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 206615030 U(45)授权公告日 2017.11.07
(21)申请号 201720356378.4(22)申请日 2017.04.07
(73)专利权人 嵊州市联德汽车空调有限公司
地址 312452 浙江省绍兴市嵊州市黄泽镇
工业功能区恒丰路1号282室(72)发明人 项劲哪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东方盛凡知识产权代理
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2
代理人 吴玉玲(51)Int.Cl.
B60H 1/00(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抗震汽车空调(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抗震汽车空调,包括软管、压缩机、膨胀阀保护壳和金属连接块,所述软管通过气管连接头与金属气管相连接,所述压缩机通过气管连接头与金属气管相连接,且压缩机末端固定有支架,所述支架末端安装有蒸发器,所述蒸发器末端安装有膨胀阀,且蒸发器通过软管与储液干燥器相连接,所述储液干燥器下端固定有支架,所述气管连接头内部设置有气管连接头小孔,所述膨胀阀保护壳内部固定有固定架,且固定架末端连接有膨胀阀,所述金属连接块上端固定有蒸发器。该抗震汽车空调,与现有的汽车空调相比较之下,管道连接块的形状为“工”字形,能使气管连接头小孔与管道连接块紧密的夹住管道,提高接口抗震性能。
CN 206615030 UCN 206615030 U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抗震汽车空调,包括软管(1)、压缩机(3)、膨胀阀保护壳(10)和金属连接块(14),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1)通过气管连接头(4)与金属气管(2)相连接,所述压缩机(3)通过气管连接头(4)与金属气管(2)相连接,且压缩机(3)末端固定有支架(7),所述支架(7)末端安装有蒸发器(5),所述蒸发器(5)末端安装有膨胀阀(9),且蒸发器(5)通过软管(1)与储液干燥器(8)相连接,所述储液干燥器(8)下端固定有支架(7),且支架(7)右端安放有冷凝器(6),所述支架(7)末端安装有弹簧(11),且弹簧(11)末端连接有支撑板底座(12),所述气管连接头(4)内部设置有气管连接头小孔(16),且连接头小孔(16)内部安装有管道连接块(13),所述膨胀阀保护壳(10)内部固定有固定架(15),且固定架(15)末端连接有膨胀阀(9),所述金属连接块(14)上端固定有蒸发器(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震汽车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1)与金属气管(2)交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震汽车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气管(2)的外径长度与气管连接头小孔(16)的内径长度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震汽车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3)、蒸发器(5)、冷凝器(6)和储液干燥器(8)之间通过支架(7)固定连接为整体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震汽车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11)共设置有三个,且其均匀分布在支撑板底座(12)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震汽车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连接块(13)的形状为“工”字形。
2
CN 206615030 U
说 明 书一种抗震汽车空调
1/3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空调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抗震汽车空调。
背景技术
[0002]汽车空气调节装置简称汽车空调,用于把汽车车厢内的温度、湿度、空气清洁度及空气流动调整和控制在最佳状态,为乘员提供舒适的乘坐环境,减少旅途疲劳;为驾驶员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对确保安全行车起到重要作用的通风装置,一般包括制冷装置、取暖装置和通风换气装置,这种联合装置充分利用了汽车内部有限的空间,结构简单,便于操作,是国际上流行的现代化汽车空调系统。[0003]汽车空调作为车载配置,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抗震性能好,但是现在市场上的汽车空调在抗震方面做得还是有些不足,管道接口位置处理不到位,常常发生泄漏,针对这个问题,我们提出一种抗震汽车空调。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震汽车空调,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一般的汽车空调在抗震方面做得还是有些不足,管道接口位置处理不到位,常常发生泄漏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震汽车空调,包括软管、压缩机、膨胀阀保护壳和金属连接块,所述软管通过气管连接头与金属气管相连接,所述压缩机通过气管连接头与金属气管相连接,且压缩机末端固定有支架,所述支架末端安装有蒸发器,所述蒸发器末端安装有膨胀阀,且蒸发器通过软管与储液干燥器相连接,所述储液干燥器下端固定有支架,且支架右端安放有冷凝器,所述支架末端安装有弹簧,且弹簧末端连接有支撑板底座,所述气管连接头内部设置有气管连接头小孔,且连接头小孔内部安装有管道连接块,所述膨胀阀保护壳内部固定有固定架,且固定架末端连接有膨胀阀,所述金属连接块上端固定有蒸发器。[0006]优选的,所述软管与金属气管交替连接。[0007]优选的,所述金属气管的外径长度与气管连接头小孔的内径长度相等。[0008]优选的,所述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和储液干燥器之间通过支架固定连接为整体结构。
[0009]优选的,所述弹簧共设置有三个,且其均匀分布在支撑板底座上。[0010]优选的,所述管道连接块的形状为“工”字形。[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抗震汽车空调,与现有的汽车空调相比较之下,软管与金属气管交替连接,在管道需要进行变向时,利用软管变向,可加强管道的缓冲性能,常用于转向的金属U型管缓冲性能较差,金属气管的外径长度与气管连接头小孔的内径长度相等,能够进行紧密连接,有效避免泄漏发生,且这种无缝的连接能使接口处更加坚固,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和储液干燥器之间通过支架固定连接为整体结构,避
3
CN 206615030 U
说 明 书
2/3页
免因为各个部件之间因为震动,距离发生改变,对管道接口造成太大拉力,降低管道接口的紧固程度,弹簧共设置有三个,且其均匀分布在支撑板底座上,对整个装置的震动进行缓冲,加强抗震性,管道连接块的形状为“工”字形,能使气管连接头小孔与管道连接块紧密的夹住管道,提高管道接口抗震性能。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俯视示意图;[0013]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正面示意图;
[0014]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气管连接头示意图;[0015]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膨胀阀保护壳示意图。[0016]图中:1、软管,2、金属气管,3、压缩机,4、气管连接头,5、蒸发器,6、冷凝器,7、支架,8、储液干燥器,9、膨胀阀,10、膨胀阀保护壳,11、弹簧,12、支撑板底座,13、管道连接块,14、金属连接块,15、固定架,16、气管连接头小孔。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0018]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抗震汽车空调,软管1、压缩机3、膨胀阀保护壳10和金属连接块14,软管1通过气管连接头4与金属气管2相连接,软管1与金属气管2交替连接,在管道需要进行变向时,利用软管1变向,可加强管道的缓冲性能,常用于转向的金属U型管缓冲性能较差,金属气管2的外径长度与气管连接头小孔16的内径长度相等,能够进行紧密连接,有效避免泄漏发生,且这种无缝的连接能使接口处更加坚固,压缩机3通过气管连接头4与金属气管2相连接,且压缩机3末端固定有支架7,压缩机3、蒸发器5、冷凝器6和储液干燥器8之间通过支架7固定连接为整体结构,避免因为各个部件之间因为震动,距离发生改变,对管道接口造成太大拉力,降低管道接口的紧固程度,支架7末端安装有蒸发器5,蒸发器5末端安装有膨胀阀9,且蒸发器5通过软管1与储液干燥器8相连接,储液干燥器8下端固定有支架7,且支架7右端安放有冷凝器6,支架7末端安装有弹簧11,且弹簧11末端连接有支撑板底座12,弹簧11共设置有三个,且其均匀分布在支撑板底座12上,对整个装置的震动进行缓冲,加强抗震性,气管连接头4内部设置有气管连接头小孔16,且连接头小孔16内部安装有管道连接块13,管道连接块13的形状为“工”字形,能使气管连接头小孔16与管道连接块13紧密的夹住管道,提高管道接口抗震性能,膨胀阀保护壳10内部固定有固定架15,且固定架15末端连接有膨胀阀9,金属连接块14上端固定有蒸发器5。[0019]工作原理:在使用该抗震汽车空调时,先对该装置的结构进行简单的了解,首先汽车在行进过程中发生震动,震动传送到汽车空调系统,首先支撑板底座12和弹簧11对震动进行缓冲,然后震动传到汽车空调整体,软管1首先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由于压缩机3、蒸发器5、冷凝器6和储液干燥器8之间通过支架7固定连接为整体结构,整体进行震动,减缓了对于管道接口的拉力,起到一定缓解作用,然后震动传到气管连接头4,金属气管2抵压气管
4
CN 206615030 U
说 明 书
3/3页
连接头小孔16,由于尺寸相同,金属气管2偏移度很小,且这时管道连接块13反向抵压金属气管2,且其与气管连接头小孔16夹紧金属气管2,大大减小它的偏移,避免管道接头的松动,固定架15与膨胀阀保护壳10对膨胀阀9进行紧固,减缓易坏的膨胀阀9的晃动,实现汽车空调的抗震,这就是该抗震汽车空调的工作原理。
[0020]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5
CN 206615030 U
说 明 书 附 图
1/2页
图1
图2
6
CN 206615030 U
说 明 书 附 图
2/2页
图3
图4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