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文献研究 第26卷 索单位,并按照不同年代进行检索,然后将检索结果 总和后得出。在检索过程中发现:华中农业大学期刊 论文涉及的学科数目在1979年之前只有19个。而且 仅3个学科(农作物,畜牧与动物医学和植物保护) 的文章数量(348篇)就占了当时总发文量(561篇) 的60%强。随着学校的不断发展。发文涉及的学科也 农、理、工、文、法、经、管等多学科相结合的办学 宗旨相吻合的。 2.3论文的来源期刊统计分析 2 3 4 5 6 7 8 9 由于CNl(I数据库只能按检索条件给出发文量在前 15位的期刊名称。为了得到完整和准确的数据.首先 要分别以“华中农学院”和“华中农业大学”为检索 单位并按年代进行检索,检索出的期刊有曾用名的 逐步扩展到70余个,3个传统学科的发文量比例降到 了目前的26.5%。表l列出的是期刊论文数量排名在前 41位的学科名称、各学科的发文数量以及各学科发文 量占论文总数的百分比。由表1可知,华中农业大学 (如《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的曾用名有《华中农学院学 报》和《华农科技》[31, 《湖北农业科学》的曾用名有 《华中农业科学》、 《湖北农业科学通讯》和《湖北农 业科学技术》【3】, 《水生态学杂志》的曾用名有《水库 传统重点学科(国家级重点学科为:作物遗传育种、 果树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水产养 渔业》和《水利渔业》等;期刊的更名情况和创刊时 8 8姗 4 9差耄 0 5娜 3 8㈣ 2 间等信息可在中国知网的期刊导航、“百度百科”、维 普咨询网或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上查知)。还要就每 殖、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以及 农业经济管理)一直保持优势,发文量连年领先;同 时,其它学科也有着可喜的进步,尤其是高等教育、 宏观经济管理与可持续发展、企业经济、贸易经济、 金融、投资、计算机软件及计算机应用、外国语言文 字和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等.它们的发文量与1979 个曾用名进行检索(在来源期刊中输入期刊曾用名。 选择精确检索),然后再将结果加以归纳。 表2列出了自1952年以来登载华中农业大学期刊 孙 舱 嬲 论文在100篇以上的50种期刊的名称、复合影响因子 蓦; 年之前相比,不仅实现了从无到有。而且取得了不俗 的成绩。学科的范围与增减恰好与当前社会的发展趋 势和华中农业大学以农科为优势,以生命科学为特色, (若为空白,表明该期刊尚无此数据)、h指数、创刊时 间以及刊发华中农业大学文章的总篇数和年均篇数。 期刊的复合影响因子是指以期刊综合统计源文献、博 表1华中农业大学1952年一2012年发表期刊论文120篇以上的学科 畜牧与动物医学 农业经济 农作物 生物学 园艺 水产和渔业 外国语言文字 工业经济 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 一跏 啪 耋詈 |§ 量詈 撇 m 般化学工业 化学 市场研究与信息 农业工程 轻工业手工业 植物保护 高等教育 农业基础科学 经济体制改革 中药学 建筑科学与工程 行政法与地方法制 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社会学及统计学 政党及群众组织 资源科学 宏观经济管理与可持续发展 农艺学 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 企业经济 林业 有机化工 贸易经济 数学 金融 蚕蜂与野生动物保护 保险 自动化技术 投资 新闻与传媒 计算机软件及计算机应用 第1期 2 3 4 谭菁:基于CNKI的华中农业大学期刊论文的统计分析 6 7 8 9 n H "埔 舱 盟 ∞ 鸲 63 吖 ∞们虬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湖北农业科学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食品科学} 安徽农业科学} 2962 1605 867 8.7l 4.72 2.55 1.76 I.14 1.09 1.192 0.52 0.598 1.029 59 35 29 80 1956 1955 l98l 1980 598 389 371 363 0.699 0.526 52 33 1961 1984 1998 高等农业教育 渔业致富指南 水生态学杂志 中国农业科学 长江蔬菜 养殖与饲料 中国粮油学报} 1.07 0.93 0.89 0.75 9 0.727 2.2l8 34 121 31 14 O.86l 0.725 5l 5l 94 35 112 50 316 302 256 25l 226 198l 195i 1984 2002 1986 198l O.74 0.66 0.66 0.65 0.64 O.63 0.63 0.61 0.54 0.53 0.52 0.52 0.5O 0.48 0.48 中国兽医学报 农业工程学报{ 淡水渔业¥ 224 22O 218 2l4 213 207 182 181 178 178 2.39 1.03l 2.7O3 1.645 0.671 1984 1971 1919 1979 作物学报¥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生态经济 园艺学报 47 106 59 l6 1985 1962 1956 1989 1.78 1.229 O.146 1.466 0.479 畜牧兽医学报 湖北植保 农业现代化研究 粮食与饲料工业 商业时代} 饲料工业} 54 1980 1978 1982 169 l63 l62 159 159 158 157 154 15O l46 144 l42 43 37 0.43 0.664 40 14 1980 1994 1979 1984 1985 1979 1955 现代农业科学 世界农业 中国农学通报} 统计与决策} 食品工业科技 应用昆虫学报{ 长江大学学报 果树学报 O.47 0.47 0.46 1.03 1.005 0.713 5l 57 51 55 58 11 0.46 O.45 0.44 0.43 0.42 0.42 0.788 1.226 0.198 1.634 1.063 1978 68 63 1984 1993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擒7 遗传学报(英文版)} 农村经济 水生生物学报} 5 9l38 孙8 7 8 5 2 6 7 4 3 7 5 5 5 5 8 5 5 6 5 3 4 5 7 4 5 2 3 5 7 4 91 1974 0.4l O.9l3 l37 137 0.40 0.40 O.98l 1.251 O.293 O.832 2.141 0.526 0.O72 0.701 2.76 O.333 0.271 0.674 0.97 1.924 O.752 52 65 20 58 1983 1955 湖北林业科技 科技进步与对策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理论月刊 l36 136 133 127 125 123 l13 l12 l10 lO9 l08 l08 105 0.40 0.40 0.39 0.37 0.37 0.36 0.33 0.33 0.32 0.32 0.32 0.32 0.3l 1972 1984 1994 l979 1985 1975 1948 1953 1990 1990 1951 94 32 16 48 107 科学养鱼 食品科技 土壤学报 中国兽医杂志} 农村经济与科技 中国饲料} 植物生理学报 遗传}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总计 45 l8 4O 107 75 33 1979 1984 l434l 42.18 表注:打 者(曾)是核心期刊 士学位论文统计源文献、硕士学位论文统计源文献、 会议论文统计源文献为复合统计源文献,某期刊前两 年发表的可被引文献在统计年的被引用总次数与该期 刊在前两年内发表的可被引文献总量之比,它是反映 期刊学术影响力的重要指标【5J。复合影响因子数据可从 CNKI的“期刊导航”中查得。期刊h指数的定义是该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文献研究 第26卷 期刊至多有h篇论文分别被引用了至少h次,它同样可 用于学术期刊的评价并与期刊影响因子优势互补阎。h 指数数据来自CNKI的“中国引文数据库”,检索时只 输入了期刊的名称,未限定起始年份。这50种来源期 刊中,复合指数最高的是《土壤学报》 (2.76),h指 数最高的是《中国农业科学》(121);有41种被评选过 核心期刊(打 号者),占主要来源期刊的82%;19种 的出版地是湖北省,占主要来源期刊的38%;创刊时 间较早的有《作物学报》 (1919)、 《土壤学报》 (1948)、《中国农业科学》(1951)和《植物生理学 报》 (1951),创刊时间最近的是《养殖与饲料》 (2002)。 由表2还可知,华中农业大学约42%的文章发表 在这50种期刊上,而发表在《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和社会科学版)和《湖北农业科学》上的 文章数量占总发文量的16%的,其余47种期刊各自的 刊文量都在2%以下;可见,华中农业大学校报(自然科 学版1自1956年创刊以来,为及时报道和有力传播华中 农业大学内、外的教学科研成果作出了积极贡献,成 绩斐然。更值得一提的是,该校报自2006年以来届届 被评为“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2010年还获评为 “湖北省十大有影响的自然科学学术期刊” 。华中农 业大学另一校报(社会科学版1虽刚过而立之年,却也有 骄人的成绩,自创刊至2012年,在《新华文摘》、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和《高 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四大重要文摘报刊中被转、摘 文章共20篇,其中人大《复印报刊资料》19篇, 《新 华文摘》1篇。在全国理工农林类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中的排名位居第4,在全国农林高校学报(社科版)中 位居第1t 。 此外。华中农业大学发表在农业科技领域复合影 响因子和h指数都相当高的期刊,如《作物学报》、 《土壤学报》、《中国农业科学》、《农业工程学报》、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园艺学报》和《植物生理 学报》上的论文约占总发文量的3.7%。 2.4论文的作者统计分析 CNKI数据库只能按检索条件排列出发文量在前40 位的作者。为了收集和整理出发文量在百篇以上的作 者及其工作单位,首先要分别以“华中农学院”和 “华中农业大学”为检索单位进行检索(“华中农学院” 的检索年限为“1949至2012”, “华中农业大学”则 要按1985年之后的每一年份进行检索).然后将检索 出的逾百位高产作者姓名一一输入“作者” (精确检 索)一栏并分别以“华中农学院”和“华中农业大学” 为检索单位(模糊检索)进行再次检索,以便得出每 位作者的总发文量。作者的具体工作单位及出生年份 可通过论文提供的信息、百度百科和华中农业大学网 站等渠道获知。 表3列出了华中农业大学自1952年以来发表期刊 论文在120篇(未区分第一作者、通讯作者或合著作 者)以上的48位作者的姓名、工作机构及出生年份。 由表3可知,48位高产作者中女性有3位(谢笔钧、 赵思明和蔡根女),占6%;出生年份在1950年之前的 有17位,占35%(其中包括已故的果树学家、园艺教 育家、柑橘专家及我国柑橘学科奠基人之一的章文才 教授);出生年份在1950年(含)一1959的有11位, 占23%;60后20人,占42%。 通过归纳还可知这48位作者来自10个单位,具 体而言,9位来自动物科技学院/动物医学院(表3中 简称为动科动医学院).8位来自经济/土地管理学院, 7位来自食品科技学院,6位来自资源与环境学院,5 位来自园艺林学学院,4位来自植物科技学院,4位来 自水产学院,3位来自生命科学技术学院,1位来自文 法学院.1位来自高等教育研究所。 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医学院、经济/土地管理 学院、植物科技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以及园艺林学 学院都是我校最早设立的机构.办学历史悠久,名师 才俊荟萃,教学科研成绩显著【驯。如高产作者中的动物 科学技术学院/动物医学院的熊远著院士和陈焕春院士 带领的学术团队分别开创了“一头猪”<优质种猪) 和“一支苗” (动物疫苗)的标志性成果[10]:植物科技 学院的傅廷栋院士在国际上首次发现油菜波里马细胞 质雄性不育并将其广泛应用于油菜和十字花科蔬菜的 育种实践中,加快了世界油菜生产进入杂交油菜时代 的步伐【“ ;园艺林学学院的邓秀新院士在柑橘种质资源 与遗传改良研究、中国柑橘产业的发展等方面都有着 杰出贡献,由他参与启动华中农业大学自己的甜橙基 因组计划,已于2012年11月完成了甜橙基因组序列 图谱的绘制及分析.并在线发表在国际著名学术刊物 《自然一遗传学》上,该项研究成果对柑橘基因及重要 农艺性状的解析具有里程碑的作用。处于世界领先水 平[埘。 食品科技学院、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水产学院、 文法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和农业微生物学国家重点 实验室虽然都是在1970年之后陆续(组建)成立的, 却也都在短时间内取得了不容小觑的可喜成绩。如由 张启发院士领导的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成立于1994年. 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已成为了华中农业大学2个国家 第1期 谭菁:基于CNKI的华中农业大学期刊论文的统计分析 65 重点实验室(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与农业微 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6个国家级、部省级研究 中心的主要依托单位.并在水稻功能基因组等方面取 得了中外瞩目的巨大成就fll】。 2.5论文的被引频次统计分析 期刊论文的被引频次是客观评价其学术水平和论 文质量的一个指标。引用次数多,说明它的受关注程 度高。利用率也高。表4按被引频次(未区分自引) 统计了华中农业大学发表的期刊论文,其中被引频次 在100以上的论文有1l0篇,占论文总数的0.3%;被 引频次在10和100之间的论文有7 108篇,占论文总 数的21%;而绝大多数论文的被引次数在10以下。 表5列出了被引次数高于120且第一作者机构为 华中农业大学的44篇论文的具体信息(前三位作者的 姓名、论文标题、期刊名称、发表年份和被引频次)。 此外.这些发文量多的教授们有的还是“国家教 学名师”、国家级专家、农业部专家或湖北省级专家, 或是被选人各种“人才工程”,或是各类“创新团队” 的主持人或学科带头人Ⅲ;譬如,发文量居榜首的水产 学院陈昌福教授还因其在水产动物病害与免疫领域四 十年的出色工作被评为“2012年中国水产业十大年度 人物”[闭。 表4华中农业大学1952年一2012年发表期刊论文按被引频次的统计 66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文献研究 第26卷 罢3 ∞∞ sj 1 2 王建华,刘鸿先,徐同 林忠旭,张献龙,聂以春等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在植物逆境和衰老生理中的作用 棉花SRAP遗传连锁图构建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89 2003 2000 0.97 1 17 1.712 107 108 94 科学通报 3 4 蔡崇法,丁树文,史志华等 秦天才,吴玉树,王焕校 应用USLE模型与地理信息系统IDRISI预测小流域土壤 侵蚀量的研究 镉、铅及其相互作用对小白菜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微卫星DNA和AFLP标记在水稻分子标记连锁图上的分 布 水土保持学报 生态学报 植物学报 1994 1998 2.821 1.6 181 87 5 熊立仲,王石平,刘克德等 6 7 8 林忠旭,张献龙,聂以春 李科德,胡正嘉 李长健 新型标记SRAP在棉花F一2分离群体及遗传多样性评价 中的适用性分析 芦苇床系统净化污水的机理 论农民权益的经济法保护——以利益与利益机制为视 角 遗传学报 2004 0.913 91 中国环境科学 中国法学 1995 2.275 97 2005 5.638 118 9 10 周德翼,杨海娟 刘道宏 食物质量安全管理中的信息不对称与政府监管机制 植物叶片的衰老 中国农村经济 植物生理学通讯 遗传 生态学报 3.018 0.97 1.924 2.82l 2.675 1.192 1.712 11 刘仁虎,孟金陵 MapDraw,在Excel中绘制遗传连锁图的宏 12 l3 14 l5 l6 l7 秦天才,吴玉树,王焕校,李启任 镉、铅及其相互作用对小白菜根系生理生态效应的研究 吴旭芬,孙军 高祥照,马文奇,马常宝等 黄丽,丁树文,董舟等 赵纯森,黄俊斌,周茂繁 张安录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问题探讨 中国作物秸秆资源利用现状分析 中国土地科学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 三峡库区紫色土养分流失的试验研究 厚朴叶中抑菌活性成分鉴别及其防病效果 学报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中国农村经济 中国农村观察 m m m 食品科学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淡水渔业 湖北农业科学 l994 1999 1.192 3.018 2.193 59 98 城乡生态经济交错区农地城市流转机制与制度创新 l8 l9 2O 21 22 栅 钟涨宝,汪萍 啪蛳 农地流转过程中的农户行为分析——湖北、浙江等地的 m m狮 m 瑚 m 农户问卷调查 大豆肽体外抗氧化效果的研究 m 2003 嘲Ⅲ 76 80 59 35 35 Ⅲ荣建华,李小定,谢笔钧 严安生,熊传喜,钱健旺等 黄峰,严安生。熊传喜等 刘勋甲,郑用琏,尹艳 2002 1995 1999 1998 1.029 1.192 1.031 O.52 鳜鱼含肉率及鱼肉营养价值的研究 黄颡鱼的含肉率及鱼肉营养评价 遗传标记的发展及分子标记在农作物遗传育种中的运 用I遗传标记的发展及分子标记的检测技术 甘蓝型油菜几个雄性不育系花药发育的细胞形态学研 究 余风群,傅廷栋 肖顺元黄舒 张安录 汪李平,向长萍,王运华 武汉植物学研究 RAPD分析——鉴定柑桔体细胞杂种的快速方法 遗传 中国农村观察 长江蔬菜 可转移发展权与农地城市流转控制 嗍啪咖啪姗差2 3 3 8 0 2 8 耄啪 我国蔬菜硝酸盐污染状况及防治途径研究进展 微卫星DNA作为遗传标记的优点及前景 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培养和血清型鉴定 一∞姗 %∞∞盯 舢舢 吼 L m 一 L ∞∞g差耄 嗍㈣;g刘榜,张庆德,李奎等 蔡旭旺,刘正飞,陈焕春等 湖北农业科学 吲他 L L L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中国农业科学 干旱区研究 园艺学报 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 学 李佳,沈斌章,韩继样等 种有效提取油菜叶片总渊A的方法 gj m 坫 ∞ 周广生,梅方竹,周竹青,朱旭彤 小麦不同品种耐湿性生理指标综合评价及其预测 袁新民,王周琼 硝态氮的淋洗及其影响因素 ∞昌;Ⅲ驰 蝎史永忠,郭文武,邓秀新 余四斌,李建雄,徐才国等 孟金陵,田志宏,傅廷栋等 高 千,聂以春,张献龙 柑橘RAm技术体系建立与体细胞杂种鉴定 上位性效应是水稻杂种优势的重要遗传基础 用RFLP标记分析甘蓝型油菜的遗传多样性 棉花抗黄萎病基因的QTL定位 遗传学报 棉花学报 中国农业科学 马朝芝,傅廷栋,Stine 用ISSR标记技术分析中国和瑞典甘蓝型油菜的遗传多 Tuevesson等 包满珠 样性 植物花青素基因的克隆及应用——文献综述 氮肥水平对蔬菜品质的影响 园艺学报 土壤肥料 胡承孝,邓波儿,刘同仇 周志翔,邵天一,唐万鹏等 城市绿地空间格局及其环境效应——以宜昌市中心城 区为例 生态学报 李小定,荣建华。吴谋成 邢永忠,徐才国,华金平等 真菌多糖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水稻株高和抽穗期基因的定位和分离 棉花杂种优势的研究和利用 甘蓝型油菜PolC ̄S育性恢复基因的IcAPD标记 食用菌学报 植物学报 棉花学报 孙济中,刘金兰,张金发 王俊霞,杨光圣,傅廷栋等 陆光远,杨光圣,傅廷栋 作物学报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应用于油菜研究的简便银染AFLP标记技术的构建 第1期 谭菁:基于CN 的华中农业大学期刊论文的统计分析 67 由该表可知,被引次数最高(932次)的是王建华、刘 鸿先和徐同于1989年在《植物生理学通讯》 (现名 《植物生理学报》)上发表的有关《超氧物歧化酶在植 物逆境和衰老生理中的作用》的一篇论文。最早的一 会科学引文索引(sscD]日寸【阍,发现华中农业大学被主 要收录英文论文的该数据库收集的论文自1984年以来 逐年增加,2012年达到高峰的919篇(检索日期为 2013年4月3日) 旧。综合了这两个数据库之后可见, 华中农业大学自2008年以来的总发文量并无明显变化 而是稳定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的。 根据来源期刊的统计结果,华中农业大学42%的 论文集中发表在50种期刊上,相对于CNKI收录的 7 900种学术期刊(其中农业科技方面的为609种)【2J, 篇高被引论文发表于1983年.作者是刘道宏,发表期 刊也是《植物生理学通讯》,研究内容是植物叶片的衰 老。除了这2篇发表于80年代的论文(占4.5%),其 余42篇高被引论文中发表于1900年一1999年的有20 篇(占45.5%),发表于2000年一2005年的有22篇 (占50%)。就著者人数而言,44篇高被引论文中,单 一作者的有5篇(占11%),2人合著的8篇(占 18%),3人合著的13篇(占29.5%),4人合著的7篇 (占16%),5人合著的7篇(占16%),6人(含)以 上合著的4篇(占9%)。经统计,该48篇高被引论文 刊登在27种期刊上,期刊的复合影响因子从0.52 (《湖北农业科学》)到5.638(《中国法学》)不等,h指 数居于31(《长江蔬菜》)-15l(《生态学报》);刊载高 被引论文最多的期刊是《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共6 篇,占13.6%),其次是《生态学报》 (3篇,占 6.8%):关键词出现频次较高的有甘蓝型油菜、棉花、 柑橘和分子标记等;发文量最多的机构是作物遗传改 良国家重点实验室(13篇,占29.5%)。高被引作者同 时又高产(表3)的有张献龙、傅廷栋、蔡崇法、李长 健、张安录、谢笔均、陈焕春、邓秀新、包满珠、胡 承孝、周志翔、吴谋成和王运华等人。 3讨论 笔者利用CNKI中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 库》对华中农业大学自1952年建校以来在国内发表的 期刊论文进行了检索和分析。尽管该数据库收录的期 刊的领域广、农业类等的特色期刊收录率为100%而且 收录的年限长,但也难免“挂万漏一”。因此,笔者所 检索到的论文总量应该少于实际的发文量。此外,该 数据库的检索界面友好、使用方便【 ,检索结果的浏览 和排序方式一目了然而且易于用于科研机构发表文献 的统计和分析㈣,限于篇幅等原因,笔者未就数据库能 够提供的基金来源、研究层次、合作机构、关键词和 下载量等指标对华中农业大学的期刊论文进行统计分 析。 从华中农业大学年度发表期刊论文的数量来看, 自2008年达到高峰的2 746篇之后,发文量开始回落, 以至于2012年的发文量几与2005年的持平。可是当 检索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的Web O fScience中 的相关数据库『自然科学引文索引扩展版(SCI.E)和社 今后要考虑的是如何拓宽论文发表的渠道。另一方面, 由于华中农业大学发表在农业科技领域有很强影响力 的期刊上的论文只占总发文量的3.7%,而且近八成论 文的被引频次在10以下,如何双管齐下,在保证论文 数量的同时进一步提升论文质量、扩大影响力还是任 重而道远的。 高发文量学科、高产作者和高引频论文的统计结 果都见证了华中农业大学百余年来由于不懈努力所取 得的成就。由于笔者统计分析的是华中农业大学自 1952年以来发表的期刊论文,时间跨度较大,加上科 研工作的连续性和积累性,高产作者中以50后和60 后居多数。不过,这些高产作者不仅著作等身还具有 广泛的影响力,更是教学育人的专家和学科带头人, 无独有偶的是这些高产作者不少还是高被引论文的作 者.他们为华中农业大学后继有人的良好发展势头奠 定了坚实的基础。对学科领域发文量的统计揭示了华 中农业大学发展的薄弱环节,如何在今后继续坚持 “局部创优势”的同时要“整体上水平”,扬长补短地 切实发展文科、理科和工科等后发展学科正是华中农 业大学今后工作的一个重点[18J。 参考文献: …1华中农业大学.学校概况[EB/0L1.(2012—08-31)[2013—04—031.http:// www.hzau.edu.cn/ch/home. [2]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EB/OL].[2013-04—031.http:// w .cnki.net/. [3】华中农业大学校史编委会.华中农业大学校史(1898-1998)[M].武 汉:湖北省内部图书,1998:102一l36. [4】华中农业大学校史(二)编委会.华中农业大学校史(二)【M】.北京:中国 农业出版社,2008. [5】伍军红.复合影响因子与期刊影响力评价『J].编辑学报,201 1,(6):552— 554. [6】万锦垄,花平寰,宋媛嫒,等.h指数及其用于学术期刊评价fJ1.评价与 管理,2006,(3):1—7. [7】华中农业大学.直属单位[EB/OL].[2013—04—031.http://www.hzau.edu. 68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文献研究 第26卷 cn/ch,h0me. [8】华中农业大学.南湖新闻网.综合新I ̄[EB/OL].[2o13—04一o81.http:// www.hzau.edu.c ̄ch/home. 【9]9华中农业大学.学院直达【EB,0 L1.[2013—04一o31.http://www.hzau.edu. crdch/home. [1O】程墨,王景刚.华中农大“六个一”成果“顶天立地”【N].中国教育报, 2007一o1-15(1). 【11】《激扬与追求》编写组.激扬与追求: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 成立二十周年纪事(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12. [121南湖新闻网.科研进展[EB/OL].[2012—1l一26】.http://www.hzau.edu. n 【13】南湖新闻网.综合新闻【EB/OL].[2012—12—04].http://www.hzau.edu. Cn. [14】王永敏,施玲琳.万方、清华同方、维普三个数据库检索平台的比较 [J].晋图学刊,2012,(6):22—34. [15】邱敦莲,向平,谢国禄.基于CNKI的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论文的文献 计量分析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0,(8):94—98. 【16】ISI Web of Knowledge[EB/OE1.[2013—04-031.http:/www.webofknowl— edge.Com. 【17】谢群.在Web of Science中准确进行中文机构检索的方法研究叨. 图书馆论坛.2011,(2):155—157. 【1 8]南湖新闻网.综合新闻.[EB/OL].[2012—2—24】.http://www.hza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