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好走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7年北京市中考物理试卷(答案)

2017年北京市中考物理试卷(答案)

来源:好走旅游网
Myq教研资料---中考试题

2017年北京市中考物理试卷(答案)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8小题,共36.0分)

题号 答案 1 C 2 A 19 ABD 3 C 4 B 5 B 21 ACD 6 A 22 AD 7 D 8 A 23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D 24 B A 25 D 26 BC C C 27 AC D 28 AC A C D 30 BD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36.0分) 题号 答案 20 AC 29 BD ABD ABC ABD

第II卷(非选择题)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0分)

31. 答:添加器材:完全相同的滑槽轨道一个;

实验步骤:①将完全相同的两个带有滑槽的轨道丙排放在水平桌面上,使两端对齐; ②将AB两个金属球分别放置在两个轨道的最高点,从静止开始同时释放,观察两球是否并排滚动,直到轨道零刻度线处.

实验分析:若两个小球AB并排滚动到零刻度线处,说明小球下落的速度与小球的质量无关,小华的观点正确;若两个小球AB先后滚动到零刻度线处,说明小球下落的速度与小球的质量有关,小刚的观点正确. 32. 解:探究液体温度的变化与液体的比热容有关时,应控制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即两个电阻在相同的时间内放出的热量是相同的,故要用两个相同的电阻串联接入电路中,如图所示:

实验步骤:

①按电路图连接电路,读出甲乙烧瓶中温度计的示数t0,并记录在表格内;把水的比热容和煤油的比热容也记录在表格内;

②闭合开关,通电一段时间后,同时读出甲乙烧瓶中温度计的示数t,并记录在表格中,然后断开开关;

③利用△t=t-t0计算温度的变化,并将△t的值记录在表格内. 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C/J/(kg•℃) t0/℃

t/℃ △t/℃

解:由图知:弹簧秤的分度值为0.2N,指针正好指在2N的刻度上,因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0N.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56.0分)

33. 解: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为1mm,起始端从0开始,末端刻度值为2.80cm. 故答案为:2.80.

34.如图所示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______ N.

答案 第1页,共6页

由图知:弹簧秤的分度值为0.2N,指针正好指在2N的刻度上,因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0N.

35. 电阻的温度

解:根据题意通过改变电阻的温度来改变电阻,从而改变电流,使得I1<I2.故小明所探究问题的自变量是:电阻的温度. 故答案为:电阻的温度. 36.

甲容器中活性炭上面的过滤材料与乙容器中活性炭上面的过滤材料不同;将甲乙两容器清空后,在甲容器中依次放入活性炭、锰砂、鹅卵石,材料厚度均为3cm,在乙容器中依次装入石英砂、锰砂、鹅卵石,材料厚度均为3cm 解:(1)小东实验过程控制的材料不同,即甲容器中活性炭上面的过滤材料与乙容器中活性炭上面的过滤材料不同;

(2)改正的步骤:将甲乙两容器清空后,在甲容器中依次放入活性炭、锰砂、鹅卵石,材料厚度均为3cm,在乙容器中依次装入石英砂、锰砂、鹅卵石,材料厚度均为3cm. 37. 解:

实验步骤:

①将带支架的杠杆放在水平位置,调节杠杆使其水平平衡;

②将重力为1N的钩码(阻力F2)挂在支点右侧0.05m处(阻力臂L2),将弹簧测力计的挂在支点右侧的0.1m处竖直向上拉弹簧测力计,使杠杆水平平衡,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动力F1),将F2、L2、F1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③保持弹簧测力计的位置不动,将重为1N的钩码依次挂在支点右侧0.1m、0.15m、0.2m、0.25m处,仿照步骤②再做4次,将F2、L2、F1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④保持弹簧测力计的位置不动,将两个重为1N的钩码挂在支点右侧0.05m处,竖直向上拉弹簧测力计,使杠杆水平平衡;将F2、L2、F1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⑤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F2与L2的乘积,并记录在表格中. 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阻力F2/N 阻力臂L2/cm 阻力臂与阻力的乘积F2L2/Ncm 动力F1/N 38.如图所示,电源两端电压U保持不变,电阻R1的阻值为6Ω,电阻R2的阻值为18Ω. 当开关S闭合时,电压表示数为 3V.求:

(1)电流表的示数 I; (2)电源两端的电压 U. 解:

(1)开关S闭合时,两电阻串联,电压表测量的是电阻R1两端的电压, 电路中的电流I=I1=

=

=0.5A,即电流表示数为0.5A;

(2)根据欧姆定律可得,

R2两端的电压U2=IR2=0.5A×18Ω=9V, 则电源电压U=U1+U2=3V+9V=12V. 答:(1)电流表的示数0.5A; (2)电源两端的电压12V.

39.如图是用滑轮组提升建筑材料A的示意图,在竖直向下的拉力F作用下,使重 900N 的建筑材料A在5s的时间里,匀速竖直上升了1m,

初中物理试卷第2页,共6页

Myq教研资料---中考试题

绳自由端匀速竖直向下移动了2m. 在这个过程中,拉力F为500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 P. 求: (1)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2)拉力F的功率 P. 解:(1)W有用=Gh=900N×1m=900J; W总=Fs=500N×2m=1000J; 机械效率η=

×100%=

×100%=90%;

(2)拉力F的功率: p=

=

=200W.

答:(1)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90%; (2)拉力F的功率 为200W.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40. 答:(1)可以借鉴洛阳桥的筏形基础,用钢筋将所有独立基础连接起来,并浇注水泥,使所有基础形成一个整体,使整个建筑物的荷载承受在一块整板上,使用筏形基础增大了受力面积S,根据p=

可知,在同等受力情况下,可以减小压强,另一方面,

由钢筋水泥筑成的基础,也能增强基础的整体性,看有效避免不均匀沉降;

(2)①洛阳桥桥墩被设计成船型有助于减小桥墩上游水面受到的水流的冲击作用,还能大大降低桥墩对水流的阻力,从而减小水流对桥墩的冲刷. ②飞机、潜艇、高铁的牵引机等,都做成流线型来减小阻力. 六、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0分) 41. 2098

42. 解:由表格数据可知,U与R成一次函数关系,可设为U=kR+b, 把R=2Ω,U=3V和R=6Ω,U=5V代入可得: 3V=k×2Ω+b,5V=k×6Ω+b,

联立等式可得:k=-10V/A,b=12V, 则U=0.5V/Ω×R+2V,

所以,当电阻R=5Ω时,电压U=0.5V/Ω×5Ω+2V=4.5V. 故答案为:4.5.

43. 小磁针与直导线距离远;使小磁针尽量靠近直导线,小磁针静止时,给直导线通电,观察小磁针指向是否变化,若小磁针指向变化,说明猜想正确;若小磁针指向不变化,说明猜想错误. 解:(1)在验证电流产生磁场的实验中,小东连接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他把小磁针(图 中没有画出)放在直导线AB的正下方,闭合开关后,发现小磁针指向不发生变化. 经检查,各元件完好,电路连接无故障:说明电流一定时,磁场的强弱应该与距离有关,故猜想小磁针指向不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小磁针与直导线距离远;

(2)写出检验你的猜想是否正确的方法:使小磁针尽量靠近直导线,静止时,给直导线通电,观察小磁针指向是否变化,若小磁针指向变化,说明猜想正确;若小磁针指向不变化,说明猜想错误 故答案为:(1)小磁针与直导线距离远;(2)使小磁针尽量靠近直导线,静止时,给直导线通电,观察小磁针指向是否变化,若小磁针指向变化,说明猜想正确;若小磁针指

答案 第3页,共6页

向不变化,说明猜想错误.

磁场强弱与电流大小、距离的远近有关,据此得到此题的答案. 本题主要考查电流产生磁场的实验,要会设计实验.

44. 解: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有两个:液体的密度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小明认为:任何情况下,浮力F都与排开液体的体积V成正比;可以通过改变液体密度的方法来证明小明的观点是错误的. 实验步骤:①将挂在弹簧测力计挂钩上的铝块浸没在A容器的酒精中,铝块排开酒精的体积为铝块的体积V1,记录此时测力计的示数为F; ②将铝块从酒精中取出后擦干,再挂在测力计下慢慢浸入B容器中的水中,当测力计示数为F时,发现铝块没有全部浸入水中,即铝块排开水的体积V2<V1.

这个实验证明铝块受到的浮力与铝块排开的体积不成正比,故小明的观点是错误的. 答:①将挂在弹簧测力计挂钩上的铝块浸没在A容器的酒精中,铝块排开酒精的体积为铝块的体积V1,记录此时测力计的示数为F; ②将铝块从酒精中取出后擦干,再挂在测力计下慢慢浸入B容器中的水中,当测力计示数为F时,发现铝块没有全部浸入水中,即铝块排开水的体积V2<V1.

这个实验证明铝块受到的浮力与铝块排开的体积不成正比,故小明的观点是错误的.

初中物理试卷第4页,共6页

Myq教研资料---中考试题

2017年北京市中考物理试卷(分析)

一、总体分布分析 题型 单选题 多选题 实验探究题 计算题 简答题 综合题 二、难度分析 20.5 %79.5 %容易较易 题量 18题 12题 2题 7题 1题 4题 分值 36.0分 36.0分 12.0分 56.0分 5.0分 40.0分 分值占比 19.5% 19.5% 6.5% 30.3% 2.7% 21.6% 三、知识点分析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知识点 导体与绝缘体 光的反射现象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电流的热效应 液化现象及其应用 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平面镜成像的应用 减小摩擦 杠杆的分类 安全用电常识 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 生活中的透镜 电能与电功的应用 电路的动态分析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压强的大小比较 阿基米德原理 光的反射定律 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大气压的应用 增大压强 磁感线 磁场 分值 2.0分 2.8分 2.0分 2.0分 2.0分 2.0分 2.0分 2.0分 2.8分 2.0分 2.8分 2.0分 2.0分 1.0分 24.0分 1.0分 1.0分 2.0分 2.0分 0.8分 0.6分 1.0分 1.0分 分值占比 对应题号 1.1% 1.5% 1.1% 1.1% 1.1% 1.1% 1.1% 1.1% 1.5% 1.1% 1.5% 1.1% 1.1% 0.5% 13.0% 0.5% 0.5% 1.1% 1.1% 0.4% 0.3% 0.5% 0.5% 1 2,19 3 4 5 6 7 8 9,19 10 11,21 12 13 14 14,18,27,29,38,42 15 15 16 17 19 19 20 20 答案 第5页,共6页

序号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知识点 电磁感应 分子间的作用力 蒸发现象 四冲程内燃机的工作原理 参照物及其选择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机械能及其转化 实验:探究固体熔化和凝固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电流的形成 电压的概念 固体密度的测量-综合 物理常识 电功率的计算 温度的概念 电功率的概念 科学探究的方法 影响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 控制变量法 长度的测量及刻度尺的使用 弹簧测力计及其使用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滑轮 功率的计算 减小压强 变阻器及其应用 奥斯特实验 实验: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分值 1.0分 0.8分 0.8分 0.6分 1.0分 1.0分 1.0分 3.0分 1.5分 1.5分 3.0分 3.0分 1.5分 3.0分 1.5分 3.0分 6.0分 14.0分 8.0分 8.0分 8.0分 8.0分 4.0分 4.0分 5.0分 10.0分 10.0分 10.0分 分值占比 对应题号 0.5% 0.4% 0.4% 0.3% 0.5% 0.5% 0.5% 1.6% 0.8% 0.8% 1.6% 1.6% 0.8% 1.6% 0.8% 1.6% 3.2% 7.6% 4.3% 4.3% 4.3% 4.3% 2.2% 2.2% 2.7% 5.4% 5.4% 5.4% 20 21 21 21 22 22 22 23 24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36 33 34 35 37 39 39 40 41 43 44 初中物理试卷第6页,共6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