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力障碍儿童不良行为的教育对策研究
作者:秦小倩
来源:《教育界·上旬》2013年第10期
【摘 要】受到各种客观和主观原因的影响,听力障碍儿童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偏激、自私、偷摸等不良行为现象。听力障碍儿童的不良行为也是长久以来困扰聋校教师的问题,同时影响听力障碍儿童的自身成长和聋校管理。所以需要先找出不良行为的具体原因,再从具体原因中采取相应的教育对策来纠正听力障碍儿童的不良行为。 【关键词】听力障碍儿童 不良行为 教育对策
听力障碍儿童本身就丧失了感知的重要器官之听觉功能,这类型的孩子天生对外界事务的分析不足。在生活学习上的困难就加大了其教育难度,纠正听力障碍儿童不良行为可以帮助听力障碍儿童塑造优良的品德行为,还有利于形成健康阳光的心理素质。听力障碍儿童一般由专业性学校统一进行教育,其不良行为的纠正有利于专业性学校的教育管理事务和教育的开展。现今的听力障碍儿童相关教育主流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再者不良行为是工作中不能忽视的问题。孩子的不良行为可能就是日后造成大错的隐患,必须在其显现危害性之前加以纠正。听力障碍儿童处于发育阶段和思想成型阶段,难免会有一些像偏激等青春叛逆行为和偏离道德轨道的行径,这就需要学校、家长和社会加以关注和引导。 一、听力障碍儿童不良行为的形成原因 (一)外界客观原因
外界客观原因对听力障碍儿童的不良影响具体表现在不良的家庭环境和消极的社会环境两个主要方面。其中的不良家庭影响又分为两种类型:溺爱型和嫌弃型。溺爱型是因为孩子的身体缺陷,导致家庭对听力障碍儿童表现出过分的疼爱,甚至是于过度放纵。父母容易对听力障碍儿童产生弥补心理,在这种心理驱使下,就及其容易溺爱听力障碍儿童的结果。嫌弃型起因同样是听力障碍儿童的听力缺陷,部分家长会因为一个不健全的身体而讨厌、厌恶孩子,也会认为一个身体不健全的孩子不会有前程,所以对听力障碍儿童的成长采取漠不关心的态度,教育方式也就更为粗暴、无理。消极的社会环境也会导致其不良行为,一是社会上对听力障碍儿童长期存在的歧视,从而损害听力障碍儿童自尊而产生的过激行为;二是社会存在的不良风气,自私自利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的心理。 (二)内在主观因素
内在主观原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听力障碍儿童生理上的缺陷,同时又自制能力比较弱,孩子在语言上有障碍,导致接受外界信息不全面,形成错误的观念;二是因为听力障碍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儿童思想教育不足,道德衡量标准不清晰,不健康的心理特点。大部分缺少学前启蒙教育,缺少足够正确引导,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误导。 二、听力障碍儿童不良行为的教育对策 (一)家庭方面
未成年人的第一成长环境是家庭,在家庭中接受最初教育,家长的行为言语都会对未成年人造成影响。听力障碍儿童在家庭中受到的教育应偏重于思想品德和习惯的教育,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反射在孩子身上,着重心理健康的塑造。家庭中的教育方式很重要,不能过分关注也不能过分冷漠,要有恰到好处的拿捏,其手法很是讲究。比如溺爱和漠不关心是现实中最常见的这两情况,或者心理驱使下的忽冷忽热也是不恰当的。正确的关心方式,在可以满足家长对孩子的爱护的基础上对孩子进行正确而恰当的教育,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很好的温馨的家庭环境可以使听力障碍儿童感受到和谐和温暖的氛围,孩子的心理在此环境中就会变得温驯达理。
(二)社会方面
听力障碍儿童在生理上有缺陷,不良行为是一个表现,这应该是全社会关注的问题。首先要统一观念,正确的社会反映不该是对听力障碍儿童的轻视和歧视,这明显是一个错误的态度。对待生理缺陷的孩子应该是怀有同情和帮助的心理去看待他们,健全的人们帮助残疾儿童是理所应当的。再次是社会有关部门应该塑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成长环境,建成更多专业性的特殊教育学校,提供专业化的教育,提供更好的相关文化服务与产品。有关法律方面,要加大力度保护听力障碍儿童的身心健康,对危害其身心健康的犯罪加大打击力度。增添有关保护法律和弥补现有的法律漏洞,在社会上形成有利的法制环境,杜绝诱导听力障碍儿童产生不良行为的不良社会因素。 (三) 学校方面
特殊教育学校要积极坚持不懈地开发研究新教育方法和方式,优化校园环境和班级环境,融洽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关系。一个良好的校园班级环境可以加强听力障碍儿童之间的交流,减少自闭等常见的现象。让听力障碍儿童在校园里找到归属感,降低低人一等的错误情绪,与和自己一样的儿童共同成长。学校的文化活动也很重要,开展适合听力障碍儿童的活动,例如趣味运动会和画展等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的活动。学校教师为人师表,面对的是有生理缺陷的儿童,更需要专业的文化素养,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运用必须过硬和熟练。同时听力障碍儿童肯定是需要教师花费更多心力去教育引导,所以教师要克服长期工作的不耐烦和厌恶等消极情绪,耐心的教导听力障碍儿童是与非。在其出现不良行为的时候要与其知心交谈,打开听力障碍儿童的心扉,挖掘其闪光点,在鼓励和引导下纠正不良行为,把不良行为消灭在萌芽中。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四)自身方面
听力障碍儿童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各方面的外力作用引导儿童正确认识自己的生理缺陷,以及缺陷的缘由和后果。消除孩子对缺陷的自卑和痛苦,加强听力障碍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和正确道德养成,同时孩子在家长学校的带领下树立健康的心理。听力障碍儿童要多在正面励志的案例中汲取能量。发现并挖掘出来每个听力障碍儿童的特长和闪光点,并鼓励孩子发展爱好和兴趣,在兴趣的开展下成人并且成才。 三、 结语
听力障碍儿童需要更多的关心和关爱,因为生理的缺陷在成长阶段难免会出现一些不良行为,但是在正确的引导和教育下是可以纠正过来的。不良行为形成原因的多样性,造成我们对听力障碍儿童不良行为的教育对策也是不一样的,应该从家庭、学校、社会、自身等多个方面开展教育工作。听力障碍儿童不良行为纠正的困难度又决定了这四个方面开展工作时要互相配合和联系。宗旨是要用爱来感化孩子们的内心,潜移默化地纠正其不良行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