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公管2班 学号:201111521222 姓名:欧树煜
学习心得
不知自觉中,第一学期专业导论课已经结课了,真的挺快的。上了专业课后,我对公管事业管理还是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并非深入的了解,因为学的是理论,只是表面,要真正了解一件事物还是需要通过实践来完成的。正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走千里路”,但这仅是我个人观点。
那就从一下六个方面来谈谈我对公管事业管理的了解:
一、 专业发展状况:“培养具备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这是老师在第一次课中提到的关于公管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但其实给我留下更深印象的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呈现出三大主要特点:专业方向多样化,所授学位差异性大,办学方式灵活。更其他许多专业,公管事业管理专业可以算是一个新兴的专业,但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公共事业改革的推进,我国亟需大量公共事业管理人才。我个人对公管事业管理专业的前景还是挺看好的。
二、 人才培养模式:其实许多公管事业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并未进入公共事业管理领域就业,这也是很多关于人才培养问题产生的原因。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出现了一下几种片面的观点:“变异”与“超前”论,“准公务员”论,泛管理人才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应做到以下两点:突出专业特点,按“四条”主线设置核心课程;保持工具性课程与价值性课程动态平衡。实践性教学环节。 由以下内容构成:学年论文,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经常性的校内外社会实践活动。
三、 专业精神:公共事业管理作为一项基本的人类社会活动 ,同样要求一种与时俱进的专业精神指引。而我们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精神基本要旨是:以和谐为基本理念,培育公共精神,致力于最基本的善,强调实践精神。坚持专业精神建设的重要意义:“专业精神”的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职业化的基本要求;“专业精神”建设是公共理论的新发展之价值体现。所以说呢,科学的“专业精神”指引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
四、 课程体系:“以公民为中心的公共管理 ;开放和透明的公共管理;具有回应力和责任性的公共管理;公平的和具有社会包容性的公共管理;有效率和高绩效的公共管理;参与式和网络式的公共管理;法治化的公共管理”,这段话对于我对公管事业管理的了解产生了挺大的作用,公管事业管理开设的课程真的很广泛,相信如果真的学起来一定很不容易,但如果能够认真学完,也必定受益匪浅。这里也简单地提一下课程设置:1.公共理论课;2.人文基础课;3.专业和专业基础课群;4.能力和方法培养课程群。
五、 就业:说实话,公管事业管理的就业需求还是不旺,虽然说就业率会逐年提升,但是上面也有提到,公管事业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从事的领域大部分不属于公管事业管理领域。这也证明了公管事业管理的一个特点,能动性强,其实也有显示出弊端就是,专业性弱。不管怎么说,就业是最讲究就是专业定位,我们应该学会调整专业定位以回应市场需求。
六、 学习方法:“阅读训练法,研究性学习”,这是老师在课堂上提到学习公管事业管理的两大学习方法,在我理解看来,就是“理论+实践”,把理论付诸于实践,在实践中证实理论。理论是根,是本。老师在课上也介绍了多种关于训练阅读方法,比如说激发兴趣原则,循序渐进原则,读物择优原则等,都将对我以后公管事业管理的学习产生巨大影响。其实更重要一点也是老师强调到的,师生交流。
关于公关事业管理的种种,我也还未深入了解。这些理论理解也是在课堂上得来,算是对这学期上完专业导论课的总结。但是,随着课程的进展,以后更多的阅读和实践会使我对公管事业管理有进一步理解。我期待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