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学号
0121204930708 实验课成绩
武汉理工大学
学 生 实 验 报 告 书
实验课程名称 基础工业工程实验 开 课 学 院 机电工程学院 指导老师姓名 张峰 学 生 姓 名 ABCD 学生专业班级 机电类0000班
2012 — 2013 学年 第 2 学期
实验课程名称: 基础工业工程
实验项目名称 实验者 同组者 作业测定及标准工时制定 ABCD 专业班级 机电0000 实验成绩 组别 实验日期 2013-6-12 第一部分:实验分析与设计 一、实验内容描述(问题域描述) 1、学会用秒表时间研究的方法对作业视频进行作业测定。 2、根据作业测定的结果制定标准工时。 二、实验设计(包括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手段的确定,实验步骤,实验过程等 ) 1.选择研究的作业,选择用手进行的具有高度复杂性的装配工作,(在共享文件夹视频中选取)。 2.反复观察工作情况,熟悉工作过程,收集相关资料。 3.打开ISE软件,点击“产品标准库”,建立分析视频的产品、产线和工序。 4. “视频管理器”页面,将建立的产品名称与分析视频进行一对一的关联 5.进入“工序分析”页面,输入已建立好的产品名称,选中“视频分析法”和要分析的视频文件,点击“下一步”,即进入界面。 6.划分操作单元。点击视频“开始播放”按钮,当第一个单元结束时,点击“动作结束”按钮,在界面的数据输入区输入每个单元的测试时间和其它相关数据,然后点击“保存”按钮。 注意采用划分操作单元原则进行单元划分。 7.计算观测次数(一般采用误差界限法,误差+5%,可靠度为+95%)。 8. 测试数据处理。 (1)采用三倍标准差法剔除异常值并计算各单元实际操作时间; (2)作业者评定,确定评定系数; (3)设定宽放时间; 9.计算标准工时 10、实验报告及要求 A、在实验报告中详细列出实验步骤。 B、写出详细的标准工时的计算过程 三、主要实验工具、仪器设备及耗材 实验室计算机 视频源:支撑条准备.mpg 第二部分:实验结果分析 一、实验结果描述 利用ISE基础工业工程软件对动作进行测评,测试速度均为1。 评定系数由平准化法评定得到: 熟练系数C2 努力系数C1 工作环境系数C 一致性系数D 评定系数为10% 系统得到的时间结果如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动作名称 测试时间 正常时间 移动取物品 0 0 走步并手中动作 1.66 1.83 动作1 3.01 3.31 手取出动作 3.32 3.65 动作2 2.2 2.42 走步并手中动作 1.57 1.73 动作1 3.61 3.97 手取出动作 0.49 0.54 动作2 2 2.2 走步并手中动作 1.59 1.75 动作1 2.45 2.7 手取出动作 0.64 0.7 动作2 2.44 2.68 移动取物品 0 0 取物品 3.68 4.05 上体移动 0.67 0.74 放入 2.47 2.72 移动并把多余的放下 0 0 取物(期间出现意外) 0 0 在帮助下收拾好并开始离开 7.53 8.28 移动开始放物品 0 0 移动并放物品 2.71 2.98 移动 0 0 移动并取物品 6.85 7.54 移动并放物品 6.27 6.9 移动 0 0 移动取物品 7.04 7.74 移动 0 0 放物品 3.35 3.69 开始时间 00:28.4 00:03.4 00:05.1 00:08.1 00:11.4 00:13.6 00:15.2 00:18.8 00:19.3 00:21.3 00:22.8 00:25.3 00:25.9 00:28.4 00:29.8 00:33.5 00:34.2 00:36.6 00:39.4 00:44.4 00:51.9 00:54.5 00:57.2 00:59.4 01:06.3 01:12.6 01:15.8 01:22.8 01:24.9 动作性质 无效作业 辅助作业 有效作业 辅助作业 有效作业 辅助作业 有效作业 辅助作业 有效作业 辅助作业 有效作业 辅助作业 有效作业 无效作业 有效作业 有效作业 有效作业 无效作业 无效作业 有效作业 无效作业 辅助作业 无效作业 辅助作业 辅助作业 无效作业 辅助作业 无效作业 辅助作业 说明: 作业测定的是传送带上的一个支撑条准备的工位,所有动作均由人手工操作; 显然第2到13个动作为3个周期的循环动作; 根据数据得到: 人机操作及时间类别结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动作名称 移动取物品 走步并手中动作 动作1 手取出动作 动作2 走步并手中动作 动作1 手取出动作 动作2 走步并手中动作 动作1 手取出动作 动作2 移动取物品 人机操作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时间类别 其他 双手作业 双手作业 双手作业 双手作业 双手作业 双手作业 双手作业 双手作业 双手作业 双手作业 双手作业 双手作业 其他 时长 1.48 1.66 3.01 3.32 2.2 1.57 3.61 0.49 2 1.59 2.45 0.64 2.44 1.48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取物品 上体移动 放入 移动并把多余的放下 取物(期间出现意外) 在帮助下收拾好并开始离开 移动开始放物品 移动并放物品 移动 移动并取物品 移动并放物品 移动 移动取物品 移动 放物品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其他 右手作业 右手作业 其他 其他 其他 其他 右手作业 其他 右手作业 右手作业 其他 双手作业 其他 右手作业 3.68 0.67 2.47 2.79 4.95 7.53 2.58 2.71 2.23 6.85 6.27 3.2 7.04 2.08 3.35 根据数据得到: 需要强调的是计算标准工时的计算步骤: 1、作业评定,计算正常时间 在进行抽样测试过程中,我们所选取的工人的作业速度和工厂整体平均作业速度存在差异,作业者评定的目的就是为了消除此差异。(具体评定方法见教材第七章第四节) 2、设定宽放时间, 根据工厂内的实际将宽放分为以下5种: a私事宽放。操作者生理方面需要耗费的时间。根据工作环境及操作者的身体条件,一般在2%~7%之间取值; b疲劳宽放。为恢复操作者生理和心理的疲劳需要耗费的时间。根据操作者的身体条件和劳动强度,一般在1%~5%之间取值。 c程序宽放。机器、物料、物料等都会引起工时的损耗,这些都归在程序宽放范围内。 d特别宽放。由于工艺设计等方面引起的工时损耗就是特别宽放的范畴。 e政策宽放。公司管理制度引起的工时消耗和福利,就是政策宽放。 宽放率(%)=(宽放时间/作业时间)×100% 3、计算标准工时 标准时间正常时间宽放时间 标准时间平均观测时间评比系数宽放时间 标准时间正常时间1宽放率 经过计算得到循环动作的标准时间如下: 走步并手中动作 动作1 手取出动作 动作2 1.60 3.01 2.84 2.20 辅助作业 有效作业 辅助作业 有效作业 单位:秒(s) 二、实验小结、建议及体会 通过实验来学以致用,我受益匪浅。 实验课程名称: 基础工业工程
实验项目名称 实验者 同组者 ABCD 动作分析实验 专业班级 机电0000 实验成绩 组别 实验日期 2013-6-15 第一部分:实验分析与设计 一、实验内容描述(问题域描述) 1、掌握动作分析的原理和方法。 2、通过分析能够发现作业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方案。 3、学会应用ISE软件进行动作分析。 二、实验设计(包括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手段的确定,实验步骤,实验过程等 ) 1、在ISE中建立产品工序结构 2、上传视频 3、动作分析 (1)点击“动作分析”,进入界面,选择需要分析的工序后,点击“下一步”进入动作分析页面; (2)放动作分析视频,当某个动作完成后暂停视频播放,并对视频进行标识;在“动作名称栏”为动作进行命名,在“动作性质”栏选择该动作的动作性质,在“时间类别”栏选择该动作对应的时间类别。在动素清单栏为该动作选择动素; (3)将整个作业进行分析后,通过查看《动素数量统计》、《动素分类统计》、《作业性质统计》、《作业时间统计》等报表发现作业方法和作业动作存在的问题; (4)点击“制作改善方案”,选择任意一个动作,选择“动素考核”列,进行动素考核; (5)根据需要输入相关的改善活动;点击“导出”,将改善方案导出到EXCEL。 4、实验报告 (1)在实验报告中详细列出实验步骤。 (2)编制改进前后的动素分析表。 (3)结合工作经济原则写出分析改进的过程。 三、主要实验工具、仪器设备及耗材 实验室计算机 视频源:支撑条准备.mpg 第二部分:实验结果分析 一、实验结果描述 利用ISE对全部作业前期的周期作业进行动作分析,测试速度均为1。 以下是动素分析的结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开始时间 时长 测试时间 准备管子 0.82 0.82 伸手 1.29 1.29 抽手 移动到下一个工位 伸手 装配 抽手 1.2 1.2 帧动作性质 时间类别 动素清单 数 21 辅助作业 双手作业 分解(DA) 32 辅助作业 双手作业 伸手(RE) 放手(RL);延迟30 辅助作业 双手作业 (UD) 41 辅助作业 左手作业 移动(M) 33 辅助作业 双手作业 伸手(RE) 34 有效作业 双手作业 装配(A) 17 辅助作业 双手作业 放手(RL) 延迟(UD);寻找(SH);预对72 无效作业 其他 (PP);检验(I);思考(PN) 12 辅助作业 双手作业 伸手(RE) 15 有效作业 双手作业 装配(A) 11 有效作业 右手作业 装配(A) 14 辅助作业 右手作业 放手(RL) 46 辅助作业 移动时间 移动(M) 12 63 18 30 28 3 辅助作业 有效作业 辅助作业 辅助作业 有效作业 辅助作业 右手作业 右手作业 右手作业 双手作业 右手作业 右手作业 伸手(RE) 装配(A) 放手(RL) 伸手(RE) 装配(A) 放手(RL) 1.65 1.65 1.32 1.32 1.36 1.36 0.68 0.68 准备动作 2.88 0 伸手 装配 装配2 抽手 移动到下一个工位 伸手 装配2 抽手 伸手 装配2 抽手 移动到下一个工位 伸手 装配 抽手 伸手 装配 抽手 0.48 0.6 0.44 0.56 0.48 0.6 0.44 0.56 1.84 1.84 0.48 2.49 0.72 1.23 1.12 0.12 0.48 2.49 0.72 1.23 1.12 0.12 1.65 1.65 0.67 1.36 0.73 1.08 1.47 0.32 0.67 1.36 0.73 1.08 1.47 0.32 42 辅助作业 移动时间 移动(M) 16 34 19 27 36 8 辅助作业 有效作业 辅助作业 辅助作业 有效作业 有效作业 双手作业 双手作业 双手作业 双手作业 右手作业 右手作业 伸手(RE) 装配(A) 放手(RL) 伸手(RE) 装配(A) 放手(RL) 移动(M);故延(AD) 伸手(RE) 抓取(G) 放手(RL);分解(DA);检验(I) 27 移动取物 1.36 1.36 28 伸手取物 0.77 0.77 29 拿取 1.3 1.3 收手检查30 1.94 1.94 分解 34 辅助作业 双手作业 20 辅助作业 右手作业 32 辅助作业 右手作业 48 辅助作业 双手作业 根据数据可以得到关于动素的实验结果: 关于时间类别的结果: 关于作业性质的结果: 根据统计图形,我们意识到,该作业为密度极高的手工作业,需要在提高作业者熟练程度的同时,减轻作业负担,对其进行动作分析,结果如下: 动素考核表产品名称:序号1234567动作名称准备管子伸手抽手移动到下一个工位伸手装配抽手支撑条001产线名称:1工序名称:支撑条准备改善人:032动素考核改善方案是否能够使用更有效率的工具?投入太大,不可行加强工人培训,提高其熟练程度可以能否缩短伸手距离?移动时定位准确8准备动作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伸手装配装配2抽手移动到下一个工位伸手装配2抽手伸手装配2抽手移动到下一个工位伸手装配抽手伸手装配抽手移动取物伸手取物拿取收手检查分解时长测试时间预定时间动作性质时间类别动素清单0.820.820辅助作业双手作业分解(DA)1.291.290辅助作业双手作业伸手(RE)1.21.20辅助作业双手作业放手(RL);延迟(UD)1.651.650辅助作业左手作业移动(M)1.321.320辅助作业双手作业伸手(RE)1.361.360有效作业双手作业装配(A)0.680.680辅助作业双手作业放手(RL)延迟(UD);寻找(SH);预对2.8800无效作业其他(PP);检验(I);思考(PN)0.480.480辅助作业双手作业伸手(RE)0.60.60有效作业双手作业装配(A)0.440.440有效作业右手作业装配(A)0.560.560辅助作业右手作业放手(RL)1.841.840辅助作业移动时间移动(M)0.480.480辅助作业右手作业伸手(RE)2.492.490有效作业右手作业装配(A)0.720.720辅助作业右手作业放手(RL)1.231.230辅助作业双手作业伸手(RE)1.121.120有效作业右手作业装配(A)0.120.120辅助作业右手作业放手(RL)1.651.650辅助作业移动时间移动(M)0.670.670辅助作业双手作业伸手(RE)1.361.360有效作业双手作业装配(A)0.730.730辅助作业双手作业放手(RL)1.081.080辅助作业双手作业伸手(RE)1.471.470有效作业右手作业装配(A)0.320.320有效作业右手作业放手(RL)1.361.360辅助作业双手作业移动(M);故延(AD)0.770.770辅助作业右手作业伸手(RE)1.31.30辅助作业右手作业抓取(G)1.941.940辅助作业双手作业放手(RL);分解(DA);检验(I)加强工人培训,提高其熟练程度可以能否缩短移动距离?不可以可以消除故延吗?改善工作环境能否删除此动作?可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