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分析: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宗旨在于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
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扎实的基础。
全册教材共有三个单元,分别是《屈辱与抗争》、《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建设民主富强国家》。《屈辱与抗争》这个单元包括三个小主题,分别是:《血泪国耻》、《悲壮的抗争》、《探求救国之路》。第二单元包括二个小主题,分别是:《来到嘉兴南湖》、《追求先辈足迹》、《开国大典》第三单元有三个小主题,分别是:《人民当家作主》、《祖国走向富强》。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年级大多数学生对品德与社会这一学科很感兴趣,学生对社会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对社会常识和社会生活能力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体验”、“尝试”、“调查”、“讨论”等方面,开阔学生视野,使学生通过对教材的学习,促进良好的品德形成和社会良好发展,特制定本学期教学计划。
三、教学目标:
1、了解近代中国的屈辱与抗争,使学生感受到作为中国人的自豪、骄傲和责任。
2、体验民主的生活、学习氛围。懂得参与集体的民主生活是我们的权利,也是我们的义务。要了解自己的特点,发扬自己的优势,要有自己的信心。
3、了解社会生活中的民主,直面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现象,认识自我,认识社会,解决生活中的困惑,探索做人的真谛。 4、学会独立,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做事。
5、感受祖国壮丽的山河,多彩的民族风情,古老的中华文明和今日的辉煌。
6、走向世界,学会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世界,感受和探讨人类文化的异彩及共同面临的问题。
四、方法措施
1、 学习新课标,吃透教材,理解本册编排内容的重点及难点。
2、 在课堂上,多提供学生参与的机会,使学生能发表自己的意见,个性得以发展。
3、 作业批改,注重书面语言表达能力的更新,个性张扬。
4、 作业批改,注重书面语言表达能力的更新,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内容的兴趣。
五、教学进度安排:
周 次 学 习 内 容 课 时 第1周 《血泪国耻》 2 第2周 第3周 第4周 第5周 第6周 第7周 第8周 第9周 第10周 第11周 第12周 第13周 第14周 第15周 第16周 第17周 第18周
《悲壮的抗争》 《探求救国之路》 《来到嘉兴南湖》 《追求先辈足迹》 《开国大典》 《人民当家作主》 《祖国走向富强》 复习 复习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