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描写自然环境的有关句子。 3.理解课文内容,继续学习运用抓住关键语句的方法体会课文蕴涵的感情。 4.了解文章叙述顺序,了解环境描写,人物心理描写在表达上的作用。 教学重点:
1.整体感知,体会笛声的特点。
2.感受第一段中描绘的美景,体会强强对爷爷小屋的向往。 3.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体会爷爷良苦用心的爱。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整体感知。
1、同学们见过芦笛吗?出示课件:放在这爷爷嘴边的就是芦笛,它是用普普通通的苇叶三折两卷而成的,它的声音可美妙呢,想听吗?课件播放。
2、有一个叫强强的孩子非常喜欢他爷爷做的芦笛,听爷爷吹芦笛的时发出的美妙声音。因为这芦笛还发生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呢!这是怎样的一次不平常的经历,它给这个孩子带来什么收获,请大家一起《爷爷的芦笛》,走进故事中寻找答案吧!
3、板书课题并齐读课题。
二、借助前置性学习单,检查预习。 1.检查能否读准生字。 出示测试题卡片,检查学生能否把文中的生字读正确。老师重点提醒:“闸”翘舌音; “哆”的韵母是“uo”不是“u”。 2.出示词语,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课件出示词语:
翱翔 葱茏 温润 温馨 清脆 潮汛 狂怒 摇撼 颠簸 吞没 蜷缩 疲倦 哆嗦 裹挟 蒙眬 恐惧 湿漉漉 闪闪烁烁 婉转悠扬 情不自禁
① 读准词语,对子互读、开火车读、齐读。教师重点强调“裹挟”读 作“guo xie”。
② 学生交流对词语的理解。 3.检查朗读课文。
(1)指名分段读文,要求:读正确、流利。教师注意提醒学生读书、听书习惯。 (2)重点指导长句子和难读的句子的朗读,指导学生注意合理的停顿。 4.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三、自主感悟,研讨探索
1、默读课文,想想这悠扬的笛声在文中一共出现了几次?边在文中。画出有关的句子。
2、交流并归纳笛声的特点:悠扬、清脆、神奇 3、以芦笛为线索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 (一)学习第一次芦笛声。
1、学生甲:我们组经过讨论交流,找到文中一共出现了三次芦笛声,第一次的芦笛声是在第一段,是在强强的想象里,爷爷的小闸屋是个好玩的地方。我想请第二组的同学来读一下这句话:碧蓝碧蓝的海水就踩在脚下。白天,成群的海鸟在窗外翱翔;夜晚,天上的星星映在海水里,如千万点萤光闪闪烁烁。
甲:碧海蓝天,海鸥翱翔,星星闪烁,多么富有诗意的景致啊!谁能再美美地读一下?(板书:第一次芦笛声 宛转悠扬
2.师过渡:如此美丽的大海,还有一大片一大片的芦苇丛,也能跟最疼爱自己的爷爷一起做芦笛、吹芦笛,这样的生活多么令人羡慕、渴望。 (二)学习第二次芦笛声
3.学生乙:所以在苇叶葱茏的五月,强强终于来到了盼望已久的爷爷的小闸屋,看,展现在他眼前的是一幅多么美的景象:
组内齐读句子:五月间的海水变得柔和温润。„„拂过强强的脸颊。” 谁想挑战一下我们组的朗读?
是啊,我们感受到了海水的温润,海面的平静,海风的温馨。 此时此刻,我们觉得这景好美呀,心情好舒畅呀„„)
4.学生丙:在这么美的海边,该做更有趣的事了。请同学们看课文4-6段。 。强强真的跟爷爷一起做芦笛、吹芦笛,清脆悦耳的芦笛声让强强心里别提多高兴了!(板书:高兴)
白天,小闸屋周围美丽的景色以及“清脆”的芦笛声给强强带来了无穷无尽的(快乐),我想请三四小组的同学一起来朗读以下4--6段,我们再次感受一下笛声的美和强强的高兴。板书:第二次芦笛 清脆悦耳 (三)第三次芦笛声
1.师述:看来同学们都被这婉转悠扬、清脆悦耳的芦笛声深深地吸引了,但是快乐的时光总是让人感觉短暂,刚才还和爷爷一起吹芦笛、看海鸟,转眼夜晚已经来临了。
2.学生丁:爷爷说晚上有潮汛,他要去海上巡逻,此刻的强强自信满满,“放心吧,爷爷,我不怕。我想请郭亚楠来表演一下强强说这话时的动作。 真棒!此时的强强在爷爷面前表现得十分勇敢,英勇,胆大„ 我们可不能光听他说的,要眼见为实,瞧瞧晚上发生什么了? 大海不知什么时候变得狂怒起来„„随时都有被海水吞没的危险。
指名朗读。此时的大海狂怒,强强躲在被窝里听大海的声音,我们也来闭上眼睛体会一下,听听狂怒的大海。配乐读8--10段。夜晚的大海变得可怕。 谁再来读这三段,把刚才体会到的读出来。(体会大海的凶猛、可怕。) ④读的真不错,我们向他学习,一起来读一读。 谁还能找到写大海的凶猛与可怕的句子呢?
交流:★“又是一个大浪摔打在窗户上,几乎把玻璃打碎。” ★“哗——哗——”海水一浪接着一浪,永不疲倦。 ★“‘呼’的一声,一阵强风把门吹开了,强风裹挟进来的水滴把他身上淋得湿漉漉的。”
3、学生五:若你一人处在这样的环境中,你会怎样?(板书:恐惧)(强强与你一样,此时的他可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惊恐万分,忐忑不安)?
是啊,强强裹紧被子,蜷缩成一团。他大声呼喊着:“爷爷!爷爷!”吓得钻进被窝,连大气也不敢透。还变得焦急起来,他想:爷爷呢?爷爷在哪儿?应该去把爷爷找回来。他哆嗦着下了床„„强强缩回脚,又钻进了被窝。 过渡:(指名读这四句话)通过这些表现,我们感到强强当时害怕极了。 除了夜晚狂怒的大海让强强感到了巨大的恐惧以外,还有其它原因吗?(独自一人在家、年龄很小、担心爷爷)
4.学生六:强强从未经过这样的漫漫长夜,紧张、害怕、孤独陪伴着他。不知过了多久,在朦胧中,他仿佛听到了一种奇特的声音。那是爷爷的芦笛!“啊,爷爷的芦笛!”强强顿时兴奋,高兴,也变得勇敢起来。 我们小组认为是芦笛声、爷爷、爷爷的语言让强强变得勇敢起来,谁要质疑?(板书:勇敢)
海边的孩子,不沾点海水就长不结实。
强强在风浪中变得勇敢,我们也一样,只有从小接受磨练,才能变得意志坚强。 5、师总结:展示小组的分享让我们知道课文中出现了三次不同的笛声,先写了强强想象中的大海和笛声;然后写了风和日丽的日子里,大海和笛声给强强的感受;最后写了大海狂怒的黑夜里,风涛里的笛声。就像一首歌中唱的那样: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相信在以后的生活中,大家会积极应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取得惊人的成绩。 五、自主作业,课外延伸。
1、搜集与课文中心有关的名言警句。
2、摘抄你喜欢的文中描写自然环境和人物心理的句子,读一读,背一背。
作业设计: 一、 形近字
翱( ) 烁( ) 撼( ) 簸( ) 瀚( ) 砾( ) 憾( ) 跛( ) 二、多音字
折 曲 没 结 强 三、近、反义词
近义词:翱翔—— 葱茏—— 疲倦—— 恐惧——
反义词:葱茏—— 疲倦—— 情不自禁—— 板书设计:
第一次芦笛 婉转悠扬 ---有趣 4、爷爷的芦笛 第二次芦笛 清脆悦耳---高兴
第三次芦笛 奇特--- 勇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