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创建惠群众 多项服务利民生
——滨湖社区创建文明社区汇报材料
沙市区崇文街街道办事处滨湖社区东起园林路,南至江津路,西临工农路,北抵西干渠,占地面积1平方公里。住宅楼137幢,居民4441多户,8900多人。近年来,在市、区政府统一布置下,在街道办事处的大力支持,在辖区单位的积极配合下,在全体居民的参与下,社区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和谐文明社区创建为抓手,积极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活动,不断提高为民服务水平,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努力构建领导有力、管理有序、文明诚信、和谐友爱、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文化繁荣、治安良好的文明社区。滨湖社区先后荣获了“2008-2010年度区级文明社区”、市级“十佳和谐社区”、省级“卫生社区”等荣誉称号。
一、加大人财物力投入,为文明社区创建保驾护航。
创建文明社区是创建文明城区活动的基础工程,是不断提高居民群众综合素质和社区文明程度的有效途径,是把精神文明建设落实到基层的有效载体。它在社区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为此滨湖社区高度重视,从人财物力三个方面加强了投入。
1、提高社区干部自身素质,加强班子建设。加强与街道、业务科室的沟通联系,组织社区基层干部和工作人员参加理论学习、社区建设、文明创建、人口计生等各类培训,鼓励社区干部到党校、函授学习。目前社区工作人员年龄文化结构趋于年轻化、知识化,平均年龄38周岁,有6人大专以上文化水平。
2、建立“四员管事”包片制度,完善管理制度。将整个小区分成四个小组,每组由1名社区干部负总责、1-2名网格员专职具体协助、2—4名民情民意信息员监管,实行“一图一卡一
1
库”动态管理(辖区平面图、民情处理记录卡、信息采集与处理数据库),对居民生产生活、群众文化、矛盾调处、治安管理、环境卫生等问题进行分片联系、责任包干,延伸群众工作触角,做到对辖区情况明、底数清。为方便居民办事,实行了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等制度,打破了8小时工作制,为居民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实行阳光政务居务,将社区主要重要工作办事程序全部上墙,将各类通知通告张贴在政务居务公开栏上,方便群众监督。
3、积极争取上级部门大力支持,加大基础投入。累计投入30万元对社区室内外活动场所进行了改扩建,并配备了电脑、复印机、桌椅等办公设备以及文化设备、健身器材、棋牌图书等文化娱乐设施。目前,滨湖社区已基本建成集办公议事、教育培训、治安防范、娱乐休闲于一体的社区党员居民活动中心基本形成,含一站式服务大厅、娱乐室、居民说事厅、图书室、民警室、综治调解室和就业培训基地等多项服务功能。
二、发挥党组织带头作用,以党建引领精神文明建设。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调动力量形成合力。为切实加强对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领导,社区成立了创建文明社区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目标任务,通过充分发挥社区团委、工会、妇联等群团机构的作用,发动组织辖区单位、居民群众积极参加“共创文明社区、共建美好家园”活动,形成了创建文明社区的工作合力。在此基础上,社区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建设文明社区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以党建带创建,创建促党建,建立了党组织联系会议制度和共建活动工作制度,通过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动更多的群众参与到社区文明创建活动中。
2、开展党建主题活动,凝聚力量为民办事。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以“创先争优保民生,党群聚心促和谐”为主题,开展了“进千家门、知千家情、连千家线、暖千家心”‘ 四百活动’,累计入户3429户,为党员送书籍送党徽69份,发放便民服务卡3524张,为民办实事50余件,切实为居民解决了实际困难和疑难问题。得到群众关于添置文体器材的意见后,社区认真调研走
2
访,多次与文化、体育等部门联系,申请到3套锻炼器材,分别安放在江津湖(区检察院对面)、二区26栋旁和黎B空地,为周边群众健身提供了方便。
三、优化社区三大环境,为居民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1、加大环境卫生整治,营造文明居住环境。2011年,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滨湖社区对二区、三区、木材3个片区进行了封闭式简易物业管理,基础设施得到了改善,加大了日常清扫保洁和门店门前“三包”巡查力度,杜绝了乱堆、乱放、乱倒垃圾等不良现象,给社区居民营造了干净、整洁、舒适的居住环境。在道路交叉处设立了5个垃圾屋和2个垃圾桶,空地上种植了5000株树木,每栋楼墙面上都粉刷有以漫画、诗歌、小故事为形式的宣传画,彻底改变了居民居住环境。近两年,集中整治环境卫生18次,平整路面近1万平方米,清理垃圾100多车。二区11栋3门102号刘奶奶家下水化粪池经常堵塞,每到雨季,她家门口就污水横流,影响居民出行。群众意见很大,社区了解情况后,积极协调组织人员进行疏挖。像这样的事情不止一例,只要居民向社区反映就能得到答复和解决。
2、加强综治网络建设,营造平安居住环境。社区成立了综治工作站和居民说事厅,聘请35名社区矛盾纠纷调解员,落实群防群治制度,实行每周五例会制度,及时掌握、排查梳理各类矛盾纠纷苗头,逐一落实包案领导,逐个限期解决,畅通了群众诉求渠道。积极开展创建平安社区、平安家庭活动,构筑了以社区民警为主导、以社区联调员和巡逻队为依托、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的治安网络,落实责任,立足预防,发挥社区群众力量,对重点人员、重点部位采取有力措施进行监控和跟踪服务,确保社区一方平安。
3、丰富文化活动载体,营造和谐居住环境。为提高居民文明素质,社区广泛开展五好家庭、文明楼栋、优秀共产党员等评比活动,并以点带面广泛宣传,以居民思想生活的实际开展素质教育活动,积极引导居民文明健康生活。充分利用辖区资源和文化艺术这一凝聚人心的有效载体,
3
加强文艺队伍建设,组建成立了腰鼓队、健身舞队等3支文艺演出队伍,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两年来,社区成功举办荆州二医首届健康文化节暨“健康社区行”公益活动、江汉风“我的社区我的家”商品砍价活动、迎新年送年画写横幅活动等文化活动6次,直接参与群众达万人次。社区还向居民全天开放棋牌活动室、读书室、各类教育基地等,利用节假日,免费为辖区留守儿童、农民工子女举办少儿书法培训班,开办书画展览,发掘辖区文化爱好者,从不同层面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
四、抓好社区民生工作,为居民群众提供全方位服务。
1、开展就业指导培训服务。针对辖区失业、难就业人群多的实际,社区常年开展就业指导培训服务,及时为他们提供就业信息,千方百计帮助就业。两年来,免费组织参加各类培训6次,培训下岗人员近80多人。组织参加就业洽谈会4次,帮助60余人找到合适岗位。累计走访慰问就业困难对象、残疾人45余人次,为他们送去了现金、大米、棉衣棉被、春联等共计3000多元的慰问品;通过包联共建等活动,为5名困难家庭大学生申请到了捐助资金3万余元。
2、开展优生优育优教服务。针对服务群体的计生周期各阶段服务不同,推出了计生惠民服务活动,实现了“优生优育优教全服务”各项工作的全覆盖。为群众提供生育宣传、早教测评、孕检等上门服务100余次,发放温馨提示卡600余张,表彰计生和谐家庭10名。
3、开展各类保险办理服务。针对辖区中低收入人群多的实际,耐心做好政策宣传,动员居民参与社保。截至目前,社区460多人参加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为21名需要转院治疗的居民进行登记审核,为31名原区直企业职工审核办理了养老保险申请,为61名“4050”人员审核办理了社保补贴,使他们尽快享受到了国家的补助政策。
4、开展为老扶老养老服务。针对辖区老年人口比例超过16%的实际,广泛征求老年人意见
4
后,成立了社区养老服务站、邻里助老志愿者、家庭孝老成员“三点融合”的养老服务网络,对服务对象提供居家养老、日间照料等包含“养、医、乐、学、为”为一体的家庭化社区养老服务项目,目前老年人健康档案已经建立、日间照料室也筹备完成。
通过一系列的创建活动,滨湖社区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一些不足。今后,我们将结合工作实际,进一步贴进群众,不断夯实基础,提升服务水平,优化社区环境,提高社区文明程度,为居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和谐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