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CN 108450567 A(43)申请公布日 2018.08.28
(21)申请号 201810357173.7(22)申请日 2018.04.20
(71)申请人 管天球
地址 410007 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曙光中
路298号天翼未来城3栋2502(72)发明人 管敏 管天球 (51)Int.Cl.
A23D 9/007(2006.01)A61K 36/82(2006.01)A61P 9/12(2006.01)A61K 31/353(2006.01)A61K 31/685(2006.01)
权利要求书4页 说明书12页
(54)发明名称
一种预防高血压茶油的制备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预防高血压茶油,涉及生物医药和食品加工技术领域,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茶油50-68、迷迭香粉3-8、何首乌粉2-5、黄芩粉1-4、决明子粉3-7、卵磷脂4-10、菊花粉5-9、夏枯草粉1-3、茶多酚2-4、槐花粉1-4、白芝麻粉5-10;其制备过程如下:a、原料超细加工;b、初混一;c、初混二;d、初混三;e、初混四;f、总混一;g、总混二;h、总混三;i、总混初处理;j、超滤处理。具有营养价值较高、能够预防高血压等特点,适合于高血压人群食用,既可用于预防,也可用于治疗。
CN 108450567 ACN 108450567 A
权 利 要 求 书
1/4页
1.一种预防高血压茶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其制备过程如下:a、原料超细加工:先将迷迭香粉、何首乌粉、黄芩粉、决明子粉、菊花粉、夏枯草粉、茶多酚、槐花粉、白芝麻粉分别处理成200目以上的细粉,得迷迭香细粉、何首乌细粉、黄芩细粉、决明子细粉、菊花细粉、夏枯草细粉、茶多酚细粉、槐花细粉、白芝麻细粉;
b、初混一:再将上述原料茶油重量的1/4与迷迭香细粉一起混合,置于超声容器中,在60-70℃、频率为200-300Hz的条件下超声处理3.5-6.0h,过滤,得混合茶油一;
c、初混二:将白芝麻细粉与上述原料卵磷脂重量的1/4混匀,经研磨机反复处理1.5-2.5h,接着再加入上述原料茶油重量的1/4,在50-60℃下搅拌处理3.5-5.5h,过滤,得混合茶油二;
d、初混三:将黄芩细粉、决明子细粉与上述原料卵磷脂重量的1/4混匀,得黄决混合料;将上述原料茶油重量的1/4加热至150-180℃,然后,将黄决混合料缓慢加入,边加边搅,待加料完后,再恒温搅拌处理1-1.5h,趁热过滤,得黄决混合茶油;待黄决混合茶油自然降温至70-80℃时,加入占黄芩细粉重量20-35%、100目以上的石英砂颗粒,保温搅拌处理30-50min,然后静放,待黄决混合茶油降温至50℃以下时,再加入占黄决混合茶油重量30-40%、体积浓度为35-55%的食用乙醇溶液,保温搅拌处理20-30min,过滤,得混合茶油三;
e、初混四:将夏枯草细粉与何首乌细粉混合成夏何混合料,同时向其中加入占夏何混合料重量8-12%、100目的硅胶粉,搅匀,再将上述原料卵磷脂重量的1/4一起加入,混匀,然后加入上述原料茶油重量的1/4,成为夏何混合茶油;将夏何混合茶油加热至100-120℃,同时向夏何混合茶油中加入占原茶油重量2.5-5%、质量分数为0.25-0.5%的食用碱溶液,搅匀,然后转移至超声容器中,在频率为2000-3000Hz的条件下超声处理至温度降至10-20℃,过滤,得混合茶油四;
f、总混一:将混合茶油一、混合茶油三、混合茶油四一起混匀,得初混合茶油;再向初混合茶油中加入占原茶油重量15-35%的中性活性炭颗粒,并加热至100-150℃,搅拌处理10-15h,过滤,得活性炭处理初混合茶油;再向活性炭处理初混合茶油中缓慢加入2-3倍重量、温度为40-50℃的温水,边加边搅,搅拌速率为50-60r/min,静置、分层、过滤,收集上层的茶油,得水洗混合茶油;
g、总混二:将水洗混合茶油加热至70-90℃,再加入占原茶油重量10-18%、100目的硅胶脱色砂,恒温搅拌处理1.5-2.5h,自然冷却至室温后,过滤,得脱色混合茶油;将脱色混合茶油转移至振荡器中,在频率为800-1000Hz下震荡处理1.5-3.5h,期间将菊花细粉、槐花细粉、茶多酚细粉以及上述原料卵磷脂重量的1/4分别投入,待振荡处理后,过滤,得震荡处理混合茶油;
h、总混三:将震荡处理混合茶油与混合茶油二混匀,得总混合茶油;
2
CN 108450567 A
权 利 要 求 书
2/4页
i、总混初处理:将总混合茶油投入2-3倍重量、体积浓度为20-35%的食用乙醇溶液中,在45-65℃下搅拌处理1.0-1.5h,过滤,得乙醇处理混合茶油;将乙醇处理混合茶油投入相同重量的沸水中,搅拌处理10-25min,过滤,得水处理混合茶油;
j、超滤处理:将水处理混合茶油在压力为1.5-2.5MPa下经孔径为10-15nm的超滤膜装置过滤,收集过滤油液,即得预防高血压茶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预防高血压茶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预防高血压茶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预防高血压茶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预防高血压茶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迷迭香粉是按以下方法制备而成:将迷迭香叶原料洗净、阴干或晒干至水分小于8%,然后投入1-3倍重量的石油醚中,在常温下浸泡处理1.5-3.0h,过滤,再将迷迭香叶用相同重量、40-60℃的温水洗涤2-3次,滤干水分,转移至烘箱中,在50-65℃下烘干至水分小于5%,再处理成40目以上的迷迭香叶粉末;再向迷迭香叶粉末中加入2-4倍重量、体积浓度为90%以上的食用乙醇,在常温下浸泡处理3-5h,过滤,收集迷迭香乙醇浸泡液;将迷迭香乙醇浸泡液转移至降膜浓缩器中,在压力5-10KPa、温度为40-60℃下浓缩至乙醇浓度小于20%的迷迭香乙醇浸泡浓缩液;再将迷迭香乙醇浸泡浓缩液转移至冷库中,在4-10℃静放2-4h,过滤,收集析出的沉淀,然后将沉淀放入烘箱中,在50-65℃下干燥至水分小于5%,得迷迭香干粉;再将迷迭香干粉在压力为0.5-1.75MPa、温度为40-55℃下,经超临界装置萃取,收集浅黄色萃取物,即得迷迭香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预防高血压茶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黄芩粉是按以下
3
CN 108450567 A
权 利 要 求 书
3/4页
方法制备而成:选择根径在0.3-0.7cm的黄芩根,洗净,粉碎成10-40目的黄芩粗料,投入到2-4倍重量、体积浓度为30-50%的食用乙醇中,在50-60℃下搅拌提取30-50min,过滤,得黄芩乙醇提取液;将黄芩乙醇提取液加热至40-50℃,趁热上100目石英砂颗粒柱,流速为5-10L/h,并反复上柱2-3次,收集最后流出的黄芩上柱液;将黄芩上柱液在压力5-10KPa、温度为40-60℃下浓缩至固形物含量为0.2-0.55mg/ml,得黄芩浓缩液;向黄芩浓缩液中加入占原黄芩粗粉重量8-14%、质量分数为1.2-1.8%的柠檬酸溶液,搅匀,然后转移至冷库中,在4-10℃下静放5-10h,过滤,收集滤液;将滤液在压力5-10KPa、温度为60-80℃下浓缩至固形物含量为2.2-2.8mg/ml,然后室温静放4-6h,过滤,收集水滤液;再将水滤液经喷雾干燥,即得黄芩粉。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预防高血压茶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决明子粉是按以下方法制备而成:将决明子洗净,晒干或烘干至水分小于8%,然后处理成20-40目的决明子粗粉;再将决明子粗粉投入1-2倍重量、质量分数为1.5-3.5%的弱碱溶液中,在40-50℃下浸泡20-45min,过滤,然后用纯化水洗涤1-2次,得处理决明子粉;再将处理决明子粉与占原决明子重量10-20%、已处理好的硅胶脱色砂混合,在40-60℃下烘干至水分小于5%,得干决明子混合料;将干决明子混合料经均质机处理成120目以上的决明子细料,再用2-3倍重量、体积浓度为50-70%的食用乙醇溶液在50-65℃下浸泡处理1.0-2.5h,过滤,得决明子乙醇浸泡液;将决明子乙醇浸泡液转移至阴凉处,待乙醇浓度下降至小于30%时,过滤,收集余下的决明子乙醇溶液;再将决明子乙醇溶液转移至降膜浓缩器中,在压力5-10KPa、温度为40-60℃下浓缩至无醇,得决明子乙醇浓缩液;然后将决明子乙醇浓缩液自然静放5-10h,过滤,收集析出的决明子沉淀;将决明子沉淀在50-65℃干燥至水分小于5%,粉碎,即得决明子粉。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预防高血压茶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何首乌粉是按以下方法制备而成:将何首乌块根,洗净,切成厚0.1-0.5cm的片状,再向何首乌片中加入1-3倍重量、质量分数为0.15-0.35%、温度为40-48℃的弱碱溶液,浸泡处理3.5-4.5h,过滤,得处理何首乌片;将处理何首乌片经阴干或晒干或烘干至水分小于15%,再处理成40目以上的何首乌细粉;向何首乌细粉中加入室温下的纯化水,用量为何首乌细粉重量的50-70%,再向何首乌细粉中加入占何首乌细粉重量2.5-4.0%的淀粉酶、1.2-1.8%的脂肪酶,搅匀,在室温下密封处理1-3天,然后,加入1-2倍重量的纯化水,在80-90℃下静放处理4-6h,过滤,得酶处理何首乌粉;再将酶处理何首乌粉投入2-4倍重量、体积浓度为70%以上的食用乙醇溶液中,室温下搅拌浸泡2.5-4.0h,过滤,得何首乌乙醇浸泡液;再将何首乌乙醇浸泡液上极性大孔吸附树脂,流速为5-8L/h,接着用2.5倍柱体积、体积浓度为35-40%的乙醇溶液洗脱,洗脱流速为10-15L/h;然后再用2.0倍柱体积、体积浓度为60-68%的乙醇洗脱,洗脱流速为3-5L/h,收集60-68%乙醇溶液洗脱液;再将收集的60-68%乙醇溶液洗脱液直接上100目硅胶脱色砂柱,流速为2-4L/h,收集流出的上柱液,并转移至降膜浓缩器中,在压力5-8KPa、温度为50-68℃下浓缩至无醇,得何首乌乙醇浓缩液;再将何首乌乙醇浓缩液经喷雾干燥,即得何首乌粉。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预防高血压茶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夏枯草粉是按以下方法制备而成:将干净的夏枯草粉碎成10-40目的夏枯草粗粉,然后加入同等重量、质量分数为0.3-0.6%的弱碱溶液,在30-38℃下搅拌处理25-45min,过滤,再加入3-5倍重量的
4
CN 108450567 A
权 利 要 求 书
4/4页
纯化水搅匀,进行蒸馏,待纯水量减少45-55%时,停止蒸馏,过滤,得处理夏枯草粗粉;将处理夏枯草粗粉与占其重量25-34%的硅藻土混匀,转移至烘箱中在50-60℃、常压下烘干至水分小于10%,然后处理成100目以上的处理夏枯草细粉,备用;将处理夏枯草细粉投入2-4倍重量、体积浓度为80%以上的食用乙醇溶液中,在60-70℃下保温提取1.5-3.0h,过滤,得夏枯草乙醇提取液;再将夏枯草乙醇提取液转移至浓缩器中,在压力5-8KPa、温度为40-60℃下浓缩至固形物含量为0.25-0.5mg/ml,得夏枯草浓缩液;将夏枯草浓缩液温度维持在30-38℃,趁热上弱极性大孔树脂,流速为5-10L/h;接着用1.5倍柱体积、pH值为9-10、体积浓度为40-45%的乙醇溶液进行第一次洗脱,流速为8-12L/h;然后用2.0-2.5倍柱体积、pH值为4-5、体积浓度为70%以上的乙醇溶液进行第二次洗脱,流速为4-7L/h,收集该段洗脱液;将收集的洗脱液转移至降膜浓缩器中,在压力5-8KPa、温度为40-60℃下浓缩至固形物含量为1.2-1.6mg/ml,然后在室温下静放4-7h,过滤,收集夏枯草滤液;将滤液经喷雾干燥,即得夏枯草粉。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预防高血脂茶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白芝麻粉是按以下方法制备而成:将干净的白芝麻粉碎成10-40目的白芝麻粗粉,然后加入占其重量10-18%的纯水,同时加入占白芝麻粗粉重量1.5-4.5%的脂肪酶,在26-34℃下密封处理1-2天,然后转移至烘箱中,在50-70℃下烘干至水分小于10%,得白芝麻干粉;将白芝麻干粉在低温下经冷压榨处理,收集压榨后的压榨白芝麻粉,接着将压榨白芝麻粉投入1-3倍重量、体积浓度为80%以上的食用乙醇溶液中,在45-55℃下搅拌处理至乙醇溶液中的固形物含量0.2-0.35mg/10ml,过滤,得白芝麻乙醇浸泡液;再将白芝麻乙醇浸泡液转移至降膜浓缩器,在压力5-8KPa、温度为40-60℃下浓缩至固形物含量0.5-1.2mg/10ml,得白芝麻浓缩液;再向白芝麻浓缩液中加入占原白芝麻重量12-15%的中性白土,搅匀,接着用无机酸调节溶液的pH为3.5-5.0,在30-38℃下搅拌处理30-45min,过滤,得白芝麻滤液;将白芝麻滤液再次浓缩至固形物含量为1.5-2.2mg/ml,并维持浓缩液的pH为3.5-5.0,常温下静放5-8h,过滤,收集析出的白芝麻沉淀;将白芝麻沉淀用10℃以下的纯水反复洗涤2-3次,然后经干燥、粉碎,即得白芝麻粉。
5
CN 108450567 A
说 明 书
一种预防高血压茶油的制备方法
1/12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和食品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预防高血压茶油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高血压是持续血压过高的疾病,会引起中风、心脏病、血管瘤、肾衰竭等疾病,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压升高为特征,可伴有心脏、血管、脑和肾脏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它有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之分。高血压发病的原因很多,可分为遗传和环境两个方面。在未用抗高血压药情况下,收缩压≥139mmHg和/或舒张压≥89mmHg,按血压水平将高血压分为1,2,3级。
[0003]1级高血压(轻度)收缩压140~159mmHg;舒张压90~99mmHg。[0004]2级高血压(中度)收缩压160~179mmHg;舒张压100~109mmHg。[0005]3级高血压(重度)收缩压≥180mmHg;舒张压≥110mmHg。[0006]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0007]目前,降低血压的药物主要有:巯甲丙脯酸、依那普利、异搏定、硫氮卓酮及硝苯吡啶、尼群地平、硝普钠、长压定、肼苯达嗪、可乐宁、甲基多巴、胍乙啶、利血平。[0008]中国专利(专利申请号为201410410846.2)公开的“一种可以预防高血压高血脂的茶油的制备方法”,是由桑叶、三文鱼、玉米、郁金、何首乌、山楂、大蒜、辣椒、芹菜、西兰花和山茶籽制备而成,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备料、预处理、毛茶油I制备、毛茶油II制备、毛茶油Ⅲ制备、混合毛茶油制备、碱洗混合毛茶油制备、树脂过滤、处理茶油制备I、处理茶油制备II、可以预防高血压高血脂的茶油制备;具有营养价值较高、且能降低血脂等特点,其可以预防高血压高血脂的茶油,适合于血脂较高的人群食用,也可作为保健食用油脂供普通的中老人群食用。[0009]另一中国专利(专利申请号为201410008122.5)公开的“一种治疗高血压心脏病用医药注射用茶油及其生产工艺”,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针对性医疗效果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比较高、适合高血压心脏病人群用医药注射用茶油,并提供其加工工艺。采用经过特殊方法加工的茶油作为基本原料,配以首乌、黄精、葛根、丹参、降香辅助原料,进行综合提取,滤去了大多数的无用成份和有害成份,使得其中的不饱和脂肪酸等有益成份的含量高;因而,该发明的茶油具有针对性强,适合高血压心脏病人群使用。[0010]还有中国专利(专利申请号为201710596509.0)公开的“一种用于防御高血压的茶油乳剂”,原料按重量份包括:玉竹6-19份、黄芪2-12份、旱莲草6-19份、桑白皮2-12份、丹参6-19份、牡蛎5-15份、白芍5-15份、当归2-12份、太子参5-15份、夏枯草2-12份、三七6-19份、钩藤5-15份、白蛇花6-19份、牡丹皮5-15份、茶油20-40份。该发明中,所添加的茶油营养丰富,能为人体提供所需营养,并且所添加的组方合理,既能有效调理脏腑、平衡阴阳、提高机体免疫能力,又可益气补血,气血双补,对人体各器官运行起推动、防御、温养、固摄等作用,从而达到改善神经和体液调节机制,恢复正常血压的目的。
6
CN 108450567 A
说 明 书
2/12页
发明内容
[001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营养价值较高、能够预防高血压的茶油的制备方法。[001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措施是发明一种预防高血压茶油的制备方法,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0013]
其制备过程如下:[0015]a、原料超细加工:先将迷迭香粉、何首乌粉、黄芩粉、决明子粉、菊花粉、夏枯草粉、茶多酚、槐花粉、白芝麻粉分别处理成200目以上的细粉,得迷迭香细粉、何首乌细粉、黄芩细粉、决明子细粉、菊花细粉、夏枯草细粉、茶多酚细粉、槐花细粉、白芝麻细粉;[0016]b、初混一:再将上述原料茶油重量的1/4与迷迭香细粉一起混合,置于超声容器中,在60-70℃、频率为200-300Hz的条件下超声处理3.5-6.0h,过滤,得混合茶油一;[0017]c、初混二:将白芝麻细粉与上述原料卵磷脂重量的1/4混匀,经研磨机反复处理1.5-2.5h,接着再加入上述原料茶油重量的1/4,在50-60℃下搅拌处理3.5-5.5h,过滤,得混合茶油二;[0018]d、初混三:将黄芩细粉、决明子细粉与上述原料卵磷脂重量的1/4混匀,得黄决混合料;将上述原料茶油重量的1/4加热至150-180℃,加热速率为3-5℃/min,然后,将黄决混合料缓慢加入,边加边搅,黄决混合料的加料速率为20-35g/min,搅拌速率为120-140r/min,待加料完后,再恒温搅拌处理1-1.5h,趁热过滤,得黄决混合茶油;待黄决混合茶油自然降温至70-80℃时,加入占黄芩细粉重量20-35%、100目以上的石英砂颗粒,保温搅拌处理30-50min,然后静放,待黄决混合茶油降温至50℃以下时,再加入占黄决混合茶油重量30-40%、体积浓度为35-55%的食用乙醇溶液,保温搅拌处理20-30min,过滤,得混合茶油三;
[0019]e、初混四:将夏枯草细粉与何首乌细粉混合成夏何混合料,同时向其中加入占夏何混合料重量8-12%、100目的硅胶粉,搅匀,再将上述原料卵磷脂重量的1/4一起加入,混匀,然后加入上述原料茶油重量的1/4,成为夏何混合茶油;将夏何混合茶油加热至100-120℃,加热速率为1-4℃/min,同时向夏何混合茶油中加入占原茶油重量(即:上述原料茶油重量的1/4)2.5-5%、质量分数为0.25-0.5%的食用碱(碳酸钠或碳酸氢钠)溶液,搅匀,然后转移至超声容器中,在频率为2000-3000Hz的条件下超声处理至温度降至10-20℃,过滤,得混合茶油四;[0020]f、总混一:将混合茶油一、混合茶油三、混合茶油四一起混匀,得初混合茶油;再向初混合茶油中加入占原茶油重量(即:原料茶油重量的3/4)15-35%的中性活性炭颗粒(粒径为0.05-0.15cm),并加热至100-150℃(加热速率为3-5℃/min),搅拌处理10-15h,搅拌速率为60-100r/min,过滤,得活性炭处理初混合茶油;再向活性炭处理初混合茶油中缓慢加入2-3倍重量、温度为40-50℃的温水,边加边搅,搅拌速率为50-60r/min,静置、分层、过滤,
7
[0014]
CN 108450567 A
说 明 书
3/12页
收集上层的茶油,得水洗混合茶油;[0021]g、总混二:将水洗混合茶油加热至70-90℃,加热速率为1-3℃/min,再加入占原茶油重量(即:原料茶油重量的3/4)10-18%、100目的硅胶脱色砂,恒温搅拌处理1.5-2.5h,自然冷却至室温后,过滤,得脱色混合茶油;将脱色混合茶油转移至振荡器中,在频率为800-1000Hz下震荡处理1.5-3.5h,期间将菊花细粉、槐花细粉、茶多酚细粉以及上述原料卵磷脂重量的1/4分别投入,待振荡处理后,过滤,得震荡处理混合茶油;[0022]h、总混三:将震荡处理混合茶油与混合茶油二混匀,得总混合茶油;[0023]i、总混初处理:将总混合茶油投入2-3倍重量、体积浓度为20-35%的食用乙醇溶液中,在45-65℃下搅拌处理1.0-1.5h,过滤,得乙醇处理混合茶油;将乙醇处理混合茶油投入相同重量的沸水中,搅拌处理10-25min,过滤,得水处理混合茶油;[0024]j、超滤处理:将水处理混合茶油在压力为1.5-2.5MPa下经孔径为10-15nm的超滤膜装置过滤,收集过滤油液,即得预防高血压茶油。
[0025]其优化的技术方案一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0026]
[0027]
其优化的技术方案二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0028]
[0029][0030]
其优化的技术方案三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0031]
[0032]
所述的迷迭香粉是市售的迷迭香粉,也可以是按以下方法制备而成:将迷迭香叶
原料洗净、阴干或晒干至水分小于8%,然后投入1-3倍重量的石油醚(沸点为30-60℃)中,在常温下浸泡处理1.5-3.0h,过滤,再将迷迭香叶用相同重量、40-60℃的温水洗涤2-3次,滤干水分,转移至烘箱中,在50-65℃下烘干至水分小于5%,再处理成40目以上的迷迭香叶粉末;再向迷迭香叶粉末中加入2-4倍重量、体积浓度为90%以上的食用乙醇,在常温下浸泡处理3-5h,过滤,收集迷迭香乙醇浸泡液;将迷迭香乙醇浸泡液转移至降膜浓缩器中,在压力5-10KPa、温度为40-60℃下浓缩至乙醇浓度小于20%的迷迭香乙醇浸泡浓缩液;再将迷迭香乙醇浸泡浓缩液转移至冷库中,在4-10℃静放2-4h,过滤,收集析出的沉淀,然后将
8
CN 108450567 A
说 明 书
4/12页
沉淀放入烘箱中,在50-65℃下干燥至水分小于5%,得迷迭香干粉;再将迷迭香干粉在压力为0.5-1.75MPa、温度为40-55℃下,经超临界装置萃取,收集浅黄色萃取物,即得迷迭香粉。[0033]所述的黄芩粉是市售的黄芩粉,也可以是按以下方法制备而成:选择根径在0.3-0.7cm的黄芩根,洗净,粉碎成10-40目的黄芩粗料,投入到2-4倍重量、体积浓度为30-50%的食用乙醇中,在50-60℃下搅拌提取30-50min,过滤,得黄芩乙醇提取液;将黄芩乙醇提取液加热至40-50℃,趁热上100目石英砂颗粒柱,流速为5-10L/h,并反复上柱2-3次,收集最后流出的黄芩上柱液;将黄芩上柱液在压力5-10KPa、温度为40-60℃下浓缩至固形物含量为0.2-0.55mg/ml,得黄芩浓缩液;向黄芩浓缩液中加入占原黄芩粗粉重量8-14%、质量分数为1.2-1.8%的柠檬酸溶液,搅匀,然后转移至冷库中,在4-10℃下静放5-10h,过滤,收集滤液;将滤液在压力5-10KPa、温度为60-80℃下浓缩至固形物含量为2.2-2.8mg/ml,然后室温静放4-6h,过滤,收集水滤液;再将水滤液经喷雾干燥,即得黄芩粉。[0034]所述的决明子粉是市售的决明子粉,也可以是按以下方法制备而成:将决明子洗净,晒干或烘干至水分小于8%,然后处理成20-40目的决明子粗粉;再将决明子粗粉投入1-2倍重量、质量分数为1.5-3.5%的弱碱(碳酸钠或碳酸氢钠)溶液中,在40-50℃下浸泡20-45min,过滤,然后用纯化水洗涤1-2次,得处理决明子粉;再将处理决明子粉与占原决明子重量10-20%、已处理好的硅胶脱色砂混合,在40-60℃下烘干至水分小于5%,得干决明子混合料;将干决明子混合料经均质机处理成120目以上的决明子细料,再用2-3倍重量、体积浓度为50-70%的食用乙醇溶液在50-65℃下浸泡处理1.0-2.5h,过滤,得决明子乙醇浸泡液;将决明子乙醇浸泡液转移至阴凉处,待乙醇浓度下降至小于30%时(乙醇浓度的下降为自然挥发),过滤,收集余下的决明子乙醇溶液;再将决明子乙醇溶液转移至降膜浓缩器中,在压力5-10KPa、温度为40-60℃下浓缩至无醇,得决明子乙醇浓缩液;然后将决明子乙醇浓缩液自然静放5-10h,过滤,收集析出的决明子沉淀;将决明子沉淀在50-65℃干燥至水分小于5%,粉碎,即得决明子粉。
[0035]所述何首乌粉是市售的何首乌粉,也可以是按以下方法制备而成:将何首乌块根,洗净,切成厚0.1-0.5cm的片状,再向何首乌片中加入1-3倍重量、质量分数为0.15-0.35%、温度为40-48℃的弱碱(碳酸钠或碳酸氢钠)溶液,浸泡处理3.5-4.5h,过滤,得处理何首乌片;将处理何首乌片经阴干或晒干或烘干至水分小于15%,再处理成40目以上的何首乌细粉;向何首乌细粉中加入室温下的纯化水,用量为何首乌细粉重量的50-70%,再向何首乌细粉中加入占何首乌细粉重量2.5-4.0%的淀粉酶、1.2-1.8%的脂肪酶,搅匀,在室温下密封处理1-3天,然后,加入1-2倍重量的纯化水,在80-90℃下静放处理4-6h,过滤,得酶处理何首乌粉;再将酶处理何首乌粉投入2-4倍重量、体积浓度为70%以上的食用乙醇溶液中,室温下搅拌浸泡2.5-4.0h,搅拌速率为100-125r/min,过滤,得何首乌乙醇浸泡液;再将何首乌乙醇浸泡液上极性大孔吸附树脂(如D301、H1020等),流速为5-8L/h,接着用2.5倍柱体积、体积浓度为35-40%的乙醇溶液洗脱,洗脱流速为10-15L/h;然后再用2.0倍柱体积、体积浓度为60-68%的乙醇洗脱,洗脱流速为3-5L/h,收集60-68%乙醇溶液洗脱液;再将收集的60-68%乙醇溶液洗脱液直接上100目硅胶脱色砂柱,流速为2-4L/h,收集流出的上柱液,并转移至降膜浓缩器中,在压力5-8KPa、温度为50-68℃下浓缩至无醇,得何首乌乙醇浓缩液;再将何首乌乙醇浓缩液经喷雾干燥,即得何首乌粉。[0036]所述夏枯草粉是市售的夏枯草粉,也可以是按以下方法制备而成:将干净的夏枯
9
CN 108450567 A
说 明 书
5/12页
草粉碎成10-40目的夏枯草粗粉,然后加入同等重量、质量分数为0.3-0.6%的弱碱(碳酸钠或碳酸氢钠)溶液,在30-38℃下搅拌处理25-45min,搅拌速率为25-45r/min,过滤,再加入3-5倍重量的纯化水搅匀,进行蒸馏,待纯水量减少45-55%时,停止蒸馏,过滤,得处理夏枯草粗粉;将处理夏枯草粗粉与占其重量25-34%的硅藻土混匀,转移至烘箱中在50-60℃、常压下烘干至水分小于10%,然后处理成100目以上的处理夏枯草细粉,备用;将处理夏枯草细粉投入2-4倍重量、体积浓度为80%以上的食用乙醇溶液中,在60-70℃下保温提取1.5-3.0h,过滤,得夏枯草乙醇提取液;再将夏枯草乙醇提取液转移至浓缩器中,在压力5-8KPa、温度为40-60℃下浓缩至固形物含量为0.25-0.5mg/ml,得夏枯草浓缩液;将夏枯草浓缩液温度维持在30-38℃,趁热上弱极性大孔树脂(如D201、NK910等),流速为5-10L/h;接着用1.5倍柱体积、pH值为9-10、体积浓度为40-45%的乙醇溶液进行第一次洗脱,流速为8-12L/h;然后用2.0-2.5倍柱体积、pH值为4-5、体积浓度为70%以上的乙醇溶液进行第二次洗脱,流速为4-7L/h,收集该段洗脱液;将收集的洗脱液转移至降膜浓缩器中,在压力5-8KPa、温度为40-60℃下浓缩至固形物含量为1.2-1.6mg/ml,然后在室温下静放4-7h,过滤,收集夏枯草滤液;将滤液经喷雾干燥,即得夏枯草粉。[0037]所述白芝麻粉是市售的白芝麻粉,也可以是按以下方法制备而成:将干净的白芝麻粉碎成10-40目的白芝麻粗粉,然后加入占其重量10-18%的纯水,同时加入占白芝麻粗粉重量1.5-4.5%的脂肪酶,在26-34℃下密封处理1-2天,然后转移至烘箱中,在50-70℃下烘干至水分小于10%,得白芝麻干粉;将白芝麻干粉在低温下经冷压榨处理,收集压榨后的压榨白芝麻粉,接着将压榨白芝麻粉投入1-3倍重量、体积浓度为80%以上的食用乙醇溶液中,在45-55℃下搅拌处理至乙醇溶液中的固形物含量0.2-0.35mg/10ml,过滤,得白芝麻乙醇浸泡液;再将白芝麻乙醇浸泡液转移至降膜浓缩器,在压力5-8KPa、温度为40-60℃下浓缩至固形物含量0.5-1.2mg/10ml,得白芝麻浓缩液;再向白芝麻浓缩液中加入占原白芝麻重量12-15%的中性白土,搅匀,接着用无机酸(如柠檬酸、草酸、稀盐酸等)调节溶液的pH为3.5-5.0,在30-38℃下搅拌处理30-45min,过滤,得白芝麻滤液;将白芝麻滤液再次浓缩至固形物含量为1.5-2.2mg/ml,并维持浓缩液的pH为3.5-5.0,常温下静放5-8h,过滤,收集析出的白芝麻沉淀;将白芝麻沉淀用10℃以下的纯水反复洗涤2-3次,然后经干燥、粉碎,即得白芝麻粉。
[0038]所述的茶油是指符合GB/T11765-2003国家标准的食用茶油。[0039]所述的茶多酚粉是指由龙井、铁观音或其它茶叶经提制、茶多酚含量在90%以上的提取物。
[0040]所述的槐花粉是指芸香苷含量在80%以上的槐花提取物。[0041]所述菊花粉是指菊花黄酮含量在50%以上的菊花提取物。[0042]本发明的预防高血脂茶油,其主要原料包括茶油、迷迭香粉、何首乌粉、黄芩粉、决明子粉、卵磷脂、菊花粉、夏枯草粉、茶多酚、槐花粉和白芝麻粉。[0043]茶油(Camellia oleifera Abel)属山茶科,是我国主要的和特有的木本食用油。茶油的综合利用价值很高,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E、角鲨烯、茶多酚等生物活性物质。单不饱和脂肪酸能提高血液抗氧化能力,降低胆固醇,防止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还能降低诸如胰岛素拮抗性糖尿病之类因代谢失调而引起的疾病的出现机率,不饱和脂肪酸具有不聚脂”特性,不仅自身不在内脏及皮下沉积,而且能够阻止脂肪沉
10
CN 108450567 A
说 明 书
6/12页
积,可以避免发胖,在医学上,茶油用于辅助治疗肥胖症,是一种“吃油不怕胖”的健康食用油。
[0044]迷迭香粉是由迷迭香(Rosmarinus officinalis)提取而成,具有提高体内抗氧化酶活性,抑制脂质过氧化,延缓衰老的作用。[0045]何首乌粉是由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提取而成,具有抗衰老作用、对免疫系统的影响、降血脂及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心肌保护作用、保肝作用、神经保护作用、抗菌作用等。
[0046]黄芩粉是由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提取而成,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降血压等功效。[0047]决明子粉是由决明子(Cassia obtusifolia L.或Cassia tora L.)提取而成,具有降压、抗菌和降低胆固醇以及清热明目、润肠通便的功效。[0048]卵磷脂(Lecithin),具有乳化、分解油脂的作用,可增进血液循环,改善血清脂质,清除过氧化物,使血液中胆固醇及中性脂肪含量降低,减少脂肪在血管内壁的滞留时间,促进粥样硬化斑的消散,防止由胆固醇引起的血管内膜损伤。
[0049]菊花粉是由菊花(ChrysanthemummorifoliumRamat.)提取而成(菊花提取物),具有清热解毒降火,平肝明目,抗氧化,抗衰老等功效。[0050]夏枯草粉是由夏枯草(Prunella vulgaris L)提取而成,具有明目、降血压、抗炎抗菌、利尿等功效。[0051]茶多酚(Tea Polyphenols)是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总称,包括黄烷醇类、花色苷类、黄酮类、黄酮醇类和酚酸类等。茶多酚对人体脂肪代谢有着重要作用,人体的胆固醇、甘油三酯等含量高,血管内壁脂肪沉积,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后形成动脉粥样化斑块等心血管疾病;茶多酚,尤其是茶多酚中的儿茶素ECG和EGC及其氧化产物茶黄素等,有助于抑制这种斑状增生,使形成血凝黏度增强的纤维蛋白原降低,凝血变清,从而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同时,茶多酚具有较强的抑制转换酶活性的作用,因而可以起到降低或保持血压稳定的作用。
[0052]槐花粉是由槐花(Sophorajaponica L.)提取而成,具有降低血压,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减少毛细血管脆性、降血脂,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等作用。[0053]白芝麻粉是由白芝麻(Sesamum indicum L.)提取而成,有补血明目、祛风润肠、生津通乳、益肝养发、强身体,抗衰老之功效,可用于治疗身体虚弱、头晕耳鸣、高血压、高血脂、咳嗽、身体虚弱、头发早白、贫血萎黄、津液不足、大便燥结、乳少、尿血等症。[0054]由上述诸多原料制备的预防高血压茶油,既含有多种降脂物质和对人体有益的活性物质,又含有增强血管抵抗力、降低血管脆性的有益物质,因而,能够有效降低压,防止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0055]下面的表1是本发明的预防高血压茶油的有效成份检测数据:[0056]表1 本发明的预防高血压茶油的有效成份检测表(100g的含量)
11
CN 108450567 A[0057]
说 明 书
7/12页
从上表数据可以看出,本发明的预防高血压茶油,不仅含有丰富的单不饱和脂肪
酸和不饱和脂肪酸,还含有较多的黄酮类、多糖类等有益物质。[0059]本发明的预防高血压茶油,曾对36例高血压患者进行过降压试验:[0060]1、诊断依据
[0061]以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程丑夫和王钟林主编的《实用内科手册(第二版》(2004年3月第2版第17次印刷)为诊断标准,以临床表现和医院检验资料为依据,结合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参考,除去其他疾病。[0062]2、一般资料
[0063]符合上述诊断标准的36例高血压患者,按血压水平划分,其中:1级高血压患者20例,2级高血压患者10例,3级高血压患者6例;
[0064]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18例和对照组18例,其中:试验组中,男10例、女8例,年龄36-55岁,平均年龄42岁,患病时间2个月-2年,1级高血压患者10例,2级高血压患者5例,3级高血压患者3例;对照组中,男12例、女6例,年龄34-52岁,平均年龄39岁,患病时间8个月-2年,1级高血压患者10例,2级高血压患者5例,3级高血压患者3例。[0065]3、试验方法
[0066]在原服用降压药物的基础上,从试验开始后,每2个月减少原服用降压药物1/3的数量,至6个月后,停止服用降压药物。[0067]⑴、试验组:
[0068]食用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的预防高血压茶油(即:后面的实施例3):
[0058]
[0069]
食用方法:在试验期间,所吃的饭菜种类和数量全部按照正常时候一样,其不同之处在于全部采用本发明的预防高血压茶油烹调。[0071]⑵、对照组:
[0070]
12
CN 108450567 A[0072]
说 明 书
8/12页
在试验对照期间,所吃的饭菜种类和数量全部按照正常时候一样,烹调所用的油
脂为普通的茶油。[0073]4、疗效判定标准[0074]参照卫生部规定的《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草案》中高血压疗效标准判定。[0075]显效:舒张压下降≥10mmHg并降至正常或下降20mmHg以上,头痛、头晕、心悸、乏力等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
[0076]有效:舒张压下降<10mmHg,但已降至正常或下降10~19mmHg,或收缩压下降>30mmHg;
[0077]无效:未达以上两项标准。[0078]5、试验效果
[0079]经过十二个月的试验,统计检查数据,形成以下表格:
[0080]
由上述统计数据显示,本发明的预防高血压茶油,对高血压具有良好的疗效,总有效率达88.9%。
具体实施方式
[0082]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下面的说明是以例举的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0083]实施例1:
[0084]本实施例的预防高血脂茶油,其制备过程如下:[0085]一、原料预处理:[0086]1、迷迭香粉制备:将迷迭香叶原料洗净、阴干或晒干至水分小于8%,然后投入2倍重量的石油醚(沸点为40-50℃)中,在常温下浸泡处理2.0h,过滤,再将迷迭香叶用相同重量、50℃的温水洗涤2次,滤干水分,转移至烘箱中,在55℃下烘干至水分小于5%,再处理成40目以上的迷迭香叶粉末;再向迷迭香叶粉末中加入3倍重量、体积浓度为90%以上的食用乙醇,在常温下浸泡处理4h,过滤,收集迷迭香乙醇浸泡液;将迷迭香乙醇浸泡液转移至降膜浓缩器中,在压力8KPa、温度为50℃下浓缩至乙醇浓度小于20%的得迷迭香乙醇浸泡浓缩液;再将迷迭香乙醇浸泡浓缩液转移至冷库中,在6℃静放3h,过滤,收集析出的沉淀,然后将沉淀放入烘箱中,在55℃下干燥至水分小于5%,得迷迭香干粉;再将迷迭香干粉在压
13
[0081]
CN 108450567 A
说 明 书
9/12页
力为1.0MPa、温度为48℃下,经超临界装置萃取,收集浅黄色萃取物,即得迷迭香粉。[0087]2、黄芩粉制备:选择根径在0.3-0.7cm的黄芩根,洗净,粉碎成25目的黄芩粗料,投入到3倍重量、体积浓度为40%的食用乙醇中,在55℃下搅拌提取40min,过滤,得黄芩乙醇提取液;将黄芩乙醇提取液加热至45℃,趁热上100目石英砂颗粒柱,流速为8L/h,并反复上柱3次,收集最后流出的黄芩上柱液;将黄芩上柱液在压力8KPa、温度为50℃下浓缩至固形物含量为0.4mg/ml,得黄芩浓缩液;向黄芩浓缩液中加入占原黄芩粗粉重量12%、质量分数为1.5%的柠檬酸溶液,搅匀,然后转移至冷库中,在6℃下静放8h,过滤,收集滤液;将滤液在压力8KPa、温度为70℃下浓缩至固形物含量为2.5mg/ml,然后室温静放5h,过滤,收集水滤液;再将水滤液经喷雾干燥,即得黄芩粉。[0088]3、决明子粉制备:将决明子洗净,晒干或烘干至水分小于8%,然后处理成30目的决明子粗粉;再将决明子粗粉投入2倍重量、质量分数为2.5%的弱碱(碳酸氢钠)溶液中,在45℃下浸泡35min,过滤,然后用纯化水洗涤2次,得处理决明子粉;再将处理决明子粉与占原决明子重量15%、已处理好的硅胶脱色砂混合,在50℃下烘干至水分小于5%,得干决明子混合料;将干决明子混合料经均质机处理成120目以上的决明子细料,再用3倍重量、体积浓度为60%的食用乙醇溶液在55℃下浸泡处理1.8h,过滤,得决明子乙醇浸泡液;将决明子乙醇浸泡液转移至阴凉处,待乙醇浓度下降至小于30%时(乙醇浓度的下降为自然挥发),过滤,收集余下的决明子乙醇溶液;再将决明子乙醇溶液转移至降膜浓缩器中,在压力8KPa、温度为50℃下浓缩至无醇,得决明子乙醇浓缩液;然后将决明子乙醇浓缩液自然静放8h,过滤,收集析出的决明子沉淀;将决明子沉淀在55℃干燥至水分小于5%,粉碎,即得决明子粉。[0089]4、何首乌粉制备:将何首乌块根,洗净,切成厚0.3cm的片状,再向何首乌片中加入2倍重量、质量分数为0.25%、温度为45℃的弱碱(碳酸氢钠)溶液,浸泡处理4.0h,过滤,得处理何首乌片;将处理何首乌片经阴干或晒干或烘干至水分小于15%,再处理成40目以上的何首乌细粉;向何首乌细粉中加入室温下的纯化水,用量为何首乌细粉重量的60%,再向何首乌细粉中加入占何首乌细粉重量3.0%的淀粉酶、1.5%的脂肪酶,搅匀,在室温下密封处理2天,然后,加入2倍重量的纯化水,在85℃下静放处理5h,过滤,得酶处理何首乌粉;再将酶处理何首乌粉投入3倍重量、体积浓度为70%以上的食用乙醇溶液中,室温下搅拌浸泡3.5h,搅拌速率为115r/min,过滤,得何首乌乙醇浸泡液;再将何首乌乙醇浸泡液上极性大孔吸附树脂(D301),流速为6L/h,接着用2.5倍柱体积、体积浓度为38%的乙醇溶液洗脱,洗脱流速为12L/h;然后再用2.0倍柱体积、体积浓度为65%的乙醇洗脱,洗脱流速为4L/h,收集65%乙醇溶液洗脱液;再将收集的65%乙醇溶液洗脱液直接上100目硅胶脱色砂柱,流速为3L/h,收集流出的上柱液,并转移至降膜浓缩器中,在压力6KPa、温度为60℃下浓缩至无醇,得何首乌乙醇浓缩液;再将何首乌乙醇浓缩液经喷雾干燥,即得何首乌粉。[0090]5、夏枯草粉制备:将干净的夏枯草粉碎成25目的夏枯草粗粉,然后加入同等重量、质量分数为0.45%的弱碱(碳酸氢钠)溶液,在35℃下搅拌处理35min,搅拌速率为35r/min,过滤,再加入4倍重量的纯化水搅匀,进行蒸馏,待纯水量减少50%时,停止蒸馏,过滤,得处理夏枯草粗粉;将处理夏枯草粗粉与占其重量30%的硅藻土混匀,转移至烘箱中在55℃、常压下烘干至水分小于10%,然后处理成100目以上的处理夏枯草细粉,备用;将处理夏枯草细粉投入3倍重量、体积浓度为80%以上的食用乙醇溶液中,在65℃下保温提取2.5h,过滤,
14
CN 108450567 A
说 明 书
10/12页
得夏枯草乙醇提取液;再将夏枯草乙醇提取液转移至浓缩器中,在压力6KPa、温度为50℃下浓缩至固形物含量为0.4mg/ml,得夏枯草浓缩液;将夏枯草浓缩液温度维持在35℃,趁热上弱极性大孔树脂(D201),流速为8L/h;接着用1.5倍柱体积、pH值为9、体积浓度为42%的乙醇溶液进行第一次洗脱,流速为10L/h;然后用2.2倍柱体积、pH值为5、体积浓度为70%以上的乙醇溶液进行第二次洗脱,流速为6L/h,收集该段洗脱液;将收集的洗脱液转移至降膜浓缩器中,在压力6KPa、温度为50℃下浓缩至固形物含量为1.5mg/ml,然后在室温下静放6h,过滤,收集夏枯草滤液;将滤液经喷雾干燥,即得夏枯草粉。[0091]6、白芝麻粉制备:将干净的白芝麻粉碎成25目的白芝麻粗粉,然后加入占其重量15%的纯水,同时加入占白芝麻粗粉重量3%的脂肪酶,在30℃下密封处理2天,然后转移至烘箱中,在60℃下烘干至水分小于10%,得白芝麻干粉;将白芝麻干粉在低温下经冷压榨处理,收集压榨后的压榨白芝麻粉,接着将压榨白芝麻粉投入2倍重量、体积浓度为80%以上的食用乙醇溶液中,在50℃下搅拌处理至乙醇溶液中的固形物含量0.28mg/10ml,过滤,得白芝麻乙醇浸泡液;再将白芝麻乙醇浸泡液转移至降膜浓缩器,在压力6KPa、温度为50℃下浓缩至固形物含量0.8mg/10ml,得白芝麻浓缩液;再向白芝麻浓缩液中加入占原白芝麻重量14%的中性白土,搅匀,接着用无机酸(柠檬酸)调节溶液的pH为4.5,在35℃下搅拌处理40min,过滤,得白芝麻滤液;将白芝麻滤液再次浓缩至固形物含量为1.8mg/ml,并维持浓缩液的pH为4.5,常温下静放6h,过滤,收集析出的白芝麻沉淀;将白芝麻沉淀用10℃以下的纯水反复洗涤2-3次,然后经干燥、粉碎,即得白芝麻粉。[0092]7、茶油取符合GB/T11765-2003国家标准的食用茶油。[0093]8、茶多酚取市售的、由龙井、铁观音或其它茶叶经提制、茶多酚含量在90%以上的提取物。[0094]9、槐花粉取市售的、芸香苷含量在80%以上的槐花提取物粉末。[0095]10、菊花粉取市售的、菊花黄酮含量在50%以上的菊花提取物粉末。[0096]11、卵磷脂取市售的、有效含量大于95%的卵磷脂。[0097]二、备料:
[0098]按重量份分别取下列原料:
[0099]
三、制备过程:
[0101]a、原料超细加工:先将迷迭香粉、何首乌粉、黄芩粉、决明子粉、菊花粉、夏枯草粉、茶多酚、槐花粉、白芝麻粉分别处理成200目以上的细粉,得迷迭香细粉、何首乌细粉、黄芩细粉、决明子细粉、菊花细粉、夏枯草细粉、茶多酚细粉、槐花细粉、白芝麻细粉;[0102]b、初混一:再将上述原料茶油重量的1/4与迷迭香细粉一起混合,置于超声容器中,在65℃、频率为250Hz的条件下超声处理5h,过滤,得混合茶油一;[0103]c、初混二:将白芝麻细粉与上述原料卵磷脂重量的1/4混匀,经研磨机反复处理2h,接着再加入上述原料茶油重量的1/4,在55℃下搅拌处理4.5h,过滤,得混合茶油二;
15
[0100]
CN 108450567 A[0104]
说 明 书
11/12页
d、初混三:将黄芩细粉、决明子细粉与上述原料卵磷脂重量的1/4混匀,得黄决混
合料;将上述原料茶油重量的1/4加热至165℃,加热速率为4℃/min,然后,将黄决混合料缓慢加入,边加边搅,黄决混合料的加料速率为28g/min,搅拌速率为130r/min,待加料完后,再恒温搅拌处理1.2h,趁热过滤,得黄决混合茶油;待黄决混合茶油自然降温至75℃时,加入占黄芩细粉重量28%、100目以上的石英砂颗粒,保温搅拌处理40min,然后静放,待黄决混合茶油降温至50℃以下时,再加入占黄决混合茶油重量35%、体积浓度为45%的食用乙醇溶液,保温搅拌处理25min,过滤,得混合茶油三;[0105]e、初混四:将夏枯草细粉与何首乌细粉混合成夏何混合料,同时向其中加入占夏何混合料重量10%、100目的硅胶粉,搅匀,再将上述原料卵磷脂重量的1/4一起加入,混匀,然后加入上述原料茶油重量的1/4,成为夏何混合茶油;将夏何混合茶油加热至110℃,加热速率为3℃/min,同时向夏何混合茶油中加入占原茶油重量(即:上述原料茶油重量的1/4)4%、质量分数为0.4%的食用碱(碳酸氢钠)溶液,搅匀,然后转移至超声容器中,在频率为2500Hz的条件下超声处理至温度降至15℃,过滤,得混合茶油四;[0106]f、总混一:将混合茶油一、混合茶油三、混合茶油四一起混匀,得初混合茶油;再向初混合茶油中加入占原茶油重量(即:原料茶油重量的3/4)25%的中性活性炭颗粒(粒径为0.05-0.15cm),并加热至100-150℃(加热速率为4℃/min),搅拌处理12h,搅拌速率为80r/min,过滤,得活性炭处理初混合茶油;再向活性炭处理初混合茶油中缓慢加入3倍重量、温度为45℃的温水,边加边搅,搅拌速率为55r/min,静置、分层、过滤,收集上层的茶油,得水洗混合茶油;[0107]g、总混二:将水洗混合茶油加热至80℃,加热速率为2℃/min,再加入占原茶油重量(即:原料茶油重量的3/4)15%、100目的硅胶脱色砂,恒温搅拌处理2h,自然冷却至室温后,过滤,得脱色混合茶油;将脱色混合茶油转移至振荡器中,在频率为900Hz下震荡处理2.5h,期间将菊花细粉、槐花细粉、茶多酚细粉以及上述原料卵磷脂重量的1/4分别投入,待振荡处理后,过滤,得震荡处理混合茶油;[0108]h、总混三:将震荡处理混合茶油与混合茶油二混匀,得总混合茶油;[0109]i、总混初处理:将总混合茶油投入3倍重量、体积浓度为28%的食用乙醇溶液中,在55℃下搅拌处理1.2h,过滤,得乙醇处理混合茶油;将乙醇处理混合茶油投入相同重量的沸水中,搅拌处理18min,过滤,得水处理混合茶油;[0110]j、超滤处理:将水处理混合茶油在压力为2MPa下经孔径为12nm的超滤膜装置过滤,收集过滤油液,即得预防高血压茶油。[0111]实施例2:
[0112]本实施例的预防高血压茶油,其制备过程如下:[0113]一、原料预处理:[0114]与实施例1相同;[0115]二、备料:
[0116]按重量份分别取下列原料:
16
CN 108450567 A
说 明 书
12/12页
[0117]
[0118][0119][0120][0121][0122][0123][0124][0125]
三、制备过程:与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预防高血压茶油,其制备过程如下:一、原料预处理:与实施例1相同;二、备料:
按重量份分别取下列原料:
[0126]
[0127][0128][0129]
三、制备过程:与实施例1相同。
本发明的预防高血压茶油,适合于高血压人群食用,既可用于预防,也可用于治
疗。
1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