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基于游戏精神视野探寻语文教学的原则

来源:好走旅游网
基于游戏精神视野探寻语文教学的原则黄永红(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实验小学,江苏扬州225200)在教学中注意设定明确的规则,使目标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基于游戏精神视野,探究语文教学的原则,设定层级化、教学形式更为多样化,给学生安排一些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这些方法都能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层级化;规则关键词:语文教学;游戏精神;教学原则;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19)31-0077-02表达和探游戏精神指的是在一定的规则下进行自由创造、而规则的存在也让游索的精神。拥有规则意识是游戏的本质,戏有了一定的挑战性,能促使人更好地创造和表达。游戏精神本身具有一定的自由性的特点就是能给人带来一定的愉悦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笔和体验性,能促使参与者提升创造能力。者积极思考怎样能将游戏精神和语文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在一探寻语文教学的原则,起,促使学生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调节行动一、规则明确化,规则是游戏的核心要素,所以在基于游戏精神视野下设计教学策略的过程中,教师自然要考虑到规则明确化这个问题。笔者在展开教学设计的时候,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自由性,而是给学生设定规则但是却不是让学生漫无目的地自己行动,(1966-)中学高级教师,从事作者简介:黄永红,女,江苏扬州人,语文教学与研究。和要求,让学生在一定规则的范围内调节自己的行为。这样学生的行动能力会更强,也能更具有探索的能力。笔者鼓励学生展开课外自例如,在教学《三打白骨精》时,“我最了解《西游主阅读活动,在自主阅读之后则组织学生开展笔者给了学生一定的自由记》”主题游戏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找到评分的法则,发挥空间,学生可尝试自主设定游戏的方式,那就是设定考核的题目。但是,笔者同时也明确了游戏的规则,《西游记》各方面的内容都十要通过这样的游戏活动评选出对学生尝试自主展开活动。在学生分了解的人。在这个规则之下,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他们能清楚地看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有学《西游记》中的小故事,但是自己生发现别的同学能清楚地讲述超过对方。却做不到,于是就开始思考怎样才能学习对方,在这样的正向激励下,该学生开始自主搜索有关故事,并思考怎样合理表达。这样就促使学生根据规则调节自己的行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三、结束语综上所述,语文教师要采取生活化的高效手段设计核心素不断完善与优化现有养的培养策略,站在学生生活的视角上,创设核的语文教学工作,通过制定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目标、提心素养培育的教学情境、开展核心素养培育的评价活动等,升语文教育的效果和质量。参考文献:[1]王建青.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J].文教资料,2018(27).[2]计宇.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构成与培养路径[J].教学与管理,2018(17).[3]王喜斌,王会娟.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教育教学的困境及出路探析[J].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8(03).[4]王凯丽.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教学新探[J].教育现代化,2017(36).[5]徐光华.紧紧抓住教学关键着力培育核心素养———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培育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初步探索与思考[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7(05).[6]胡晓燕.聚焦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课堂实践[J].语文知识,2016(20).[7]张亚,杨道宇.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J].教育探索,2016(10).教师要以人文性的教学原及知识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得到体现。则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知识性与人文性并重,潜移默化向学生渗透语文学科中的人文思想和情感,加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力度。3.立足于生活,开展核心素养培育的评价活动组织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评语文教师要立足于实际生活,可以被划分为两个方面,第一是价活动。语文课程的教学评价,第二是教师对学生学习效果加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加以评价,以评价。传统的教学评价活动总是围绕学生成绩确定考核内教师在设置评价指标的容,且评价方式以及评价内容单一化,过程中往往忽视学生综合素质的考量。在通常情况下,课堂教学中的评价活动往往将评价的重点放在学生认知水平以及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方面,以致于教学评价方式存在很大的片要保面性。教师要立足于生活,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教学评价,让学生清晰了解到自身存在的证教学评价的全面性和公正性,提升人文素养和不足,促使学生不断完善自身语文知识结构,实践经验,促使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得到更好的培养。对以往的教因此,语文教师要积极创新评价方式和手段,学评价模式进行优化和完善,比如可以在日常的教学中了解学并生实际表现情况,关注学生创新能力以及审美能力的发展,将考纳入评价体系,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学习好奇心和探索欲,由此学生的学习表现得到全面核信息记在学生成长记录袋中,的记录,以此为参考依据,教师可以对学生开展针对性更强的教学和培养工作。2019年11月·第31期(总第623期)訝輵輫荷兰学者胡伊青加提出了“游戏的人”的概念,认为人人都需要游戏,游戏是人天生就会的活动形式,游戏的重要特征是参与者的自愿性、自由性和游戏规则的权威性。笔者在设定教学内容的时候,让规则变得更明确,促使学生能在游戏化的学习过程中更清楚地看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了解对方的优点。这样就能促使学生在规则的指引下调节自己的行为,改善自己的学习方法,最终提高学习能力。二、目标层级化,循序渐进语文教学的目标包括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笔者在教学的过程中,尝试充分考虑这些教学目标,并根据学生的能力特点设计循序渐进的学习项目。这样就能让学生在层级化的学习过程中逐步提高自己的能力。这样的教学设计也更符合自愿自由的游戏精神。例如,在教学《半截蜡烛》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笔者组织学生参与到有趣的游戏中,鼓励大家尝试开展课本剧的表演活动。对于能力不同的学生,笔者设定了不同等级的要求和目标,让学生自主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对于能力较弱的学生,笔者只要求其能按照课文的内容简单模仿一下并表演出来就行,学生可了解并掌握一下该故事的具体内容。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笔者则提高一层要求,鼓励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要加入自己的情感,要一边表演一边展现剧中人物的情绪变化,注意控制自己的语音语调。这样能让学生对人物形象有更深刻的理解。对于学习能力很强的学生,笔者则要求其尝试改编剧本,加入自己的理解,让剧本中的人物形象更为丰满。这样的层级要求的变化,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选择,循序渐进地获得进步。体验式学习理论认为要重视学习环境,要重视学习反思。体验不是一种结果,而是一种过程,所以在促使学生体验的过程中要让学生有反思和思想飞跃。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要充分考虑到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因为学生原来的学习水平会影响其体验和反思的效果。笔者在教学中就采用目标层级化的方式,根据每一个学生的特点设计教学目标,促使学生在实践体验中不断反思自己,进而找到自己前进的方向。三、形式多变性,重组创新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笔者基于游戏精神视野,设计了各种不同形式的游戏活动。在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生能重新展开创新思考,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让每一个学习者的能力都发挥出来,让其感受到脑力活动的快乐。笔者在教学中也设计了形式各异的活动,促使每一个学生的能力都得到发挥。例如在教学《姥姥的剪纸》一课时,笔者组织学生参与到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中,让学生的能力得到全面提升。笔者鼓励学生展开“猜猜这是谁”的活动,学生通过观察班级中的一个同学,然后尝试模仿《姥姥的剪纸》一课的描写展现人物形象。笔者鼓励学生探究怎样利用“剪纸”等附加信息,让自己想要表现的形象更为丰满。这样的活动采用了读写结合游戏的方式,同时也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对于性格内向、不喜欢交流的学生,笔者还设计了“我的自画像”活动,让学生大胆地展开演讲活动,通过一幅画加一段话的形式表现自己的形象,让更多的人了解自己。这样就将听说读写各訝輶輫2019年11月·第31期(总第623期)种能力重新组合起来,丰富了学习形式,也激发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游戏化学习理论认为,游戏中很多内容都能放到教育中,要通过各种情境和任务促使学习者深入探究,游戏的竞争性和趣味性能让学生学习得更积极。在设计学习项目的时候,笔者也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基于游戏精神尝试设计各种形式多样的活动,促使学生更积极地投入到活动中,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四、任务挑战性,实现自我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学习的目的就是要挑战自我,而游戏也可以是具有挑战性的。因此,基于游戏精神视野设计教学内容,教师也要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项目,这样能让学生大胆地挑战自己的未知领域。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自我实现是需求中最高层次的精神追求,若能让学生实现自我,则能促进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提升。例如在教学《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时,笔者发现不少学生都对诗歌很感兴趣,但是喜欢阅读的人比较多,喜欢创作诗歌的却不多,能创作好诗的学生更少。针对这个问题,笔者组织学生参与到“诗歌大赛”活动中,鼓励学生挑战自我,尝试创作诗歌,并展开赛诗活动。学生首先阅读《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等精彩的诗歌作品,然后尝试总结诗歌的特点。有学生发现诗歌是押韵的,还有学生发现诗歌中喜欢使用排比句和比喻句等。之后,笔者组织学生尝试挑战自我,展开诗歌创作活动。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从单纯的喜欢诗歌上升到了解诗歌,最后又发展成为诗歌的创作者,大胆地挑战了自我,实现了自我。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提出了“沉浸理论”,认为若能维持沉浸的状态并能一直保持下去,就能向着更好的层次发展。要维持沉浸的状态,最需要的两个重要因素就是技能和挑战。只有这两个因素之间保持平衡,才能促使个体向着更高的层次发展。笔者在教学中尝试设置各种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促使学生能更充分地体现出自己的技能和本领,这样就能让学生更好地沉浸到学习中,促使学生的语文学习充满活力。总之,在语文教学中,笔者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设计了各种有趣的游戏项目,在教学中基于游戏精神视野展开探索,倡导规则明确化、目标层级化、形式多变化、任务挑战化,让游戏不仅成为教学的有效工具和手段,而且还能将游戏精神和教学原则结合在一起,促使学生获得更大的提高。参考文献:[1]李默启.游戏精神视野下的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8.[2]顾敏.游戏精神观照下的小学语文课堂管理研究[D].苏州大学,2017.[3]闫坤.浅谈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J].语文建设,2014(24).[4]韩佳佳.游戏精神视野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研究[D].湖北大学,2013.[5]王海霞.语言游戏理论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应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6]顾丽芳.小学语文呼唤“游戏精神”———“童心语文”理趣摭谈[J].江苏教育研究,2015(0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