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卷第4期 甘肃冶金 Vo1.34 No.4 2012年8月 GANSU METALLURCY Aug.,2012 文章编号:1672-4461(2012)04-0099-02 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痕量黄原酸盐的原理与实验 李冠军,栗威 (西北矿冶研究院精细化:[研究所,付 肃 白银730900) 摘要:本文提出了应用气相色谱技术测定水中超痕量黄药的方法,对有关的技术理论问题作了深入探讨,本方法 的最低检测浓度为0.03 ug/L,标准偏差5%,适用于例行分析。 关键词:气相色谱仪;痕量;检测;黄药 中图分类号:0657.7 1 文献标识码:A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Gas Chromatography for Determination of Ultratrace Xanthate in Water LI Guan—jun,LI Wei (No ̄hwest Institute of Minging&Metellurgy.Baiyin 730900。China) Abstract:Application of gas chromatography to determination of ultra—trace xanthate in water is presented,and in・depth discussion on the relevant theoretic and technical issHes was made.The concentration detect limit of this method iS 0.03 ug/L.with standard deviation of 5%.This method is applied in routine analysis. Key Words:gas chromatograph;ultra—trace;detection;xanthate 1 引言 低检测浓度可达0.3 ug/L,在含黄药5 ug/L的水平 其变异系数仅为5%。 黄原酸的碱金属盐俗称黄药,有毒,是国内外应 用量最大的高效浮选捕收剂。为了适应日益发展的 2 实验方法与原理 环保要求,防控污染,我国规定地表水水中黄药含量 黄药在酸性介质中易发生分解,生成二硫化碳: 浓度 5 ug/L。 ROCSS一+H ROCSSH-+ROH+CS2 水中低浓度黄药的分析方法有以下几种:萃取 可以通过测定二硫化碳反推来求得黄药的浓 分光光度法、离选电极法、紫外光度法、原子吸收法 度。 和气相色谱法等,其中绝大多数方法仅适用于测定 顶部空间气相色谱法是气相色谱的一个新的分 水中微量或痕量级黄药。痕量分析方法一般采用原 支,其特点是抽取与样品呈平衡状态的蒸汽进行分 子吸收法与萃取分光光度法,而且上述方法在硫化 析。在一定的温度与压力下达到动态平衡时,被测 钠存在的条件下很不适用,但矛盾突出之处在于硫 组分在气液两相间的分配系数D与该组分在两相 化钠是另一种常用选矿药剂,与黄药同时使用的几 间浓度C气、C液之间有如下关系: . 率非常大,因此上述分析方法的适用范围就受到很 D=C气/C液 (1) 大的限制。同时,萃取分光光度法的灵敏度较差,而 气象色谱的特点为气体的最高进样量可以比液 且操作过程复杂,也不适用于例行分析。 体高lO 倍。所以,只要D>0.001进顶空气样,就 本文介绍的分析方法是根据黄药在强酸介质中 会得到增加实际进样量的效果。 能够定量分解出二硫化碳的特性,拟采用顶空气相 根据气态方程与稀溶液的特性,进行系列推导 色谱技术测定超痕量黄药,提高了用简便方法校准 后,(1)式可表达为: 标准曲线的依据。分析方法操作简便、选择性好,最 蓝野监理E-maiI:G SLY J L@I26_com  ̄ESUPE;qVISION :。㈨s;6100 甘肃 冶金 第34卷 。= (2) ug,'L)的标准样品,从谱图上测出标样峰高h。,,在双 对数坐标纸上过点(5,h ,)作标准曲线的平行线,即 式中:P 。为纯组分,i的饱和蒸汽压是大气压; 为校准后的标准曲线。 M i为i的克分子量;Si为组分i的溶解度(me/kg); R为理想气体常数(0.08207);T为绝对温度。 设平衡温度为50℃(70 clC条件下的D值应大 于5O cI二的,但无法取得7O℃条件下二硫化碳的数 据,用5O条件下的数据代替并不影响有关特性的讨 论),将相关二硫化碳数据代人(2)式得D=20,D> >0.001,这表明抽取顶部空气样,可以使二硫化碳 的实际进样量增加l0。以上。而硫化钠在试验条件 下分解放出的硫化氢气体,经色谱柱分离后,不干扰 图1 平衡蒸汽色谱图 二硫化碳的测定。 3 实验部分 3.1 仪器与器材 气相色谱仪:GC.1dA型;精密注射器:1 mL、5 mL、50 mL、100 mL各若干支;恒温水浴锅;连接注 射器的金属连接器。 3.2 试验方法 3.2.1 操作步骤 图2 0~100 ug/L黄原酸盐标准曲线 水样预处理:在待分析的水样中预先加入0. 3%的硫酸羟胺,摇匀后静置30 min。抽取20 mL (相比为1)或60 mE(相比为5)的水样在50 mL或 100 mL的反应用注射器中,注射器头部向上,用1 mL注射器加人8 mol/L的硫酸0.6 mL或1.0 mL, 在加酸过程中,反应用注射器应缓慢抽取空气,加完 酸后继续抽取空气,使空气量达到15~20 mL,用橡 胶帽封闭注射器出口,摇匀后放置在70℃恒温水浴 中加热1 h。取出注射器用连接器从反应用注射器 图3 0.2—1.0 ug/L黄原酸盐标准曲线 中抽取1.0 mL或5.0 mL平衡蒸汽注入处于工作状 态的气相色谱仪中,获得谱图(图1)。 3.2.3计算方法 色谱操作条件为: m×2 mm玻璃柱;固定相 从校正后的标准曲线上直接查出与h相对应的 GDX———O1 6O一8O目;T柱130 C;T汽190℃;桥流70; C值,或根据标准曲线的回归方程计算logC=a+ 氮气、氢气、空气的压强分别为2.7、0.8、0.6 kg/ blogh,得到结果。 am2。 3.2.2 曲线的绘制与校准 4 结果与讨论 配制含丁基黄原酸钠浓度分别为0、20 ug/L、40 4.1 方法的精密度与准确度 ug/L、60 ug/L、80 ug/L、100 ug/L和0.20 ug/L、3u 4.1.1 人工配制样的回收率 L、0.4 ug/L、0.5 ug/L、0.6 ug/L、0.7 ug/L、0.8 ug/ 不同浓度下测得的回收率见表1。 L、0.9 ug/L、1.0 ug/L的标准溶液各一组,使两个系 列中各点黄药浓度成等差数列分布。按相比为1和 表l 不同浓度回收率实验数据 4的不同方法操作,并从图谱上测得各点的峰值h , 配制浓度/(ug/L) 2.0 6.0 2O.O 6O.0 测定浓度/(ug/L) 1.98 5.9 19.9 61.2 在双对数坐标纸上绘制出C—h 图,得到两条适用 回收率/% 99 98 99.5 102 于不同范围的标准曲线(图2、图3)。 数据表明,尽管浓度变化很大。但回收率均在100±2%之间。 测定样品时同时带一个浓度适当的(例如5 (下转第106页) -人蓝 §l_:GSLY JL@1 26.c0m sepEa v ̄理E-mailv 。98s106 甘肃 冶 金 第34卷 最优化配置。 4.3.2 对下井人员的考勤管理 通过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管理软件可以对井下人 员的下井次数,每次出入井时间,在井下的停留时间 进行查询、统计,以达到考勤管理的功能,软件还具 有井下超时工作报警功能,对超出正常工作时长的 井下人员进行定位,以便地面控制室调派附近区域 人员查看及搜救人员。 4.3.3 救援报警与紧急搜救 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可以根据历史数据库储存下 5 结语 矿山的安全生产现如今已经成为矿山生产中的 重要部分,井下人员定位系统为矿山企业的人员井 下安全提供了可靠保障,将现代化的无线射频识别 技术应用于井下人员定位系统,通过建立一套紧贴 矿山实际生产的管理软件系统,来达到对井下人员 的实时定位,追踪查询,合理调配,实现信息化管理 矿山,为建立现代数字化矿山奠定基础。 收稿日期:2012-04-05 来的人员位置数据信息,在发生矿难的时候,对井下 人员井下精确定位,以便快速对井下遇险人员进行 搜救,为矿难时井下人员的人身安全提供可靠的保 障。 (上接第100页) 4.1.2 混合回收率 作者简介:樊哲(1984-),男,电气助理工程师,2006年毕业于青岛 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现从事自动化仪器、仪表的研制工作。 上述有关收率、重复性等实验数据说明,本方法 去浓度不同的一组水样各两份,一份直接测定 重复性高,准确可靠,适用于测定水中超痕量黄药的 例行分析与检测。 参考文献: [1] Milosiav Kopanica,许孙曲.用流动喷射分析法测定浮 黄药的浓度,另一份加入一定量的黄药后,再测定黄 药浓度,测定数据见表2。数据表明混合回收率良 好。 表2 混合回收率实验数据 水样中黄药浓度c。/(ug/L) 配入黄药浓度c2/(ug/L) 测得黄药浓度c3/(ug/L) 混合回收率C3/(cI+c2) 1.4 5.0 6.2 97 4.0 5.0 6.2 96 选捕收剂乙基黄药[J].有色矿冶,1993(6). 4.0 10.0 15.2 109 34.2 20.0 55.1 1O2 [2]GB 8150.7.黄药化学分析方法乙酸铅滴定法测定黄 原酸盐含量[S].1987. [3] YS/T 271.3-1994.黄药化学分析方法.红外干燥法测 定水分及挥发物含量[S]. [4] 薛玉兰,王淀佐,等.黄药在矿浆中的赋存状态和测试 4.1.3 重复性试验 方法研究[J].中南矿冶学院学报,1994(5). [5]周春山,巴尔A施威特G.黄原酸盐的高效液相色谱 分离和测定研究[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1991(1). 取浓度不同的水样三个,各重复测定多次,数据 见表3。数据表明检测方法的精密度可靠。 表3 重复性实验数据 [6] 张绪定,周胜银.水溶性卟啉分光光度法间接测定环 境样品中痕量黄原酸盐[J].中国环境监测,1986(4). 收稿日期:2012-05-25 作者简介:李冠军,1994年7月毕业于昆明工学院环化系精细化工 专业,化工高工。 勰Stu't ̄t,/'S/0,v 监理E-ma il:G SL YJL @126.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