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_女勇士_反映华裔女性意识觉醒的_世界小说_

来源:好走旅游网
第23卷第5期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Vol.23.No.5JourmalofYan'anVocational&Technicalinstitute

2009年10月Oct.2009

《女勇士》———反映华裔女性意识

觉醒的“世界小说”

张之春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外语系,辽宁大连)

[摘要]美籍华裔作家汤亭亭在1976年发表的《女勇士》以旧时中国为背景,通过极富想像力的虚构与简洁的白描手法,展示

了一个生活在美国唐人街华人圈中的小女孩的童年生活及她周围女性的现实生活,体现了华裔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她提出“世界小说”(GLOBALNOVEL)这一写作方向,冲击了约定俗成的“伟大的美国小说”概念。十多年后,这种创作方向成为许多国家与地区创作者的共识。

[关键词]女勇士;华裔文学;女性意识[中图分类号]I109.31

[文献标识码]A

(2009)05-0051-03[文章编号]1674-6198

“接下来我对你说的话,你不可以告诉任何人。”[1](P1)这是小说《女勇士》中的开篇语。《女勇士》化用了中国传说中的花木兰形象,描述了中国母亲勇兰与生长在美国的女儿之间的故事。华裔女性血液中的果敢与担当,融入美国的蜕变过程,在汤亭亭笔下不经意地铺展开来。

一、美国背景下的中国故事

对于美国读者来说,《女勇士》是一本很“中国”的书,因为它具有动人的东方情调;而对于中国读者来说,这又是一部“美国”书,因为加利福尼亚的生活背景使作品充满浓郁的异国特质。小说中的“小女孩”,既非纯粹传统的中国女子,也不完全适应白人为主的美国生活。尴尬的身份,矛盾的处境使这本书具有扑朔迷离的传奇色彩。作者在不断追寻着自己的文化属性,听着妈妈说的故事,结合自己的想象,编织着自己的文化之梦。这部结合自传与想象之美的作品,从女儿的角度,凸显移民父母与美国儿女之间的文化差异,以及中国文化与美国主流文化之间的距离。汤亭亭称此书为“母亲的书”。书中的母女关系是复杂的,动态的。女儿既从母亲那里接受祖族的优秀传统,感受到上一代人的辛酸,汲取积极向上的动力,同时也以另一种眼光打量着古旧的事物,体会到与自己内心格格不入的陈腐传统的碰撞,不由自主的采取了逆反或拒斥的态度。母女之间既枝叶相连,血脉相通,又有各自存活的土壤和空间,充满了张力。中美文化之间相互影响、渗透、矛盾和融合在作品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这也彰显着作家本人所提出的“世界小说”的概念和写作方向已经建立起来并将日趋

成熟。

二、《女勇士》的结构内容和女性意识的觉醒

1、结构内容

《女勇士》由五个部分构成,揭示六位女性在美国多元文化中的生存状态和主体意识,描写了美籍华裔妇女深受父权制影响而在美国社会中的生存状态和抗争历程,为女性解放提供一种借鉴。小说第一章(“无名女子”)讲述了30年前“我”姑母因“私通”而分娩,当天被村人抄家,悲恨交加而抱婴跳井自杀,全家“蒙羞”而不愿再提起她;第二章(“白虎山学道”)描写“我”想象自己成为“花木兰”,自幼进白虎山跟神仙修炼15年,后替父从军,战后荣归故里;第三章(“乡村医生”)叙述母亲(勇兰)学医和行医的经历以及捉鬼招魂的故事;第四章(“西宫门外”)则讲述姨妈(月兰)到美国找寻已变心丈夫的踪迹,却无直面丈夫的胆量,又不能适应美国生活环境而客死疯人院;第五章(“羌笛野曲”)主要是作者忆述童年以及因压抑而感伤的少年时代,但经思想上的抗争,最终像蔡琰一样打破长期的沉默,由美国社会的“他者”转换成为现实生活“歌者”的角色转换,唱出了自己心中的歌。

[2](P45)

2、女性意识

女性意识具体是指女性能够自觉地意识并履行自己的历史使命、社会责任、人生义务,又清醒地知道自身的特点,并以独特的方式参与社会生活,肯定和实现自己社会价值和人生需求的思想指向。女性意识将“人”和“女人”统一起来,体现着包含性别又超越性别的价值追求。女性意识的内容随着历史发展

[收稿日期]2009—06—29

[作者简介]张之春(1978-),女,辽宁对外经贸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51·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和社会环境的变迁而不断的变化充实。

华裔女性血液中的果敢与担当,以及融入美国的蜕变过程,在汤亭亭笔下不经意地铺展开来。《女勇士》将中国的神话、传奇、历史和个人的自传与20世纪的美国融为一体,小说借一个“生活在群鬼中间的女孩”的独特视角向美国及其他国家的读者展示了中国的传统与美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华人与白人的冲突,女性的被压迫与独立。作为美国华裔女作家,汤亭亭从一开始便有着与生俱来的双重性—————双重族裔身份和双重的文化背景。身为华人后代的女性,她们身上流淌着中华民族的血液,始终无法摆脱中华文化的影响和传统观念的束缚,头脑里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固守着一些古老中国根深蒂固的传统价值观。而生在美国,长在美国的事实让她们挣扎徘徊于美国白人中心社会的边缘。她们没办法完全融入美国社会,她们也无法完全认同中华文化。她们的成长和生活因处在两种文化的挤压中而显得更加艰辛和困惑。

然而,作为觉醒的女性,她们建立起了强烈的女性主义意识,不甘于迷失,而是勇敢地拼争和探索。小说内容涉及的中国神话、传统观念、鬼怪故事、家庭琐事等等,旨在强调中国女性在多重压迫下的反抗精神、坚韧的奋斗精神和自强自立的牺牲精神,表现出中国女性在父权、夫权、族权、种族歧视的多重压迫下命运的悲壮,对中国的传统封建文化进行了批判,同时也揭露了美国社会种族歧视的本质。《女勇士》还批判了大众文化中内在隐匿的性别观念,努力打破男性中心的文化霸权,重建女性文化新秩序。同时,她反对父权社会对妇女的压制倾向。

2009年10月

程中,“我”不断地思索寻找、质疑、反抗,最终,“我”终于也开始讲起自己的故事。作者就此引用了蔡琰的故事:“在匈奴人堆里生活了12年后,蔡琰被赎了回来,……她把歌从蛮人那里带了回来,其三篇之一《胡笳十八拍》,流传至今,中国人用自己的乐器伴奏,演唱这首歌曲,歌词翻译得也不错。”[1](P192)蔡琰沉默失声多年以后,终于在“羌笛野曲”的伴奏下唱出了自己的歌。这就是主人公经历了痛苦的挣扎和思考之后找到的答案。小说《女勇士》在女主人公讲的故事中结束。根据巴赫金

(MikhailBakhtin)的诠释,“自我”必须隐匿在“他人”和“众人”里,

透过别人的思想与语言,才能看清自己并找到自我的定位。[5](P167)汤亭亭巧妙地在蔡琰身上披露了“自我”。

三、从主题思想看《女勇士》的“世界小说”写作方向《女勇士》这部作品实际上反映的就是处在双重文化影响下如何去探寻与重建华裔女性传统的困惑。在强大的美国主流文化面前,华裔作家不经意间落入或难以摆脱他们的认知范式。这种矛盾使这部作品在双重的“他者”身份上对自我异质性进行充分发挥和运用,以迎合所置身其中的主流社会的文化思潮和审美习俗的流变。探寻与重建的过程是痛苦的,有时会误入歧途,毕竟,他对祖国文化的认知是失根的。

因此,一方面,“中国”在西方人眼中并没有摆脱“他者”、“弱者”形象;而另一方面,华裔作家在宣扬中华文明时却于不期然中呈现出捉襟见肘的尴尬和两难。作为对中华文明的弘扬,中国的父母希望生长在美国的孩子能够成为“美国环境和中国性格”的完美结合,并不同程度地陷入这种焦虑中,但是这种教育方式势必会使下一代从小便身处两种文明的游移徘徊和自我矛盾之中。汤亭亭在《女勇士》第一章就明确指出该书的目的是为了填补她祖先与她自己成长之间的鸿沟,“我不停地进行分类:童年、想象、家庭、村庄、电影、生存”,造成了孩子对自我身份认同的困惑。另外,许多中国父母津津乐道的“中国性格”主要是指传统儒家的伦理道德观,比如孝道、谦逊、父权中心等等,与美国现代性生活方式相背离,与其个性自由信仰更是格格不入。让一个小孩子从小接受这两种完全不同的教育,怎么能养成良好的性格?怎么能保持精神的一致性?因此,中华文明在他心中反而是非常怪异的,令人恐惧的。汤亭亭就渴望从母亲的鬼怪故事中脱身出来,投入一个没有鬼怪的世界。因此,中华文明作为一个母体安慰着远在异乡儿女的同时又容易引起恐惧和不安,从而在两代人中间造成了种种紧张、矛盾和困惑。

“许多年轻的美国人都有一个目标,就是写出伟大的美

国小说。作为一个美国华裔,我怎么会写出人们所认可的这种‘美国’小说呢?”汤亭亭说,“破除这一概念的唯一方式,就是把中华民族的文化引入其中。美国认为自己的历史是400年,怎么会?各少数族裔血脉中上千年的历史文化都是它的一部分。”“此外,我自身的生活就是‘世界性’的。”在汤亭亭的理解中,写自己就是写所有的人,“我旅行所到之处,见到的多是来自世界各地的人;甚至在我的家庭中,每个成员都是与另一种族裔或国家的人组成婚姻,现在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融合在了一起。在这种大的环境下,过去的框架、过去的界限都渐渐(下转76页)

3、《女勇士》中“母亲”和“我”不同的抗争和命运

《女勇士》中的“花木兰”在白虎山学道和女扮男装之后获得了强劲高大的男性特征,成为一个“双性同体”的新形象:她替父出征,打败了所有的敌人,杀退了皇太子,砍下了财主的头,她的对手无一例外地全是男性。这个形象不仅拥有了男性一样强健的体魄,而且还打破了传统意义上女性身份,而具有了男性身份特征。与之相呼应的,是“母亲”的形象,她的名字叫

BraveOrchid(即“英勇的兰花”),不言而喻,是一位花木兰式的人

物。“无名女人”的故事是由母亲告诉女儿的,看似告诫女儿,事实上是鼓励女儿把她所说的故事写下来,“书的开头是她的,结尾是我的”,[1](P240)母女合写了一本书。这种“双性同体”的人格只是单方面地体现在女性身上,它给女性带来的并非是真正两性和谐的理想境界,相反,它给女性套上了双层枷锁:女人再极力争取扮演长期以来由男性充当的社会角色的同时,仍然无法摆脱她必须担任家庭角色的传统。在这种双重角色的压力下,女性更难抵抗父权制的统治。于是,不少女性重新回到传统的女性角色之中。“木兰”和“母亲”最终没有能够脱离男性世界的控制,又被重新置于男性的统治之下,回归家庭,生儿育女。

身处异域的华裔妇女从幼年始就处于父权的高压之下,要做到“少说话,多听话”。“我”由于很少说话,嗓音都已变得沙哑,连自己都害怕听见自己的声音。但是“我”一直努力摆脱这种状况,冲破这种“沉默失声”的困境。在痛苦和困惑的成长过

·52·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如,将机床实验室、工艺夹具实验室、模具和机械测量实验室融为一体,构成机械综合测量实验室,用于机床结构分析与调整、机床精度与刚度检测、机床加工工艺分析、机床加工过程误差分析与控制、央具模具的拆装与精度检测等。同时引入计算机技术,数据处理,提高学生对机械测量方法的综合运用能力。

2009年10月

科学实验应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来预防事故的发生。基本措施有:首先加强管理工作,制定严密的规章制度,提高管理人员的责任心;其次建设和完善各类安全设施;再次举办各种有关的实验实训知识讲座,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最后组织学生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在紧急情况下如何应对的训练。

机电一体化专业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的工程专业,要求学生不但要掌握好理论知识,还要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实现机和电有机结合的最有效的手段就是让学生做好本专业的综合性实验。实验设备的合理配置与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实验教师要不断充实自己,学习先进的技术及管理经验,为经济建设培养更多更好的创新型机电专业的优秀人才。

(二)建立和完善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

实验室是进行实验教学、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是办好院校的基本条件之一。因此,为了使实验室的有限仪器设备和资金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益,调动实验技术人员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使实验室的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有据可查,职责严明,分工明确,并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实施奖惩。教学部结合我校的具体情况,在原来的基础上,制定了一套完整的实验室建设及发展规划、师资培训计划和仪器设备、材料、经费、档案、安全、维修等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使实验室工作基本上做到工作有目标,办事有规章,操作有规程,安全有制度,确保了实验室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

参考文献

[1]张培国.机电一体化综合控制实验装置的研制及实验课程设计[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9

[2]吴伟.关于机电一体化专业实习、实验设备的合理配置.实验实训[J],2007,(5).

[3]林义忠.综合性实验在机电专业中的重要性[J].广西大学报,2008,(5).

[4]陈杰平.机电开放式实验实训系统的建设[J].理工高教研究,2006,6.

[5]顾苏军.机电综合实验中心规范化管理方法研究[J].职业教育,2009(4).

(三)加强仪器设备和物资的规范化管理,实验队伍的建设与管理

对实验教学设备、仪器和实验材料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以低的成本,来保证教学设备的完好和足够的实验材料。在实验室管理中最主要的管理就是对实验技术人员的管理,实验技术人员的素质是影响实验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要加强对实验技术人员的管理,主要是建立一支能适应不同层次和类型、不同年龄结构的实验室专业技术队伍。

(四)安全隐患问题

RationalAllocationandManagementofMechanical-electricalIntegrationExperimentalEquipment

ZhangNian

(HuanggangPolytechnicCollege,HuanggangHubei438002)

Abstract:LaboratorymanagementisanimportantcomponentofManagementSysteminHigherVocationalColleges.Withtheanalysisoftherequestforelectricalexperimentrationalallocation,severalmethodstoimprovetrainingandtoperfecttheexperimentalManagementmechanismareraised.Keywords:electrical;experimental;equipment

(上接第52页)模糊。我写的小说也必然随之发生变化。”中美两种不同文化的冲击与碰撞,带来的是困惑,哭喊与挣扎。华裔美国作家正在文化的不定状态的云雾中盘旋着,作品中既能让人感受到中西文化的合流,又可领略到两种文化的撞击;当各族文化能很好的交融在一起并通过文学艺术作品的形式表现出来,汤亭亭的“世界小说”的概念会完全得以实现了。

汤亭亭的作品深受民权运动、女权主义以及(后)现代创作手法的影响。她不仅为美国华裔文学在美国文学中赢得一席地位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而且她的成功也极大地鼓舞了整个美国华裔作家群体的士气,激发了他们的创作冲动;同时,其创作思想、主题和手法也对其他华裔作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于她所提出的“世界小说”概念,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创作

者都已经达成了共识。

参考文献

[1]汤亭亭,李剑波,陆承毅.译.女勇士[M].桂林:漓江出版

社,1998.

[2]柳星.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3][英]弗吉尼亚·伍尔夫,王还.译.一间自己的房子[M].北

京:三联书店,1992.

[4]张岩冰.女权主义文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5]沈甫根.汤亭亭女性主义批评面面观[A].程爱民.美国华

裔文学研究[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7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