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卫生 2019年第11期 www.zgzysy.com基层生猪屠宰检疫监督管理现状及思考曾建华/广西柳州市融安县浮石镇水产畜牧兽医站在我国肉类食品中,猪肉始终占据重要位置。猪肉产品的食品安全是广大群众密切关注的问题。动物卫生监督部门为有效的预防猪肉寄生虫病及传染疾病,也逐渐增加了对生猪的检查力度,通过抽查与实验等多种方式优化检疫方案,旨在为现代群体提供更为安全、优质的猪肉产品。但是在基层,受工作环境条件、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造成生猪屠宰检疫工作在开展过程中暴露出诸多问题。一、基层生猪屠宰检疫监督管理现状1.检疫流程缺乏规范性。在设备设施、资金等因素的作用下,国内部分基层地区生猪定点屠宰场建设不符合相关标准,且一些兽医在实践中存在草率检查与把关不严格等情况,以上现象若不能及时消除,将会削弱监督管理的效能,造成生猪屠宰检疫工作效率与质量同步降低。兽医工作态度不端正,很可能导致不法经营者“钻空子”,造成一些没有经严格屠宰检疫的猪肉出现在市面上,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构成威胁。2.违法经营及市场管理不严。猪肉在流入交易市场的前期,先要经历一系列的检疫流程,但是很多不法经营者在以上过程中出现了逃逸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会增加疾病传播的风险。且部分交易市场未经检疫猪肉流通现象始终没有完全消除,这和国家食品安全有关规定背道而驰。一些经营者为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打破道德底线,屠宰死猪及病猪以后自行销售或以低价转让,这势必会对3419年11期.indd 34消费者健康构成威胁,也会扰乱猪肉市场秩序,甚至还会干扰社会发展进程。另外,一些交易市场尚未建设完善的管理制度,这限制了检疫监督工作开展,促进了交易市场检疫不规范等问题出现。二、优化措施1.规范检疫程序。《生猪屠宰检疫规程》中明确指出,宰前检疫、同步检疫、检疫记录等工作在开展过程中,不允许有丝毫的懈怠。并且检疫工作时需要严格执行几个要点:1)宰前检疫。需做好相关证件审查、物品验收、临床健康检查等工作,减少规避不符合屠宰标准的猪只进入屠宰加工过程。2)宰后检疫。以病理解剖学知识为支撑,辅助使用实验室办法对疾病做出客观、正确判断,防止有宰前检疫未检出疾病的肉食品流入市场。3)处理检疫结果。依照宰前、宰后检疫结果出示有关的处理意见,只有确认其符合相关标准后方可加盖检疫合格印章,予以检疫合格标志。针对不合格产品,需及时加盖高温或销毁印章,且要督促屠宰场对其进行无害化处理。2.增强对屠宰检疫监管力度。这是提升检疫检验工作效率与质量的“利刃”之一。屠宰检疫工作是一项融合统一性、科学性、强制性等的工作,规定检疫人员在实践中一定要严格检疫操作规程,依法办事。为推动检疫工作有序、有效运行,确保检疫人员恪守其职是前提。针对人员供应不足的屠宰场,应及时将实际情况反映给政府机关,提交招聘的申请,采用业务技能培训的方式将其纳入检疫队伍。在屠宰检疫过程中,一定要严格落实“五不得”的规定,针对屠宰量较大的屠宰场,要保证夜间宰后检疫工作有两人值班看守。县动物卫生监督所应定期开展法律法规、业务技术等培训,引导检疫员自觉学法、知法、守法。增强检疫执法监督检查力度,要及时发现工作态度不严谨、检疫工作形式化、简化流程的检疫员,给予严厉的处罚,最终建设一支业务精湛、素质高超、责任心强的检疫队伍。3.规范交易市场,完善检疫制度。各级政府部门应给予屠宰检疫工作一定重视,确定检疫责任,强化检疫内容的细节,优化检疫制度,确保生猪检疫工作能持续、有序推进。同时,有关人员应加大对猪肉交易市场的建设力度,努力使交易市场形成交易标准与规范。针对已形成的自由式交易市场,应时刻保证管理工作落实到位并做好有关备案事宜,并派遣检疫人员统一管理,这是从根源上降低病猪肉流入交易市场的有效方法之一。还需加强对不法经营者的惩治力度,及时纠正他们错误的思想观念。综上所述,随着国内基层地区检疫工作陆续开展,检疫流程日趋规范。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依然暴露出一些较明显的问题,这些问题若不能及时解决,将会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形成一定制约作用,故而检疫人员应予以充分的重视,在实践中持续提升自身职业素养与技术水平,最大限度地提升我国生猪肉及其产品的安全水平。2019/11/11 15:3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