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除法:
(1)试商时,将除数看作最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若除数变大,则初商可能偏小;若除数变小,则初商可能偏大。
例1:362÷43,将43看作(40)来试商,此时初商可能(偏大); 362÷48,将48看作(50)来试商,此时初商可能(偏小)。
(2)()53÷56,若商是一位数,()里可以填(5,4,3,2,1),最大是(5); 若商是两位数,()里可以填(6,7,8,9),最小是(6)。
439÷()4,若商是一位数,()里可以填(4,5,6,7,8,9),最小是(4); 若商是两位数,()里可以填(3,2,1),最大填(3)。 (3)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则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除数=(被除数-余数)÷商
商=(被除数-余数\\x1f\\x1f)÷除数
例2:一个数是786,处以24得到余数是18,求商是多少? (786-18)÷24 =786÷24 =32
(4)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若有余数,余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如:14÷3=4……2(同时扩大10倍)100÷30=3……10(同时缩小10倍)
140÷30……2010÷3=3……1
15÷4=3……3(同事扩大3倍)88÷24=3……16(同时缩小4倍) 45÷12=3……922÷6=3……4 二、角:
(1)直线、射线、线段的定义,端点数量,可否测量长度等。 (2)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的距离。 (3)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的角度范围。 例1:判断题。
A、钝角都大于90度。……(√)B、钝角都小于180度。……(√) C、小于180度的角都是钝角。……(×)D、大于90度的角都是钝角。……(×)
E、平角就是一条直线。……(×)F、周角就是一条射线。……(×)
G、周角只有一条边。……(×)
(4)一副三角尺有两只三角尺,其中含有的角度分别是45°,45°,90°;含有的角度分别是30°,60°,90° 经过组合,他们可以形成的角有:
15°,75°,105°,120°,135°,150°,180°
(5)钟面上共有12大格,共360°,每一大格30°,每一小格6°。 例2:3点和9点,分、时针形成的角是(直角)。 6点,分、时针形成的角是(平角)。
6:30是(锐角)3:30是(锐角、75°)9:30是(钝角、105°)
4:00是(钝角、120°) 三、混合运算:
运算顺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然后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只有加减法或乘除法的时候,要(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例1:40+60×340+60×3 =100×3(错误!)=40+180 =300=220
例2:148-48×2148-48×2 =100×2(错误!)=148-96 =200=52
四、平行与相交
(1)平行: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平行线。
例1:始终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2)垂直:相交成直角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交点叫做(垂足)。
※注:作图题中,作完垂直一定要画上表示垂直的符号“∟”。 (3)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
五、找规律
(1)在马路一侧种树,1°若两头都种树:树的棵树-1=段数 2°若其中一头种,另一头不种:段数=树的棵树 3°若两头都不种:树的棵树+1=段数
(2)若是一个闭合的图形,如:池塘一周、长方形或是三角形一周等,树的棵树=段数。
六、运算律
(1)加法:交换律:a+b=b+a乘法:交换律:a×b=b×a 结合律:(a+b)+c=a+(b+c)结合律:(a×b)×c=a×(b×c) 例1:37+56+63=56+(37+63)运用了(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5×13×4=13×(25×4)运用了(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乘法中配对的数字有:25×4,125×8……
例2:简便运算:327-(127+100)=327-127-100……减法的性质 720÷54=720÷(6×9)=720÷9÷6……除法的性质 125×25×32=(125×8)×(25×4) 七、解决问题的策略
(1)在列表整理时,相应量的数据一定要一一对应,条件与问题都要看清楚。
(2)计算要细心。 八、统计与可能性
(1)统计时,数数据要按顺序数,不能重复,也不能遗漏,每数一个都要做好标记。
统计完之后,检查一遍统计的数据总和是否与题中数据总和相等。 (2)画柱状图时:要写好日期,看清每一格代表的数值是多少。每画好一个柱状图,要在上面或旁边写上所对应的数据。
九、认数
(1)读:先分级,然后由数位的高位开始,一级一级地读。 如:46,3800,6254读作:四十六亿三千八百万六千二百五十四
(2)写:先从读法中找到“亿”、“万”字,将其视作分级线,再从高位往低位写,每写完一级画一个分级线。若某一位上没有数字以0补充。
如:六千八百亿三千零二十万五千六百零八写做:6800,3020,5608
※注:除了最高级,每一级都有4位数,在写数的时候,若某一位没有数字,必须填“0”补充。
(3)读零法则:每一级末尾的零都不读,其他位上有一位或多位0时,都只读一个零。
例:用4个8和4个0写出满足一下条件的数字:
①一个零都不读:8888,0000,8880,8000,8800,8800,8000,8880 ②只读一个零:
8808,8000,8088,8000,8008,8800,8080,8800,8880,0800,8880,0080,8880,0008,8800,0880,8800,0088,8000,0888
③读两个零:
8808,0800,8808,0080,8808,0008,8080,0880,8080,0088,8008,0880,8008,0088,8800,0808
※注:在写含有几个零或读几个零这种题型时,写出之后一定要读一遍,看与要求是否符合。
(4)改写成以“亿”或“万”作单位:
首先,先分级,若改写成以“亿”作单位,则先将亿后面的一位(千万位)进行“四舍五入”,再将亿后面的数字全部去掉,并添上一个“亿”字;
若改写成以“万”字作单位,则先将万后面的一位(千为)进行“四舍五入”,再将万后面的数字全部去掉,并添上一个“万”字。
例:将下列数改写成以“亿”“万”作单位的数。 46,0000=46万573,8000≈574万
495,8460,0000≈496亿7853,0000,0000=7853亿 十、用计算器计算:
(1)计算器分为(显示器)和(键盘)两部分。
(2)计算器上有一种功能键叫CE键,又叫“改错键”。 例1:在计算器上按下如下键:123+455CE456= 其正确计算过程及结果为:123+456=579。
(3)用计算器计算时,每一步骤之后,显示器上显示的内容是什么要清楚,详见书上P102。
1、知道各个运算定律。
①加法交换律: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a+b=b+a
②加法结合律: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a+b)+c=a+(b+c)
③减法的性质:连续减去几个数,就是减去这几个数的和。a-b-c=a-(b+c)④加减混合:可以先加再减,也可以先减再加。
a+b-c=a-c+b或者:a+(b-c)=a-c+b
⑤乘法交换律: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a×b=b×a
⑥乘法结合律: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 (a×b)×c=a×(b×c)
在简便计算时,一般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同时运用。 注意找好朋友:2×5=104×25=1008×125=1000
⑦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者同时缩小的相同的倍数,商不变。⑧除法的性质:连续除以几个数,就是除以这几个数的积
a÷b÷c=a÷(b×c)
⑨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用这两个数分 别乘以这个数,再相加。(a+b)×c=a×c+b×c 或者:a×c+b×c=(a+b)×c 或者:a÷c+b÷c=(a+b)÷c 或者:a÷c-b÷c=(a-b)÷c
2、这个请到书上查看。其中第④⑦⑧这里举一下例子: ④456+12-56这样算456-56+12=400+12 456+(12-56)这样算456-56+12=400+12
⑦1800÷25可以变成:(1800×4)÷(25×4)=7200÷100 ⑧2700÷25÷4可以这样算:2700÷(25×4)=2700÷100 ⑨72×125可以这样算(9×8)×125
3、乘法分配律是最重要的,还要知道它的一些变化情况: 28×101可以写成28×(100+1)=28×100+28×1 28×99可以写成28×(100-1)=28×100-28 28×99+28可以写成28×(99+1)=28×100 28×101-28可以写成28×(101-1)=28×100 25÷8+15÷8可以写成(25+15)÷8=40÷8 75÷8-19÷8可以写成(75-19)÷8=56÷8 这六种变化情况,也一定要学懂。
单元注意点:1、一定要学懂各个运算定律,特别是乘法分配侓和它的变化情况。
2、用简便方法计算时,能用的一定要用,还要写清楚完整的简便过程。不要漏掉。不能简算的就按第一单元四则计算的顺序来计算。
3、考试时,对于用了简便方法来算的题目,有空余时间,用不简便的方法再算一遍来检验。
1.整数加法
(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2)在加法里,相加的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加数是部分数,和是总数。
(3)加数+加数=和,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2.整数减法
(1)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2)在减法里,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已知的加数叫做减数,未知的加数叫做差。被减数是总数,减数和差分别是部分数。
(3)加法和减法互为逆运算。 3.整数乘法
(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2)在乘法里,相同的加数和相同加数的个数都叫做因数。相同加数的和叫做积。
(3)在乘法里,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4)1和任何数相乘都的任何数。
(5)一个因数×一个因数=积;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4.整数除法
(1)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2)在除法里,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已知的一个因数叫做除数,所求的因数叫做商。
(3)乘法和除法互为逆运算。
(4)在除法里,0不能做除数。因为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所以任何一个数除以0,均得不到一个确定的商。
(5)被除数÷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5.整数加法计算法则:
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6.整数减法计算法则
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它的前一位退一作十,和本位上的数合并在一起,再减。
7.整数乘法计算法则
先用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另一个因数各个数位上的数,用因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尾就对齐哪一位,然后把各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8.整数除法计算法则
先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除数是几位数,就看被除数的前几位;如果不够除,就多看一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如果哪一位上不够商1,要补“0”占位。每次除得的余数要小于除数。
9.运算顺序
(1)小数、分数、整数
小数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四则运算顺序相同;分数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四则运算顺序相同。
(2)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运算;两级运算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3)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4)第一级运算
加法和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 (5)第二级运算
乘法和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 10.加法交换律
加法交换律的概念为: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字母公式:a+b+c=(b+a)+c 11.加法结合律
加法结合律的概念为: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字母公式:a+b+c=a+(b+c) 12.乘法交换律
乘法交换律的概念为: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字母公式:a×b=b×a 13.乘法结合律
乘法结合律的概念为: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
字母公式:a×b×c=a×(b×c) 14.乘法分配律
乘法分配律的概念为:两个数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
字母公式:(a+b)×c=a×c+b×c 15.小数
小数由整数部分、小数部分和小数点组成。当测量物体时往往会得到的不是整数的数,古人就发明了小数来补充整数,小数是十进制分数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16.小数基本性质
小数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但计数单位变了。而且,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原来的数就缩小10倍、100倍、10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倍、100倍、1000倍。
17.小数的写法
整数部分写在小数点前,小数部分写在小数点后,中间用小数点隔开。
18.小数的读法
一种是按照分数的读法来读.带小数的整数部分按整数读法读;小数部分按分数读法读.例如:0.38读作百分之三十八,14.56读作十四又百分之五十六。
另一种读法,整数部分仍按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顺次读出每个数位上的数字,若几个零重复,不可只读一个0。例如:0.45读作零点四五;56.032读作五十六点零三二;1.0005读作一点零零零五。
19.小数的比较
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与整数基本相同,即从高位起,依次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加以比较。因此,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大;如果十分位上的数也相同,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大;
20.小数的性质
(1)在小数的末尾添上零或去掉零,小数的大小数不变.
(2)小数点移动会引起小数大小发生变化.把小数点分别向右移动一位、二位、三位…位,则小数的值分别扩大10倍、100倍、1000倍……
如果把小数点分别向左移动一位、二位、三位…则小数的值分别缩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
猜你喜欢: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论文3篇
关键词:四年级数学教学兴趣 一、转换教师角色?
二、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让数学课堂生动起来? 四、猜测是不可缺少的环节?
总之,以上几种教学方法能很好的促进了小学四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发挥其主体地位,使学生从“乐学”到“要学”,从“要学”到“会学”,最终达到会创新。同时也有利于教师的教学,能让教师以最好的教学效果完成教学任务。 3、厚积薄发,融会贯通。课本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来源,但不是唯一的来源。在学习过程中,除了认真研究课本外,还要阅读相关的课外资料,来扩大知识领域。同时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进行认真研究,掌握其知识结构。
二、养成良好学习习惯。良好习惯、受益终身。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形成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方面,也是发展个性的重要方面,因此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以后获得成功的关键。以下十条习惯是每一个合格的学生应该养成的。
1、自觉预习习惯:了解所要学习的新知识;准备好上课所需的书、本、文具及资料;运用工具书帮助预习;把遇到的不懂之处和难点标记下来。
2、仔细观察习惯:有意识地运用视、听、味、嗅、触等感觉器官来观察事物;观察全面、清楚、找出特点及特征。
三、把握学习中的小窍门。
1、抓住课堂。数学学习重在平日功夫,不适于突击复习。平日学习最重要的是课堂40分钟,听讲要聚精会神,思维紧跟老师。同时要说明一点,许多同学容易忽略老师所讲的数学思想、数学方法,而注重题目的解答,其实思想方法远远重要于某道题目的解答。
4、总结比较,理清思绪。
(1)知识点的总结比较。每学完一个单元都应将本章内容做以整理或在脑中过一遍,理顺出它们的关系。对于相似易混淆的知识点应分项归纳比较,有时可用联想法将其区分开。
5、认真地做课外练习。课余时间对我们小学生来说是十分珍贵的,所以在做课外练习时要准而精,只要每天认真地做三两页,天长日久,你的数学学习就可以做到“积沙成塔”,收获丰硕。学习数学方法固然重要,但刻苦钻研、精益求精的数学学习精神更为重要。只要你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可以学好数学。相信自己,数学会使你智慧的光芒更加耀眼夺目!
小学四年级好词好句好段摘抄
小学四年级好词好句好段摘抄大全
勤奋刻苦认真专注 钻研踏实勤恳虚心好学
发奋苦读脚踏实地不耻下问精益求精 刨根问底废寝忘食手不释卷如饥似渴 持之以恒一丝不苟聚精会神全神贯注 屏息凝视目不转睛专心致志津津有味 掩卷沉思神情专注
1、小黑猫长长的尾巴像小鞭子似的,左右摇摆。
2、小猫有一对透亮灵活的大眼睛,黑黑的瞳仁还会变:早晨,像枣核;中午,就成了细线;夜里,却变成两只绿灯泡,圆溜溜的,闪闪发光。
3、渐渐地,残星闭上昏昏欲睡的眼睛,在晨空中退隐消失。 4、天气闷热得要命,一丝风也没有稠乎乎的空气好像凝住了。 5、炎炎的烈日高悬当空,红色的光如火箭般射到地面上,地面着了火,反射出油在沸煎时的火焰来。
6、暗蓝色的高空中闪耀着一颗白亮耀眼如钻石的星星——启明星。
7、重重叠叠的高山,看不见一个村庄,看不见一块稻田,这些山就像一些喝醉了酒的老翁,一个靠着一个,沉睡着不知几千万年了,从来有惊醒它们的梦,从来没有人敢深入它们的心脏,就是那
最爱冒险的猎人,也只到它们的脚下,追逐那些从山上跑下来的山羊、野猪和飞鸟,从不攀登它的峰顶。
8、阵阵春风,吹散云雾,太阳欣然露出笑脸,把温暖和光辉洒满湖面。
9、空中没有一片云,没有一点风,头顶上一轮烈日,所有的树木都没精打采地、懒洋洋地站在那里。
10、初夏的阳光从密密层层的枝叶间透射下来,地上印满铜钱大小的粼粼光斑。
11、星空倒映在这汹涌的海面上,便随波上下跳舞,时现时灭。 12、七月盛夏,瓦蓝瓦蓝的天空没有一丝云彩,火热的太阳炙烤着大地,河里的水烫手,地里的土冒烟。
13、青草、芦苇和红的、白的、紫的野花,被高悬在天空的一轮火热的太阳蒸晒着,空气里充满了甜醉的气息。
14、那条小黑狗,一身乌黑发亮的皮毛,就像黑缎子一般油亮光滑;雪白的小爪儿,像4朵梅花;那条撅着的小尾巴,总是悠闲不停地摇摆着。
15、极美的星夜,天上没有一朵浮云,深蓝色的天上,满缀着钻石般的繁星。
16、天空被夕阳染成了血红色,桃红色的云彩倒映在流水上,整个江面变成了紫色,天边仿佛燃起大火。
17、太阳一到秋天,就将它的光芒全撒向人间。瞧,田野是金黄的,场地是金黄的,群山也是金黄的。
18、晚秋了,太阳懒洋洋地挂在天上,像个老公公露着笑脸在打瞌睡。
19、山沟被雪填平了,和山背一样高,成了一片片平平的雪铺的大广场。
20、生活是蜿蜒在山中的小径,坎坷不平,沟崖在侧。摔倒了,要哭就哭吧,怕什么,不心装模作样!这是直率,不是软弱,因为哭一场并不影响赶路,反而能增添一份小心。山花烂漫,景色宜人,如果陶醉了,想笑就笑吧,不心故作矜持!这是直率,不是骄傲,因为笑一次并不影响赶路,反而能增添一份信心。
21、小花猫的脑袋圆圆的,顶着一对尖尖的小耳朵,那大大的绿眼睛瞪得像两盏小绿灯。
22、春天,那太阳暖洋洋的,它伸出漫暖的大手,摩挲得人浑身舒坦。
23、只见远处有一座迷蒙的巨峰突起,周围还有几十座小石峰。仔细一看,那巨峰像手握金箍棒的孙悟空,那些小峰就像抓耳腮的小猴。瞧瞧,孙悟空正领着它的'孩子们向南天门杀去呢。微白的天空下,群山苍黑似铁,庄严、肃穆。红日初升,一座座山峰呈墨蓝色。紧接着,雾霭泛起,乳白的纱把重山间隔起来,只剩下青色的峰尖,真像一幅笔墨清爽、疏密有致的山水画。过了一阵儿,雾又散了,那裸露的岩壁,峭石,被霞光染得赤红,渐渐地又变成古铜色,与绿的树、绿的田互为映衬,显得分外壮美。
24、当你身临暖风拂面,鸟语花香,青山绿水,良田万顷的春景时,一定会陶醉其中;当你面对如金似银,硕果累累的金秋季节时,一定会欣喜不已。你可曾想过,那盎然的春色却是历经严寒洗礼后的英姿,那金秋的美景却是接受酷暑熔炼后的结晶。
25、兔子的耳朵又大又长,只要听见一点轻微的声音,就会“唰”地一下竖起来,灵巧地四面转动,寻找声音发出的地方,直到声音没有了,才恢复常态。
26、小猫“咪咪”的那一双大耳朵,一天到晚都直竖着,哪个地方有声音,马上往那边转,活像一架有特殊性能的雷达。
27、太阳更低了,血一般的红,水面上一条耀人眼睛的广阔的光波,从海洋的边际直伸到小船边沿。
28、太白星像有人小心地擎着走的蜡烛一般,悄悄地闪烁着出现在天空上面。
29、没有敢抬头看一眼太阳,只觉得到处都耀眼,空中、屋顶、地上,都是白亮亮的一片,白里透着点红,由上到下整个像一面极大的火镜,每条都是火镜的焦点,仿佛一切东西就要燃烧起来。 30、盛夏,天热得连蜻蜓都只敢贴着树荫处飞,好像怕阳光伤了自己的翅膀。
31、这只天真可爱的卷毛狮子狗,小黑尾巴一摆动起来,像个滚动的小绒球。
32、几颗大而亮的星星挂在夜空,仿佛是天上的人儿提着灯笼在巡视那浩瀚的太空。
33、星星比任何时候都要多,又大、又亮,它们既不眨眼,也不闪烁,是恬静的,安详的。
34、小猫鼻子下面有一张人字形的嘴巴,两旁有6根白色的胡须,常常一扇一扇的,挺神气。猫的胡子非常硬,像钢针一样,能量出洞口的尺寸。
35、好一颗流星在夜空里划出银亮的线条,就像在探寻着世界里最美好的未来。
36、整个城市像烧透了的砖窑,使人喘不过气来。狗趴在地上吐出鲜红的舌头,骡马的鼻孔张得特别大。
37、太阳像个老大老大的火球,光线灼人,公路被烈日烤得发烫,脚踏下去一步一串白烟。
38、站在这里一看,真怪,山简直变了样,它们的形状与在平原或半山望上来大不相同,它们变得十分层叠、杂乱,雄伟而奇特。往上仰望,山就是天,天也是山,前后左右尽是山,好像你的鼻子都可随时触到山。
39、小白兔吃饱了的时候,就仨一群俩一伙地在沙地上跑来跑去,像一个个小雪球在滚动。
40、春天随着落花走了,夏天披着一身的绿叶儿在暖风里蹦跳着走来了。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1.在常见的四则运算中:加法和乘法都满足结合律。在小学课本中表述如下: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面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面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即表示为:(a+b)+c=a+(b+c);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面两个数相乘,再乘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面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即表示为:(axb)xc=ax(bxc);
2.在集合运算中:集合的交,并运算都满足结合律;
3.矩阵乘法满足结合律。一个AxB的矩阵乘以一个BxC的矩阵将得到一个AxC的矩阵,时间复杂度为AxBxC。
一、升和毫升
1、升:升是常用的容量单位。计量水、油、饮料等液体的多少,通常用升作单位,用L表示。
2、毫升:计量比较少的液体,通常用毫升作单位,用mL(ml)表示。
3、它们的进率是1000,即1升=1000毫升 二、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1、两、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估算:先用被除数的'前两位除以除数,如果够除商就是两位数,如果不够,就看被除数的前三位,商是一位数。
2、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可以用四舍五入法,把除数看作整十数来试商。四舍之后,除数小了,初商可能偏大,要调小;五入之后,除数大了,初商可能偏小,要调大;每次余下的数都要比除数小。
3、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4、验算:没有余数的除法,用商除数,看看是否等于被除数; 有余数的除法,用商除数+余数,看看是否等于被除数。 5、用除法解决周期现象中的问题比较方便。 三、观察物体
1、同样的物体,从不同的面看到的图形可能一样,也可能不一样;不同的物体从同一个面观察,看到的图形也有可能一样。
2、从一个点最多只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 四、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1、统计表用表格呈现数据,条形统计图用直条呈现数据。 2、统计表中合计是几个项目数量的总计。 3、通常用画正字的方法来整理数据。
4、求平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先求和再求平均数(平均数=总数量总个数)
五、解决问题的策略 六、可能性
1、一定、可能、不可能可以用来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有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数量多,可能性就大;数量少,可能性就小。
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2、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括号里面也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3、同级的运算,哪个在前就先算哪一个。 八、垂直与平行线
1、线段有两个端点,可测量;射线有一个端点,不可测量;直线没有端点,不可测量。
2、连接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叫作这两点间的距离。
3、从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可以组成角。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角的两条边是射线。
4、量角时要注意量角器的中心与顶点重合,0度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
5、直角等于90度,平角等于180度,周角等于360度,锐角小于90度,钝角大于90度小于180度。
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1个周角=2个平角=4个直角
6、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是另一条直线的垂线,交点叫作垂足。
7、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直线段最短,这条垂直线段的长度叫作点到直线的距离。
8、在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平行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