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13-07-28 13:50:38 星期日 来源: 新华网浙江频道 编辑: 陈小明
新华网浙江频道杭州7月26日电(倪百慧 冯源)“一二三四二二三四”一个红书包,两个羊角辫,整齐的动作,利落的转身。7月25日,由浙江省舞蹈家协会、杭州市江干区文化馆、杭州市夏衍小学选送的舞蹈《城里的马路》,在市文化馆完成了最后一次排练。 20名小舞者由钱塘外国语学校、竞舟小学、夏衍小学等多所小学选拔而来。其中,夏衍小学是杭州市江干区主要的民工子弟学校,现共有民工子弟719人,占学生总人数的51%。
这支舞蹈队中有来自夏衍中学的5名外来务工子女。夏衍小学的施老师说,虽然这些民工子弟的基础不比城里孩子,但他们很刻苦,在舞蹈内涵的领悟上也相当快。而学生赵伯楠也表示:“跳舞让我变得更自信”。
26日舞蹈队启程进京,对于比赛,同学们都信心满满。施老师说:“最重要的是能给孩子的童年留下美好记忆,这就是最大的收获。”张老师则说,此次赴京对孩子们来说也是很好的历练。
去年7月起,浙江省舞蹈家协会将普及舞蹈艺术的焦点放到了民工子弟身上。省舞协秘书长潘岚说:“孩子都一样需要文化的熏陶,而民工子弟却接触不到好的艺术资源,舞协就尽量用我们的资源帮助他们”。
今年4月,省舞协与包括夏衍小学在内的三所民工子弟小学合作,派老师为学生免费辅导。此次参赛节目由两位舞协编导历时两个月创编而成,也是双方合作的阶段性成果。潘岚说,舞协还计划将这项合作拓展到杭州周边市县,为更多的民工子弟架起通往艺术的桥梁。 据统计,截至2012年9月,在杭就读的民工子弟达到221659人,占义务教育阶段全部在校生人数的32.16%。随着城市包容性的增强、教育条件的改善,民工子弟逐步被都市所接纳。
“他们和我们没什么不一样,”来自竞舟小学的小队员钱斯羽说。此次参赛,让城里的孩子和民工子弟彼此加深了交流,也培养出了深厚的友情。“来到杭州的都是一家人。”(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