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一i-卜 卜卜卜卜 . 卜卜 卜卜 k 卜卜卜 2016年1O月 第16卷1O期 护理管理杂志 Oct,2016 Journal of Nursing Administration Vo1.16 No.10 ・693・ T .了 =『.丫丫’r了丫丫丫丫'r丫’rTTT_『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 T丫’r'r丫1r丫T丫1r T丫丫丫 ・编者按・ . ‘1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健康多样化、多层次服务需求的不断提高,对护理队伍的服务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对毕业・l 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是护理继续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护生成长为一名专业护士,这个阶段正是其专业理念、价值.j 观、专业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科学的培训制度,规范及其有效的实施,对新人职护士职业价值观的形成,专业知识技能的强‘l 化,以及职业生涯规划的开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指导各地和医疗机构规范开展新人职护士培训工作,2016年2月.j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组织制定了《新人职护士培训大纲(试行)》,要求地方各级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加强对医疗‘1 机构新入职护士培训工作的指导,及时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各医疗机构高度重视新人职护士培训工作,参照大纲建立本单位.』 新入职护士培训制度和方案,保证培训效果。然而,我国关于新人职护士规范化培训研究起步较晚,部分地区医疗机构在新’1 入职护士培训方面开展过一些探索与实践,但在开展过程中,由于对其认识不足、培训标准差异大、师资不配套等问题,导致. 培训效果不显著。当前,新人职护士规范化培训亟待建立规范的培训大纲,结合实际情况开展新人职护士的规范化培训,通’1 过培训新人职护士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应急处理能力和整体护理服务能力,增强人文关怀和责任意识,能够独立、规范・l 地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为此,呼吁地方各级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扩大新人职护士规范化培训力度,全员参与护士.j 规范化培训工作,从而提升护理队伍的综合能力。 。{ ・护士规范化培训专栏・ 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的实施与思考 熊芳芳 ,肖明朝 ,赵庆华 ,韩涵 【摘要】文章从建立组织体系和制度、招录规范化培训护士、选拨培训师资、制订培训内容、统筹轮转安排、开展考核评价6个方面总结了重庆市 新人职护士规范化培训工作的具体实施情况,同时归纳了规范化培训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与不足,并提出了针对性建议,为推进新人职护士规范 化培训提供实践依据。 【关键词】新人职护士;规范化培训;管理 中图分类号:C93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1—315X(2016)10—0693—03 The practice and thinking of new nurse standardized tralning/XIONG Fang—fang ,XIAO Ming—zhao ,ZHAO Qing—hua ,HAN Han // Journal of Nursing Administration,-2016,16(10):693. 1.Nursing Department;2.the Hospital Ofice,fthe Fistr 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Chongqing 400016,China 【Abstract】The article concluded the implementation of new nude standardized training through six pans which are establishing system and principle,em— ployment,selecting teachers,identi ̄ing training content,planning arrangement nd evalauation.Moreover,it concluded the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suggestions to improve new nurse standardized training. 【Key words】new nurses;standardized training;management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健康需求不断提高,对护理 事业发展提出新的要求。2016年2月,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 员会办公厅印发《新人职护士培训大纲(试行)》的通知 ,明 确规定“各医疗机构要高度重视新人职护士培训工作,建立新 人职护士培训制度和培训方案,以提高护理队伍整体素质和临 床护理服务能力”。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指护士在完成护理 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服务需求 。重庆市卫生和计 划生育委员会依据当前政策以及借鉴国内外新入职护士规范 化培训大纲,于2014年在全市启动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工 作。本研究为完善新人职护士规范化培训体系,推进规范化培 训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1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的实施 1.1建立组织体系和制度 专业院校基础教育后所接受的护理专业化培训,使护士所学的 知识、技能得到全面深入提高的教育和实践过程 。规范化培 训既是护理学发展的关键环节和护理人才梯队培养的主要任 为保障护士规范化培训工作统一有序开展,重庆市卫生计 划生育委员会组建了“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科教 务之一,又是提高新人职护士护理专业知识和临床护理技能的 重要途径 。国内外经验也表明,新进入工作岗位的护士需 经过一系列规范化培训,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满 工作单位:400016,重庆市,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护理部;2.院 办公室 处一培训基地毕业后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一临床科室”三级组 织管理体系。科教处负责统筹护士规范化培 ̄llS:作;各培训基 地毕业后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负责护士规范化培训管理工作、 对培训情况全程质量监控;各临床科室形成“护士长一总带教 老师一分带教老师”三级负责制,具体负责对规范化培训护士 基本技能和基本理论知识培训与考核。同时,各培训基地根据 作者简介:熊芳芳(1986一),女,江西九江人,护理部干事,护师,硕士,主 要从事护理管理和护理教育工作。E—mail:fangfangyx2016@163.com 2016年1O月 第l6卷lO期 护理管理杂志 0ct.2016 Vo1.16 No.1O Journal of Nursing Administration 《重庆市护士规范化培训标准》 ”j,结合各基地实际情况制订 规范化培训护士管理制度。 1.2招录规范化培训护士 2014年至2015年,重庆市2O所护士规范化培训基地共有 历护士轮转培训2年,本科学历护士轮转培训1年 ” ,各培训 基地结合各临床科室护理人力资源情况、科室护理带教能力, 统筹安排新人职护士规范化培训的临床科室轮转,基本要求 为:本科学历护士轮转4个科室,包含1个内科系统科室、1个 外科系统科室、急诊科/ICU/手术室3个科室任选其一、1个机 动科室;大专学历护士轮转8个科室,分别为3个内科系统科 室、3个外科系统科室、急诊科/ICU/手术室3个科室任选其一、 1个机动科室,每个科室轮转周期为3个月 。 1 696名新入职护士参加规范化培训。入选条件:①具有护理 学专业大专及以上学历;②获得护士执业资格证书或护士执业 资格考试成绩合格;③愿意从事临床护理工作,且工作时间在 3年内的新人职护士。各培训基地通过“培训基地提前申报预 招生人数一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审批一网络公布各培训 基地护士规范化培训招生信息一护理专业社会人员网上报名 一基地资格审查一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组织统一入 学理论考试一基地专业面试并上报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 会一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审核批准”的程序公开招录规范 化培训新人职护士。 1.3选拔培训师资 根据“重庆市护士规范化培训基地临床护理师资培训班工 作方案”规定,要求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或主管护师专业技术 职称、临床工作时间>t2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临床思维能 力、热爱I临床带教工作者为培训师资。为保障培训质量,各培 训基地结合医院实际情况,高标准、严要求选拔临床带教师资。 1.4制订培训内容 为保障全市新人职护士规范化培训效果,依据重庆市卫生 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制订的“重庆市护士规范化培训标准”统一 培训内容,对培训基地院级和科室层面培训分别作出明确 要求。 1.4.1院级培训院级层面的集中培训由基地毕业后医学教 育委员会负责组织,培训内容包括:①入院时的岗前集中理论 培训,包括医院文化、法律法规、核心制度、沟通技巧、医院感染 防控、责任制整体护理实施、患者安全知识、临床常见应急预案 等,培训学时为30-40学时/年;②“三基”技能强化培训:根据 临床护理操作技术使用频率和规范化培训护士基本技能掌握 情况,基地毕业后医学教育委员会定期组织强化技能培训,手 卫生、心肺复苏、静脉输液技术、注射技术为基本培训项目,培 训l2~24学时/年;③专业集中理论培训:由培训基地毕业后医 学教育委员会计划、医院各护理片区举办专科护理理论知识培 训,以帮助新护士系统学习外科、内科常见疾病及常见急危重 症的病情观察和护理,每个片区培训12~l5学时/年。 1.4.2科级培训各科室培训由护士长和带教老师负责,通 过临床查房、个案讨论、专题讲座、现场演练及个人自学等方式 开展,培训内容包括:①岗位培训:护理岗位职责及工作流程、 科室规章制度、护理管理制度与规范、护理质量控制标准等; ②专业培训:专科常见疾病的病情观察和护理要点;专科常见 护理操作技能,包括外科无菌技术、骨科轴线翻身技术、妇科导 尿术与会阴护理、呼吸内科吸痰技术、ICU中心静脉压测量和呼 吸机的使用等;③安全管理知识培训:压疮、跌倒、坠床、非计划 拔管等风险的评估、观察要点及护理防范措施,特殊药物的管 理与应用,常见护理应急预案、护患纠纷预防与处理以及护理 不良事件的预防与处理;④患者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知识。 1.5统筹轮转安排 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以临床科室轮转培养为主,大专学 1.6开展考核评价 为及时评价培训效果,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统一 制作下发了《重庆市护士规范化培训考核手册》,以记录考核结 果。规范化培训护士在临床科室轮转过程中需完成并通过各 科室出科理论和专科护理操作考核项目,同时,各科室护士长 与带教老师还要一同对规范化培训护士的综合素质、能力和需 改进之处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记录在规范化培训护士的考 核手册中;培训基地医学继续教育委员会于规范化培训护士每 一轮转科室出科前收集其培训手册,检查规范化培训护士在科 室轮转期间培训计划完成情况及考核结果,对于考核不合格的 规范化培训护士,与其谈话并了解情况,及时帮助改进。另外, 各培训基地还根据基地实际情况建立了多种考核机制,包括培 训基地在院级岗前集中培训结束后采取闭卷理论测试和操作 实战的方式即时进行考核;培训基地定期深入规范化培训带教 科室,随机抽考规范化培训护士基本技能和责任制整体护理掌 握情况;培训基地要求规范化培训护士每一轮转阶段完成一次 小讲座和护理查房考核等。为更加客观、全面和统一地对各培 训基地培训效果进行整体系统评价,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 员会最后还要对完成轮转的规范化培训护士组织统一的理论 考试和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 ination,OSCE),考核合格者方可结束护士规范化培训并获得重 庆市护士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截止2015年6月,310名培训 1年期的本科学历规范化培训护士结业并获得重庆市护士规范 化培训合格证书,所有护士均顺利上岗。用人单位反馈,经过 规范化培训的护士在临床护理能力和综合素质总体上好于未 经过规范化培训的护士,并呼吁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扩大护士规范化培训面,全员参与,提升护理队伍综合能力。 2思考 2.1政策与保障体系不完善使培训动力不足 《护士条例》相关条款规定,护士有接受专业培训的权 利 ,说明继续教育培训对护士具有强制性和普适性,但对新 护士规范化培训尚没有明确制度或法规来规范和保障。目前, 新人职护士规范化培训仅在部分获得护士规范化培训资格的 培训基地实施运行,由于护理队伍人力配备不足,未获得培训 资格的医疗机构并不能实现同时将大量新护士派送到培训基 地接受规范化培训;另一方面,由于政府给予的培训配套经费 不足,培训基地在提供培训师资、物资和平台的同时,还承担着 给规范化培训护士发放生活补助的经济压力,以上政策和保障 体系的不完善与缺如,均客观制约了新人职护士规范化培训工 作的深入和广泛开展。因此,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尽快完善护士 规范化培训保障制度和政策,借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模式, 从制度立法的角度对新护士规范化培训给予认定和支持,加大 对护士规范化培训工作的经济扶持力度,并探索多层级护士规 2016年10月 第l6卷1O期 护理管理杂志 Oct,2016 Journal of Nursing Administration Vo1.16 No.10 ・695・ 范化培训基地的考核、管理制度,推动院内护士规范化培训,扩 大护士规范化培训面,实现新人职护士全员参与培训,全面促 进护理队伍整体素质和能力的提升。 2.2统一的培训标准和方式难以激发高学历护士培训积极性 本研究中,规范化培训对象有大专、本科、研究生学历的新 护士,对于不同学历的护士,除了在培训时间上有差异外,在培 训内容、培训方法和考核要求等方面均相同,没有针对不同层 次新护士不同能力培养的分层培训体系。不同学历的护士在 学校受到的教育内容和层次不同,其知识基础、能力水平和培 训需求也会存在差异,若对所有学历层次的新护士采取统一的 培训标准和培训方式,势必不能满足其需求。 ,因此,卫生行政 主管部门应当进一步完善护士规范化培训标准,在培养新护士 I临床实践能力的同时,还应该针对不同学历的新护士采取不同 的培训和考核体系,培养不同知识结构、不同能力和不同特长 的护理人才,提高高学历护士参与规范化培训的动力和积极 性,从而满足人们日益多样化的卫生服务需求。 2.3培训科室对规范化培训护士定位不准确影响培训效果 在开展护士规范化培训过程中,由于对新人职护士规范化 培训工作认识不足,部分培训科室对规范化培训护士定位不够准 确。一方面,有的科室将规范化培训护士当成实习护士,培训和 管理与实习护生合为一体,新人职护士均安排有带教老师指导, 为避免护理差错的发生,只能从事一些基础护理工作,并且都在 带教老师帮助和指导下完成,不能针对规范化培训护士因材施 教,缺少对新护士临床评判性思维和独立解决临床复杂事件能力 的培养;另一方面,部分科室认为规范化培训护士经过临床实习 和前期的轮转培训后,其能力已经能够独立胜任临床护理工作, 且均已获得护士执业资格,因此,把规范化培训护士当成暂时补 充科室护理人力的来源,导致过分重视对规范化培训护士使用, 而忽略了对其系统的培训。因此,相关主管部门应当进一步完善 新人职护士规范化培训工作方案,在明确规范化培训护士培训要 求的同时,对规范化培训护士的角色定位、执业范围、工作要求作 出明确的规定。同时,探索与新护士规范化培训工作配套的人事 管理制度,以更好引导和规范化培训基地开展规范化培训护士的 培训和管理,从而保障培训效果。 2.4师资水平参差不齐拉大培训质量差距 护士规范化培训是一项新的工作,临床科室如何开展带教 并没有统一的指导规范,加上各培训基地、各培训科室带教师 资对护士规范化培训工作的认识程度和本身能力不同,导致各 临床科室对规范化培训护士的培训质量参差不齐。卫生行政 主管部门应定期开展护士规范化培训基地带教师资培训,帮助 培训师资正确认识护士规范化培训,提升培训师资规范化培训 带教能力,促进护士规范化培训师资队伍同质化发展,从而保 证护士规范化培训的整体质量。同时,培训基地可建立带教科 室和带教师资考核评优机制,定期评价各科室培训质量和评选 优秀,达到规范护士规范化培训临床教学管理、激励带教师资 的教学创新性和责任感,从而更好保证护士规范化培训质量。 3小结 新人职护士是补充护理人力的主力军,将成为护理队伍最 基础的人才,培养新人职护士临床思维,帮助其理论知识结构 与临床护理实践有效衔接,在其从事护理专业早期给予以提升 临床实践能力为重心的规范化培训至关重要。国内关于新人 职护士规范化培训研究起步较晚,部分地区医疗机构或科室在 新人职护士培训方面开展了一些探索与实践,但总体上存在培 训对象学历要求不同、培训标准不一致、培训制度差异大、政策 不足或不配套等问题,制约了新护士培训规范、持续开展[9,14]。 重庆市在开展新人职护士规范化培训过程中取得了一定效果, 但同样也发现了一些不足。在这场新时期护理人才培养的攻 坚战中,希望政府能给予更多、更全、更明确的宏观调控,完善 相关政策保障、建立师资培养体系,完善培训基地评估机制,建 立健全符合中国国情的新护士培训体系,实现新护士规范化培 训标准统一化、培训过程科学化、培训效果同质化,从而保证护 理人才队伍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为推动分级诊疗奠定护 理人力基础。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印发《新人职 护士培训大纲(试行)》的通知[S].2016. [2] 陆琦,邵阿末,蔡英华,等.新护士规范化培训体系的构建及l临床 实践[J].护理研究,2016,30(2):615—617. [3]李小卫,王志稳,李淑迦,等.我国新毕业护士培训的现状及思 考[J].护理管理杂志,2012,12(7):487—489. [4]骆金铠,陈静,谷水,等.北京市属医院护士规范化培训模式介 绍[J].中国护理管理,2015,15(2):129—132. [5]裴风华,刘冰熔,李剑锋.标准化病人一现代高等医学教育新模式 的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8):87—88. [6] 肖菊青,魏艳,张慰伦.新毕业护士培训需求的调查与分析[J]护 理管理杂志,2006,6(7):10—15. [7]王曙红,彭华,陈嘉.新护士规范化培训体系的建立及其实施效 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26(22):60—61. [8] 李星梅,刘秀芝,郭建新.规范化培训对低年资护士执业能力的影 响[J].护理管理杂志,2010,10(10):741—742. [9] 葛玉荣.日本临床护理实践能力阶梯教育系统[J].中国护理管 理,2010,10(8):92—94. [1O]张翠娣,鲁剑萍.大专和本科新护士规范化培训的做法和效果[J]. 护理管理杂志,2011,11(5):343—344. [11]Rishel CJ.美国护士毕业后教育现状[J].刘宇,译.中国护理管 理,2011,11(11):5—7. [12] 重庆市毕业后医学教育委员会.重庆市护士规范化培训标 准[EB/OL].[2016—07—3O].http://www.docin.com/p一 767941840.htm1.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护士条例[EB/OL].[2016—08—01]. http://laodongfa.yjbys.com/xin/1 10076.htm1. [14]谷水,贾明艳,骆金铠,等.借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模式建立护 士规范化培训体系[J].中国护理管理,2015,15(2):133—135. (收稿日期:2016—06—08;修回日期:2016—07—20) (本文编辑:张岚,吴佩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