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推进上海地区装配式建筑能力建设的措施与建议

来源:好走旅游网
研究探索 201 6年第34卷第1 1期 esearch&Explore 推进上海地区装配式建筑 能力建设的措施与建议 李进军,韩楠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200040) 【摘要】上海地区装配式建筑发展能力的问题集中表现在装配式建筑成本过高,装配式建筑质量控制难度大等方面。本文 针对上海装配式建筑能力的瓶颈和不足,主要包括从事建筑工业化人才能力不足、建筑工业化标准化能力不足、设计施工一体化能 力不足、监督和管理能力不足等方面,进行调研和分析,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上海地区;装配式建筑;能力建设;措施与建议 [e0图分类号】TU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3702(2016)11—0o01—04 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on Boosting Prefabricated Building Capacity Building in Shanghai LIJin/u,?,HANNa (East ChinaArchitecturafDesign andResearch Institute Co.,Ltd.,Shanghai 200040,China) Abstract:The problem of the prefabricated Construction development ability in Shanghai area concentrated in the cost is too high and it was difficult to control quality of prefabricated construction, etc.This paper focused on bottlenecks and insufficient of Shanghai prefabricated construction ability,did research and analysis on engaged in architectural industrialization ability insufficiency,the industrial standardization ability insufficiency,the integration of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abi1ity insufficiency,the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ability insufficiency,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and measures. Keywords:Shanghai area;prefabricated construction;capacity building;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0引 言 筑工业化得到较快发展。上海地区已经初步形成由房 针对传统的建筑行业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建设 地产相关企业、设计施工单位、构件生产企业及科研单 方式粗放、能源资源消耗高、劳动生产率低、技术刨新 位组成的建筑工业化上下游产业链,有关企业形成了良 不强、建筑品质不高6大问题,装配式建筑通过“标准 好的互动平台。代表性企业如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 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信息 上海建工集团、上海城建(集团)公司等。2016年起,符 化管理和智能化应用”,彻底转变建筑业生产方式,全 合条件的新建民用、工业建筑应全部按装配式建筑要 面提升建筑品质,实现建筑业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 求实施,建筑单体预制率不应低于40%或单体装配率 “十二五”期间上海市以住宅产业化为契机,以保障性 不低于6O%” J。 住宅为推广平台,以房产开发商的自主应用为补充,建 《上海市推进装配式建筑能力建设研究》课题组 对上海地区装配式建筑发展能力调研工作,提出了4个 上海市建委课题:上海市推进装配式建筑能力建设研究 方面的能力问题和瓶颈,包括:从事建筑工业化人才能力 作者简介:李进军,男,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建筑工 业化结构体系、双面叠合体系。 不足、建筑工业化标准化能力不足、设计施工一体化能力 研究探索 工程质量 第34卷 esearch&Explore 不足以及监督和管理能力不足,而这4个方面能力不足 集中表现在装配式建筑成本过高,装配式建筑质量控 制难度较大。本文针对上海装配式建筑能力的瓶颈和 不足进行调研和分析,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 l 建立健全工业化人才的培养和培育机制 l,1建筑设计人员 针对建筑设计人员编制建筑工业化培训教材,结合 注册建筑师、注册结构师的专业继续再教育学习,强化 建筑工业化的理念、设计方法、制作工艺、安装方法等 知识点的学习。开展多层次建筑工业化的知识培训,将 建筑工业化知识列入相关专业执业注册人员资格考试 和继续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将建筑工业化知识列入相 关职称评定的培训考核的重要内容。 1.2工程项目技术人员 建筑企业加速培养适应产业现代化发展需要的专 业技术管理人才,同时开展PC(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装 配工人培训,将现场操作农民工转型成为高素质的产业 工人,是实现建筑工业化质量的重要保证。加快研究适 合建筑工业化的用工管理制度,建立产业化技术工种分 类,形成规模化、专业化的建筑产业工人队伍。完善应 用教育培训体系,大力培育建筑工业化产业工人,通过 职业培训机构和企业实训基地培养具备相关职业技术 工人,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提供保障。加快研究适合装 配式建筑的用工管理制度,建立产业化技术工种分类, 形成规模化、专业化的建筑产业工人队伍。 1.3监督管理人员 加快建筑工业化各类人才建设,丰富培养途径,满 足本市建筑工业化对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产业工人的 需求。通过国家示范基地、示范项目建设等,培养和引 进一批建筑工业化高端企业管理、项目经理、政府监管 人才,加强对建设人员、监理人员等的全系统从业人员 工业化知识技能的培育。 1.4建筑工业化特色专业 鼓励上海市大专院校设立装配式建筑相关专业和 学科,以装配式建筑项目实践、校企合作等多种形式, 开展专业技术技能训练、岗位操作培训,重点培养该专 业领域的设计、预制构件生产和现场施工安装技术人 才。以工业化建筑项目实践、校企合作等多种形式,形 .2. 成建筑工业化专业技术技能训练、岗位操作培训等渠 道,培养建筑工业化的深化设计人员、工厂制作生产的 技术人员、现场施工安装技术人才。 2完善科研与标准体系建设 2.1装配式建筑技术体系 结合上海地区区域特征和不同类型的建筑特点,形 成上海地区完善的建筑工业化技术体系。根据建筑使 用功能,大力推广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包括装配整 体式剪力墙结构、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装配整体式框 架一现浇剪力墙结构等。积极研究钢结构、钢一混凝土混 合结构和木结构体系应用,推动轻型钢结构体系在高层 住宅中的应用,推广大空间可变体系的应用。 进一步开发研究适用于不同类型建筑的装配式结 构体系。在等同现浇理论深化应用的同时,开展技术攻 关,研究更适合现场施工的连接技术、节点构造和现场 施工工法。研究适合上海地区装配式建筑抗震性能的 设计方法、连接技术和节点构造:研究适合装配式建筑 的耗能减震技术、预应力混凝土技术、保温、饰面与承 重一体化外墙技术;研究建筑工业化对绿色建筑的贡献 率,促进建筑工业化向优质、高效、低碳、循环利用的绿 色建设理念发展。 2.2标准规范体系研究 建立完善的装配式建筑设计、生产、施工、验收、 维护、评价技术标准体系,制定装配式住宅全装修技术 和质量验收等标准,完善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预制 构件制作与质量检验规程。加快编制发布装配整体式 叠合板混凝土设计规程及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构件图集, 修订装配整体式住宅设计规程及混凝土结构预制构件 制作与质量检验规程;健全建筑工业化的工程造价和标 准定额体系,制定装配式建筑施工定额和工程量清单计 价规范。进一步研究完善模数协调、建筑部品协调等技 术标准,推动保障房、学校、医院、养老建筑的模数化、 标准化设计;根据不同的建筑结构体系,完善部品部件 的设计、生产和施工工艺标准,编制标;隹图集、通用技 术导则、指南和手册。 2.3生产制作标准化体系 鼓励企业自主研发工业化制造装备和生产流水线, 对国外引进的生产流水线进行本土化改造,以适应本市 第1l期 李进军等:推进上海地区装配式建筑能力建设的措施与建议 建筑工业化发展的特点和需要。加快发展建筑工业化 构件生产专用配套的新装备、新材料和新工艺。重点研 发推广先进适用的工业化生产成套装备,包括预制构件 生产流水线、钢筋加工自动化成型设备、组合式模具、 预制构件运输设备等。加强工业化建筑专用配套部品及 材料研发应用,包括预埋件、连接件、连接材料、门窗、 和管理创新,提高适应建筑工业化的专业能力。 鼓励设计企业加强在深化设计、构件生产、施工安 装等环节关键方面的集成设计、全过程服务能力;鼓励 建筑部品、部件和建筑材料等生产企业要加强核心技术 研究,提高产品开发及专业服务能力;鼓励总承包企业 提升综合能力,加强设计一施]二一体化、土建一装修一体 化、建设一管理信息化等能力建设,鼓励施工企业提高 工地现场绿色施工、构件安装质量的能力。扶持培育一 外墙防水材料等。加强预制工艺的研究,推广预制部品 饰面一次反打成型、门窗预埋、夹心保温墙板成型、饰 面混凝土技术等工艺,进一步探索可再生资源利用和光 伏一体化在预制构件中的应用。 2.4设计标准化体系 切实推广应用建筑工业化的建筑设计标准化,重 点加强保障房等居住建筑设计标准化工作,推进学校、 办公楼等公共建筑设计的标;隹化。研究推广与建筑类 型、建筑结构体系相适应的建筑部品的标准化和模数 化。完善和编制标;隹图集、通用技术导则和指南、产品 和设备手册等。研究和制定材料、部品部件、临时支撑 的产品标准及安装流程。 2.5建筑部品技术体系 大力发展和应用外围护系统、设备管线集成、室内 装修等装配式建筑部品技术体系,推进部品通用化、集 成化(一体化)技术研究。研究和推广外围护系统的节 能部品与装配式建筑一体化技术,包括太阳能与装配式 建筑一体化、门窗保温隔热防水的一体化、外墙保温与 承重一体化等技术研究。加快推进管线设备部品集成技 术研究,促进集成管井和管箱等部品技术的广泛应用。 推广应用装配式内隔墙、吊项、地面等部品技术开发。 进一步提高整体卫浴和整体厨房等部品模块化的应用 技术。加大推广装配式住宅建筑全装修房的力度,推进 室内装修部品的模块化和工厂化。 3培养设计施工一体化能力 3.1企业转型能力建设 通过加快建筑工业化项目落地、相关激励政策的 实施,以及对建筑工地实施更严格的扬尘控制措施等, 进一步增强促进建筑企业转型升级的内生动力。鼓励 企业增强自主创新意识,加快“四新技术”的研发和应 用。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 结合的建筑工业化创新体系。鼓励各类企业通过技术 批具有核心竞争力、创新能力强的骨干企业,带动上海 建筑工业化的发展。 3.2推进全产业链一体化的发展模式 优化建筑工业化的产业布局,打造设计、生产、施 工、安装、装修和运维等建筑全生命周期的产业链。加 快研究设计向生产制作、施工安装延伸以及施工安装 向生产制作、设计延伸的产业发展模式,率先在政府 投资项目中全部采用设计施工一体化的工程总承包管 理模式,逐步覆盖社会投资项目,提高建筑工业化项目 的生产效率和工程质量。推广建筑设计向室内装修设 计延伸的经验,推广支撑体与填充体分离SI内装技术 及装配式轻质内隔墙、吊顶、地面等内装工业化生产方 式的应用,鼓励整体卫浴和整体厨房等部品模块化应 用。深化建筑工业化发展内涵,研究出台装配率的计 算方法,带动建筑外围护系统、设备管线和室内装修一 体化发展。 提升预制构件的生产水平和能力,鼓励传统建筑 材料企业向建筑工业化的构配件、部品部件生产企业转 型,支持原有构配件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建设先进的预 制装配式建筑构件自动化生产线,通过兼并重组和产业 联盟方式扩大产能。加快发展建筑设备制造、物流、绿 色建材、建筑机械、可再生能源等相关产业。打造专业 化、集成化,具备完整产业链的建筑工业化产业集群。 3.3基于信息化技术的能力建设 推进建筑信息模型BIM融合装配式建筑项目建设 的整个过程,加快开发集设计、生产、施工、运维等一 体化建设的配套软件,实现产业链各环节数据共享,提 升建筑工业化水平。进一步推广基于信息技术的装配 式建筑设计应用,开展三维可视化条件下的标准化预制 构件库和部品数据建设、模拟拼装、部品部件的协调检 查、工程量数据分析等。建立工业化建筑信息化施工管 .3. 彝I研究探索 工程质量 第34卷 esearch&Explore 理体系,开展施工模拟、现场监测、可视化控制技术研 究,通过获得重点监控对象数据,实现高精度安装控制 目标。 探索将建筑工业化项目设计、生产、施工、运维等 信息纳入统一平台,实现全产业链的信息集成,深度挖 掘信息技术的大数据价值。研究建立上海市建筑工业 化项目信息化管理平台,将项目报批报建、设计审查、施 工管理、质量检验、环境影响、建材选择等信息集成, 建立建筑产品全寿命管理系统。 4健全监督管理体系 4.1加强建筑工业化组织协调 进一步完善现有的上海市建筑工业化联席会议制 度,发挥召集人的统筹推进作用,完善分工协作机制、 会议协商机制和责任考核制度,加强规土、发改、建管、 经信委等管理部门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上下游信息互通, 加强科技研发与应用实施部门之间的技术共享与互通协 作。完善评价指标和考核机制,制订评价考核办法,督 促各区(县)成立建筑工业化推进组织,将建筑工业化 推进工作纳入区(县)重点工作,编制区域发展规划和 实施方案,发挥属地管理优势,确保各项政策和推进措 施落实到位。 4.2完善工程建设监督管理制度 进一步完善建筑工业化设计深度规定和施工图审 查要点的相关技术要求,确保设计质量和责任落到实 处。进一步健全施工现场质量安全监管机制,强化事中 事后监管,严格落实施工和监理责任,提高装配式建筑 构件、部品件的检测、抽查比例,运用构件芯片标识技 术,追究生产企业质量终身责任。适时调整、出台建筑 工业化相关政策和实施细则,重点围绕建筑安全和质 量,健全施工现场质量安全监督体系,强化事中事后监 管。加大现场巡查、抽查、专项检查频次,严控现场安 装,尤其是构件连接部位的施工质量;完善装配式建筑 验收技术要点,实施全装修住宅一房一验制度,确保建 筑工业化工程质量可控。 4.3加快完善建筑部品部件的监管 建立建筑部品备案制度,对部品生产企业和产品 进行备案登记,引入社会组织,通过企业申报,专家复 核等方式建立确认、公示办法。建立相关单位动态监管 一4. 机制,如监理驻 确保部品质量受控。切实推进全装 修的分户验收的监督管理工作,研究适宜装配式建筑的 构件连接检测的监督方法。 4.4加强设计施工监督管理 加快完善施工图设计文件专项检查,加强装配式 建筑施工图设计深度的审查和设计安全质量抽查;严 格工业化建筑施工全过程监管,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机构 根据装配式建筑项目的特点,制定相应的监督方案,在 开工条件、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安全保证体系、施工质 量控制、检验制度和竣工验收等各环节,强化装配式结 构施工与质量验收相关强制性标准和管理规定。对影 响结构安全和主要使用功能的装配工序、安全设施、机 械设备、临时连接以及施工所形成的装配式建筑结构 承载能力,加强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重点监督检查。 5结语 本文针对上海地区装配式建筑发展四个方面的能 力问题和瓶颈:从事建筑工业化人才能力不足、建筑工 业化标;隹化能力不足、设计施工一体化能力不足、监督 和管理能力不足四个方面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 近年来,上海地区出台的政策文件在土地出让合 同、技术标准、行政许可、市场激励等方面形成了面上 推进与监管的机制,对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发挥主导的积 极作用。本市装配式建筑率先在住宅领域取得突破,并 逐步向公共建筑推进,新建工业建筑应全面按照装配式 要求建设,全面提升建筑质量和品质。 笔者致谢:论文节选自上海市住建委2015年《上海 市推进装配式建筑能力建设研究》课题报告内容,笔者 整理,感谢课题组全体成员!@ 参考文献 [1】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沪建建材[20161601- ̄-.关于本 市装配式建筑单体预制率和装配率计算细则(试行)的通知[z】.上 海,2016. [2]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沪建管联[20151417- ̄-.关于进 一步强化绿色建筑发展推进力度提升建筑性能的若干规定[z].上 海,2015. [3]张桦,李进军.上海地区工业化住宅标准体系研究[J].住宅科技, 2014,35(6)10--1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