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小学趣味数学社团活动计划
一、前言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精神,深入探索新的教育模式。针对目前小学教育普遍存在课堂过于严肃,授课方式单一,师生交流互动受到限制,学生未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以及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不高等问题。我校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学生特点,特举办形式多样、课题丰富的数学兴趣小组活动。旨在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思想观念,促进学生兴趣爱好的向外拓展,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精神。本着张扬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和专长的教育理念,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激化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积极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努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使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
三、活动安排
1.活动时间:周五下午课七
2.活动地点:以教室为主(视具体活动项目灵活安排)
3.活动课题:口算、速算;简便运算;找规律;思维开发;行程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训练;鸡兔同龙笼问题;游戏大比拼;优化问题等等的逻辑思维训练。
4.活动形式:课题授课式、交流座谈式、演讲式、竞赛式、课外活动等
四、活动目标:
1. 增强师生、生生互动性,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的能力。
2. 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3.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让学生更加自信、自豪,相信“我能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和责任感。
4. 让学生动手实践操作,经历成功的体验和快乐。各个不同兴趣小组中在以数学为中心教学的基础上,同时强化对各个兴趣小组课题的侧重点和数学基础知识的训练。选用贴近校园、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的题材,例如最新科研成果、科学奥妙、趣味游戏、生活指南等,还可以增加一些奥数和趣味数学的内容。传授讲究趣味性、知识性、逻辑性和思维性相结合。
五、活动措施:
1. 制定兴趣小组活动计划,落实详尽的兴趣小组活动方案,体现小组的特色。
2. 兴趣小组教师要选好课题,为开展广泛的数学活动提供切实可行的素材。要把学生的数学活动落实到实处,做到周周有内容,有目标。
3. 开展读报和阅读数学书籍活动。指导学生广泛阅读,让学生享受读报的快乐。要求有条件的学生自行购买数学书籍,课外阅读的书籍还可以向学校图书馆借阅。教师在学生开展阅读前都收集了一些书籍中的背景资料给学生。
4. 教材中的“思考题”和“你知道吗”等内容教师都在数学兴趣活动课上组织学生阅读并指导,适当的介绍并拓展这些知识,鼓励学生自行阅读、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5. 教师要充分利用好生活中的数学资源,让学生体验数学的实用价值,让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6. 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六、活动安排: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