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 山 大 学
机 械 设 计 课 程 设 计 报 告
题目:
学 院: 机械工程学院 年级专业: 学 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1
燕山大学课程设计报告 目 录
1 项目设计目标与技术要求 任务描述: 技术要求:
2传动系统方案制定与分析
基于理论课所学的传动基本单元件如带传动、链传动、直齿圆柱轮传动、斜齿圆柱轮、直齿圆锥齿轮、蜗轮蜗杆传动。根据项目工程设计目标、技术要求,参阅现有资料,在全面了解已有各种典型传动方案基础上,制定传动系统方案。并对自己所制定的方案进行分析、评价。
要求:至少将自己的传动方案与其它三种及以上典型设计方案进行比较,给出各自优缺点,说明你最终选择传动系统方案的原因。
3 传动方案的技术设计与分析
传动系统的总体参数、运动和动力参数计算与确定。包括电机类别、系列及具体型号选择;给出电机方案选择依据;计算总传动比,分配各级传动比,给出各级传动比分配原则或分配依据说明;计算各轴转速、功率和转矩等。 3.1 电动机选择与确定
3.1.1 电动机类型和结构形式选择(要求进行方案、性能比较、选择) 3.1.2 电动机容量确定(要求考虑安全性、裕度)
3.1.3 电动机转速选择(附电动机主要性能参数表,进行方案比较、清楚表达选择依据)
3.2 传动装置总传动比确定及分配 3.2.1 传动装置总传动比确定
3.2.2 各级传动比分配(要清楚的体现分配原则、要求与目标) 3.2.2.1 分配方案
3.2.2.2 各级传动比确定
4 关键零部件的设计与计算 4.1 设计原则制定
不同类零件的安全系数确定
关键零件或主要零件材料选择与工艺选择 4.2齿轮传动设计方案
软齿面/硬齿面方案选择,设计及校核原则,直齿轮/斜齿轮选择方案 4.3 第一级齿轮传动设计计算 3.2.1 第一级齿轮传动参数设计 3.2.2 第一级齿轮传动强度校核 4.4第二级齿轮传动设计计算 3.2.1 第二级齿轮传动参数设计 3.2.2 第二级齿轮传动强度校核 4.5 轴的初算
估计原则,参数选择及计算,轴径最小值与安全性、经济性的矛盾 4.6 键的选择及键联接的强度计算 4.6.1 键联接方案选择
对比分析常用键联接,确定键联接形式及尺寸选择依据 4.6.2 键联接的强度计算
2
燕山大学课程设计报告 4.7 滚动轴承选择及轴的支撑方式(要求进行方案比较)
5 传动系统结构设计与总成
5.1装配图设计及部件结构选择、执行机械设计标准与规范 5.1.1装配图整体布局
5.1.2 轴系结构设计与方案分析
输入与输出轴的位置与相对关系
圆锥齿轮输入轴悬臂支撑结构选择;同轴式中间支撑结构选择;蜗杆传动上下置关系选择;蜗杆轴支撑方式结构选择;要求进行方案比较与说明。 5.1.2.1 高速轴结构设计与方案分析
齿轮结构形式(齿轮采用齿轮轴还是装配式结构)(可进行方案比较),轴上零件固定方案,滚动轴承轴系固定方案(要求进行方案比较) 5.1.2.2 中间轴结构设计与方案分析 5.1.2.3 低速轴结构设计与方案分析 5.2零件图设计(可选)
代表性零件设计(代表零件选择说明) 5.3 主要零部件的校核与验算
5.3.1 轴系结构强度校核(选择低速轴进行校核)
给出轴系结构简化力学模型,进行受力分析及计算,完成强度校核 5.3.2 滚动轴承的寿命计算
完成计算后说明寿命(安全)要求,体现标准化的经济性 6主要附件与配件的选择 6.1联轴器选择
联轴器优缺点对比,输入输出匹配、确定具体方案(可进行方案比较) 6.2 润滑与密封的选择
6.2.1 润滑方案对比及确定。与环境要求关系 6.2.2 密封方案对比及确定。与环境保护要求关系 6.3 通气器
对比各类通气器优缺点,考虑环境及经济成本,确定最终方案(可进行方案比较) 6.4 油标
对比各类油标优缺点,确定选择方案,说明油标设置位置要求(可进行方案比较) 6.5 螺栓及吊环螺钉 6.6油塞 6.7其它
7 零部件精度与公差的制定 7.1 精度设计制定原则
7.2 减速器主要结构、配合要求
键、轴承、端盖、联轴器、中心距 说明精度要求水平与经济性的矛盾 7.3 减速器主要技术要求
装配、拆装、保养、维修等技术要求
8 项目经济性分析与安全性分析
8.1 零部件材料、工艺、精度等选择经济性
3
燕山大学课程设计报告 8.2 减速器总重量估算及加工成本初算
8.3安全性分析 (可进行驱动力裕度 主要零部件安全系数的确定等方面分析)
8.4 经济性与安全性综合分析 (通过计算确定,如提高关键传动件安全系数,成本将有何变化,分析确定经济性与安全性的矛盾解决)
9 设计小结
学生本人的心得体会,对设计过程、项目实施的整体感受。你发现了什么问题?属于你本人的、群体的、老师的、还是课程的? 10 参考文献
设计过程中可能很多因素均为经验值,并没有包含在专业标准和规范之内,此类情况需要说明依据
按照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定义,文后参考文献是指:“为撰写或编辑论文和著作而引用的有关文献信息资源。 参考示例
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任选). [1]刘国钧,陈绍业,王凤翥. 图书馆目录[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15-18.
[2]辛希孟. 信息技术和信息服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A集[C].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3]张筑生. 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 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1983. [4]冯西桥. 核反应堆压力管道和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 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1997. [5] Gill,R. Mastering English Literature[M] . London: Macmillan,1985. 期刊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7]金显贺,王昌长,王忠东,等. 一种用于在线检测局部放电的数字滤波技术[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33⑷:62-67.
[8] Heider,E.R.& D.C.Oliver. The structure of color space in naming and memory of two languages [J].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1999⑶: 62-67. 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
[9]钟文发. 非线性规划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应用[A].赵玮.运筹学的理论和应用——中国运筹学会第五届大会论文集[C]. 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 468-471.
[10] Spivak,G. \"Can the Subaltern Speak?\"[A]. In C.Nelson & L. Grossberg(eds.). Victory in Limbo: Imigism [C].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1988,pp.271-313. 报纸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 [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11] 谢希德. 创造学习的新思路 [N]. 人民日报,1998-12-25⑽.
[12] French,W. Between Silences: A Voice from China[N]. Atlantic Weekly,1987-8-15(33). 国际、国家标准
[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13]GB/T 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 专利
[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
[14]姜锡洲. 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 中国专利:881056073,19-07-26
4
燕山大学课程设计报告 电子文献
[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和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15]万锦坤. 中国大学学报论文文摘(1983-1993).英文版[DB/CD]. 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各种未定义类型的文献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对于英文参考文献,还应注意以下两点:
①作者姓名采用\"姓在前名在后\"原 则,具体格式是:姓,名字的首字母. 如:Malcolm Richard Cowley 应为:Cowley,M.R.,如果有两位作者,第一位作者方式不变,&;之后第二位作者名字的首字母放在前面,姓放在后面,如:Frank Norris 与Irving Gordon应为:Norris,F. & I.Gordon. ②书名、报刊名使用斜体字,如:Mastering English Literature,English Weekly. 参考文献类型及其标识
1、根据GB 3469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 文献类型标识 M 专著 C 论文集 N 报纸文章 J 期刊文章 D 学位论文 R 报告 S 标准 P 专利
2、对于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其文献类型标识建议采用单字母“A”;对于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建议采用单字母“Z”。
3、对于数据库(database) 、计算机程序(computer program) 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等电子文献类型的参考文献,建议以下列双字母作为标识: 电子文献类型标识 DB 数据库
CP 计算机程序 EB 电子公告
5
燕山大学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综评
项目 出勤 (10分) 平时成绩 (20分) 态度 (10分) 结构 (10分) 图面成绩 (50分) 细则 (A)全勤 (B)缺勤不多于2次 (C)缺勤不多于5次 (D)缺勤5次以上的 (A)积极 (B)比较积极 (C)一般 (D)不积极 合理 比较合理 优 图面质量 (40分)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 成绩 设计报告成绩 (15分) 答辩成绩 (15分) 总成绩 答辩小组成员签字 年 月 日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