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中 2017年 第11期(总第565期)
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中会计职业
判断能力的培养
王咣茗
(云南财经职业学院,云南 昆明 650222)
摘 要:会计职业判断能力是会计人员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能力,需要从会计职业准备阶段就开始培养和训练。笔者对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中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进行了较全面的论述,以期为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会计职业判断能力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7)11-0184-02会计职业判断能力,是会计人员职业生涯中必须具备的最重要的能力,会计人员在整个职业生涯中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会计职业判断能力。在会计职业生涯的准备阶段,就应该树立培养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意识,开始培养会计职业判断能力。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理应把培养学生的会计职业判断能力作为教学目标。
并进行有计划的训练。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形成与提高必将伴随会计人员的整个成长过程。
(三)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内容会计职业判断能力包括以下内容。1.各种内部会计控制措施的选择能力
内部会计控制在会计工作中无处不在,是保证会计工作正常进行和企业财产安全的根本制度。会计人员必须具备各种内部会计控制措施的选择能力,制定符合企业自身特点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2.会计原则的选择与协调能力
由于经济业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会计实务中对会计要素进行确认、计量、揭示时,往往需要会计人员具备在多个会计原则之间进行选择与协调的能力。各个会计原则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在特定的条件下,如何选择会计原则,如何正确处理各原则的优先顺序,如何实现各原则的最佳组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会计人员的会计职业判断能力。
3.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能力
由于经济业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会计实务中对同一项经济业务,往往可以选择使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会计人员必须发挥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能力,在多种会计处理方法中选择适合企业具体情况的会计处理方法。
4.正确进行会计估计的能力
在会计实务中,经常发生大量的不确定事项,需要会计人员进行正确的估计并据以入账。例如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与净残值的估计、无形资产摊销年限的估计、待摊费用摊销年限的估计、各种资产计提减值准备的估计等。相关经济量估计的准确与否,很大程度取决于会计人员的会计职业判断能力。
5.正确运用重要性原则的能力
企业经济业务纷繁复杂,不可能事无巨细,全部反映到会计报表中。应当遵循重要性原则,对于重要事项,应当单独反映或重点说明;对于不重要事项,则进行简化处理。如何判断一项经济业务的重要程度,在相关会计法规制度中很难找到具体的标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会计人员的会计职业判断能力。
一、会计职业判断能力
(一)会计职业判能力的概念
会计职业判断能力,是指当会计人员面对不确定的会计事项时进行决策的能力。会计职业判断能力是会计人员职业生涯中必须具备的最重要的能力。
(二)会计职业判能力的特点
会计职业判断能力有以下主要特点。1.会计职业判断能力以诚信为底线
诚信是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底线,离开诚信就谈不上会计职业判断能力。会计人员必须客观公正地对本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作出职业判断,提供正确的会计信息。失去了诚信的会计职业判断能力,必将沦为做假账的能力、违法乱纪的能力,这样的会计人员终究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2.会计职业判断能力以会计职业道德为信仰
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在会计职业活动中的行为准则和规范。会计人员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会计职业道德水平,以会计职业道德为信仰,以此为基础来发挥自己的会计职业判断能力,作用才能作出合法合理的职业判断,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
3.会计职业判断能力要以合法性为基础
会计人员发挥会计职业判断能力,必须遵守会计法律法规、企业会计准则、国家统一会计制度、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和单位财务会计制度等。否则,就是违法违规行为,就要受到法律制裁。
4.会计职业判断能力具有高度综合性
会计职业判断是一项重要而富有挑战性的工作。职业判断能力的强弱是会计人员各项素质的综合反映。会计职业判断能力反映的不仅是会计人员的会计理论水平,同时还反映了会计人员对国家宏观经济、微观经济政策的理解水平,对企业经营管理情况的掌握程度等。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高度综合性要求会计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5.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形成与提高伴随会计人员的整个成长过程
由于会计职业判断具有复杂性、综合性,会计职业判断能力必须经过不断训练、长期积累才能形成。因此,从会计职业的准备阶段,就应该树立培养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意识,
二、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培养会计职业判断能力
的内容
会计职业判断能力是会计人员最重要的职业能力,必须从职业准备阶段开始培养。因此,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是高职会计类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各门课程应当根据课程特点各有侧重地、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结合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的特点,应从以下各方面重点培养学生的会计职业判断能力。
收稿日期:2017-04-01
作者简介:王咣茗(1968-),男,云南昆明人,硕士研究生,教师,会计师,高级讲师。研究方向:经济学、会计电算化。
CHINESE & FOREIGN ENTREPRENEURS184
(一)树立以诚信为会计工作生命线的意识
诚信是会计工作的生命线,没有诚信就谈不上会计信息质量,会计职业判断就失去了意义,甚至会给单位、国家和个人造成损失。学生在会计职业生涯的准备阶段,就应该树立以诚信为会计工作生命线的意识。这种诚信意识的培养,应当贯穿于高职会计电算化的整个教学过程。
(二)树立以会计职业道德为职业追求和信仰的意识
高水平的会计职业判断能力需要长期艰苦的训练和积累,这需要依靠会计人员的内在动力才能完成,这种内在动力就是要树立以会计职业道德为职业追求和信仰的意识。这种意识的树立应当从会计职业生涯的准备阶段开始,这种意识的培养,应当贯穿于高职会计电算化的整个教学过程。
(三)培养不断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会计职业判断能力是一种比较复杂的、综合性较强的能力,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作基础,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必须进行终身学习。在会计职业生涯的准备阶段,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学习知识的能力。在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中,特别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学习会计信息系统的能力。目前的会计信息系统由于涉及几乎所有业务信息系统,例如人力资源、质量管理等信息系统,使得系统的使用变得异常复杂,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泛。短期内几乎不可能熟练掌握所有内容,很多内容需要学生将来进入实际工作岗位后再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因此,在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必须把培养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能力作为一项重要教学目标。
(四)培养内部会计控制措施的选择能力
内部会计控制在会计工作中无处不在,是保证会计工作正常进行和企业财产安全的根本制度。在会计信息系统的操作过程中,涉及大量内部控制措施的选择和运用。例如最为常见的授权控制制度等。在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通过选择会计信息系统提供的各种内部会计控制措施,来完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能力。
(五)培养业务处理程序的选择能力
在会计实务中,同样的业务,不同的企业,或者同一企业的不同时期往往可以有不同的业务处理程序。在会计信息系统中,提供了大量业务处理程序供会计人员选择。在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业务处理程序的能力。
(六)培养业务处理方法的选择能力
在会计实务中,同样的业务不同的企业,或者同一企业的不同时期往往可以有不同的业务处理方法。在会计信息系统中,提供了大量业务处理方法供会计人员选择。例如,会计信息系统提供了多种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多种存货出库成本的核算方法等。在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业务处理方法的能力。
三、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培养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措施
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要把培养会计职业判断能力作为一个主要教学目标,要采取全方位的措施进行教学改革。
(一)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要树立培养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教学理念
要充分认识会计职业判断能力在会计职业生涯中的重要作用,充分认识在会计职业准备阶段培养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重要意义。在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中,要明确树立培养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教学理念,用其指导会计电算化教学活动的方方面面。
(二)培养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教学理念要贯穿整个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过程
培养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教学理念要贯穿整个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过程。要把培养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教学理念融入高职会计电算化教材的编写思想,融入教学方法的选择,融入课堂教学的组织,融入操作训练,融入测验考试。
(三)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培养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主要教学方法
根据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特点,在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
185CHINESE & FOREIGN ENTREPRENEURSOccupation Education 【职业教育】
4中 2017年 第11期(总第565期)
中,应注重以下教学方法的使用。
1.归纳整理法
归纳整理法,是指会计电算化教师在教学中把相互关联的知识加以整理概括,揭露各部分知识的联系与区别,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的教学方法。归纳整理法,特别适合多种内部控制措施的选择、多种业务处理程序的选择、多种业务处理方法的选择等教学内容。
2.对比法
对比法,是指会计电算化教师在教学中比较容易混淆的知识,帮助学生掌握各自的规律及异同点,防止知识混淆不清的一种教学方法。对比法,特别适合会计电算化教学中那些容易混淆的教学内容,例如,采购管理与销售管理各管理环节的对比教学。
3.变式法
变式法,是指会计电算化教师在教学中把同样的业务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处理,得到同样的结果,从而帮助学生理解业务的本质,使学生加深对相关业务的理解的一种教学方法。变式法,特别适用于会计电算化教学中那些同样的业务,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可以得到同样结果的教学内容。
4.启发式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法,是指会计电算化教学中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类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特别适合于会计电算化教学中那些内部控制措施的选择方面的教学内容。
5.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首创于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的一种主要用于培训管理人才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通过恰当地采用案例教学,让学生运用理论去分析案例、作出决策,有助于锻炼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管理水平。案例教学法,在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对于培养会计职业判断能力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唯一的问题在于要有充足的教学课时为保障。
(四)高职会计电算化各教学环节培养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主要内容
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要融入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的所有教学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教材编写
高职会计电算化教材编写,要全面融入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要重点关注内部会计控制措施的选择、业务处理能力的选择、业务处理方法的选择等方面的内容。将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体现在教材的编写中。
2.课堂教学的组织
高职会计电算化课堂教学中,要全面融入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重点关注不同条件下,不同处理方法、不同处理程序的选择,以及带来的不同后果。
3.测验考试的进行(1)试卷的编制
试卷的形式和内容要贴近会计实务,避免名词解释、简答题等死记硬背的试题。要增加开放性试题的比例,不设标准答案,鼓励学生运用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答题。使学业考试起到职业判断能力培养的良好导向作用。
(2)考试的组织
考试的过程,要强调诚信考试,使学生从职业准备阶段就树立以诚信为会计工作生命线的意识。当然,这里最为关键的是,在编制试卷时要进行专门的设计,使学生考试过程中根本无法作弊。参考文献:
[1]360百科.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EB/OL].(2016-01-22)[2017-04-01].http://baike.so.com/doc/5378009-5614176.html.[2]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关于印发《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的通知[Z].2013.
(责任编辑:赵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