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情境性理解及运用(本小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 1. 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她们①嘈杂[cáo zá] 起来,有的在公共自来水龙头边②舀水[ yǎo shuí ],有的用断了齿的木梳梳掉③执拗[zhí niū]地粘在头发里的棉絮,陆续地两个一组两个一组地用扁担抬着平满的马桶,④吆喝[yāo hē]着从人们身边擦过。 A.① B.② C.③ D.④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谄媚 碇壳 荤腥 不可一世 B.瞌睡 蹒跚 佳肴 娓娓道来 C.骷髅 怜悯 星忪 五光十色 D.呻吟 足趾 褴褛 目不遐接 3.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著名记者朱启平写下了骇人听闻的新闻报道《落日》,向祖国人民报告日本法西斯签署无条件投降议定书时的场面。
B.良久之后,孙志文抬起头来,开始郑重其事地发表自己的意见。
C.陈凯做了这么多不法勾当,自以为天衣无缝,所幸天理昭彰,他还是逃不过法网,沦为阶下囚。
D.小明在看到有人落水后不假思索地跳下水去,令不少旁观者深有感触。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一个承诺在最需要的时候没有 ,那就是出卖。
②随着证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证券监管机构的某些强制执行 ,亟需加以规范。 ③朋友是一把伞, 不能遏制狂风恶浪, 也能撑起一方晴空,让你倍感真
诚和友谊的难能可贵。
A. 兑现 权限 虽然/但 B.兑现 权利 即使/可 C. 实现 权利 虽然/但 D.实现 权限 即使/可
5.下列各句中,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不知从何时起,书刊杂志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缅怀往事的文章。
B.研究历史的目的是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进而探求人类社会未来的发展方向。 C.市委采取有力措施,纠正了群众揭发某些单位违反财务制度的错误做法。 D.这届全运会会徽、吉祥物设计的应征者大多是以青年学生为主。 6.下面关于诗句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正如/我轻轻/的/来 B.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C.就让人类/重新选择/生存的峰顶 D.那颤抖的/叶是/我等待的/热情
7.下列各句所运用的修辞方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B.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C.这些痛苦,这些打击不仅来自你的敌人,而且来自你的亲戚,你的朋友? D.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8.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只有两条板凳,------其实,即使有更多的板凳,这屋子里面也没有同时容纳三十个人吃粥的地方。
B.我们一般提六门基础学科:天文,地学,生物,数学,物理,化学。
C.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D.以前因为年龄小,不知道珍惜时间,现在我才体会到“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9.下列句子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您的申请书中有不少语法错误,我给斧正了一些。 B.我去买份儿报纸,行李包就拜托您给照看一下。
C.蒙您帮忙,深表感激,明天我将于百忙中专程前去致谢。
D.拜读了您的新作,真是受益匪浅,文章很多地方都很感人,您真不愧是散文的鼻祖啊! 10.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正确的一项是( )。
①这类由几十至几万个独立小眼构成的眼睛,叫做“复眼”。 ②复眼构造的精巧、功能的奇异,在某些方面为人眼所不及。
③我们用显微镜观察,会惊异地看到,蜻蜓的一只大眼睛竟是由两万多只表现呈六角形的
“小眼”紧密排列组成的。
④虾、蟹、蜂、蚁、蝇等节肢动物的眼睛都是“复眼”。
⑤每只小眼睛都自成体系,有自己的光学系统和感觉细胞,都能看东西。 ⑥复眼已成为人们极感兴趣的研究对象,给人们种种有益的启示。
A. ⑤②③①④⑥ B.⑥②④③⑤① C.③①⑤②④⑥ D.③⑤①④②⑥
11.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屈原的《国殇》是一首追悼为国殉难的楚国将士的祭歌。
B.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是指《哈姆雷特》《麦克白》《李尔王》和《罗密欧与茱莉亚》。 C.古时人们把到了暮年仍不得志的知识分子称为“秋士”。 D.农历二月十二日(也有人说是二月初二或二月十五日),相传为百花生日,这一天叫花朝。 12.下列关于“表达与交流”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记叙中的议论是作者在记叙描写的基础上,对文中的人、事、物、景的主观感受和评价。 B.诗歌作品具有抒情性、音乐性和篇幅短小等三个基本特点。 C.会议记录是现场记录,它要求记录的内容应当真实、完整。 D.简报在格式上由报头、主体、报尾三部分组成。 13.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秋 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廖,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A. 首句意思是,自古以来到了秋天就感到寂寞、悲观失望的人寥寥无几。 B. 次句是说,秋天比万物萌生、欣欣向荣的春天更美好。
C. 三、四句通过仙鹤的排云直上,展翅高飞,激励人们要奋发进取。 D.这首诗一改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唱出了昂扬的励志之歌。
14.对电视剧《知否》中两句台词的语病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1)六姑娘也是老太太手上的掌上明珠。 (2)款待不周啊! A.(1)搭配不当 (2)前后矛盾 B.(1)语义重复 (2)前后矛盾 C.(1)成分残缺 (2)搭配不当 D.(1)搭配不当 (2)语义重复
15.“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
闻者彰。”因此,在学习的道路上,要 。( )
A.善于利用资源,以收事半功倍之效 B.立定远大目标,确立人生未来方向 C.勇于多方尝试,才能激发自我潜能 D.慎选学习伙伴,避免日后误入歧途
16.给下文配标题,最合适的是( )。 苏东坡是生活的艺术家,他的生活态度、情趣和喜好在当时都被视为时尚,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美食和生活用品很多,例如东坡肉、东坡壶和东坡巾。士大夫们争相效仿苏东坡的穿着打扮,他引领的潮流到明代依然盛行。 A. 美食狂人苏东坡 B.作秀高人苏东坡 C.时尚达人苏东坡 D.生活能人苏东坡 二、阅读(本小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一)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第17-18题。 微晶玻璃是一种新型的建筑材料,它的学名叫作玻璃陶瓷。微晶玻璃和我们常见的玻璃看起来大不相同。它具有玻璃和陶瓷的双重特性,普通玻璃内部的原子排列是没有规则的,这也是玻璃易碎的原因之一。而微晶玻璃像陶瓷一样,由晶体组成,也就是说,它的原子排列是有规律的。所以,微晶玻璃比陶瓷的亮度高,比玻璃韧性强。
在微晶玻璃与天然石材的对比实验中,我们把墨水分别倒在大理石和微晶玻璃上,稍等片刻,微晶玻璃上的墨汁可以轻易擦掉,而大理石上的墨迹却留了下来。这是为什么呢?大理石、花岗岩等天然石材表面粗糙,可以藏污纳垢,微晶玻璃就没有这种问题。大家都知道,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用它做成建筑物,很容易与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这就是大理石建筑物日久变色的原因,而微晶玻璃几乎不与空气发生反应,所以可以历久长新。
17. 下列微晶玻璃与普通玻璃的对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微晶玻璃是由晶体组成的,原子排列比普通玻璃更有规则。 B. 微晶玻璃要比普通玻璃更有韧性。 C. 微晶玻璃比普通玻璃亮度更高。
D. 微晶玻璃比普通玻璃多出一重陶瓷的特性。
18. 通过微晶玻璃与天然石材的对比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A. 天然石材表面粗糙,容易藏污纳垢。 B. 微晶玻璃光滑,不容易藏污纳垢。
C. 大理石容易与水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因此日久变色。 D. 微晶玻璃几乎不与空气发生反应,可以里就常新。 参考答案:
一、情境性理解及运用(本小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 1 2 3 4 5 6 7 8 A 9 B
二、阅读 17 C B 10 D A 11 B A 12 B B 13 A C 14 B C 15 A D 16 C 18 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