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使用数字化印模制作口腔修复体的满意度调查

来源:好走旅游网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5年第32卷第5期Chin Med J Metall Indus,October.2015,Vo1.32 No.5 表l品管圈活动前后口服药漏发率比较(例,%) 神经内科的一级预防、二级预防到三级预防,口服药都起到至 关重要的作用。据报道,护理小差错中用药错误占 39.62 _2]。在医患关系日趋紧张的今天,差错给患者安全带 来隐患,也给医务人员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此次品管圈活 动有效提高了口服药的执行度,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和质量。 对于护士而言,激发了其发散思维,提高了组织管理能力,增 长了质量管理工具的应用知识,提高了大家的工作积极性和 4.2无形成果无形成果包括圈员对QCC运用能力、圈员 协作性。 信心、解决问题的能力、积极性、沟通能力、团队精神、积极性 等方面均得到提高。 5讨论 参考文献 [1]陈宇.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E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243. E2]冯丹.品管圈活动在降低长期医嘱备药差错件数中的应用[J]. 中国护理管理,2014,14(5):536-537. (收稿日期:2015-05-25) 安全、正确、合理用药时病人的基本要求,也是衡量护理 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_2]。众所周知,神经内科的患者有着年 龄大,自理能力弱,基础疾病多、合并认知力降低等特点。从 使用数字化印模制作口腔修复体的满意度调查 谢竞 ,李莹 ,项敬周 ,白静 ,李丽 1.中国医科大学第八临床学院鞍钢总医院口腔科,辽宁鞍山114002;2.鞍山口腔医院 本文通过制取数字化印模和传统印模进行来制备修复体 比较,评价患者对制取印模过程和修复效果的满意度。 1资料与方法 级,卡探针,修复体与基牙稍有间隙,探针能进人间隙,但牙本 质或基底未暴露;C级,探针能进入间隙,探到牙本质。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统计学进行数据分 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1 临床资料 患者纳入条件:身体健康无系统性疾病;口 腔卫生健康;无牙周病;需嵌体或冠修复患者,符合修复适应 证。选择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我院口腔科就诊的牙体 2.1两组修复方法制取印模的时间比较 数字化印模组: 缺损患者40例,修复前均签写患者知情同意书。男24例,女 16例,年龄25~45岁,平均32岁。前牙缺损、缺失患者26 (328±22.56)S;传统法印模组:(963士28.56)S。数字化印模 组制取印模的时间较传统法印模组显著缩短(P<O.05)。 例,后牙缺损、缺失患者14例。 2.2患者对两种印模的满意度评价 数字化印模组患者对 1.2设备CEREC AC椅旁修复体制作系统(德国Sirona公 于数字化方法制取印模的满意率为100 ,而传统法印模组患 者只有11例给出了满意的评价占37.5 ,满意率显著低于实 验组(P<0.05),另外23例给出了可以接受的评价占 司):CEREC VITABL0cKMARK II(德国Sirona公司); CEREC Biogeneric生物再造软件(德国Sirona公司);光固化 灯。 57.5 ,2例给出了不满意的评价占5.0 。 1.3方法使用高速手机,对嵌体、单冠进行基牙预备,排 2.3修复效果修复体完成后,4O件修复体完整,边缘无破 龈,隔湿。使用CEREC AC椅旁修复体制作系统,制取口内 数字化印模,根据患者闭口正中位颊侧图像制取数字化牙合 关系,记录以上操作时间,再利用该系统进行辅助设计并制 作,共制作修复体40件。使用传统方法为每位患者制取常规 印模,记录制取传统印模和牙合关系所使用的时间。 损,无裂纹。临床试带时,39件修复体就位良好,邻接、咬合关 系恢复良好,边缘密合度A级,1件修复体B级。 3讨论 数字化印模较传统印模制方便快捷,减少了口腔医师和 技师的工作量。在传统的修复过程中,传统的印模模型通常 1.4效果评价 1.4.1 比较数字化印模组与传统法印模组制取上下颌印模 使用藻酸盐、硅橡胶来制取。医师花费大量的时间来采制、灌 制模型,以确保其精确性。这些印模材料通过多年来不断的 和牙合关系的时间。 1.4.2患者满意度评价 以调查问卷方法分别记录患者对 改进,在正确使用的时候,可提供足够精确的印模。但当使用 数字化印模时,该印模的优点明显显现,它省去了选择托盘、 数字化印模与传统方法制取印模的满意度,按A(非常满意), B(可以接受),C(不满意)3个等级进行评估 。 取印模、灌制石膏模型、模型消毒的步骤,大大减少口腔医师 的工作量。有很多的修复设计可以在当天全部完成,可大大 减少患者的复诊次数、等待时间。数字化印模更加精确,使修 1.4.3修复效果评价检查修复体的完整度,是否能较好的 恢复牙体的邻接关系和咬合关系。检查密合度,观察修复体 的边缘密合性,参照美国公共健康协会的修正标准 :边缘密 合度A级,不卡探针或稍卡探针,但修复体与基牙无间隙;B 复体与基牙更加密合[3]。密合性是指修复体的边缘到牙预备 体颈缘间的垂直距离,一个成功的冠修复体应具有良好的边 缘密合性。修复体边缘密合性是影响修复体寿命的最薄弱环 ・ 594 ・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15年第32卷第5期 Chin Med J Metall Indus,October.2015,Vo1.32 No.5 节,也是修复体成败的关键。本文结果表明,修复体完成后, 4O件修复体完整,边缘无破损,无裂纹。临床试带时,修复体 就位良好,邻接、咬合关系恢复良好,边缘密合度好。制取数 字化印模所用的时间明显少于传统印模组(P<0.01)。患者 满意度高于传统印模法组,且修复效果良好,与以往实验结果 一察。 参考文献 [1]刘云松,叶红强.患者参与的数字化设计在前牙美学修复中的 应用[J].北京大学学报,2014,46(1):90—94. [2] Gemalmaz D,Ergin S.Clinical evaluation of all ceramic crowns [J].J Prosthet Dent,2002,87:189—196. 致。应用CAD/CAM技术制取数字化印模的修复效果令人 满意。限于现有的条件,本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因为现有的 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还无法设计和模拟出修复体所需达到的 颜色效果,所以只能通过比色和染色来达到良好的颜色匹配。 [3]李丽,项敬周.CEREC AC全瓷高嵌体修复后牙牙体缺损的临 床观察[J].中国冶金:[业医学杂志,2014,31(6):673—674. (收稿日期:2015-03-30) 数字化修复技术作为一项新兴技术,远期效果仍需进一步观 双向就位的美学可摘局部义齿的设计方法和临床实践 康晓燕 ,战得松 1.沈阳市口腔医院修复科,辽宁沈阳110000;2.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干诊科 美观是可摘局部义齿(RPD)修复的基本要求之一[1],为 了使卡环固体位RPD也能取得良好的美观效果,很多学者先 后提出了多种既不违背RPD设计的基本原则,又能减少在前 损模型的观测和设计,就位道夹角的范围为10~15。。确认导 平面板不会反向脱位:对于Kennedyii[类和Ⅳ类牙列缺损,模 型观测后,都要以设计的后方基牙的卡环固位臂尖端作为旋 转中心,将其与设计的前方基牙导平面板的最龈端连线作弧 方基牙显露金属卡环的美学RPD设计理念。旋转就位RPD 利用导平面板进入前方基牙的邻面倒凹[2],是减少金属卡环 显露的有效方法之一。本文通过选择KennedyⅢ、1V牙列缺 损的患者,利用旋转就位RPD在可适用范围内提高RPD美 观效果。 线,如果弧线与前方基牙的邻面有重叠交叉,则该邻面存在有 效倒凹区,放置导平面板可以产生固位效果,义齿在口内行使 功能过程中,不会以后方基牙的固位臂尖端为旋转中心反方 向脱出,否则,需要重新模型观测,调整旋转中心位置或者增 大就位道夹角。 1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收集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9月于沈阳市口 2.2初戴情况初戴时间:旋转就位RPDs 40例为(31±6) 腔医院修复科就诊的牙列缺损患者8O例,分为旋转就位RPD 修复组(KennedyHI类和Ⅳ类牙列缺损的患者4O例)和线性就 位RPD修复组(40例,牙列缺损类型、范围与旋转就位RPD 修复组匹配)。患者年龄2l~79岁,平均46.7岁。基牙条件 满足RPD修复要求。 min,线性就位RPDs 40例为(32士7)min;初戴没有失败修复 体,旋转就位RPD与线性就位RPD的初戴时间没有差异。 2.3随访情况随访观察12~25个月。4周复查,旋转就位 RPD中,固位、稳定评价A级36例占90 ,咀嚼功能评价A 级34例占85 ;2年复查,旋转就位RPD中,圃位、稳定评价 A级32、34例分别占8O 和85 ,咀嚼功能评价A级34例 占85 。4周和2年复查时,固位和稳定评价为B级的旋转 1.2方法 制取研究模型,进行模型观测。总结旋转就位 RPD的模型观测和设计双重就位道的方法。在模型上标出牙 体预备的磨除部位和磨除量后,进行模拟牙体预备。在需要控 制就位道的区域,制作光固化树脂模板。利用模板指导临床的 精确牙体预备,直到模板可以在口内完全就位,制取工作印模 就位RPD都是KennedyⅢ类单侧牙列缺损的义齿。此外,4 周复查时,固位评价为A级的4例旋转就位RPD,在2年复查 时评价下降为B级,检查发现前方基牙的导平面板局部与牙 面之间有少量缝隙。在两次复查中,4O例旋转就位RPD的美 观评价都为A级,明显好于线性就位RPD的美观评价。 3讨论 和颁位记录,由特定技师制作精密钴铬合金支架义齿戴入。 1.3评价初戴评价:记录初戴时调改义齿到顺利戴入、抛 光完成的椅位使用时间,对旋转就位RPD和线性就位RPD 的初戴时间进行比较。旋转就位RPD中,不能调改作为坚硬 3.1与线性就位RPD比较,旋转就位RPD的不同特点 旋 转就位RPD可以采用3种旋转就位方式,即:从前向后旋转, 固体位的导平面板的组织面,其他调改方法与线性就位RPD 相同,如果义齿无法就位或者就位后无有效固位,记为失败修 复体,计算初戴失败率。复查评价:修复后分别于4周、2年进 行复查,并且要求患者出现基牙或者黏膜疼痛、义齿松动或者 从后向前旋转,从牙弓一侧向对侧旋转 ]。为了减少前方基 牙唇颊侧卡环的应用,主要采用从前向后或者从牙弓一侧向 对侧旋转的旋转就位道,导平面板进入前方基牙的邻面倒凹, 后方基牙应用常规金属卡环,使义齿取得满意的固位。旋转 就位RPD先就位有旋中心的第一部分,然后旋转修复体,就 位第二部分,而线性就位RPD通过共同就位道就位,即所有 其他不适症状时及时复诊。复查时请患者分别对义齿的固 位、稳定、咀嚼功能、美观以及取戴进行评价,按A(效果优 良)、B(效果尚能接受)、C(效果不良)3个等级进行评估。 2结果 的支托同时就位。通过对40例旋转就位RPD的跟踪评价, 在义齿戴用4周和2年复查时,患者对固位、稳定、咀嚼功能 2.1 旋转就位RPD的模型观测 本文通过对4O个牙列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