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
摘要:电梯是城市物质文明水平的重要标志。随着我国高层建筑的快速发展,电梯已成为广泛使用的垂直运输工具。人们对电梯的要求不再局限于其性能,服务质量正逐渐成为评价电梯质量的关键指标。以往的研究成果表明,电梯运输系统设计的关键是满足乘客对舒适性和安全性的生理要求,以及他们对等待时间和乘坐电梯时间尽可能短的心理要求。为了降低能耗,缩短等待时间,一般需要安装多部电梯。对于多台电梯的调度系统,就是我们所说的电梯群控系统。。
关键词: 电梯群控技术;现状;发展方向 引言
在现代社会,密集宏伟的高层建筑已经成为城市进入文明阶段的重要标志。生活和工作的高层建筑越来越多,许多城市居民在各种高层建筑中生活或工作。由于现代建筑动辄十几二十层,市民不能再像以前那样通过楼梯在建筑内部活动,这使得电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因为楼里人多,一部电梯很可能无法满足高层楼里的交通需求,所以楼里往往会安装多部电梯来协调人流。为了提高电梯的使用效率,减少市民等待电梯的时间,需要电梯群控技术进行调控。
1什么是电梯群控
电梯群控是根据建筑物内部需要安装适当数量的电梯,并根据客流量通过计算机系统对电梯进行控制的过程。电梯群控应通过相应的控制系统进行。电梯群控系统可以向电梯发出呼叫信号,并根据乘客的等待情况调动电梯。电梯群控系统可以根据候梯厅候梯人数合理分配电梯的使用,提高电梯的使用效率,减少所有乘客的平均等待时间,让用户的满意程度得到提高。在评价电梯的使用效果时,用户对安全舒适的要求是一个很重要的标准。良好的电梯群控技术和群控系统能够提升用户的满意程度,感觉到电梯的安全、舒适。电梯群控系统运行的核心是
电梯的分配算法。目前我国的电梯系统运用的控制算法还存在很大的缺陷,导致电梯的运行效率低下,容易出现全部在运行中或者同时闲置的状况。这就浪费了电梯资源,没有达到电梯运用的效率最大化
2电梯群控技术的现状分析
国内使用的大部分电梯群控系统都是国外电梯厂商提供的。自主研发的电梯群控系统在技术水平和性能上与国外还有较大差距,主要体现在国内企业只能生产速度小于3 m/s的电梯,所以产品主要用于中低层建筑,这一现状也在很大程度上对国内电梯群控系统的设计开发形成了制约。从技术研究的角度看,国外的先进控制技术主要掌握在少数几家大型电梯制造公司手中,虽然在一般技术方面,国内的研究成果基本能够达到国外水平,但是在核心技术上与国外依然存在巨大的差距,所以如何尽快掌握这些关键性技术,无论是对国内电梯业还是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3电梯群控的发展趋势 3.1结合多种智能技术
专家控制技术、模糊逻辑技术、神经网络技术和遗传算法技术是电梯群控系统中最常用的四种技术类型。他们各有各的优缺点。比如神经网络技术,运行时间长;专家控制系统的应用环境过于狭窄,只适用于结构简单、楼层较低的建筑;模糊逻辑的结果不够精确等。在未来的电梯群控中,需要降这几种技术结合起来应用,吸收每种智能技术的优点,弥补各种智能技术的缺陷。针对不同的应用情况时,采取不同的智能技术模块进行控制,能够实现电梯群控的智能化。这才是未来电梯控制的主要发展方向。
3.2建立专家知识库
在电梯群控系统中,要想对电梯进行有效的控制,需要设置一定的群控规则,而群控规则的准确性直接影响电梯群控调度。所以笔者认为应该建立一个相对完善的专家知识库,让专家在知识库中分享自己的经验,这样在电梯群控的过程中,一旦出现问题,就能够结合知识库中的专家经验来解决,这也就实现了对电梯的
整体控制,保证电梯性能的良好,同时也使得电梯的控制更加适用于电梯系统的随机性能。因此,建立完善的专家知识库,进而及时解决电梯群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非常重要。专家知识库的建立,能够为电梯控制和维修等提供有效的经验,在电梯群控系统发生问题的第一时间,就能够在专家知识库中搜索到相应的方案,这样就大大缩短了解决电梯群控系统问题的时间,并保证电梯的稳定运行,不仅令电梯的运行更加顺畅,还有效提高了安全性。
3.3遗传算法的使用
在电梯群控系统中,利用传输算法可以充分实现生物模拟,从而保证整个电梯群控系统的最优化。在这个过程中,合理地应用遗传算法比较困难,但方法相对简单。在电梯群控系统中,遗传算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推广。建筑中,楼层不同,电梯的控制就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使用遗传算法,能够通过楼层的属性和特点,对电梯进行有效的控制,这样就能够保证电梯控制参数的良好设置,对参数进行有效的控制。在这个过程中,一旦出现变化,群控系统就能随之做出相应的调整,加强对电梯的有效控制。然而,遗传算法虽然具有良好的优势,但是在实际的应用实施过程中,却显得有些时间过长,这使得实际的控制工作存在一定的难度,导致电梯群控系统中问题的出现。
3.4加强自主创新能力
电梯群控系统不灵敏是因为国家对电梯的技术发展不够重视。我国的电梯都是借鉴国外的设备技术,缺乏自己的特色。国家应鼓励电梯行业的发展,鼓励有志青年从事相关技术的创新,并对表现优秀者给予奖励,以此来吸引更多的科学人才,为电梯建设提供更加广阔的思路。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自身的系统技术,设计出符合我国国情和人民需要的中国式电梯,才能摆脱对国外电梯的依赖。
3.5模糊控制技术
模糊控制是一种主要通过巧妙运用IF-THEN模式来处理不确定变量和语言变量的方法。其主要特点是符合东方人的思维特点,不需要建立数学模型,所以在韩国、日本等国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在与人工神经网络相结合后,模糊规则
的模糊隶属函数的自动生成、模糊规则的自动提取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并最终使模糊系统发展成为自适应系统。
3.6神经网络技术
人工神经网络是一种智能数据处理方法,具有非线性数据处理能力。它模拟了人脑的思维,借助已知样本完成对网络的训练,使网络存储变量间表现为非变量关系,再通过存储的网络信息实现对未知样本的预测或分类。借助人工神经网络,最佳层站召唤分配方法、对于候梯时间分布的预测和生成均得到了有效实现。
3.7提高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
电梯也有一定的疲劳期和修理期。除了简单的故障排除,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也很重要。这就需要技术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特长,能够在短时间内修复电梯,降低系统失灵造成的损失。对技术人员的选拔非常重要,这直接关系到电梯后期的运行状况。如果技术人员的专业理论知识不够扎实,只顾及到当下问题的解决,而忽视了潜在的安全隐患,可能会造成电梯系统紊乱,带来安全事故。
结束语
目前,我国电梯群控技术水平还很低,应用的电梯群控系统主要从国外引进。目前,我国电梯制造企业制造的电梯产品运行速度很低,每秒不超过三米。制造技术水平低和对国外群控技术的依赖严重制约了我国电梯行业的发展。因此,我国电梯行业应尽力研发自己的核心技术,发展电梯群控技术,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实现未来电梯群控系统的智能化,顺应信息社会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唐文华.浅谈电梯群控技术的现状与发展方向[J].中国设备工程,2018(22):193-194.
[2]王宇迪.电梯群控技术的现状与发展方向[J].工程技术研究,2017(03):39+63
[3]毛维昳.电梯群控技术的现状与发展方向[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5):78.
[4]黄雯雯.电梯群控技术的现状与发展方向[J].硅谷,2014,7(02):82+87. [5]杨祯山,邵诚.电梯群控技术的现状与发展方向[J].控制与决策,2005(12):1321-133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