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智能电网信息安全技术 技术应用・ 赵方渤(NN蒙东呼伦贝尔供电公司,内蒙古 呼伦贝尔021000) 摘 要:本文主要从硬件安全、计算机数据安全管理、专业化技术安全和信息共享网络化等方面进行了探究,并对现阶段的智能电网的信息 化管理的安全性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智能电网;信息安全;对策 1建设智能电网中的信息安全的主要内容 性的最大值,达到最高限度的安全性能。 1.1信息安全现状 (4)调动运维方面。能够影响智能电网的因素有很多,电网 (1)管理智能电网的软件系统的工作环境比较复杂,包含多 必须具备应对各种危害的能力,除了电力系统自身的各种因素 个种类的利益主体,主体之间的利益不同,整个信息系统呈现 以外,还包括自然界和人为破坏等诸多因素,因此,要想做到精 规模大、多元化和范围广的特点,并且系统接口繁多,业务种类 确管理,就要与人工智能技术有机融合。为了达到全面的协调作 和流量非常大。以上这些对原有的实现智能化的电网体系的信 用,就要把分散式的智能呢过管理和网状构架形式融入到整个 息安全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系统中来。系统可以进行分散式的调控,同时也可以集中调控。 (2)智能电网的信息安全的防范措施正在需要进一步优化, 信息通信网络可以为此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信息管理系统的集中性、广泛性、实时性等特点,决定了其安全 2智能电网信息安全技术主要包括的内容 防御措施必须到位。优化信息安全技术,才能保证智能电网效 和老式电网相比,智能电网具有极强的开放性和广泛的包 能的发挥。正在运行中的智能电网的终端增在不断增加代表攻 容性。智能电网体系一旦失去控制,就会造成巨大的社会和经济 击目标的增加,信息安全技术越来越重要。 损失,严重的会对生命安全造成威胁。根据智能电网的工作原 (3)信息技术不断更新发展的同时,一些智能化的攻击手段 理,必要信息安全技术有硬件设备与环境安全,网络安全、运行 也在不断出现,其危害性越来越强,不能掉以轻心。 数据安全等方面的安全技术管理。 (4)智能电网要对大量的数据管理,安全性是首要问题。智 (1)硬件设备与环境。硬件设备与环境主要是指智能电网的 能电网对于数据的读取、确认、校正、更新等问题,实现了海量 物理方面,主要涵盖对电网进行监控,防止未经许可的硬件设 数据管理措施。 施接入,防止未经授权的设备访问,防止违法机房建设等。非 1.2智能电网对安全技术的要求 法硬件设备有很多,通常是指智能流量计等各种类型的传感设 智能电网对信息安全的保障技术有着非常迫切的需求,为 备,用于通信的网络设施和各种类型具有储存功能的介质等。 了应对不断升级的攻击手段,安全保障技术也要不断的进行更 作为智能电网安全管理的重要部分,设备硬件自身的安全和电 新升级,例如核心电网的安全防御保障体系、电网研发的信息平 网体系中其他硬件的安全要高度重视。物理安全的防范目标是 台和重要基础网络系统的安全保障措施等,同时,研发在复杂 防止人为有目的的对电网系统的外部硬件设施进行破坏,达到 环境下进行的实施防控、信息储存、病毒破解、防范各种不良攻 电网停止服务功能,或者是通过接入等形式进行入侵。 击等方面,建立网络信任框架和升级密码技术是提高信息安全 (2)网络安全。其指的是智能电网在可靠性方面,必须有较 的重要技术手段。 高的保障,在对其通信网络安全维护方面必须有二次保护系 1.3信息安全保障技术的整体框架 统。网络安全本着安全分区和网络独立的原则,并实现横向进 构建信息安全保障技术的整体框架要从四个方面进行逐 行隔离,纵向进行认证制度。网络安全已经成为普遍的问题,各 层构建,依次是硬件基础方面、智能感知方面、信息通信网络方 种攻击和破坏技术在不断升级,为了保障智能电网体系的正常 面和调度运维方面。 运行,就要加强信息网络的安全保障措施,实现网络安全化。 (1)硬件基础方面。其主要指在发电、输送、配电和用电四 (3)运行数据安全。为了保证电网中双方传送的数据的可靠 个环节过程中。发电环节中可以细分为风电、分散性电源、光伏 性,就要对整个系统的运行数据进行认证,并进行备份。对于 电源、引入电源等;输电环节包括互济、特高压、架线网络等; 一些动态数据,要做到每日备份,对于不经常变化的数据要进 配电包括虚拟电,广=微小电网、和高等电表设备等;用电环节包 行每周备份。对于数据库所储存的各种信息,要进行密匙设置, 括各种电器、分散型电力供应设施、各种储电设备等。 以增加其安全性。 (2)智能感知方面。本层面主要是指利用智能控制设备达到 3结束语 智能感知的效果,对阻塞现象和电网运行是否平稳进行评估, 智能电网建设正在不断发展,将来的电网信息安全要接受 对设备运行进行监控,防止偷电,以及达到控制措施支持等。 更多的考验,对信息安全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智能电网信息 这个方面中的主要设备有智能化的计数和读数设备、相角测量 安全技术将会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进行不断更新,以防御来自 设备、动态线路评级体系等组成。一般情况下,这些仪表设备通 各方面的安全威胁。 过射频识别、短距离通信技术等实现与智能电网的连接。 [参考文献] (3)信息通信网络方面。信息通信网络应用的技术包括变电 [1]陈树勇,宋书,李兰欣,等.能电网技术综述[J].电网技术.2009, 站和配电的自动化,数据采集、实时监控、需求应对、流量管 33(8):卜7t 理、数字通信、无线网络、光线通信等不同领域,对数据实现了 E2]宋永华,杨霞,孙静.低碳高效安全可靠的智能电网[J].中国能 监控和交换的管理工作,实现最佳的资产利用,保证系统可靠 源.2009,31(1O):2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