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六上劳动与技术主题一插卡灯笼备课(3课时)

来源:好走旅游网
 学 生 情 况 分 析

本学期我任教六年级2个教学班,每班学生数为40人左右。学生对劳动技术课充满了兴趣,这对我们来说有利于本学期的劳动技术课的教学。但由于绝大多数为独生子女,生活条件优越,家里拥有电脑的孩子不少,喜欢上网查找资料。但不善于处理收集到的信息。他们比较注重自我,对自然的了解与认识比较宽泛,但动手能力不够强。而且社会实践能力欠缺,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比较缺乏。另外,现在的孩子劳动观念比较薄弱,大都是家里的“小太阳”,很少参加劳动,基本上由家长包办。通过综合实践活动,旨在使孩子了解与认识现代生产和劳动技术,端正劳动态度,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根据本学期六年级劳动技术课的要求、内容和班级学生实际,我们决定采取以下教学措施: 1、把综合实践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学科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综合实践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综合实践学习活动; 7、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8、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学 期 教 学 目 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劳动技术、社区服务等一些常识,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利用和创新能力。 2、情感目标:通过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兴趣和对社会的热爱。 3、过程目标: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收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研究、实验实践的方法。 4、人格目标:获得亲身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塑造完善人格,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四、教学重点、难点。 1、有效地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像力和创新精神。 3、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课堂教学设计(简案)

第一备课人: 董春晖 2010 年 9 月 1 日 教学 内容 1、《制作插卡灯笼》活动一:立体插卡 1、了解设置图形格式的方法。了解、掌握绘制、复制、移动、组合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图形的。掌握插入、移动、设置艺术字的方法。 2、从中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品质以及持 之以恒,克服困难的意志。 3、在学会制作编织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民俗风情教育,培养学生热 爱劳动,热乃劳动人民,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3、学会使用常用的劳动工具,规范操作,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任务 定位 教学准备 板 书 设 计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普通钩针、细绒线等 掌握绘制,移动,复制图形的方法。掌握设置图形格式的方法,组合图形的方法。 1、《制作插卡灯笼》活动一:立体插卡 教学过程设计 激情导入,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同学问在过节日的时候,互相祝福,护送礼 物,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的普及,可以再网上祝福,也可以网上护送礼品, 来表达自己的心情,最高兴的节日就是过新年了吧,家家还挂上了大红灯笼, 你知道电脑中的大红灯笼是怎么做成的吗?今天我们利用WORD制作,教师把已制作好好的《新春灯笼》的图片展示给同学们看,引起同学们的兴趣。很自然的过渡到下一个教学环节。 对于喜庆的大红灯笼同学们都非常的喜爱,这时让学生观察: 新春红灯笼的各个部分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 一:分析灯笼 及组成 (小组讨论法) 观察后让小组互相讨论,总结出灯笼是由矩形、椭圆这两种自选图形经过绘制、复制、组合形成的。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 制作立体插卡(演示法、小组讨论法,小组合作法) ⑴、 为了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老师首先采用演示教学法。 教师演示,教学生如何绘制矩形,并将菜单栏简要给学生介绍一下,鼓励学生自己探究其他图形的绘制。 (2)、比较插卡设计有什么不同/ 各有什么特点?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再次演示示例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灯笼体和灯笼提手的相识之处,让学生讨论回答。讨论完成后,让学生根据灯笼提手的制作,自己动手做出灯笼体。在同学们制作灯笼的过程中,这时教师巡视他们制作的如何,并对个别理解、掌握不好的同学进行个别点拨和辅导,使学生掌握设置图形格式的方法。 在巡视过程中,并注意以下点: ①及时对知识点不熟练的同学进行个别点拨辅导。 ②从审美角度对孩子们的作品进行辅导。 ③让小组合作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3) 比较吹塑纸与卡纸的不同,对折吹塑纸有什么好方法,动手试一试。 继续使用演示教学法,老师在上面演示制作,学生跟随老师的步骤认真听讲,理解各种技能的灵巧运用 展示孩子们的制作成果,让同学们感受成功的喜悦和快乐。 通过作品展示让学生回顾所学习的知识,使学生进一步 为巩固这节课所学习的知识,让学生自己完成一幅灯笼作品,并按照所给图形自己尝试制作。 三、课堂小结 课堂教学 反思

课堂教学设计(简案)

第一备课人: 董春晖 2010 年 9 月 日 教学 内容 1、《制作插卡灯笼》活动二简易灯笼的设计 1、了解设置图形格式的方法。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了解、掌握绘制、复制、移动、组合图形的方法。 3、掌握插入、移动、设置艺术字的方法。 4、学会制作一两件手工插卡灯笼,从中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品质以及持 之以恒,克服困难的意志。 任务 定位 教学准备 板 书 设 计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插入、移动、设置艺术字 1、《制作插卡灯笼》活动二简易灯笼的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预设 第一环节: 出示两件作品, 激发学生的兴趣。 第二环节: 思考讨论,了解制作方法。 (三)分组合作,模仿制作 第三环节: 1、分好组后,根据各组自己2、让学生仔细观察,说说这些灯笼作品的共同特点,它们是怎么制作的方法以及使用的材料。 课堂即时生成 学生活动预设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出示两件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 培养了学3、揭示课题,明确本节课的生团结合作的学习内容。 品质以及持之以恒,克服困难(二)思考讨论,了解方法。 的意志。 1、先让学生独立思考,让学 生尝试当一回设计师,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中讨论。 2、看制作步骤图,进一步了解制作方法。 分组引导,模仿制作 提醒学生安全使用劳动工具。 教师巡视。 第四环节: 引导评价制作作品 第五环节: 鼓励创新 的选择制作作品。 2、提醒学生安全使用劳动工具。 3、学生动手制作,教师巡视。 4、交流制作的过程和心得。 (四)作品展示,综合评价 1、集中展示各组的作品。 2、小组内讨论对作品的评价,并根据评价情况在书上各项里打星。 (五)开拓创新,设计制作。 1、鼓励学生在课后运用课堂上学到的方法,用不同的材料,制作出有特色的小作品。 2、请家人或同学观赏自己制作的作品。 课堂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品质以及持之以恒,克服困难的意志。 教学

反思

第一备课人:董春晖 2010 年 9 月 日 教学 内容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1、《制作插卡灯笼》活动三简易宫灯的制作 1、学会制作1-2件作品,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 目标 2、利用钩针技法制作有观赏价值的作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树立 审美意识,知道生活中处处有知识。 3、学会使用常用手工工具,规范操作,具有良好的劳动习惯。 任务 定位 教学准备 吹塑纸、普通钩针、细绒线等 板 书 设 计 1、《制作插卡灯笼》活动三简易宫灯的制作 材料:普通钩针、细绒线 方法: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预设 第一环节: 出示宫灯作品, 激发学生的兴趣。 。 第二环节: 引导模仿制作 教师巡视 第三环节: 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制作, 教师作好指导。 第四环节: 评价、鼓励、总结 课堂即时生成 学生活动预设 (一)展示激趣,导入新课 1、出示作品,说出制品所用的材料和编织方法。 2、分组讨论。 (二)模仿制作 1、通过学生自由阅读模仿制作中的图片和文字说明,找到自己感兴趣的 手工作品,了解其制作方法,步骤。 2、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分组合作,模仿制作,要求每一小组选1-2件 作品合作完成。使用工具注意安全,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做完整理桌椅。 3、展示作品,评价作品。 (三)设计制作 1、学生在模仿制作的基础上,课前做好预习工作,分好小组,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作品,由 小组成员讨论制作的作品。 2、收集材料,准备工具,根 据分工动手制作。 3、设计作品中没有安排评价栏目。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小制作, 体验劳动的快乐。 (四)交流评价 教 后 反 思 在学习利用制作有观赏价值的作品时,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树立审美意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