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好走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小学的德育工作

小学的德育工作

来源:好走旅游网
小学的德育工作

学校,是主要的育人园地,肩负着培养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的重任。

一个人的思想观念的形成,是要经过一个长期的、反复的过程的。小学时期的德育教育,是为人的一生奠定基础的。我们应该认识并重视小学的德育工作。

一、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我们所面对的小学生,纯洁如一张白纸,施朱则赤、施墨则黑。小学的德育工作,必须坚持正面灌输。也就是说,我们的思想道德教育好比“流水”、学生的头脑好比“禾苗”。禾苗适时浇水,则树叶茂盛;缺少水分,就会瘦弱枯萎,不能健康生长。灌输的内容是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优良道德品质教育。灌输的目的是最终把学生培养成祖国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小学德育工作面对的问题 (一)社会因素对学生的诱惑

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发展,导致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走出去,务工、经商。生存的现实,使我们的家长在不辞辛苦拼搏的同时,向孩子们传递着这样一个信息:赚钱第一,实惠为上。孩子们从小看到的是别人如何赚钱,如何享受。家长的教育与希望,也扭曲成为孩子更好地工作攥钱,让父母的腰板硬起来……

经济的发展,物质的丰富,带来了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们享受观念的滋生,好逸恶劳成了理所应当。

1

(二)不正之风对学生的毒害

各个领域的不正之风,毒害着社会,也波及到儿童的心理健康。外出辛苦务工的父母,回家后向孩子展现的不再是生活的艰辛,而蜕化成为辛苦后的放纵。有的在孩子面前就参与甚至组织赌博活动,有的进出不健康的娱乐场所,有的参加封建迷信活动……儿童对是非的鉴别力、自制力较弱,父母的不良行为直接影响了儿童心理健康。

(三)错误读书论对学生的误导

家长对孩子的希望值寄予过高,总希望孩子读书成名,平步青云。他们对孩子的成绩过问多。不如意时,对孩子的责骂多,并时常将孩子与一些成绩优良或曾因读书走出去的人来攀比,加大了孩子的心理压力。一旦孩子成绩上不去,家长则采取责、打的简单粗暴的手段,严重损伤了儿童的自尊。他们也会感到自卑、气馁,觉得自己太笨,完不成学习任务,有失父母厚望。与其这样,不如熬天混日,图个舒服。

三、正确开展德育工作

小学学生思维单纯,思想多变。我们的德育工作不但要讲求细心,而且要有耐心。了解学生年龄、性格、思想、爱好等,有针对性地做好每一个学生的教育工作。现在的学生思想敏锐,接受信息快,要做好德育工作必须注意灵活性,切忌呆板说教,要因人而异地进行疏导,要适应形势的发展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同时,我们还要善于激励。

(一)、“以六爱塑魂”为契机,净化学生的思想。

2

我们可以通过主题班会、板报、广播、朗诵、征文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正面的思想道德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不断增强他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教育他们学会自立、懂得自强、树立自信、严于自律。使学生能够养成爱党、爱祖国、爱家乡、爱父母、爱同胞、爱自然的高尚情操。此外,我们要引导学生知礼明礼、遵章守纪、敬人自律、真诚交往,告别一切不文明的言行。

(二)、依托“双爱好”,激发学生兴趣,增长学生技能,提高教育效果。

通过学校的课内外体育和艺术教育活动,让每个学生较好地掌握两项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技能,从而培养学生个性特长,锻造坚韧毅力、坚强意志,增强创新能力,实现全面发展。 通过“双爱好”培养计划的实施,挖掘学生潜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促使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的发挥,使学校形成良好的育人氛围;使教师和学生真正确立“双爱好”生的评价方式,教师要彻底改变教育教学观念,特别是不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鼓励、关注、培养在艺术等出类拔萃的学生,使他们得到更好的发展空间,能够不断进步,培养出在音乐、体育、美术、科技等方面的“名学生”。 (三)、利用太极拳的推广,锻造学生的锻炼体魄,领悟教学境界。

3

太极拳,可以锻炼我们学生的身体,而太极拳的原理对于我们教育学生,也能产生出其不意的效果。太极拳,以自然、柔轫、沉着、安舒为主旨。现在的学生,视野更广,个性更强,他们不再以老师为权威,他们已逐渐有自己的观点。我们如果时时存着“压制学生”的念头,采用体罚等手段来教育学生。我们的德育工作,效果也就可见一斑了。身为教师的我们,要善于唤起和诱发学生对道德现象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善感的心灵,以自觉的行动克服不良的行为。 (四)、重视学生的德育主体性

在德育过程中,我们要尽可能支持和满足学生的合理需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实践,逐步形成道德需要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机制,学生的道德行为才能有坚实的基础。

在德育过程中,我们要坚持以情为中轴,培养和丰富学生的道德情感,促进学生道德信念的形成,发展学生的主体性。

在德育过程中,我们要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开展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为学生实践锻炼积极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机会,使学生在活动中积极思考,主动发现问题,及时提出问题,自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保证学生独立自主地行使、支配自己的权利,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五)、“言教”和“身教”相结合

学生离开家庭步入校门,主要的教育者就是老师,他是学生心目中的偶像,其一言一行都对学生有深刻的影响。“言教”是重要的,学生能亲耳听到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应该做到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4

“身教”更为重要,学生能看到怎样做是正确的,怎样做是错误的。必须强调言行一致,用良好的自身形象影响人。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