;生活中要推己及人,宽以待人,学会换位思考,学会团结合作。
(二)所受启示:
正如孔子所说,其实要做到仁其实不难,只要你想做。当大家了解完孔子的仁之后,大家得到了哪些启发?现实生活中我们要怎么做才是“仁”呢?接下来,让我们再一次与孔子密切接触,看看我们应该怎样在现实生活中运用“仁”学。 1.克己复礼:克服自己,回复到礼的办法。
生活中,我们都会有很多欲望,有些欲望是合理的,而有些欲望则是不合理甚至不合法的。比如教学楼前的各种花开了,我相信许多同学都有想要摘取的欲望,但是,学校的规章管理办法里面有明确的办法:不得损坏公物,茶花是公物,所以我们就得抵住诱惑,这样做就是仁了。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生活中,我们总是希望他人对我们好一点,但很少想到自己对他人好一点。说一点最简略的,我们总是希望教师多关注我们一点,多关怀一点,多理解自己一点,可是我们可曾想过,我们是否也曾关怀过教师,关注过教师,理解教师心田的苦衷呢。兴许,我们也总希望朋友多为自己做一点事,爸妈多给自己一点爱,一点理解……或许,从今天开始,当我们想到这一个的时候,希望大家都能够想这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爱人
仁其实很简略,只要你懂得爱人就可以了。你可否意识到,你身边的每个人都很重要,你是否曾经关注过他们,比方说为我们学校的校园环境卫生默默贡献的员工,为我们宿舍的安定融洽而语重心长的宿管教师,为我们学校的安全筑起第一道防线的门卫教师……当你再次遇见他们时,请问一声好,请给他们一个浅笑,这样,你就已经是一个“仁”者了。 4.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当你想要站得住的同时,也要让他人站得住;但你想要自己全面的话,也要让他人事业发达。而不是建立在推倒他人而自己站稳了,也不是侵害别人开展了自己。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会推己及人,我们想到的,他人也会想到;我们想做的,他人也会有同样的想法。所以,只要每个人都能够以一种宽容的态度和容纳的心来面对他们的时候,那么,整个社会就融洽了。
总结归纳:学以至用。了解了仁的思想,我们大可以在生活中加以实施。兴许一开始我们的力量是微薄的,但是我相信,只要我们能够坚持,我们能够严格要求自己,那么,以我们为中心,别人也以我们为楷模,这样,融洽校园又怎么可能建设不起来呢? Ⅴ
课堂练习检测设计
请选择你喜爱的一则写一点读后感。 小结 反思
3 / 4
小结:从生活到智慧,从智慧到著书立说,从文本再到生活,今天我们在汲取先圣的生存智慧的营养,明天,我们尽管不能成为圣人,但我们绝对可以说我们一直正在沿着圣人为我们描画的蓝图在建设和开展着我们的文化,再此,请让我们再一次用真挚来朗诵这么几句话:克己复礼;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4 /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