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维的定义
“创新”一词起源于拉丁语,指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或为满足社会需求,而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它包含三层含义,一是更新;二是创造新的东西;第三是改变。
“思维”一词从哲学角度讲,指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它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
“创新思维”即指以新颖独创的方法,分析、判断、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通过这种思维能突破常规思维的界限,以超常规甚至反常规的方法、视角去思考问题,提出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从而产生新颖的、独到的、有社会意义的思维成果。创新思维应该特指思维领域的创新组织行为或系统行为。
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西方企业界流行一句话:不创新,就灭亡。随着市场竞争不断加剧,创新思维已经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所在。对现代企业而言,创新思维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产品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创新永远是企业生存必不可少的手段,技术创新的结果便是促使企业不断设计、生产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各种新产品,而产品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延续和深入,也是每个企业得以成功发展的保证条件。由于产品创新适应了现代市
1
场环境变化,因而也使企业能够在变化的环境中得以生存和发展。“新经济”贵在一个“新”字。抱残守缺,困于陈规陋习,注定将被经济大潮所淘汰。
二、营销创新是企业开拓市场的利器。企业有了新技术和新产品以后,如果仍沿用传统方式去营销运作,那么企业开拓市场的意义和作用就要大打折扣,甚至前功尽弃。因此,企业必须用创新的营销方式将新产品推向市场,使新产品尽快得到市场和消费者的认可。通过营销创新,从而使市场不断得到扩大。美国纽约有一家银行刚开张时,为了迅速打开知名度,就别出心裁地想出了向人们提供“沉默的时间”的点子。他们买下纽约各广播电台相同黄金时间里的10秒钟。播音员在广告一开头就说:“听众朋友,从现在开始,播放由本市国际银行向您提供的‘沉默时间’。”然后整个节目突然中断10秒钟。这时,全纽约的所有电台都出现了沉默。听众被这莫名其妙的10秒钟激起了兴趣,人家都觉得新奇而议论纷纷。于是,几天的“沉默”时间成了全纽约市茶余饭后最不“沉默”的话题。该银行的知名度也因此大大提高。
历史告诉我们,从来就没有一套现成的公式或固定的市场操作方法能够适应不同的市场情况。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企业的市场营销要从白热化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只有通过想别人所不想,做他人所不做,突破传统,大胆创新,才能在夹缝中求生存、求发展。
三、组织创新是企业活力的源泉。从资源配置角度来看,企业是组织生产、配置资源的基本单位。企业选择组织形式的最基本准则,即谋求成本最低,效用最大,采用最恰当的组织方式以及各种经济手段,利用有限的资源,以获得最大的效益。企业若想在高速发展和激烈竞争的今天与环境发展保持同步,就必须不断地调整自身组织结构,改变自身经营策略,提高自身的水平与素质,增强适应能力。2012年初,国家电网公司统筹推进直属科研产业单位重组整合,加快培育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高科技产业集团。今年,南瑞集
2
团对信息通信及现代服务业板块进行整合,优化公司系统内主要信息化产业队伍组织结构,形成了系统内信息通信产业发展的核心力量。
四、管理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管理创新在企业发展中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一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管理创新的目标是提高企业有限资源的配置效率。这一效率虽然可以在众多指标上得到反映,但最终还要在经济效益指标上有所体现,即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提高目前的效益,一个是着眼长远利益。管理诸多方面的创新,无论是提高当前的效益还是未来的效益,都能够增强企业的实力和竞争力。二是降低交易成本。钱德勒曾认为:“在一个企业内把许多营业单位活动内部化所带来的利益,要等到建立起管理层级制(指分层级对企业进行管理的方式)以后才能实现。”他的意思是说,管理层级制的创新,使得现代企业可以将原本在企业之外的一些营业单位活动内部化,从而节约企业的交易费用。这一观点说明管理及管理创新对企业发展和效益的提高具有重大作用。三是企业稳定与发展的重要力量。四是拓展市场,有利竞争。管理创新若在市场营销方面进行,则将帮助企业有力地拓展市场、展开竞争。一个企业若能在这一过程中最先获得该博弈的均衡解(即管理创新具体方案),便能战胜对手,获得博弈的胜出。这个解无非是在能预见对手们的相应对策条件下寻找出最佳的、新的市场策略和运行方式而已。
培养创新思维
既然创新思维如此重要,作为企业管理者,我们有必要认真研究一下如何培养创新思维。对于企业而言,破旧立新的关键在于具备发现问题的能力、打破原有思维定势和从多角度认识和理解问题。
一、具备发现问题的能力。从心理学上讲,问题是人的心理意向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
3
它决定着人的思维的方向和深度。人们提出的问题不同,所引起的心理功能就不同;问题的发问方式不同,也对思维起着不同的导向作用,引发的思维内容、层次、深度、广度都各不相同。只有能够发现问题,才会去探究、分析问题出现的成因,进而通过创新思维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发现问题的能力是开展创新思维的先决条件。发现问题,要求我们具备一双洞察问题的眼睛,不断学习、充实自己,拓宽视野看世界、看中国,看历史、看未来,才能找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主动权。
二、打破原有思维定势。人在一定的环境中工作和生活,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我们称之为思维定势或惯性思维。它使人们习惯于从固定的角度来观察、思考事物,以固定的方式来接受事物,它是创新思维的天敌。有这样一个著名的试验:把六只蜜蜂和同样多只苍蝇装进一个玻璃瓶中,然后将瓶子平放,让瓶底朝着窗户。结果,蜜蜂不停地想在瓶底上找到出口,一直到它们力竭倒毙或饿死;而苍蝇则会在不到两分钟之内,穿过另一端的瓶颈逃逸一空。蜜蜂出于对光亮的喜爱,以为“囚室”的出口必然在光线最明亮的地方,它们不停地重复着这种合乎逻辑的行动。然而,正是由于它们的智力和经验,蜜蜂死亡了。那些“愚蠢”的苍蝇则对事物的逻辑毫不留意,全然不顾亮光的吸引,四下乱飞,结果误打误撞碰上了好“运气”,这些头脑简单的“愚蠢者”在“智者”消亡的地方反而顺利地得救,获得了新生。
每个人都在不同程度地被自己的习惯和惯性思维所左右。例如大家上班时总是习惯走一条固定的路线或是乘坐固定的某路公共汽车;出差时喜欢住在自己熟悉的宾馆。这道理很简单,因为人们相信经验,害怕改变,担心这种改变会为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但遗憾的是,人们的这种习惯实际上并非最佳的选择。在职场当中,很多人换了一个新公司总是觉得难以适应,原因就在于他们总是将以前公司的那种文化和处事方式拿到新公司里来套用,结果一再碰壁。事实上,不是你现在的公司文化不好,而是你自己不能突破和改变旧有的思维习惯和行事方式。
4
培养创新思维的关键在于风险意识的弱化。我们做一件事情,越富有创造性,其风险性就会越大。在很多特定时期,如果不能打破这种思维定势会使我们陷入更加危险的境地,重蹈蜜蜂的覆辙。因此,我们必须学会冒险、学会应变,学会突破思维定势,找到更为广阔的天空。只有突破了思维定势,才能有效实现创新思维。
三、从多角度认识和理解问题。“盲人摸象”的故事在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中经常发生,我们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认识的到的问题也是由多个方面组成的。历史上那些科学巨匠与艺术天才首要的思维策略就在于能从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达·芬奇、爱因斯坦、弗洛依德这些杰出人物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他们往往从不同的角度重新构建所遭遇的各个方面的问题。在全球市场上,众多的企业天才,诸如钱德勒夫人、泰德·特纳、迈克尔·戴尔、杰夫·比克斯,他们都创造出了此前消费者并不知道的市场。不论是科学家、艺术家还是企业家,这些天才人物都善于从多角度思考问题。他们对问题的理解随视角的每一次转换而逐渐加深,最终抓住了问题的实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就是对不同视角之间的关系的一种解释。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法旨在找到与传统方法不符的细节,以便发现一个全新的视角。而沃尔玛公司、戴尔公司这些企业则以全新的视角,开发出了某种前所未有的全新的商业模式。
当今世界,创新思维非常重要,创新思维的培养亦是一个艰苦的过程,但我们必须学会掌握。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