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URNALOFTHECHINARAILWAYSOCIETY Vol.34 No.9
Setember012 2p
()文章编号:10018360201209007005---CTCS-3列车控制系统数据融合方法研究
2
王俊峰1, 汪希时
()北京交通大学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1.00044;2.北京交通大输自动化所,北京 100044
摘 要:数据融合是提高列车控制数据完备性和保证列车安全的重要方法,CTCS3列控系统已在传感器层面进-行了局部数据融合。本文在分析列控系统技术规范、提出一种CTCS3列控系统结构及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分析融合的可行性并建立实现该方法的模型。该方法通过CCTCS3列控系统决策层数据融合方法,TCS3列控--系统C实现行车许可、线路描述信息、临时限速等核心列控数3控制单元与C2控制单元之间进行列控信息交换,据的数据融合。融合后的列控数据更可信、准确、可靠。使用融合后的列控数据计算列车允许速度和生成监控曲线,使列车控制的安全性更高。
关键词:高速列车;列控系统;CTCS3;数据融合;安全性-:/中图分类号:U284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issn.10018360.2012.09.012-j
ResearchonDataFusionofCTCS3TrainControlSstem - y
12
WANGJunfenXishi - WANG - g,
(,,;1.StateKeLaboratorofRailTrafficControlandSafetBeiinJiaotonUniversitBeiin100044,China yyyjggyjg
,,)2.AutomationResearchInstituteofTransortationScienceandTechnoloBeiinJiaotonUniversitBeiin100044,China pgyjggyjg
:AbstractDatafusionisanimortantmethodtoerfectdatainteritandtoimrovesafetofthetraincontrol ppgypy sstem.LocaldatafusionisavailablewiththeCTCS3traincontrolsstematthesensorlevel.Onthebasisof - yyanalzinthetraincontrolsstemsecificationsandthestructureandworkinrincileoftheCTCS3train -ygypgpp
controlsstem,themethodfordatafusioninthedecisionakinlaeroftheCTCS3traincontrolsstem was -m - ygyy ,forwardthemodeltorealizethismethodwasestablishedandthefeasibilitofthemethodwasanalzed.ut pyy ThrouhtraincontrolinformationexchanebetweentheC3controlunitandC2controlunitintheCTCS3 -gg
,,traincontrolsstem,thismethodrealizeskeinformationdatafusionsuchasmovementauthoritlinesde -yyy ,scritioninformationtemorarseedlimitinformation.Meredtraincontroldatawerefoundtobemore ppypg
,mcredibleoreaccurateandmorereliable.Usinmeredtraincontroldatatocalculatetheallowabletrain gg seedandeneratemonitorincurvesuaranteeshihersafetintraincontrol. pggygg :;;Kewordshihseedtraintraincontrolsstem;CTCS3;datafusionsafet- - gpyyy TCS0至CTCS4共5 中国列车控制系统分为C--/级。其中CTCS2适用于控制时速200kmh~250-//kmh线路的列车,CTCS3适用于控制时速350km-h及以上线路的列车。列车控制系统的作用是指挥行车,保证列车运行安全和提高行车效率。列控数据是,是列控系统的“中枢神经”其完列车运行控制的基础,
备性直接关系到列车运行安全。列控数据的完备性指能够保证列车运行安全控制数据的完整性、正确性、
;修回日期:收稿日期:2011061220110902----基金项目: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课题
()RCS2010ZT006,RCS2011ZZ001
,男,山西五寨人,副教授,博士。作者简介:王俊峰(1962—)
:E-mailw2881@163.com
有序性、实时性、时效性和兼容性。通过数据共享和数据融合,实现式数据制约,是提高列控数据完备性的有效方法。实现列控数据全方位数据融合,对于提高列控数据完备性和保证行车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列车控制系统需具备跨线路运行和降级运行能称之为兼容性。即安装C力,TCS3设备的列车可以-//运行在3也可运行在250kmh线路上,50kmh线路上;可使用CTCS3因设备故障或GSM-R通信中断,-备用系统,降级运行。为了实现兼容性,CTCS3列控-系统集成了CTCS2列控系统的功能和全部设备。-CTCS3列控系统包含C3控制单元和C2控制单元。-第9期CTCS3列车控制系统数据融合方法研究- 71
CTCS3和CTCS2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列车控制系--统,二者在传输方式、控制原理、设备构成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CTCS2是一种基于轨道电路传输信息的-分散式列车控制系统;CTCS3则是一种基于GSM-R-传输信息的集中式列车控制系统。CTCS3列控系统-中C3控制单元和C2控制单元的列控数据的来源不同、传输通道不同及处理方法不同,这正是进行数据融合的必要条件。
目前CTCS3系统中的C3控制单元与C2控制-各自使用来自不同信息源和传输路径单元相对,
、“、“的“线路描述信息”行车许可”临时限速”等列控数。尽管据,分别计算列车允许速度并生成“监控曲线”但只是为二者C3控制单元与C2控制单元同时工作,能够快速和平稳切换。显然C3和C2缺少两个单元之间的、属于决策层面的、旨在提高系统安全性的列控数据共享和融合。
221 CTCS3列控系统及监控原理-1.1 CTCS3列控系统1-CTCS3列控系统集成了CTCS2列控系统全部--设备,CTCS3包括C2控制单元和C3控制单元。C2-控制单元与C用于控制2TCS2列控系统相当,00~-//250kmh线路上的列车及300~350kmh线路的备
/用方式。C3控制单元用于控制300~350kmh线路上的列车。CTCS3系统总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C2控制单元基于轨道电路加点式应答器传输列
车运行许可信息,并采用目标距离模式监控列车安全、运行。C车站列控中心(轨旁2地面设备包括:TCC)电子单元(和有源应答器VLEU)B(Variabledata-)、、轨道电路(区间无源应答器FTC)DB(FixedBalise-)()。C和临时限速服务器TDataBaliseSTSRServer2
、车载设备包括全计算机(轨道电路接收单元VCC2)-(、、记录单元(应答器信息接收单元TCR)JRU)
()、及天线B司机操作界面BTM)A(BaliseAntenna ()、。其机车接口单元(和测速单元(DMITIU)SDU)
、中:TCC、TC、FDB、JRU、BTM、BA、DMITIU、SDU和TSRServer与C3控制单元共用。
TCC是C2控制单元地面设备的核心部分。TCC
根据轨道区段占用信息、联锁进路信息、线路限速信息等,产生列车行车许可命令,并通过轨道电路和有源应传输给C答器,2车载设备。由应答器和临时限速服务器分别传输线路描述信息和临时限速信息。C2车线路静态参数、载设备根据地面提供的信号动态信息、
临时限速信息及有关动车组数据,生成控制速度和目标距离模式监控曲线,控制列车运行。同时,记录单元
[]
图1CTCS-3系统总体结构示意图对列控系统有关数据及操作状态信息实时动态记录。车C2控制单元适用于区间ZPW-2000系列自动闭塞、
站计算机联锁和行车指挥CTC。C3控制单元基于GSM-R无线通信双向传输车
采用固定自动闭塞,以目标距离连续速度地列控信息,
控制模式监控列车运行。C无线闭塞3地面设备包括:、、轨道电路(应答器(中心(RBC)TC)Fixedata-D
)、列控中心(和临时限速服务器(BaliseTCC)TSR)。C、安全计算机(无3车载设备包括:VCC3)Server-、、司法记录器(应答器信息线传输模块(RTU)JRU))、及天线(司机操作接收单元(BTM)BaliseAntenna
)、。界面(机车接口单元(和测速单元(DMITIU)SDU)RBC是C3控制单元地面设备的核心部分。RBC
根据联锁的信号授权和列车位置信息生成行车许可,通过G监SM-R无线通信系统发送给车载ATP设备,控其管辖内列车的安全运行。C3控制单元分别采用轨道电路、应答器和临时限速服务器,实现列车占用检查、列车定位和管理临时限速。C3控制单元的行车许线路描述信息和临时限速信息全部是R可信息、BC通过GSM-R传输到C3车载设备的。C3车载设备负责包括:行车许可、线路参数、临接收地面数据命令信息(
,时限速和列车参数)按照列车动力学模型计算允许速度并生成速度距离模式监控曲线,监控列车运行,保证列车运行安全。C3车载设备提供与司机交换信息的人机界面,向列车输出制动命令和读取列车状态信息,
72
铁 道 学 报第34卷
完成列车的测速和测距,记录列车运行数据。1.2 列车监控原理2
列车监控的基本原理是:在列车运行过程中,利用列控系统实时计算列车的允许速度并生成监控曲线,同时测量并获得列车实际运行速度,将允许速度和实际运行速度比较,如果实际运行速度小于允许速度,列车是安全的;否则,当列车实际运行速度大于允许速度,列控系统将输出制动指令。在计算允许速度并生成监控曲线时,需要行车许可信息、线路描述信息、临列车总重、长度、制动率)等4时限速数据和列车参数(
类数据。将这4类数据代入到列车牵引动力学模型,计算允许速度。列车在目标距离内所有允许速度的连即监控曲线,如图2。监控曲线(即目标速度-距离线,
模式曲线)是反映列车允许速度与目标距离间关系的曲线。分为紧急制动限速曲线E常用制动曲线BP,预警曲线WSNBP,P和缓解曲线REL。
NBPEBPWSP,REL列车速度速度[]
雷达具有不受车轮空转和打滑影响的优点。
CTCS3列车控制系统各速度传感器子系立-进行速度量测,因而可以获得4组速度量测值。采用
]45-,由主滤波器向各子滤波联合卡尔曼分散滤波方法[
器动态分配初始条件信息、动态噪声信息和公共观测信息,实现基于联合卡尔曼滤波的列车速度测量及数据融合。为提高系统的可用性,满足当部分速度传感器发生故障后系统仍然能继续安全控车的要求,系统使系统具有较强的容错能力;按照无复位式原则确定,
同时,在多路速度传感器数据融合决策过程中,还充分考虑了列控系统安全控车的需求。
在测量速度的基础上,CTCS3列控车载设备计-同时还可以根据地面布置的点式算列车的走行距离,
应答器位置及应答器内的线路数据等信息,对列车位从而实现列车的安全定位功能。置进行校正,
3 CTCS3列控系统决策层数据融合方法-3.1 融合的可行性
CTCS3列控系统中设置C3控制单元和C2控制-单元的目的是为了解决CTCS3与CTCS2两种列控--系统的兼容性,即列车上下线运行或设备发生故障时列控系统之间的切换。C3控制单元和C2控制单元的保证列控系统级结合是为了保证共用设备正常分配,
间切换的自动、及时、可靠及平稳切换。因此,C3控制单元和C2控制单元同时运行。C3控制单元负责CTCS3模式下的核心控制逻辑计算功能;C2控制单-元负责C两者共用TCS2核心控制逻辑计算功能;-列车接口单元模块、测速测距模DMI人机界面模块、轴端和雷达测速传感器。C块、BTM模块、3控制单元主导级间切换,负责系统总线管理及统一对外输出。当C需要C2控制单元设备控车时,3控制单元的辅助和监管,这时C监视整个系统3控制单元的作用包括:控制系统的启动,提供访问包括C2设备状态的安全,提供制动的控制,提供对速度传感器数列车接口通道,
据的访问通道。可见,C3控制单元和C2控制单元各在控制过程中对计算列车允许速度自控制列车,
和生成监控曲线的核心列控数据互不进行交换,互不利用对方数据。
EBB7N常用制动报警音允许缓解缓解按钮B7N2s目标距离图2CTCS-3系统速度监控和制动指令示意图2 CTCS3列控系统传感层数据融合-CTCS3列车控制系统在传感层对列车测速值进-3]
。列车速度和位置测量是列控关键技行了数据融合[
术之一,测速值是否准确、可信、连续,直接影响列控系影响列车的安全性。C统对列车的控制,TCS3级列-控车载设备中采用车轮速度传感器与雷达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列车速度的安全测量,如图3。在列车两侧不同轴端安装2个车轮脉冲式速度传感器,车轮速度传
车轮脉冲测速1车轮脉冲测速2雷达测速基于卡尔曼滤波的数据融合CTCS-2控制单元CTCS-3控制单元CTCS3列车控制系统将基于GSM-R无线通信-和基于轨道电路两种不同的车地列控信息传输方式集成到同一个列控系统中。C3控制单元通过GSM-R无线方式接收来自无线闭塞中心(的行车许可信RBC)线路描述信息、临时限速信息和来自应答器的列车息、
位置校准信息,计算列车允许速度和生成限速曲线。C2控制单元接收来自轨道电路的行车许可信息和来
图3CTCS-3测速值数据融合示意图感器具有不受外界环境和天气干扰等优点。CTCS3-相对于CTCS2增加了2个多普勒雷达测速传感器,-第9期CTCS3列车控制系统数据融合方法研究- 73
自应答器的线路描述信息、进路信息和临时限速信息,计算列车允许速度和生成限速曲线。C3控制单元和线路描述信息和临时限C2控制单元中行车许可信息、
速信息来源不同、传输通道不同为两个控制单元之间进行列控数据融合创造了条件,并使其成为可能。本文讨论列控数据融合的前提是C2控制单元和C3控制单元都正常工作。当C虽然C2控制单元故障时,3不能够获取C但C2的行车许可信息,3可直接读取应,答器的“线路描述信息和临时限速信息”实现部分列控数据融合。3.2 融合建模
CTCS3列控系统决策层数据融合是通过C3控-制单元和C二者2控制单元进行列控数据实时交换,共享对方所获得的列控数据。C3控制单元与C2控制单元数据融合示意图如图4。具体列控数据融合模型如下:
()行车许可信息融合2
行车许可信息即移动授权,它根据列车占用情况及进路状态生成。C经3控制单元由RBC产生,
GSM-R发给车载设备;C2控制单元由TCC的轨道电路编码电路产生,经轨道电路向列车提供前方空闲闭在运塞分区数量。RBC和TCC产生行车许可信息,算处理、异常干扰、双机切换等情况下,可能导致生成会使允许速度值和监控错误。错误的行车许可信息,
曲线计算出错,影响行车安全。因此,应当将C3控制单元和C2控制单元产生的行车许可进行数据融合,解决以上问题。
行车许可信息融合模型具体是:当以C3控制单元控制列车运行时,当C3控制单元接收到的行车许可大于7个轨道电路区段时,并且C2控制单元给出的空闲轨道电路区段达到上限时,则按照C3控制单元接收到的行车许可计算允许速度值并生成监控曲线。C2控制单元通过轨道电路低频信息码给出空闲当该轨道电路低频信息码为“时,轨道电路区段,L5”表明C2控制单元给出的空闲轨道电路区段达到上限,即表示列车前方至少有7个空闲的轨道电路区段,而7个空闲轨道电路的长度大于7k能够满足3m,50/能够保证列车安全,所以kmh列车的紧急制动距离,此时使用C3控制单元接收到的行车许可计算允许速度值并生成监控曲线即可。
当C3接收到的行车许可小于或等于7个轨道电并且当C路区段,3控制单元接收到的行车许可小于或等于C则按照C2接收到的行车许可时,3控制单元接收到的行车许可计算允许速度值并生成监控曲线。当C3接收到的行车许可小于或等于7个轨道电路区段并且当C3控制单元接收到的行车许可大于C2接收到的行车许可时,按照C2控制单元接收到的行车当许可计算允许速度值并生成监控曲线。这是因为,C3接收到的行车许可小于或等于7个轨道电路区段,
/表明空闲轨道电路的长度已经不能满足350kmh列车紧急制动距离的要求,此时需要使用距离短的数据计算允许速度才能保证行车安全,因此需要选取行车许可小的数据计算允许速度。
当C3控制单元接收到的行车许可大于7个轨道电路区段并且C2控制单元给出的空闲轨道电路区段未达到上限时,则按照C2控制单元给出的空闲轨道电路区段计算允许速度值并生成监控曲线。当C3控制单元接收到的行车许可大于7个轨道电路区段时,表明空闲轨道电路的长度大于7k能够满足3m,50/由于Ckmh列车紧急制动距离的要求。但是,2控制
单元给出的空闲轨道电路区段未达到上限时,即表示
图4C3控制单元与C2控制单元数据融合示意图()线路描述信息融合1
线路描述信息包括:线路静态限速、线路坡度、轨进路信息、级间切换信息及应答器位置信道电路信息、
息等。C2控制单元车载设备通过读取无源应答器和有源应答器获取线路描述信息;C3控制单元车载设备则由RBC经GSM-R无线提供。二者存储线路信息的源不同,传输的路径不同。根据可靠性理论,二者结合比对使用,不仅提高了线路描述信息的准确性和可信度,而且能够明显降低共因错误发生的概率。
线路描述信息融合模型具体是:当以C3控制单元控制列车运行时,索取C2控制单元接收的来自有源应答器和无源应答器的线路描述信息,并与C3控制单元接收的来自无线闭塞中心的同一区段线路描述信息比较,如果比较结果一致,则使用任意一个线路描述信息计算允许速度值并生成监控曲线;如果比较结则采用安全数据计算允许速度值并生成监果不一致,
控曲线。其中,安全数据是按最不利原则,线路描述信息的限速值取两者的最低值,长度取两者目标距离的最短值。
74
铁 道 学 报第34卷
列车前方有少于7个空闲的轨道电路区段,此时,为保证列车的安全运行,只能使用按照C2控制单元给出的空闲轨道电路区段计算允许速度值并生成监控曲线。
()临时限速的数据融合3
具有时效性临时限速是指线路固定限速以外的、
的限速,包括施工、维修引起的计划性限速,自然灾害、设备故障引起的突发性限速等。临时限速直接关系到列车运行安全,若要准确执行临时限速,首先必须保证车载设备执行临时限速数据是正确的。数据融合可以减少临时限速在设置和传输方面出错的概率。C2和C3控制单元采用临时限速服务器统一管理临时限速调度命令的设置、存储与执行。C2控制单元根据限速命令由T产生临时限速报文经LCC实时组帧,EU和有源应答器发送到列车;C3控制单元根据调度命令由RBC生成临时限速报文经GSM-R传输到车载设备。临时限速报文包括限速起始点、限速区长度和限速值。
临时限速数据融合具体是:当以C3控制单元控制列车运行时,C3控制单元接收到临时限速报文后,索取C并比较C2控制单元接收到的临时限速报文,3控制单元接收到的临时限速报文和C2控制单元接收到的临时限速报文,如果比较结果一致,则使用任意一否则,使用C个临时限速报文计算允许速度值;3控制单元接收到的临时限速报文和C2控制单元接收到的临时限速报文中的最不利数据计算允许速度值。其最不利数据取C中,3控制单元接收到的临时限速报文和C2控制单元接收到的临时限速报文中临时限速区长度的最大值,限速值取两者的最小值。
实现CC2控制单元交换列控数据,TCS3列控系统决-策层数据融合,避免了单一控制单元受系统结构、传感器件和环境干扰的影响,在采集、传输和决策过程中容易导致错误的问题。将C3控制单元和C2控制单元接收到的来自不同信号源、不同传输通道和不同行车许可、临时限速等核心计算方法的线路描述信息、
列控数据进行融合,使得融合后的这些列控数据更精更可靠。使用由此计算的列车允许速度和生成的确、
监控曲线对列车进行超速防护安全性更高。本文提出充分利用了两个控制单元资源和数据共享,所的方法,
建立的模型便于实现。
参考文献:
[]张曙光.北京:中1CTCS3级列控系统总体技术方案[M].-国铁道出版社,2008:78112.-[]铁道部科技司.2CTCS3级列控系统系统需求规范(SRS)-()[]中国铁道出版社,V1.0S.北京:2009.
[]黄卫中,季学胜,等.3CTCS3级列控车载设备高速适应性-]():关键技术[中国铁道科学,J.2010,3138792.-,,WeizhonJIXueshenetal.SeveralCrucialHUANG - - ggTechniuesfortheHihSeedAdatabilitofCTCS3 -qgppy []TrainControlOnboardEuimentJ.ChinaRailwaSci -qpy ,():ence2010,3138792.-[]盛三元,王建华.联合卡尔曼滤波在多传感器信息融合中4
]():的应用[雷达与对抗,J.2002,12733.-,uanSHENGSanWANGJianhua.AlicationofFedera - - -ypp]tedKalmanFilterinMultisensorInformationFusion[J. ():&ECM,2002,12733.Radar -[]杨万海.多速度传感器数据融合及其应用[西安:西安5M].
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126182.-4 结束语
本文提出通过CTCS3列控系统C3控制单元和-(责任编辑 江 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