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好走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国IT从业人员心理特征研究报告

中国IT从业人员心理特征研究报告

来源:好走旅游网
背景资料

《中国IT从业人员心理特征研究报告》

全面解读IT 行业人才选拔标准

近年来,全球IT行业成长迅速,IT人才竞争也日趋激烈。IT行业从业人员应该具备哪些胜任素质?这些素质之间的关系怎样?如何通过科学、有效的方式鉴别这些素质?已成为IT企业选拔优秀人才急需解决的问题。但由于IT行业本身发展只有20多年时间,因此,基于IT行业、基于IT重要岗位并与绩效结合的从业人员心理特征的研究和产品在国内外基本都是空白。

国内最大的IT人才服务机构——东方标准人才服务公司依据多年IT人才服务的经验和信息与国内著名心理学研究机构—华南师范大学人才测评研究所的专家历时2年的时间,在经过对北京、上海、杭州、大连、广州5个城市的500多家企业进行深入的访谈和调研,并通过超过15000份调查问卷和测评推出了《中国IT从业人员心理特征研究报告》及相关测评工具,不仅弥补了国内外心理测量在IT行业领域的空白,更帮助IT企业真正了解人才选拔的真需求,对中国IT行业人员测评和选拔起到巨大的积极推动作用。 以往大部分IT企业是根据岗位所需要的专业技能来选拔人才,专业技能是否达到要求成为了企业录用人才的最主要的标准。而本次研究通过对大量的IT企业和个人进行的量化调研和统计分析发现,IT从业人员的心理特征与工作岗位和工作业绩之间存在着高度的相关性,不同的心理特征与岗位的胜任度之间有着很大的区别。而针对某一岗位所需要具备的心理素质将对工作业绩的有着巨大的影响,因此,除了专业技能外,心理特征对是否能胜任某一具体岗位工作需要同样重要,甚至这个岗位的胜任度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中国IT从业人员心理特征研究报告》采用了国际最流行胜任素质模型建构方法,反映了IT行业岗位影响个体成功的所有重要行为、技能和知识。此研究根据IT行业现状,并参考国内外的有关职业分类,将IT行业从业人员按照岗位特征、职责和要求划分为四类岗位:管理类、销售类、技术支持类和研发类。以四类岗位的划分为基础,通过深度访谈构建IT行业非技能的胜任素质模型(以下简称胜任素质模型),包括IT行业职业核心素质和各岗位核心素质两大部分。

整个研究过程经历了二人对一人深入访谈、大规模问卷调查和两轮问卷测试,所有过程中的每个样本均与该样本工作绩效相结合,即根据企业人力资源提供的绩效评定,分为10个等级,这样有效的总结出绩效表现和各素质之间的对应关系。

报告运用SPSS13.5对有效问卷进行维度间的相关分析和因素分析,根据人职匹配理论,在有关专家的指导下并结合IT行业特征,凭借经验和文献查阅,以提及率排名和重要性程度排名的综合平均值作为评价指标,整个模型包括29个胜任特征维度。专家组成员先后经过5次讨论,最终确定以重要性程度排名和提及率排名的平均数作为评价指标确定职业核心素质和岗位核心素质。

依据深度访谈中素质在所有岗位中的提及率排名以及素质重要性程度评定排名两项指标,根据项目的需要以及考虑到素质模型的实用性,最后确定了12个职业核心素质,其它四类岗位分别又有各自岗位核心素质。如下图:

岗位核心素质 管理类 成就导向 时间管理 执行力 协调能力 管理能力 组织能力 态度严谨 条理性 计划性 情绪控制与调适 销售类 口头表达能力 组织能力 顾客导向 情绪控制与调适 亲和力 乐群性 技术支持类 态度严谨 时间管理 口头表达能力 协调能力 情绪控制与调适 顾客导向 研发类 逻辑思维能力 时间管理 态度严谨 成就导向 口头表达能力 创新性 注重细节 计划性 职业 核心 素质 大踏抗应局实挫变抗能观压力能力 理主诚问责学团沟解动信题任习队通解感能合能能性决力作力力能力 这12项职业核心素质根据重要性和提及率平均数指标依次为:沟通能力、团队合作、学习能力、责任感、问题解决能力、诚信、主动性、理解能力、应变能力、抗挫抗压能力、踏实、大局观。

虽然这12种素质是四类岗位人员都应该具备的,但并不是表示它们在四类岗位人员的素质要求中所占的比重也完全相同。例如,对管理类人员而言,沟通能力、责任感、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等四个维度的重要性就超过了对其他维度的要求,而销售类人员则在沟通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主动性和诚信等四个维度上,技术支持类人员在学习能力、责任感、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等四个维度上,研发类人员在团队合作、学习能力、责任感和问题解决能力等四个维度上会有着其他维度所不可比的更高要求。

除了最基本的职业核心素质,4类不同的岗位又分别有各自岗位进一步的要求,其中管理类人员对成就导向、时间管理能力和执行力有比较高的要求;技术类人员对态度严谨、时间管理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有进一步的要求;销售类人员除了基本职业素质要求为对口头表达、组织能力和顾客导向有相对其它岗位更高要求;研发类排在12个职业核心素质后的素质要求有逻辑思维能力、时间管理能力和态度严谨。

研究结果显示:

图1四类岗位职业核心素质与岗位核心素质

1、 并非所有IT企业对胜任特定岗位在心理和性格特征方面有正确的定位

比如,个别企业HR对员工绩效评定项目与统计数据差别巨大,甚至绩效与测评出来的实际结果有明显差异

2、 传统理念中对成为有效IT从业人员素质要求有所偏颇 z

比如,普遍认为优秀研发人员(软件工程师)对“逻辑思维能力”要求很高,这也是众多企业在进行人员招聘时会考大量的逻辑思维题的原因。但根据我们的调研发现研发人员优秀素质前几位的是:“沟通能力”、“团队合作”、“学习能力”,而“逻辑思维能力”仅排在第6位。

z 又如,一定数量的人认为IT从业人员是搞技术的,因此最好整天对着电脑“少

言寡语”,但通过我们的统计发现,所有优秀IT从业人员无论是销售还是技术支持“沟通能力”都最为重要。 z 而我们通常理解的销售人员要想突出的销售业绩,就首先要有突出的个人表达能

力。其实也不完全准确,经过我们的研究发现,企业也很看重销售人员的“组织能力”,这可能也迎合了IT行业不再相信英雄主义发展趋势。 3、 绩效优秀人员赢在关键点上

很多人会为自己不能像其他同事那样得到领导的赏识和提拔,认为别人做到的,自己也做得很好,大呼命运不够公平。其实,也许你只差一点点。

z 比如,我们的研究发现绩效优秀的管理人员,比绩效一般的管理人员在“情绪控

制能力”方面有明显的差异,可能就是因为对情绪的良好的把握你的同事得到了老板和其他同事的认可。 z 如果你认为为人“踏实”就一定能做好管理,那你就错了,在不断提倡创新的IT

行业,优秀管理人员往往不如普通管理人员“踏实” z IT技术支持人员,高于其他同事的绩效是因为有突出的“口头表达能力”,因此

技术高超,还要注意能清晰的表达出来啊。 z 而随着IT企业规模扩大,分工模块化和规范化,对优秀研发人员的评价也有明

显变化,报告中显示企业对绩效优秀研发人员和绩效普通的研发人员在“创造性”方面的要求没有明显的差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