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中线 干渠黄河北—羑河北段(中线建管局直管项
目)温博段施工第一标
Ⅳ2+1 550土挤密桩施工方案
编 制: 审 核: 批 准:
中铁 集团有限公司 南水北 博段Ⅰ标项目经理部
2009年11月2日
1工程概况 ........................................................................................................................................................... 1 2土挤密桩施工要求 ........................................................................................................................................... 1
2.1设计要求 ................................................................................................................................................ 1 2.2施工配置 ................................................................................................................................................ 1
2.2.1机械配置 ..................................................................................................................................... 1 2.2.2人员配置 ..................................................................................................................................... 2 2.3施工工艺 ................................................................................................................................................ 2
2.3.1工艺程序 ..................................................................................................................................... 2 2.3.2施工准备 ..................................................................................................................................... 3 2.3.3施工顺序 ..................................................................................................................................... 3 2.3.4土中成孔 ..................................................................................................................................... 3 2.3.5桩孔回填夯实 ............................................................................................................................. 4 2.3.6注意事项 ..................................................................................................................................... 4 2.4施工控制 ................................................................................................................................................ 4 3土挤密桩施工质量检测及评定 ....................................................................................................................... 5 4质量保证措施 ................................................................................................................................................... 5 5安全施工措施 ................................................................................................................................................... 6 6环境保护措施 ................................................................................................................................................... 6 7文明施工措施 ................................................................................................................................................... 7
1
1工程概况
本标段在南张 段工程地质段内,为黄土状土均一结构。渠坡土岩性主要为黄土状中、重粉质壤土,渠底板多位于黄土状土中。上部黄土状土一般具轻微~中等湿陷性,局部具强烈湿陷性,湿陷深度一般4~6m,多属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地基湿陷等级一般为I 级(轻微)。处理温陷性黄土有多种施工方法,在靠近村庄和工厂附近时,采用振动较小、施工快捷的土挤密桩施工。 2土挤密桩施工要求 2.1设计要求
⑴Ⅳ2+100~Ⅳ2+550土挤密桩的间距采用1m,桩径0.4m,呈等边三角形布置,桩长6.5m,(依据设计通知:温博S-2009-05),布置如图2.1-1。
⑵在施工前必须将土挤密桩定位、编号。
⑶土挤密桩结束标准:成孔至设计孔底高程,夯实回填至设计桩顶。 ⑷孔间土的平均挤密系数为0.88,孔内夯填料的压实系数不小于0.97。
图2.1-1桩位布置图(单位:m)
2.2施工配置 2.2.1机械配置
Ⅳ2+100~Ⅳ2+550土挤密桩施工拟投入5套柴油打桩机及15套夹杆式夯实机,配置的施工机械设备详见表2.2-1。
1
机械设备配置表 表2.2-1
序号 1 2 3 4 5 机械设备名称 柴油打桩机 夹杆式夯实机 推土机 挖掘机 斯太尔自卸车 型号规格 W1001 5.0—10.0T 山推160 EX200 1491 数量 5 15 1 10 4 生产能力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备注 成孔用 夯实用 取土 运土 2.2.2人员配置
土挤密试验桩劳动力需求计划见表2.2-2。
人员配置表 表2.2-2
工 种 施工管理 技术人员 测量员 质检员 柴油打桩机操作员 推土机司机 记录员 桩点指挥 维修工 普工 合计 2.3施工工艺 2.3.1工艺程序
平 均 2 2 4 2 5 1 5 5 5 30 61 备注 2
场地平整清理 定桩孔位和编号放样 沉桩机就位 沉桩管至设计标高 检查、验孔 投料 夯实 综合检验 成桩
材料堆放场地等计划制定机械运行线路和
图2.3-1挤密桩施工工艺框图
2.3.2施工准备
⑴复核地基土的含水率、饱和度,当地基土的含水率小于12%或大于24%、饱和度大于65%时,应及时通知设计单位予以确认。
⑵平整场地,清除障碍物,标记处理场地范围内地下构造物及管线。 ⑶测量放线,定出控制轴线、打桩场地边线并标识。
⑷成孔机械表面应有明显的进尺标记,以此来控制成孔深度。 2.3.3施工顺序
施工时从整片挤密地基的外边线向里成孔,间隔2孔或数孔施工,均匀分布,逐步加密,及时回填。 2.3.4土中成孔
⑴处理区段地基土的含水量宜接近最佳含水量,当土的含水率低于12%时,宜对处理范围内的土层进行增湿。增湿处理应在地基处理前4~6d完成,需增湿的水通过一定数量和一定深度的渗水孔均匀地渗入处理范围的土层中。
⑵桩机就位,使沉管尖对准桩位,调平桩机架,使桩管保持垂直。 ⑶采用沉桩机将与桩孔同直径钢管打入土中拔管成孔,桩管顶设桩帽,下端作成60°角度锥形活动桩尖,施工前在桩架或钢管上标出控制深度标记,以便
3
施工中进行钢管深度观测。成孔后清底夯实、夯平,夯实次数不小于8击。
⑷成孔后进行孔中心位移、垂直度、孔径、孔深检查,合格后进行下道工序施工或用盖板盖住孔口防止杂物落入。 2.3.5桩孔回填夯实
⑴在向孔内填料前先夯实孔底,孔底夯实至听到清脆声音为止,成孔后及时回填素土夯实,填料时可间隔1~2孔。
⑵桩孔回填土夯实采用偏心轮夹杆式夯实机分层夯实,锤重0.1t~0.15t,锤径0.28m,落锤高度0.5~0.6m,一分钟夯击40~50次,回填土料控制在一锹两击,不允许运输车直接将土料倾倒至桩孔。
⑶回填土料含水率在最佳含水率的-2%~+3%之间,土料粒径不得大于15mm。 ⑷孔内土夯填高度超出桩顶设计标高20~30cm,成孔和孔内回填夯实结束后,用压路机将表面压实。 2.3.6注意事项
⑴桩机就位要求准确平稳,桩管与桩孔应相互对中,在施工过程中桩架不应发生位移或倾斜。
⑵桩管上需设置醒目牢固的尺度标志(每0.5m一点),确保垂直度偏差不大于1.5%。沉管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沉管的垂直度和贯入度,发现反常现象时立即分析原因并进行处理。
⑶沉管初始阶段,宜控制桩锤处于低锤轻击状态,待桩管入土深度超过1m,能保证桩管垂直向下,方向稳定后再加大落距。沉管过程中,记录锤击次数,异常情况应记录出现的问题和处理的方法。
⑷拔管成功后,由专人检查桩孔的质量,观测孔径、深度是否符合要求,发现缩径、回淤及时记录并作出处治,并对桩口进行保护。
⑸土料回填夯实采用连续施工,每个桩孔一次性分层回填夯实,不得间隔停顿或隔日施工以免降低桩的承载力。
⑹成孔后应立即回填以免造成相邻孔缩孔或塌孔。 2.4施工控制
(1)施工过程中桩孔内土压实度按总孔数2%检测,且每台班不少于1孔,检测方法为现场试验测定。
4
(2)施工完成后的质量控制应符合表2.4-1的规定。
施工质量控制标准及方法 表2.4-1
序 号 1 2 3 4 5 项 目 桩间土挤密系数 桩体压实系数 桩长 桩径 桩位偏差 允许偏差 ≥0.88 现场取样检查,总孔数1.5% ≥0.96 -100mm ±50mm ≤5%D且不大于50mm ≤1.5%h 测钻杆长度或垂球测量孔深 用钢尺量测 用钢尺量,D为桩距设计值 用经纬仪测钻杆,h为设计孔深 检验方法 6 垂直度 3土挤密桩施工质量检测及评定
按总桩数的1.5%频率检测全部处理深度范围内桩体和桩间土的干密度,并将其分别换算为平均压实系数和平均挤密系数,同时还应在地基处理的全部深度内取土样测定桩间土的湿陷性。取样由相邻桩体构成的挤密单元内开挖深井,每1.0m为一层,用环刀取出原状挤密土样,测试干密度、湿陷系数。
设计要求试桩质量评定标准如下: (1)桩体土的压实系数≥0.97; (2)桩间土的挤密系数≥0.88; 4质量保证措施
(1)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各级技术管理部门采用技术交底制度,对各部位的质量要求、操作要点、注意事项逐一落实,确保施工质量要求的正确实施。
(2)测量施线严格按照甲方给定的坐标点执行,并根据施工平面布置图,用经伟仪放工程轴线,并做好轴线控制点,控制点为300mm长的木桩钉小钉,木桩四周用砼固定,以免发生轴线偏移,再用仪器和钢尺放好每个桩位点,桩位点用φ25mm,深200mm的白灰眼确定,技术人员应经常进行复查,发现问题及时更正。
(3)放桩点轴线前,技术人员对控制点严格检查无误后,进行放线定位。
5
(4)施工前技术人员认真察看图纸,对图纸上的桩点进行编号,检查柱锤、落距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5)施工中要保证每点的锤重、落距、锤击次数、孔深等,设专职施工人员进行施工记录。
(6)土挤密桩施工时,施工员必须复核桩点位置,对桩点位置不清或偏移时,应用钢尺用相邻点位重新定后再施工。对当日完成的桩点应标注在施工图上。施工记录内容齐全,字迹清晰,签署齐全,当日交工程技术负责人验收。施工交接时,必须交接清楚。
(7)施工柱锤应保持平稳和垂直,定位准确,设置醒目的深度标志,成孔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柱锤的垂直度,若发现柱锤在成孔过程中产生偏斜,应立即予以纠正。
(8)技术负责人负责质量监测工作,定期和不定期对施工中的每一环节进行检查,如不符合技术要求,要及时纠正。另外,施工中发现特殊情况,应及时通知业主和监理单位,以保证施工质量。 5安全施工措施
(1)工程开前对施工人员进行进场安全交底教育,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2)进入现场的相关人员必须配戴安全帽。 (3)施工及管理人员配戴必须的劳动保护用品。
(4)对临时工须进行岗前培训及安全教育,签定安全协议书后方可上岗。 (5)机具操作人员必须做好设备运转记录,经常检查设备各部的运转情况,及时排除隐患,操作人员交接班应签字。设备如有故障应在本班处理,做到设备在操作人员接班时处于完好状态,特殊情况做好记录移交一下班处理。
(6)夜间作业应解决作业面的照明,如用电应由专职电工负责。 (7)现场工作人员如发现围观群众,应劝阻其离开现场。
(8)施工人员应在开工,确定场区内是否有地下设施(各种管道及消防设施),避免造成不必要伤亡及经济损失。高空是否有高压线等影响作业人员及设备的安全。
6环境保护措施
(1)及时对道路洒水,避免行车扬尘造成污染。
6
(2)运输机械运输过程中,尽量防止把土抛洒到道路上,定期对施工道路清扫,保证路面整洁。
(3)选用机械性能好,噪音低的施工机械,减少废气排放和噪音污染。 7文明施工措施
(1)保持施工现场清洁、整齐。
(2)机械设备停止施工时,必须停放整齐、有序,不得乱停乱放。 (3)禁止乱鸣喇叭,尤其是在夜间施工,以免影响周边村民正常休息。 (4)严禁乱扔施工、生活垃圾,垃圾堆放至指定地点处理。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