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七中高三年级历史学科分层学案 选修第5讲 欧洲宗教改革
主备人:AAAAA 审核人:BBBBBB 2010-1-7
注:带有*的题目是为学有余力的学生准备的,请同学们自己选择完成。
【课前延伸案】
一、课标要求:
1、了解中世纪天主教的地位,认识欧洲宗教改革的必要性。
2、知道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主张,理解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 3、简述欧洲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分析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 二、落实基础:完成市编P187“结构导学”。 三、自我检测:
1、马丁•路德立志改革天主教的原因有 ①四分五裂的德意志局面 ②深受人文主义的影响 ③对罗马天主教会在德意志神权统治与经济搜刮的憎恨 ④《圣经》已经过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2、路德和加尔文主张的共同点有①信仰得救②神职人员由信徒选举产生③简化天主教的宗教仪式④翻译《圣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③④
3、16世纪英国宗教改革的显著特点是①国王自上而下推行改革 ②建立了民族教会,不再从属于罗马教皇 ③改变了天主教会的教义、制度和仪式 ④改革中发生了宗教战争 A ①② B ②④ 4、欧洲第一个宽容新教的和约是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A.《南特赦令》 B.《奥格斯堡宗教和约》 C.《至尊法案》 D.《三十九条信纲》 5、宗教改革中产生的新教在教义方面的共同点有 ①信仰得救 ②《圣经》是最高权威 ③通过教士等神职人员得救 ④信徒人人可以成为祭司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②④
6、1555年,德意志确定了“教随国定”的原则,这说明 A.新教与旧教矛盾消除 B.路德教派获得了合法地位 C.路德教派取代了天主教会的地位 D.基督教在德意志的地位下降 7、下列表述不符合加尔文宗教改革内容的是 A.《圣经》的权威至高无上 B.财富使人陷于罪恶,不能得救 C.制定严格的道德标准 D.思想核心是“先定论”
【课堂导学案】
一、合作探究: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天主教会把从事商业贸易和发财致富说成堕落行为,这种轻商思想与当时商品货币关系蓬勃发展的趋势背道而驰。
材料二:许多修道院与公共妓院无甚差别。 ———伊拉斯莫 材料三:16世纪初,罗马教廷每年从德国榨取的财富达30万古尔登,这个数目等于1497年德皇所征税额的 21倍。
1
骏马是跑出来的,强兵是打出来的。
材料四: “当钱投入钱柜里叮叮作响时,增加的只是贪婪受财的欲望,而不是升天。„„信徒得救一不靠教皇,二不靠圣礼,只有靠终生‘悔改’基督教的正道。”
材料五: 加尔文是瑞士宗教改革家„„他废除主教制,代之以共和式的长老制;简化宗教仪式;鼓励经商致富,宣称做官执政、蓄有私产、袋钱取利同担任教士职务一样,均可视为受命于上帝。加尔文的神学思想在许多方面与路德相同,如强调圣经是基督教信仰的惟一根据和权威;主张因信称义等。
材料六:英王为英国教会唯一的、至高无上的首脑,„„保留天主教的基本教义和仪式。„„解散修道院„„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三,概括德国宗教改革的原因。
(2)材料四当出自路德何时何文章?在这篇文章中他阐述了什么观点?代表当时哪些人的利益?其实质是什么?
(3)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加尔文与路德主张的相同点有哪些?加尔文比路德更为激进的主张是什么? 马丁·路德和加尔文宗教改革运动的结果是什么?
(4)材料六出自什么文件?该文件的颁布有何意义?
(5)结合材料和相关历史事实,分析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和历史影响。
2
骏马是跑出来的,强兵是打出来的。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Every truly repentant(adj.后悔的, 悔改的, 有悔改表现的) Christian has a right to full remission(n.免除) of penalty(n. 处罚,) and guilt, even without letters of pardon( n.赎罪券).
——Disputation of Doctor Martin Luther on the Power and Efficacy of Indulgences by Dr. Martin Luther (1517)
材料二 一个人所以发财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劳,而完全靠上帝的恩赐。财富本身决不像某些蠢人所想的应予斥责。这样做就是亵渎神明。 ——加尔文 材料三 16世纪,英国王权得到加强,国王为打击天主教会势力,自上而下地推行宗教改革。规定英国国王为英国教会的最高首脑,拥有任免教职和决定教义的大权;教会不再从属于罗马教皇,但天主教的教义、制度和仪式仍然不变.未经国王同意,教会无权召开宗教会议,更不许任意修改和制定教规。 材料四
圣•巴托罗缪之夜(1572年8月23日)
回答:
(1)简述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他们对上帝的共同态度是什么?
(2) 结合材料三分析英国宗教改革的意义和局限性.
(3)在上述三个国家的宗教改革中建立的新教名称各是什么?“新教”主要“新”在哪里?
(4)材料四说明了什么?给我们什么启示?
3
骏马是跑出来的,强兵是打出来的。
二、限时训练:
1、西欧宗教改革实质上是一场 A.天主教内部的教派之争
B.国王与教皇之间的权力之争
C.人民反对天主教的起义 D.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 2、马丁·路德提出 “信仰耶稣即可得救”的意义在于 A.否定了天主教会的作用及其神学 B.确立了“教随国定”的原则 C.打击了罗马天主教会的势力 D.维护了德意志各阶层的利益
3、西欧宗教改革运动的意义是 ①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的支柱天主教会 ②极大的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③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 ④为欧洲走向现代社会创造了条件 ⑤使宗教自由逐渐盛行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⑤
4、16世纪英国国王推行宗教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 巩固和加强王权 C. 改变天主教会的教义、制度和仪式
B. 适应资产阶级需要 D. 夺取教会的财产
5、“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强调世俗权力高于教权 B、主张国家权力为神所授 C、主张政教合一 D、教皇权力高于王权 6、欧洲宗教改革给欧洲人带来了一次新的思想解放,这里的“新”是指
A.沉重打击了欧洲天主教会势力 B.为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道路 C.创立了新教教派 D.宗教宽容的理念逐渐为人们所接受 7、欧洲宗教改革最大的功绩是 A、天主教会受到沉重的打击
B、推动了希腊罗马文化的发展
C、提高了封建君主的地位 D、为欧洲走向现代社会创造了条件 8、对“新教”理解不正确的是 A.新教是基督教派的组成部分之一 B.新教是与罗马教廷不完全相同的基督教派 C.新教不属于基督教 D.路德教派属于新教派别 9、宗教改革后保留天主教残余较多的新教派别是 A.路德派 B.加尔文派 C.法国国教 D.英国国教
三、知识构建:
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宗教改革 加尔文的宗教改革 天主教会的腐败 英国王权与教会的决裂
教会纯洁运动→恢复了天主教会部分势力 天主教会的应对措施
加紧打击“异端”→宗教冲突加剧→一些国家实行宗教宽容
打击了天主教会→
【课后拓展案】
做市编资料P187之课时训练1、2
4
骏马是跑出来的,强兵是打出来的。
十九单元第5讲 欧洲宗教改革 (参考答案)
【合作探究】
1、(1)天主教会阻碍资本主义发展;天主教会的腐败;德国受天主教会的压榨最严重。 (2)1517年,《九十五条论纲》。 观点:反驳了赎罪券的功效,指出信徒得救,既不靠教皇,也不靠圣礼和善功,只能靠终生悔改。 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 实质是反对天主教会、反封建;
(3)都主张信仰得救,都否定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威。
加尔文激进的地方:把信仰得救解释为先定论,规定神职人员由信徒选举产生。 结果:都建立了不受罗马教皇管辖的新教会。
(4)《至尊法案》。严重削弱了英国教会的实力,建立起附属于王权的政府的民族教会,大大增强了王权
(5)实质上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社会运动。 影响:课本P65。
2、(1)马丁·路德:灵魂的得救在于信仰而不在于是否购买赎罪券。 加尔文:得救在于上帝,发财致富是上帝的恩赐,应予以肯定。 态度:不反对(信仰上帝)。
(2)打击了罗马教会的势力,有利于加强王权,否定了教皇的权威。 局限性是指对天主教教义,制度仪式的保留.
(3)德国是路德教,瑞士是加尔文教,英国是英国国教。“新”主要指对教皇和天主教会权威的否定。
(4)宗教改革后,天主教分裂出新教,天主教与新教各派之间发生了长期的争论和战争。 信仰问题不能靠诉诸武力解决,世界和平需要宗教宽容
自我检测:ACABD BB 限时训练:DACAA DDCD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