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18年山西省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来源:好走旅游网
山西省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

一、读·书(12分)

1.中国书法历经演变而产生不同的字体,如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请赏读这幅书法作品,说出其字体,并用楷体将“少年易老学难成”的下一句正确、规范地书写在田字格内。(2分) ...

2.读古诗文,将空缺处的原句书写在横线上。(10分)

(1)关关雎鸠, 。 (《诗经·关雎》) (2) ,提携玉龙为君死。 (《雁门太守行》李贺)

(3) ,闻道龙标过五溪。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4)马作的卢飞快, 。 (《破阵子》辛弃疾) (5) ,衣冠简朴古风存。 (《游山西村》陆游) (6)但知其一, ,可据理臆断欤? (《河中石兽》纪昀)

(7)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 ”,运用两个典故,写出自己归来的感触:老友已逝,人事全非,恍若隔世,无限惆怅。

(8)《送东阳马生序》中,“ , ”说出了宋濂对同舍生的豪华生活毫不艳羡的原因。 二、读·思(38分)

(一)

“初心”是一个美好的词汇,它关乎生命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请积极参与“学语文·悟初心”主题活动,完成下列各项任务。

【画说“初心”】

3.为使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初心”二字的本源,第一小组展示了以上材料。细心的你发现

两段“解说”中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2分)

(1)图一“解说”中“ ”改成“ ”(2)图二“解说”中“ ”改成“ ”

【读文赏句】

不忘初心

女 什么是初心?可能是一个远大的志向,世界能不能变得更好,我要去试试;也许是一个

质朴的愿望,凭知识改变命运,靠本事赢得智慧。

男 有的初心,走着走着丢失了;有的初心,走得再远,我们依然会坚定地靠近它。 女 初心在最开始的时侯,往往简单、朴素,但它会慢慢长大,就像一颗种子,能够长成参....天大树,又仿佛站在零的起点,慢慢绵延成很长很长的道路。 ....

男 到最后我们会发现,所谓初心,就是在所有的愿望、誓言和梦想当中,离自己的本心最

近的那颗心。

合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1

4.第二小组朗诵《不忘初心》,赢得阵阵掌声。请品读朗诵词,找出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

( )(2分)

A.开头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引起人们对“初心”的思考。 B.画线句中的“;”表示两个并列关系的分句之间的停顿。

C.加点词“简单”“慢慢”“起点”“绵延”词性相同,都是形容词。 D.结尾合诵时,应当语调激昂、铿锵有力。 【感悟经典】

5.第三小组以“细品数朵·朝花·感悟鲁迅初心”为主题,绘制了下面的思维导图,分享

他们阅读《朝花夕拾)的体验。请你调动阅读积累,在图中①②③处填写相应内容。(3

分)

(二)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第6--7题。

材料一 阅读像搏斗。阅读的时候,读者与作者的争辩就像搏斗。我们极想寻出破绽,作者则千方百计把读者柔软的思绪纳入他的模具。在这种智力的角斗中,我们往往败下阵来,但思维的力度却在争执中强硬了翅膀。

材料二 阅读像睡眠。睡眠中蕴藏着奇妙的物质,起床的时候我们比躺下时信心倍增。阅读也有睡眠的效果,是一种精神的按摩,在书页中你能看得见悲剧的泪痕,摸得着喜剧的笑靥,看得清智者额头的皱纹,触得到勇士鲜血淋漓的创口……当合上书的时候,你一下子苍老又顿时年轻。薄薄的纸页和人所共知的文字只是由于排列的不同,就使人的灵魂和它发生共振,为精神增添了新的钙质。

6. 好的插图能恰当诠释文段内容。请从以上两幅插图中任选一幅,说一说它如何与文段内容相契合。(3分)

7.你认为阅读除了像搏斗、像睡眠,还可以像什么?请以“我认为阅读像……”为开头, 写一段议论性文字,不少于100字。(10分)

(三)

8.下列句中加点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

B.君问归期未有期 期年乏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C.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D.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闲达于诸侯 ..

9.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斯,这,指河水。 (《论语》十二章) .B.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白,酒杯。 (《湖心亭看雪》张岱) .C.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怒,愤怒,生气。 (《庄子》一则) .D.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要,通“邀”,邀请。 (《桃花源记》陶潜) .

2

10.下列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故曰:教学相长也。 (《礼记》一则) 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

B.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杂说(四)》韩愈) 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不认识千里马吧。

C.濯清涟而不妖。 (《爱莲说》周敦颐) 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并不显得妖媚。

D.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醉翁亭记》欧阳修) 树阴里,到处是鸟雀在鸣叫,游人去了树林,鸟雀们就更快乐了。 11.下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点明地域和季节,其中一个“异”字,突出了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

B.“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象,表现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

C.“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从空间上形容洞庭湖的广阔浩渺,从时间上表现景象的千变万化。

D.“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运用道理论证,论述了“自食其力”的重要性。

①②

严沧浪《诗话》谓:“盛唐诸公唯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澈玲

珑,不可凑拍,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影、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余谓:.......北宋以前之词亦复如是。然沧浪所谓“兴趣”,阮亭所谓“神韵”,犹不过道其面目;不若鄙人拈出“境界”二字,为探其本也。

(选自《人间词话》王国维)

注释:①严沧浪,南宋诗论家,所著《沧浪诗话》主张以妙悟论诗,产生了较大的历史影响。②羚羊挂角,出自《埤雅·释兽》:“羚羊夜眠以角悬树,足不着地,不留痕迹,以防敌患。”比喻意境超脱,不着形迹。③凑拍,凝合、聚合、拼附的意思。④阮亭,清初杰出诗人王士桢的号,论是提倡“神韵”。

12.下列选项与文中“言有尽而意无穷”意思相近的一项是( ) (3分) A.言不由衷 B.言简意赅 C.余韵悠长 D.理屈词穷

13.揣摩文中线句的写法及作者的心理,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

作者将严沧浪的“兴趣说”,阮亭的“神韵说”与自己的“境界”说进行 , 突出强调了“境界”说触及到诗词评论的根本。通过文中“然”“犹不过”“不若”“拈”等词语,可以看出作者发表以上言论时, 之情溢于言表。 三、读·写(70分)

14.老家的舅舅6月2日要带孩子参观

山西博物院。下面是5月25日山西博物院官网首页的部分截图。请仔细读图,写一段话,向舅舅介绍你从截图中了解到的6月2日“最新展览”信息,并提醒他入馆时时间。(6分) 写作提示:①说明展览主题和地点;

②80字左右。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第15题。

灵感忽至

凌晨时分被一种莫名的不安扰醒,随后想到今天是元月元日。这一日像时间的领头羊,带着一大群时光充裕的日子找我来了。

我披衣到书房。平日随手堆满了书房的纸页和图书在迷离的晨色里充满了温暖和诗意。

3

这里是我安顿灵魂的地方。我的巢不是用树枝搭起来的,而是用写满了字的纸和书码起来的。我从中抽出一页素纸,要为今天写些什么。待拿起笔,坐了良久,心中却一片茫然。一时人像浮在无际无涯的半空中,飘飘忽忽,空空荡荡。我便放下笔,知道此时我虽有情绪,却无灵感。

写作是靠灵感启动的。那么灵感在哪里?它怎么到来?不知道。似乎它想来就来,不请自来,但有时求也不来,甚至很久也不露一面。我起身打开音乐。我从不在没有心灵欲望时还赖在桌前。如果毫无灵感地坐在这里,会渐渐感觉自己江郎才尽,那就太可怕了。

音响里播放出的歌是前几年从俄罗斯带回来的,俄罗斯最时尚的歌曲的骨子里还是他的浑厚和忧伤。忧伤的音乐最容易进入心底,撩动起过往的岁月积存在那里的抹不去的情感。很快,我就陷入这种情绪里。这时,忽见画案那边有一块金黄色的光。它很小,静谧,神秘;它是初生的太阳照在对面大楼的玻璃幕墙反射下来,落在画案那边的。此刻书房内的夜色还未褪尽,在灰蒙蒙、晦暗的氤氲里,这块光像一扇远远亮着灯的小窗。也许受到那忧伤歌声的感染,这块阳光使我想起多年前蛰居的那间小屋,还有炒锅里的菜叶、破烂的家什、混合在寒冷的空气中烧煤的气味。然而在那冰天雪地中,唯有家里的灯光才是最温暖的。于是此刻这块小小的光亮变得温情了。我不禁走到画案前铺上宣纸,拿起颤动的笔蘸着黄色和一点点朱红,将这扇明亮的小窗子抹在纸上。随即是那扰着风雪的低矮的小屋。一大片被冷风摇曳着的老槐树在屋顶上空横舒万状,说不清那些苍劲的枝桠是在抗争还是兀自地挣扎。在通幅重重叠叠黑影的对比下,我这亮灯的小屋反倒显得更加温馨与安全。

记得有一年,特大的雪下了一夜,我的矮屋门槛太低,早晨推不开门,门外挡着的积雪足足有两尺厚。我从这小窗户跳出去,用木板推开门外的雪才把门打开。当时我从家里走出,站在清冽的冻耳朵的空气里,多么像雪后从洞里钻出来的野兔……于是我把矮屋前大块没有落墨的纸当做白雪。我用淡淡的水墨渲染地上厚厚而柔软的白雪时,还记起那时常有的一种盼望—一有朋友来串门和敲门。支撑我们走过困境与苦难的不是人间种种情与义吗?我便用笔在雪地上点出一串深深的脚窝渐渐通进我的小屋。这小屋的灯光顿时更亮,黄色的光影还透射到窗外的雪地上。

没想到,就这样一幅画出来了。温情又伤感,孤寂又温馨。画中的一切都是我心底的景象。我写过这样一句话:“人为了看见自己的内心才画画。”而心中的画多半是它们自己冒出来的。这是一种长久的日积月累,等待着有朝一日的升华;就像冬日大地上的万物,等待着春风吹来,一切复活;又如高高一堆干枝干柴,等待着一个飞来的火种。这意外出现的火种就是灵感。

灵感带来突然之间的发现、突破、超燧与升腾。它是上天对艺术家的心灵之吻。在你找它时,它一定也在找你。当然它不一定在你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到来。就像我在书房原本是想写点什么,灵感没有来,可是谁料它竟然化做一块灵性的光降临到画案上?

新年初至,灵感即降临我的书房画室,这于我可是个好兆头。当然我明白,只要我守住自己的信仰、追求及所爱,灵感会不时来吻一吻我的脑门。

15.在“读美文·学写作”读写活动中,老师推荐阅读散文《灵感忽至》,并布置了以下两

个任务。

(1)请你在这篇文章的第一自然段前写一段话,将本文的记叙顺序改为倒叙。(不少于60字)(5分)

(2)学校的《文苑》杂志正在征集作品,下设“美文美语”“情感天地”“小事蕴理”“写法指津”栏目。请将《灵感忽至》一文推荐到其中一个你认为适合的栏目,并写一段推荐语。(10分)

写作提示:①围绕栏目特点;②结合文章内容;③不少于100字。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第16题。 【时间盘点】

几乎所有高效能人士都有一个特点----极强的时间管理能力。从“规划自己的24小时”来学会时间管理,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4

光阴一去不复返啊----大家可能不爱听这种大道理。那么,请看图一,它把人的一生可以用来改变世界的有效时间(包括学习、工作和发明创造)切割出来----原来,如果一个人活80岁,他真正能够利用的时间才9.5年! 【拖延表现】

大部分不擅长管理时间的人,容易犯一个毛病—一拖延症。

例如,距离交作文的时间只剩下一天了!这时候,你会怎么办呢?图二的场景你一定不陌生。

【治愈方法】

方法一:针对问题逐个击破。

可以采用绘制示意图的方法,把想要分析的问题放在最中间,如“拖延症”,把造成拖延症的原因写在周边,快速弄清楚自己的问题所在,然后找实用的对策来逐个解决它们。

方法二:将事项按优先法排列并完成。知道自己有拖延的问题后,可以系统地看看自己的每个24小时,都是怎么花出去的。选定一天,把每个小时做了什么都记录下来。观察自己花时间的规律,然后按照优先法排列事项,优先级顺序是:必须马上做>必须做但可以晚一点>可做可不做。排好以后依序完成。 【成功案例】

10岁半的张同学,把可做可不做的所有事项筛选出去之后,将剩下来的时问做了再分配 (见图四)。他把时间改造前后各一周的效率做对比,发现第二周的高效时间提高了整整一倍!

【良言摘录】

人们常说,世界上只有时间是公平的,因为无论贫富,每个人的每一天都只有24小时。谁能利用好这一天,谁就拥有了最多的资源。时间管理等于自我管理。成年人往往等自己陷入危机,才去寻求解决方法,而青少年如果养成珍惜时间、杜绝拖延的习惯,则必将受益终生。

16.班里召开“向拖延症说再见”主题班会,你收集了以上材料。

(1)请认真观察图二和图三,从中为“逃跑鸵鸟”和“爱找刺激的猴子”的拖延找到原因及对策,完成下面表格。(4分) 表现 原因 对策 逃跑的鸵鸟 ① ② 爱找刺激的猴子 ③ ④ (2)分组讨论环节中,你听到了组员的议论:

小明说:“现代人的寿命越来越长,能做的事越来越多,什么事都可以慢慢来嘛!” 小梦说:“我也觉得拖延是小事儿,改不改区别不大。”

小亮说:“我倒是很想改掉做事拖拖拉拉的毛病,就是不知道怎么改。” 围绕班会主题,你作为组长,针对组员的议论,该说什么?请把你要说的话写下来。(10分)

5

写作提示:①材料中筛选有用信息;②思路清晰;③语言得体;④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以增强语言感染力;⑤不少于100字。 17.生命是一场奇妙的旅行,也像一场没有彩排的演出。一天又一天,我们感知世界的美好,享受成长的快乐,也体验深深浅浅的忧伤。回首过往,是否有某个时刻让你念念不忘?反思从前,是否有某些情景总萦绕心间?

请以“那天,如果 ▲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35分,含书写分5分)

写作提示: 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避开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④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6

山西省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答案及解析

1.【答案】隶书 一寸光阴不可轻

【解析】本题考查汉字的的识别和书写。根据字形多呈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的特点可知书画作品是隶书。书写是要规范、整齐,不要写在方格外。 2.【答案】(1)在河之洲(2)报君黄金台上意(3)杨花落尽子规啼(4)弓如霹雳弦惊(5)箫鼓追随春社近(6)不知其二者多矣(7)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8)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解析】本题考查诗文默写。默写题要注意基本的要求:即不能添字、漏字、换字,还要知道基本的题型有:直接默写、理解默写、迁移默写等。(1)----(6)句是直接默写,注意(1)句“洲”不要写成“州”;(3)句注意“规”不要写成“归”;(4)句“霹雳”不要写错,(5)句“箫”不能写成“萧”;(7)(8)是理解性默写,(7)句抓住关键词“运用两个典故”和“老友已逝,人事全非,恍若隔世,无限惆怅”的感触可知;(8)句根据关键词“对同舍生的豪华生活毫不艳羡的原因”可知是“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注意“奉”字的写法。

3.【答案】(1)栽 裁 (2)弛 驰

【解析】本题考查汉字的辨析与书写。(1)“栽”字意思是“栽种”,而文中应当是“裁剪”;(2)句中“心驰神往”意思是整个心思都奔向那里,形容思想集中在追求和向往的事情或地方上,一心向往,而“弛”是松弛的意思,所以错误。 4.【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汉语语法知识。“简单”是形容词,“慢慢”修饰动词,这里应该是“副词”,“起点”应该是名词,“绵延”在这里应该是动词,所以C项错误。

5.【答案】①父亲的病 ②示例:父亲要求“我”在看五猖会前背书,使“我没有了看会的兴趣 ③示例:“我”对长妈妈的感激和怀念。

【解析】本题考查名著的识记与理解。根据①的位置,我们可以确定应该填写篇目名,根据关键词“父亲请名医治病”以及揭露用意草菅人命、勒索钱财的本质可以判断是《父亲的病》;②句位置应填情节,篇目是《五猖会》,父亲在我要看五猖会前夕背书,否则不让我去看,揭露了封建教育对热通道制约和摧残;③处:《阿长与<山海经>》中长妈妈给我做了别人能做而没有做的事,表达了作者对长妈妈的感激和怀念。

6.【答案】示例一:插图一是一个人和书搏斗的画面,形象地诠释出阅读时读者与作者进行智力角斗的情态,与文段内容“阅读像搏斗”相契合。

示例二:插图二是一个人在书上舒服地睡觉的画面,形象地诠释出阅读是一种心灵的休憩,是一种精神的按摩,与文段内容“阅读像睡眠”相契合。

【解析】本题考查识图与表达能力。可以先介绍画面的内容,如图一由两部分组成,一个人和书正在进行搏斗,演化成人的思想和书本相互的融洽;图二一个人在书本上睡觉,人在休息,表明阅读就像精神上的休息,休息的过程中不断地成长和进步。然后再看内容与语段内容的契合度,表达过程中要注意语言的流畅。

7.【答案】我认为阅读像吃饭。“蚕食桑,所吐者,丝也,非桑也;蜂采花,所酿者,蜜也,非花也;读书如吃饭——善吃者长精神,不善吃者长疾瘤”。我们在吃饭的时候,要挑有营养的东西吃,如果乱吃一气,身体会出毛病的。读书也一样,不能抓过一本就读,要有选择地读,要读那些能增长智慧,见识和知识的书籍。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的表达。根据题目要求,要以“我认为阅读像”开头,并且采用议论的表达方式,同时字数不少于100字。根据此,我们可以根据自己平时的积累,写一段话来表达自己的对阅读的认识,书写的时候要注意文从字顺,过渡自然。 8.【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汉字的读音。A项,两者都读“jiàn”;B项,前者读“qī”,后者读“jī”;C项,前者读“sù”,后者读“shuò”;D项,前者读“hòu”,后者读“hóu”。 9.【答案】C

7

【解析】本题考查对实词的理解。解释文言文词语,一定不能能脱离语境,文言实词的释义一般情况下较固定,义项不会很多,可以联系上下文,选择具体的释义,给出合理的解释。此题要根据句子的理解,放在具体的语境当中进行解释。C项翻译成“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挂在天边的云彩”,据此判断“怒”在这里应该翻译成“振奋”。 10.【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翻译。翻译时首先要对文段的意思有整体的理解和把握,然后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准确理解每一个词语的意思,最后结合句式特点连缀成完整的句子。本句注意“翳”是“昏暗”,“去”是“离开”的意思,整个句子翻译成“树林里变得昏暗了,上上下下一片鸟啼声,游人离去后,鸟儿欢乐起来”。 11.【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和赏析。D句中“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意思是“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别人饭吃,行路人不会接受;用脚踢饭给别人吃,乞丐也不屑于接受”,这是举事例,运用的是举例论证的方法论述了人要有廉耻之心,不能失去本心。 1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词语的含义。原句“言有尽而意无穷”指诗文含义深刻,令人品味不尽。A项,“言不由衷”指话不是打心眼里说出来的,即说的不是真心话,指心口不一致;B项,“言简意赅”指话不多,但意思都有了。形容说话写文章简明扼要;C项,“余韵悠长”形容一样事物令人久久回味,难以忘却,一般用来形容艺术表演(比如歌曲、戏剧)或者酒、茶等饮料;D项,“理屈词穷”形容由于理亏而无话可说。据此可知答案是C。 13.【答案】对比 得意(自豪、喜悦等)

【解析】本题考查对比手法和对文本的理解。根据题干可知第一空填写法,并且在题干的后面有“突出、强调”的词语,可知作者是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对比手法的运用是为了突出自己所要表达的内容。根据“然”“犹不过”“不若”“拈”等词语可见作者列举了严沧浪的“兴趣说”,阮亭的“神韵说”目的是突出自己的得意、自豪之情。 【参考译文】

严沧浪《诗话》里写道:“盛唐诸公唯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澈玲珑,不可凑拍,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影,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我认为北宋以前的词也是这样。但是严沧浪所说的“兴趣”,阮亭所说的“神韵”,只不过是说出了诗词的表面而已,不如我提出的“境界”二字来得深探诗词的本质。

14.【答案】示例:舅舅,6月2日山西博物院的最新展览有:一层临展厅的古埃及文明特展、会展中层的李乾朗古建筑手绘艺术展。另外,请您注意博物馆开放时间为9点到17点,16点停止入馆。

【解析】本题考查识图和表达能力。根据题目要求归纳出答题要点:①对象:舅舅;②时间:6月2日,③内容:最新展览信息;④强调:入馆时时间;除了第③点外,其它要素均很清楚明白。在截图中可知展览的主题和地点。根据以上信息,我们可以写出答案。在写作的过程中注意表达流畅,表意准确,书写规范,不少于80字。

15.(1)【答案】示例:要想灵感时常来,要想灵感经常性地关顾我们,我们就要守住自己的信仰与追求,守住自己所爱的事物,只有这样,灵感就会不期而至。 【解析】本题考查倒叙的写作顺序和句子的表达。倒叙就是把后发生的关键情节或结果提前叙述介绍,然后回过来按时间顺序叙述发生在先的情节。根据选文最后一段的叙述和内容本文告诉我们就要守住自己的信仰与追求,守住自己所爱的东西和事物,只有这样,灵感就会不期而至的内容,做以修改。

(2)【答案】示例:“小事蕴理”;《灵感忽至》一文讲述的是“我”想写点东西而灵感不来,搁笔听音乐却发现了“一块光”。由此灵光一闪,画出了一幅“温情又伤感、孤寂又温馨”的画的事,告诉我们就要守住自己的信仰与追求,守住自己所爱的东西和事物,只有

8

这样,灵感就会不期而至。

【解析】本题考查文章主题的理解和分析问题,表达问题的能力。根据《灵感忽至》有一件事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的事情可知与“小事蕴理”的栏目很贴切。在表达的过程中,要注意 语言通顺,并且要结合文章内容,不少于100字。

16.(1)【答案】①害怕做不好②勇敢迈出第一步③没兴趣,没动力④做完就给自己奖励

【解析】本题考查利用图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图二、三,可知逃跑的鸵鸟是因为害怕做不好,而对待这种问题,就要勇敢迈出第一步;爱找刺激的猴子拖延的原因则是没兴趣,没动力,对待这种问题,只要做完就给自己奖励,慢慢就会引起兴趣来。

(2)【答案】示例:拖延症必须要改正。因为严重的拖延症会对个体的身心健康带来消极影响,如出现强烈的自责情绪、负罪感,不断的自我否定、贬低,并伴有焦虑症、抑郁症等心理疾病,尤其对我没学生而言,它就像一个毒瘤,会使我们心理焦躁,成绩下降等不良影响,所以说拖延并不是小事,而是一件大事。

【解析】本题考查观点的表达。这是一道比较有难度的题,需要我们明确观点,然后阐释理由,最后再总结观点。如先写出自己的观点:拖延症必须要改正,其次举出自己的写作的过程中要注意题干中的要求:运用一种修辞,不少于100字等。 17.【真题解析】 审题:

该题为半命题作文。 首先根据作文题中的提示语补好题目,从文题中所给的“一天又一天,我们感知世界的美好,享受成长的快乐,也体验深深浅浅的忧伤。回首过往,是否有某个时刻让你念念不忘?反思从前,是否有某些情景总萦绕心间?”来看,这是一道鼓励学生注意留心生活、观察生活,抒写真情实感的半命题作文。考生可以填写“做什么”或者“没做什么”,也可以填写“你的帮助”等等,尽可以随意地、自由地抒写生活中的人、事、景带给你的思考,要根据自己的人生体验和生活积累,补出自己熟悉的、感悟最深的、最容易写出新意的半命题。 选材立意:

文章选材要来源于自己的真实生活,可写身边的人、事、景、情,要写有“我”之文,要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如可以写那天的感悟,或者叙述那天的经历。要真实的书写生活,真实地抒发情感,将生活中点点滴滴的感悟从自我理解的角度抒写出来就能写出好文章。 写法:

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首先要从自己的亲身经验中提取材料,并进行筛选,选择印象深的人、事或情,融入真我。叙述事件、展现人物时,应从小处着手,竭力刻画人物形象,使之鲜明而生动。还要注意文中要有一定的“情”,如果没有触动情怀的人物和事件,就不会使文章有血有肉,言之有物。再次,写事时要详略得当,要要具体的、细致的刻画,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 【写作思路】

思路一:叙述那一天,我做了错事,爸爸妈妈一反往日的慈爱,狠狠批评了我,使我能够健康地成长,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母爱和父爱。

思路二:叙述那一天在面对困难时我退缩了,没能战胜它,也许不退缩的话,我会做得比现在更好。

思路三:记叙那一天我如果后退一小步,我可能有更好地结果。 【范文】

那天,如果后退一小步

正是拼杀的最后阶段,爷爷和我都局促不安的盯着棋盘。千变万化、云谲波诡的棋势,宛如浩瀚的宇宙中藏着无数经纬。

我看棋盘,也暗中留意爷爷。爷爷骨子里透出一股沉稳,举手投足间,相视的神情中,

9

都传递出一种胸有成竹。此刻的局势,一股脑儿地倒向我这个初出茅庐的小孩。我心中不免一乐,那原本被我压下的骄傲,此刻又从骨子里蹦了出来,不由分说地占据了我的全身。偷偷地看着爷爷脸上沁出的细密汗珠,一种胜券在握的自信在心底升腾。

爷爷这次的下落点,明摆着给我留了一个机会,让我有点捉摸不透。我不假思索,当即飞起一子,构成了剑势——如关云长、马超、赵子龙冲入敌阵,满载而归。

然而,奇怪的是,爷爷似乎松了口气,露出一丝不易觉察的笑容。他悠哉悠哉地拿起毛巾擦了擦汗,又品了口茶。我心头掠过一丝不安,却仍不以为然地一路横冲直撞,直逼阵中央。

接下来,我沉浸在收子的喜悦中,却不知正一步步落入爷爷布下的天罗地网。一个,又一个……我收着收着,渐渐发现大事不妙,我被包围了。哎呀!光顾着前面,都不顾惜身边的局势了。

然而,局面早已无法挽回。我有些不甘认输,但仍向爷爷伸出大拇指。

回到家,我回想着当时的情况,仔细揣摩了一番。爷爷看似失误的一步,也是向我示弱的一步,实则是想引发我的欲望,使我放松警惕,一步步落入他布下的大网。

至今,我仍后悔不迭。要是我能多想想,退一小步,稳住全盘,那该多好啊!

也许,这就是人生,往后退一步,才能拥有整个世界;一味向前,最后只能面对万丈深渊。 【点评】

这是取材于生活小事的文章。通过我与爷爷下棋的事情,引发了我的思考,让我悟出了生活中的道理。文章描写细致,对于人物的心理和动作描写十分细腻到位,虽然写的是一件小事,却有着感染人心的力量,让读者在真实而流畅的语言中感悟“人生,往后退一步,才能拥有整个世界;一味向前,最后只能面对万丈深渊”深刻的道理,水到渠成,给人深刻的感染力。

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