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号 得分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3小题,共26.0分) 1. 关于力的认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B. 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C.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 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会产生力的作用 2. 根据力与运动的关系.图中小明和小华的观点(
隹呆我们不去推原来小| 止的小车.它就不会运 动;小车运动后,如呆 不堆蛭推它.它就僉停 下来.所以.力赴址持 I物休运动的原BI. _J
)
貝咬树44,风停树績. 知果没有风次.的作 用,树就处于协止状 态.旳以,力JUR物
小 明
A.小明正确 B.小华正确 C.都正确 D.都不正确
3. 如图(a)所示,木块与小车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观察到如图4)的
现象。由此可以判断(
)
(a)
A.小车突然加速运动 C.小车保持匀速运动
(b)
B.小车突然减速运动 D.小车可能做加速
4. 如图一位老人正在打门球,被打出去的门球会慢慢停下来,对
“门球会慢慢停下来”这一现象,正确的解释是( ) A. 门球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B. 门球受到地面摩擦阻力的作用 C. 门球的惯性逐渐消失
D. 门球所受到的摩擦阻力大于它的惯性
某人用力推静止在地面上的桌子,但没有推动,原因是因为( A. 人推桌子的力小于桌子受到的摩擦力 B. 人推桌子的力等于桌子受到的摩擦力 C. 人推桌子的力小于桌子的重力 D. 人推桌子的力等于桌子的重力
5.
6. 如图所示,商场的电梯匀速向上运动,站在电梯上相对电 梯
静止的人受到的作用力有( ) A. 重力和支持力
B. 重力、支持力和水平向右的摩擦力 C. 重力、支持力和水平向左的摩擦力 D. 重力、支持力和斜向上的摩擦力
7. 某同学在前段时间体育考试中,通过看到的一些场景联想到学过的物理知识,下列
联想错误的是( )
A. 200米短跑过程中,鞋底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B. 实心球抛出后最终落回地面是因为受到重力作用 C. 跑步到达终点时人不能马上停下来是因为具有惯性 D. 立定跳远的同字跳出后在空中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平衡力作用下,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B. 力的作用效果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使物体发生形变 C. 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的两个力。一定是一对平衡力 D. 彼此不互相接触的物体不可能产生力的作用
9. 2008年5月26 0 7时50分15秒,美国“凤凰号”火星探测器进入火星大气层向
火星北极地区降落,打开降落伞后,“凤凰号”竖直下落的速度在15$内从
1450W/7降至400km/h,此过程中,降落伞和探测器受到的火星大气阻力円和火星 引力尸2之间的关系是( ) A. Fi > F2 B. Fi = F2 C. FI < F2 D.无法判断
10. 我国沉船打捞人员在南海打捞宋朝的商船。潜水员在水面下作业,当他继续下潜的
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C.所受浮力不变,压强变大
B. 所受浮力变大,压强变小 A. 所受浮力变大,压强变大
D.所受浮力不变,压强不变
11. 少林功夫名扬天下,“二指禅”绝活令人称奇。表演时,人体倒 立,
只用中指和食指支撑全身的重量,如图。这时两手指对地面 的压强最接近于(
)
A. 3 x 10Pa B. 3 x 104Pa C. 3 x 106Pa D. 3 x 108Pa
212. 小红同学在一支铅笔的下端粘上一块橡皮泥,将它分别 置于甲、乙
两杯液体中观察到静止时的情形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铅笔在甲杯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 铅笔在乙杯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 乙杯液体的密度较大 甲杯液体的密度较大
13. 如图所示,在铝质易拉罐中放入少量的水,然后用酒精灯加热。待 罐口
出现白雾时,用橡皮泥堵住罐口,把酒精灯撤去,让易拉罐自 然冷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罐口出现的白雾是熔化形成的
易拉罐被压瘪,是由于罐体冷却收缩形成的 易拉罐被压瘪,是由于大气压的作用
易拉罐被压瘪后,过一段时间又自动恢复原状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26.0分)
14. 一天,发生了两车相撞的交通事故,一个交警来处理,说:“我一定要找
出哪辆车 先撞上另一辆车的”,请你从物理学的角度来分析,这个交警能否找出那辆车?答:
_____ ,这是因为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总是 _______ 发生的。
15. 如图所示,水平桌面的右端固定一定滑轮,轻质小盘通过 一根
绕过定滑轮的细绳与桌面上质量为0.4kg的木块相连。 当小盘内放有重力为0.5N的耘码时木块未被拉动,这时木 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______________ N;当小盘内放有重为0.6N 的祛码时,木块正好作匀速运动,当小盘内放上重为0.7N 的祛码时,小盘拖动木块运动,当小盘落在地面上后,木 块继续运动,此时木块所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____________N。 16. 如图所示是水坝的截面图,水坝筑成下宽、上窄的形状,是
考虑到水对坝体侧面有 ______ ,并且随深度的增加而 _______ 。 (选填增加、不变、减小)
17. 一辆重为1 .5X104A^的”东风日产”品牌小汽车,当它以
60kmlh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时受到的牵引力为2000N,那么汽车受到的阻
力为 ______ N;当它停在水平路面上时,它受到的支持力为 ______ N. 18. 一头质量为6xl0%g的大象,每只脚掌的面积为600cm2,
它的重力为 ______ N,它四脚着地时对地面的压强为 ______ Pa.若大象抬起一条腿,如图所示,它对地面 的压
强(选填“变大”“变小” “不变”) ___________。
(g 取 lON/kg)
19.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轿车已逐渐进入百姓家庭,
如图,是小华家购买的一辆小轿车,他发现轿车的外形类 似于飞机的机翼。则轿车在快速行驶过程中,车子上方空 气的流速 _______ 车子下方空气的流速,因而车子上方气体 的压强 ____ 车子下方气体的压强,从而使得轿车对地面的压力 ______________ 车的重力。
(均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0. 边长为5c〃的正方体均匀物体,质量为8蚣,在3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
做匀速直线
运动,则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为 ______ N,水平面受到的压强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a. 21. 如图实例中,属于减小压强的事例是 ______ 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_______ (填序号)
22. 生活中处处有物理:
(1) 生活在西部高原的人们烹饪食物往往是采用炒、烤等方式制作,
较少用煮的方式,这是由于高原地区的大气压较 ______ ,水的沸点较 ____ 的缘故;
(2) 如图所示,治病输液时,药水瓶口 A处常插着两根塑料管B、
啄木鸟利用长
长 的尖嘴啄食害
虫
老虎用其锐利
的
炬探测车的 轮子驱
越锋利 D
饮料管的一
端 剪成斜口 E
液能顺利地进行.
±2雜孵 装有彳子
有很
注射器针头
做 得很尖 H 使输
G
C, 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插C管的目的是利用
23. 海水的密度大于河水的密度,当图所示的军舰(保持
质量不变)由大海驶向河流的过程中,它所受到的浮 力将 ______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军舰排开水的体积将 ______ (填“增大”、“不变” 或“减小”)。
24. 一个重15N,体积为ldw?的小球,用手抓住将它浸没
在水中,它受到的浮力是 ______ N;松手后小球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浮/下沉/悬浮);此
过程中小球受到水的压强 __ (变大/变小/不变).(g取10N%g)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0.0分)
25. 如图所示,物体静止在斜面上,画出物体对斜面压力和物体的 重力的示
意图。
26. 如图所示是中国女子冰壶队参加2010年冬奥会时的一个情
景。冰壶由花岗岩凿磨而成,质量约为19弦,与冰道接触 的底面积约为0.02/,冰壶的体积约为8xl0_3m3. (g取
ION/kg)
求:
(1)
冰壶的密度;
(2) 冰壶对水平冰道的压强。
27. 某兴趣小组利用同一物体“探究浮力大小等于什么”的实验过程如图所
示。
物体所受的重力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
(1)
(2)利用水进行探究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请将表中空缺的数据补充完整。 实验过程 弹簧测力计的示 数 F (N) 排开液体的体积 排开液体的重力 液体所受的浮力 V (cm) G (N) F (N) A B C D 4 3.5 0 50 100 0 0.5 1 0 1 3 100 1 1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利用另一种液体进行实验(如图E所示),则所用液体的密度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kghf ;
(4) 当测力计吊着物体,从接触水面开始缓慢完全浸入水中,到与底部刚好接触 的过程中,能正确表示物体所受浮力F与浸入水中深度%关系的图象是 _______ ;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实验数据可知,物体所
受浮力大小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6) 小亮想利用实验结论来计算体积2.5立方分米,重22N的长方体物块浸没在
水中受到多大的浮力,并判断自由状态下物块是漂浮、悬浮还是沉底,请帮他完成。 四、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28. 作出吸附在竖直磁性黑板上静止的棋子所受力的示意图。
29. 重为G的铁球被细绳悬挂靠在光滑竖直墙壁上,在图中画出球受到的重力、绳对球 的
拉力的示意图。
五、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4.0分)
30. 如图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过程。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图中情景可以判断以下说法
正确的是
A. B. C. D.
①是假设,②③是实验事实,④是实验推论 ①②③④都是实验事实
①②是实验事实,③④是实验推论 ①②③是实验事实,④是实验推论
(2) 每次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记下小车最终停在水平面上的位置。 可知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路程越 ________ o其中运动的小车在木板上最
终停下来,是因为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受 _______ (选填“平衡力”、“非平衡力”或 \"不受力”)。
(3) 若用木块代替小车再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还需要添加的
器材是长方体木块、钩码和 _______ 。
毛巾
究目的。如图所示是可供选择的两种探究方案。
31. 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活动中,主要是通过探究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来实现探
图甲 團乙
0
(1 )图甲的探究方案中研究对象是小卡片,图乙的探究方案中研究对象是 _____ (选填“小车”或“钩码”)
(2) 小明选择了图甲所示的探究方案。他将系于小卡片两对角的细线分别跨过左
右支架上的滑轮后,就在两线端挂上钩码。这是用于探究两个力的 和 对物体平衡的影响。
(3) 探究活动中还要求把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然后再松手。这样做的目的是用
于探究不在 ___ 上的两个力对物体平衡的影响。
(4) 两个探究方案相比较,你认为哪个方案的探究过程对实验结论的影响小一些?
为什么? ____
0
32. 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比较甲、乙两图可得压力的作用效果与 _____ 有关;比较乙、丙两图可得压力的作 用效果与 _____ 有关。
HAFI 耳
|炯抄 ▼
I I鋼& I |细抄
乙
丙
33. 在研究液体压强的实验中,老师出示了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并向装置中加入一定量
的水,此时你观察到的现象 _____ ,这说明液体对容器底有压强。稍后老师拿出如 图乙的压强计准备探究液体内部是否存在压强,而小明认为没必要,利用图里装置 即可。于是小明将图甲装置缓慢地浸入水中,你将观察到 _____________ 。若要探究液体内 部压强的特点,哪个装置更适合 ______ ,并说明理由 _______ 。
34. 小明同学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金属块、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 和煤
油),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如图表示探究过程及有关 数据。
TNLb.my 水 D
(1)
分析图B、C、D,说明浮力大小跟 _______ 有关。
(2) ________ 分析图 ,说明浮力大小跟液体密度有关。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体完全浸没在煤油中所受的浮力是
N。
(4) 小明还想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形状是否有关,请你简述实验方法。
答案和解析
1. 【答案】D
【解析】
解: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没有物体,力是不会单独存在的,所以A正确;
B、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既能使物体发生形变,也能改变物体运动 状态,所以B正确;
C、 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同时,也受到另一个物体力的作用,所以 说力的作用
是相互的,选项C正确;
D、 两个磁铁尽管没有接触,两个磁极间仍然有磁力作用。空中飞翔的小鸟仍 受重力作
用,所以D错误。 故选:D。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好力的概念,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作用在物 体上能改变物
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
此题综合性很强,既考查了学生对力的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也考查了对力的 作用效果和力作用的相互性的理解和掌握。这是学习物体受力分析的基础, 同学们应联系实际,认真分析和领会。
2. 【答案】D
【解析】
解:小明的说法是错误的.如果不推小车,小车就会停下来不是因为没有受到 力,而是因为摩擦阻力使小车由原来的运动状态变为静止状态.车原来运动, 受到摩擦力就会停止运动,原来是静止的,不受力时就会保持静止状态.所 以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小华的说法也是错误的.风吹树摇,是因为流动的空气对树施加了力的作用, 树由静止变为了运动;风停树静是因为空气阻力使树由原来的运动状态变为 静止状态,若没有空气阻力,树就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说力是改变 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 故选D.
力并不是维持物体运动或使物体运动的原因,物体之所以停止运动是因为受 到摩擦阻力的缘故.
此题考查的是力和运动的关系,我们要知道力并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并要学会用力的知识来分析原理.
3. 【答案】B
【解析】
解:由于木块与小车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小车突然减速运动时,木块 底部也随之减速,而木块的上部由于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所以会出现如图(b)所示的现象。选项A、C、D均与图(b)所示的现象不符。 故选:B。
分析此类惯性现象的问题时,一定要关注与物体相关联的其它物体的运动方 向和运动状态的变化情况,还要结合被研究对象所表现出来的运动特征进行 总体把握,切忌主观臆断。 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惯性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学习中要 注意认真领会,用所学惯性知识解释物理现象。
4. 【答案】B
【解析】
解:一位老人正在打门球,被打出去的门球会慢慢停下来,这是因为门球受到 地面摩擦力的作用,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摩擦力使门球的运动状态 发生了改变。故A、C、D错误。 故选:B。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 物体的运动状态。
这类题目可以从力的作用效果角度分析,即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 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5.【答案】B
【解析】 【分析】
处于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的物体,一定受力平衡。
在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要找出物体受到 的力,判断出平衡力,从而确定力的大小关系。
【解答】 人推桌子,桌子没有被推动,此时桌子受到四个力的作用,水平方向推力与 摩擦力平衡,竖直方向重力与支持力平衡,如图: 人推桌子的力与摩擦力相等,与重力没有关系。 故选:B。
6. 【答案】A
【解析】
解:商场的电梯匀速向上运动,人和电梯相对静止,无相对运动,所以没有受 到电梯的摩擦力。相对电梯静止的人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作用力有重力和 支持力,这两个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 一条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 故选:A。
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受到的一定是平衡力的作用,然 后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对受力物体进行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平衡状态的判断。判断两个力是不是平衡力一定要把握 住二力平衡的四个条件,这四个条件缺一不可。
7. 【答案】D
【解析】 【分析】
(1) 摩擦力是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发生相对运动时,产生的阻碍相对运 动的力; (2) 地球表面的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由于重力作用,抛出的物体都要落向地 面; (3) —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4) 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所受力才是平衡力。
体育比赛场上的比赛项目,都包含物理知识,在学习中要多分析,总结。 【解答】
A、 200米短跑过程中,鞋底与地面间有相对运动,所以鞋底受到摩擦力的作
用,故A正确;
B、 实心球抛出后,受到重力作用,重力使实心球向下运动,最终落回地面,
故B正确;
C、 跑步到达终点时人不能马上停下来,是因为人具有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 运动状态,
故C正确;
D、 立定跳远的同学跳出后,在空中做曲线运动,最终落回地面,说明他在空 中受到的力
不是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D。
&【答案】B 【解析】
A、 在平衡力作用下,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A错误; B、 力的作用效果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使物体发生形变;故B正确; C、 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的两个力。一定是平衡力;故C错误; D、 彼此不互相接触的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例如磁力;
故选:B。
本考查力的基本常识:平衡力满足的条件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同一直线, 同一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物体所处的状态叫平衡状态;力的三要素是大 小、方向、作用点;力的作用效果有两点:(1)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使物体 发生形变
只要对力的基本概念有深刻的认识,对相关的问题会迎刃而解,力的作用效 果和力的三要素是考查的重点。
9.【答案】A
【解析】
解:由于物体速度逐渐变小,所以不是平衡状态,也就意味着阻力和引力不是 平衡力,不相等。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运动速度变小,是受到外力的作用,大气 阻力减小了运动速度,所以火星大气阻力F]大于火星引力F2。 故选:A。
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 在同一个物体上。
物体受平衡力时,处于静止状态,即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根据平衡状 态,分析具体的情况。
本题考查二力平衡的条件,同时要了解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0.【答案】C
【解析】
解:(1〉.•潜水员在水面下,•••他浸没在液体中,
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力=卩液£»排可知,密度不变、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故浮 力不变;
⑵当他继续下潜的过程中,浮力虽然不变,但深度增加, 由p=pgh知道,压强p增大。 故选:C。
潜水员在水面下作业,浸没在液体中,利用阿基米德原理分析所受浮力的情 况;
利用液体压强公式分析他继续下潜的过程中压强的变化。
本题考查了影响浮力和液体压强的因素,分析时利用公式分析即可。
11.【答案】C
【解析】
解:估测成人体重大约为600N,两个手指面积约为2平方厘米,所以P==' 故选:c。
WM)AT 6
=3xl0Pao
成人体重大约为600N,两个手指面积约为2平方厘米,压强就是压力除以面
积。
本题考查压强大小的计算,还有重力和面积的估测,这是难点。
12. 【答案】C
【解析】
解:因为都是漂浮,铅笔所受浮力都等于铅笔重(浮力相等),所以A和B都错; •••尸存=加讪9 -'-PA ,
•••当F浮相同时,V排大的液体密度小,由图知甲V排的大,所以甲的密度小,
D错;
故选:C。
铅笔在甲乙两种液体中都漂浮,所受浮力都等于铅笔重,受浮力相等,再结 合阿基米德原理分析即可
一、漂浮条件:F浮二G物;二、下端带橡皮泥的铅笔就是简易液体密度计,浸入 体积大的液体密度小,浸入体积小的液体密度大。
13. 【答案】C
【解析】
解:A、罐口的白雾是液态的,是由罐内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所以A是 错误的;
B、 易拉罐被压瘪是在罐口被封的情况下,若罐口不封,易拉罐依然在加热后 冷却的情况
下,易拉罐是不会被压瘪的,这就说明了易拉罐压瘪不是冷却收 缩形成的,所以B是错误的;
C、 罐内水蒸气遇冷液化使罐内的气体减少,压强减小,小于大气压,在大气 压的作用下
就会被压瘪,所以C是正确的;
D、 易拉罐被压瘪后,要恢复原状,需要使罐内的气体压强变大,且大于外界 的大气压,
但罐子离开酒精灯后,罐内的压强和外界的大气压都是不会变化 的,所以不能恢复原状,所以D是错误的。 故选:C。
用酒精灯加热罐内的水,罐内的水就会迅速的汽化为水蒸气,水蒸气上升时 遇冷就会液化成小液滴悬浮在空气中,形成白雾;
水蒸气遇冷液化,罐内的水蒸气减少,罐内的气体压强减小,小于外界的大 气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就会将易拉罐压瘪;
易拉罐压瘪后,即使将橡皮泥取下来,易拉罐也不会恢复原状,因为易拉罐 内部的气体压强和外界的大气压是相同的。
这是一道综合题,考查了液化、大气压,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知识和 生活的联系,要能够使用我们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14. 【答案】不能;同时
【解析】
解: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辆车撞上另一辆车(对该车施加力的作 用)的同时,另一辆车也对这辆车施加了力的作用,这两种力没有先后之分, 所以这个交警无法找出到底是哪辆车。 故答案为:不能;同时。
物体间力的相互作用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的,没有先后之分。
此题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符合新课程理念, 是一道比较典型的题目。
15. 【答案】0.5; 0.6
【解析】
解:木块静止时,所受的摩擦力与拉力是平衡力,所以,摩擦力等于拉力,为:
0.5N。
当木块受到0.6N的拉力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滑动摩擦力为:0.6N。
小盘落地,木块仍运动,压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没变,故滑动摩擦力不变, 仍为0.6No 故答案为:0.5N;0.6N。
木块静止时,受平衡力。匀速直线运动时,仍受平衡力。由静摩擦到动摩擦, 摩擦力在改变。当处于滑动摩擦状态时,摩擦力不再改变。
要掌握从物体的平衡状态的角度去对物体进行平衡力的分析。知道摩擦力大 小的决定因素。
16. 【答案】压强;增加
【解析】 【分析】
由于液体受到重力作用,且具有流动性,所以液体对容器底和容器侧壁有压 强,并且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因此水坝的下部受到的压强比上部 大。
本题的解题关键是熟记液体压强的特点。 【解答】
如图所示是水坝的截面图,水坝筑成下宽、上窄的形状,是考虑到水对坝体 侧面有压强,并且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
故答案为:压强;增加。
17. 【答案】2000; 1.5X104
【解析】
解:汽车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是一种平衡状态,所以受到平衡力的作 用.水平方向上的牵引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由于牵引力为2000N,根据二 力平衡的条件可知阻力也等于2000N.
汽车在水平地面上处于静止状态,是一种平衡状态,所以受到平衡力的作 用.竖直方向上的重力和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由于重力为
1.5X104N,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它受到的支持力也等于为1.5X104N.
故答案为:2000; 1.5x10°
根据小汽车所处运动状态对木箱进行受力分析,利用二力平衡的条件求出其 所受到阻力、支持力的大小.
汽车无论是匀速运动还是静止在水平地面上,都是处于平衡状态,由此对其 进行受力分析后可以得到各个力之间的大小关系.
18. 【答案】6x10\"; 2.5x10s;变大
【解析】
解:大象的重力:G=mg=6xl03kgxl0N/kg=6xl04No 大象对地面的压力等于大象的重力:F=G,
大象四只脚的面积:S=4x600cm2=2400cm2=0.24m2, 大象对地面的压强:P='=\"''八=2.5xl05Pao
5 ().24rn*
若大象抬起一条腿,则作用面积变成了三只脚,作用面积减小,在压力不变 时,压强变大。
故答案为:6xl04, 2.5X105,变大。 重力计算由G=mg可以直接算出。
大象对地面的压力等于大象的重力,四脚着地时的面积是4x600cn?=0.24m2, 然后用P='算出大象对地面的压强。
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减小,压强增大。
本题综合考查了重力、压强。重力等于压力是题中的等量关系,做计算题时 一定要找出该题中的等量关系。
19. 【答案】大于小于小于
【解析】
解:空气从汽车的前方分开,到车尾汇合,所用的时间相同,而S上〉S下。 据公式:可知:v上〉v下,
即车子上方空气的流速大于车子下方空气的流速。
在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所以车子上方气体的压强小于车子下 方气体的压强。
对汽车在竖直方向上进行受力分析:向下有重力G、向上的有地面对汽车的 支持力F支、 因车子上方气体的压强小于车子下方气体的压强而产生的向上的空气压力F 汽车在竖直方向上处于平衡状态即受平衡力,所以G=F支+F氐变形得:F支
=G-F 压,
由此可知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小于重力。因为汽车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汽 车的支持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两者相等。所以,汽车对地面的压力也小 于重力。
故答案为:大于;小于;小于。
空气从汽车的前方分开,到车尾汇合,所用的时间相同。由汽车的形状可知 车上方空气走的路程大于车下方空气走的路程。根据速度的计算公式可知, 车子上方空气的流速与车子下方空气的流速的大小关系。
根据流体压强的特点可判断汽车上下方气体压强的大小。
汽车在竖直方向上处于静止状态,受平衡力的作用。利用力的平衡,来分析 汽车对地面压力与本身重力的大小关系。
对汽车进行受力分析,利用汽车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是作用 力与反作用力,两者相等进行转换,是此题较难理解的地方。
20.【答案】80; 3.2X104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压力和压强的大小计算,需要注意的是本题中拉力为干扰项,要注 意排除;要注意可单独分析竖直方向上的平衡状态。
物体在竖直方向处于平衡状态,则由二力平衡可求得物体所受支持力,因支 持力与压力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故压力等于重力;
由正边体的边长可求得底面积,则由压强公式可求得水平面受到的压强。 【解答】
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F=G=mg=8kgxlON/kg=8ON; 物体的底面积 s=a2= (0.05m) =2.5x 10'3m2
2则水平面受到的压强:p=[故答案为:80; 3.2x10°。
十[鳥”严Qiota;
21. 【答案】CF; ABDEGH
【解析】
解:(1)C和F中,是采用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减小了对地面的压强;
⑵A、B、D、E、G、H六个事例,都是采用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的。
故答案为:CF;ABDEGH。
(1) 增大压强的方法: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
面积。
(2) 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 面积。
知道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掌握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能在生活中应用压 强知识解释有关现象。
22. 【答案】小低大气压
【解析】
解:(1)由于高原地区的大气压较小,水的沸点会很低,所以煮的食物会不熟, 吃了会伤害身体;
(2)药水瓶口处会有两根塑料管目的是保证瓶子内外有一定的压强差,这木羊
药水会顺利流出;
故答案为:(1)小,低,(2)大气压.
解决此类题目要知道改变气压可以改变沸点,当大气压降低时,水的沸点会 降低,大气压强的利用很广泛,药水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解决此类实际应用题目,要结合生活常识,利用所学物理知识去解决问题, 做到有理有据.
23. 【答案】不变 增大
【解析】
解:•.•军舰质量不变,受重力不变,在海水和河水中都漂浮,
•••F 浮=6 舰,
•••军舰在海水和河水中受到的浮力:
F甲寸乙=G舰,由大海驶向河流的过程中,它所受到的浮力将不变。
又TF浮=G排排g=p液V排g, •••液体密度大的,排开液体的体积小;
TP海水>P河水,
•••排开海水的体积比排开河水的体积小,即:军舰排开水的体积将增大。 故答案为:不变,增大。
军舰在两种液体中都漂浮,受浮力等于军舰重,可以得出军舰受浮力大小关 系;因为军舰受浮力相等,知道海水大于河水的密度,利用阿基米德原理(F浮 =G排訥排g=p液V排
g)分析排开水的体积关系。
本题将漂浮条件(F浮兀木)和阿基米德原理(F浮兀排=111排g=p液V排g)综合 应用,技巧性强,要灵活运用。与此类似的题目:将密度计放入不同的液体中 类似问题。
24.【答案】10;下沉;变大
【解析】
解:小球所受浮力 F 浮=卩纟》= 1000kg/m3xl0N/kgx 1 xl0_3m3=10No
10N<15N,所以物体会下沉;
当小球在水中下沉时,所处的深度h变大,
•••P=pgh,
•••小球受到水的压强将变大。 故答案为:10;下沉;变大。
知道小球的体积,也就知道小球浸没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小球所受浮力根据 公式F浮=pgV可求,求出浮力后与重力比较,就可得出结论;小球在下沉的过 程中所处的深度变大,根据液体压强的公式得出小球受到水的压强的变化。
本题综合考查了学生对阿基米德原理、液体压强公式以及物体沉浮条件的掌 握和运用,找出排开水的体积和所处的深度变化是本题的关键。
25.【答案】解:
(1) 过物体重心画带箭头的线段,方向竖直向下,符号为G;
(2) 在斜面上选取物体与接触面的中点为压力的作用点,过压力作用点画垂直于斜面、 带箭头的线段,符号为F;
如图所示:
【解析】
(1) 重力是物体受到的力,因此根据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重力 的方向总是
竖直向下的,过物体的重心表示出重力的方向即可;
(2) 压力是接触面受到的力,因此压力的作用点在接触面上,即物体与接触面 的中点;然
后根据压力的方向垂直于受力面,并过压力作用点表示出压力的 方向即可。
本题的关键是确定压力和重力的作用点和方向,并会用力的图示表示力的三 要素。注意物体对斜面的压力要小于物体所受重力。
26.【答案】解:⑴密度为:p=¥ = 8x;t爲4375x10晦g/异, (2)压力为:F= G=mg= I9kgxl0N/kg= 190N,
压强为:誥^9500加。
答:(1)冰壶的密度为2.375x103^/m3;
(2)冰壶对水平冰道的压强为9500Pa。
【解析】
(1) 冰壶的密度可以用公式p=:计算得出。
(2) 首先计算冰壶的重力,重力等于压力,然后用压力除以冰壶与冰道的接触 面积就得到
压强。
本题考查密度、压强的计算,注意物体在水平面时重力等于压力。
27.【答案】4; 1.2X103; C;排开液体的重力
【解析】
解:⑴由图A知,物体受到的重力为4N;
(2)B:F 浮 B=G-FB=4N-3.5N=0.5N ;
(3) F 浮 E=G-FE=4N-2.8N= 1.2N; V ^=600cm3-500cm3=100cm3=lxl 0 4m3;
由 F 浮和液gV 排得,P 液二箫二 10N/爲[iOS =l-2xl03kg/m3 ;
(4) 在完全浸没前,随着深度的增加,受到的浮力增大;完全浸没后,深度增 加,但浮力
不变,所以C正确;
(5) 由表格中数据知,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 力; (6) 物体完全浸没时受到的浮力:
F 浮=P 水 gV 排=1.0xl03kg/m3xl0N/kgx2.5xl0'3m3=25N; G=22N,
F浮〉G,所以物体上浮,最后漂浮在水面上。
故答案为:(1)4;(2)
弹簧测力 实验过程 计的示数F 排开液体的体 积 排开液体的重 力 液体所受的浮 力 3G(N) F(N) (N) A B C D 4 3.5 3 3 V (cm) 0 50 100 100 0 0.5 1 1 0 0.5 1 1 ⑶1.2X103;⑷C; (5)排开液体的重力;(6)完全浸没时受到的浮力为25N;最
后漂浮在水面上。
(1)物体在空气中时弹簧测力计的拉力等于物体的重力; (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排开水的重力等于物体所受的浮力,根据F浮二G-F计 算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
⑶根据AE计算出在E中受到的浮力,由F浮=p液gV排得,P液二箫,代入 数据便可求出液体的密度;
⑷当物体慢慢浸入水中时,完全浸没前,由于排开水的体积增大,受到的浮 力增大,当物体完全浸没后,深度增大,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浮力不变;
(5) 根据表格中数据进行分析,得出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
(6) 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首先计算出物体完全浸没时受到的浮力,根据浮力 与重力的关
系判断物体的沉浮。
此题是“探究浮力大小等于什么”的实验,考查了称重法浮力公式的应用,同
时考查了对阿基米德原理的掌握及公式的变形应用,还涉及到了物体的浮沉 判断,考查得比较全面。
2&【答案】解:在水平方向上,物体受水平向左的支持力和水平向 右引力;在竖直方向
上,物体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摩擦 力;然后过物体的重心作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摩擦力。如图F* 所示 【解析】
先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即从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进行受力分析,然后用力 的示意图表示物体所受到的力。
会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会用力的示意图表示物体受力情况。
29. 【答案】解:重力从重心竖直向下画,标出符号G;拉力从重心沿着绳画,标出符 号F,注意拉力长度略大一点,如图:
【解析】 要先弄清楚重力、绳对球的拉力的三要素,重力作用点在重心上,方向竖直 向下,拉力作用点也在重心上,方向沿着绳斜向上; 再用力的示意图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
画力的示意图,一定先弄清楚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然后用一条带箭头的 线段表示力,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表示力的方向,起点或终点表 示力的作用点。
30. 【答案】D-,远;非平衡力;弹簧测力计
【解析】
解:前3项我们都可以观察到实际的现象,故它们都是事实。而第四项无法通 过观察得出,但是我们可以由合理的外推得出,故是一种推论。
通过分析我们知道小车在受阻力最小的木板上滑的最远,所以说阻力越小, 物体运动的越远。而小车能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阻力,即非平衡力。
如果要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是我们应想到,可能与物体的重力 有关。所以应测得物体的重力。需要弹簧测力计。
故答案为:(1)D. (2)远;非平衡力。(3)弹簧测力计。
对于理想实验一定要明确,来源于实际实验,经过合理的推理得出。所以要
分清哪些是事实,哪些是合理的推论
本题考查理想实验的内容,应明白理想实验的意义:以一定的事实为基础,为 合理的外推猜想得到一定的结论。理想实验是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基础,要 注意理解!
31. 【答案】小车 大小 方向 同一直线 甲;甲方案小卡片重力很小可忽略不计, 而b方
案中小车受摩擦力影响较大 【解析】 解:
(1) 图乙的探究方案中小车受到两个力的作用,研究对象是小车;
(2) 要把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然后再松手,手时小卡片会发生转动,这样做
的目的是用于探究同一直线的两个力对物体平衡的理解;
(3) 甲方案小卡片的重力小忽略不计,水平方向上只受两个力的作用,乙方案 水平方向上
还要考虑摩擦力,甲方案对实验结论的影响小一些。
故答案为:(1)小车;(2)大小;方向;(2)同一直线;⑶甲;甲方案小卡片重力 很小可忽略不计,而乙方案中小车受摩擦力影响较大。
(1) 根据图示受力物体即可确定研究对象;
(2) 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包含的信息中结合其操作会造成什么变化可以得到 此题的答案; (3) 深入思考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做出分析与评价。a方案小卡片的重力小 忽略不计,
水平方向上只受两个力的作用。b方案水平方向上还要考虑摩擦力。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应用和二力平衡力的概念,此题 是实验题,实验题对学生来说是个难点,因为条件所限学生不仅动手操作的 机会少,而且在语言表达上也不够准确,因此要强化训练此类题。
32. 【答案】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
【解析】
解:甲乙两图比较:小桌都是正放,受力面积相同。但乙图中多了一个不去码, 导致了压力变大。两次小桌陷入的深度不同。说明作用效果不同。由此可知: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有关
乙丙两图比较:小桌在甲图中是正放,乙图中是反放,受力面积不同,压力相 同。两次小桌陷入的深度不同,明作用效果不同。由此可知:压力的作用效果 与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故答案为:
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
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这两个因素有关。因此探究时, 要用到控制变量法。这是一个很典型的压力小桌实验。在此实验中,利用小 桌的正放与反放,改变了受力面积。利用放与不放硅码,改变了压力。得出结 论时,要把握图与图之间的异同点。利用小桌陷入沙中的深度来体现压力作 用效果。
认真观察甲乙丙三图中的异同点,是此题的突破点。控制变量法与转换法在 图中都得到了体现。
33. 【答案】橡皮膜向下凸出;橡皮膜向上凸出;乙;乙装置现象明显,且可以随意调 节
深度、朝向等 【解析】 【分析】
本题注重应用能力的考查,解题时要认真观察、会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 观察实验,思考橡皮膜可能会发生的变化,再思考并比较两个装置,若要探 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哪个装置更适合,理由是什么。 【解答】
向装置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橡皮膜将会受到液体对它向下的压力,因此橡皮 膜向下凸出;将装置缓慢地浸入水中,橡皮膜将会受到液体对它向上的压力, 因此橡皮膜向上凸出;
若要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比较甲乙两幅图会发现甲装置不便观察到液 体内部各个方向的压强,且实验现象不明显,而乙装置现象明显,且可以随 意调节深度、朝向等,因此乙装置更适合。
故答案为:橡皮膜向下凸出;橡皮膜向上凸出;乙;乙装置现象明显,且可以随 意调节深度、朝向等。
34. 【答案】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D、E-, 2.4
【解析】
解:(1)分析图B, C, D,浮力逐渐增大,在其他物理量均不变的情况下,只有 排开液体体积不断变化,所以浮力大小跟排开液体体积有关;
(2)要看浮力大小跟液体密度的关系,应保证在其他物理量不变的情况下,只 有密度的变化
而引起的浮力变化。只有D、E这组合式; ⑶根据称重法F浮=G-F,= 10N-7.6N=2.4N;
(4) 用弹簧测力计测出一块橡皮泥的物重G,然后将橡皮泥捏成两种不同的 形状,先后浸没
于同一杯水中,测出两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F2,然后比较, 若示数相同,则与形状无关,若示数不同,则与形状有关。
故答案为:⑴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⑵D、E; (3)2.4; (4)用弹簧测力计测出 一块橡皮泥的物重G,然后将橡皮泥捏成两种不同的形状,先后浸没于同一 杯水中,测出两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F2,然后比较,若示数相同,则与形 状无关,若示数不同,则与形状有关。 本题目是考查学生对探究影响浮力大小因素实验的掌握程度,看学生能否灵 活利用控制变量法,根据题干已知求得想要的物理量,并且为了了解学生对 控制变量法的掌握,让学生独立设计实验,只要将其他物理量控制不变,简 略叙述实验便可。
本题目就是考查学生对控制变量法的掌握,看学生能否灵活应用该方法解决 问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