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课程标准用尽可能清晰的行为动词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描述,增加了体验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空间。
二、课程标准包含的内容
课程定位、课程教学目标、课程设计思路、教学内容和要求、课程教学条件、教学方法与手段、考核与评价
课程的性质和地位
课程改革的理念和思路
对该学科课程的性质、价值与功能做定性描述,阐述本课程领域改革的基本理念,并对课程标准设计的思路做详细的说明,便于教材编写者和教师整体把握课程。
中职(或高职)专业的课程标准应规定中职(或高职)学校对其学生在毕业时某方面素质应达到的基本要求,课程的性质与地位、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框架及阶段学习安排构成课程标准的核心内容。另外,对教材编写、教学要求、教学建议、教学评价等也做出相应的规定和要求。不再包括教学重点、难点、时间分配等具体内容。这是课程标准与直接指导教学工作的教学大纲的本质区别。
实施建议部分包括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等,
同时,提供了典型案例,便于使用者(教师、教材编写人员、教育管理者等)准确理解标准,减少标准在实施过程中的落差。
写课程标准应注意的问题
1、一定要符合本专业本课程的培养目标,考虑学生的基础。
2、一定要对课程进行整体思索后再写,能整合的内容尽量整合,可用模块、任务、项目等来完成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3、一定要用直观的可操作的动词描述教学目标,如知道、写出、做到、识别、判断等。
4、不要写成教学内容的堆积,不必象高、初中课标那样复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