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熵权法的苏南三市区域物流能力评价研究
作者:秦坚贵;徐冬芳;陈悦;谢明 来源:《价值工程》2010年第19期
摘要:影响区域物流因素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运输工具与设备性能、运输管理水平、科技应用与信息化水平、物流人员素质及物流体系的应急应变处理能力和所在区域发展环境支持程度等。根据上述因素建立区域物流能力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得出评判指标的熵权,由此建立区域物流能力评价模型,模型具有指标覆盖全面,计算过程清晰简单的优点。实例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
Abstract: Factors which influence regional logistics are the level of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performance of transport tools and equipments,the management level of transportation,application level of science,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logistics
operators’quality,logistics system’emergency preparedness and response capacity and regional support level of envirinment development and so on.The indicator system is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above factors.The entropy method is used to get the information entropy of the evaluation indicators, by which the regional logistics ability evaluation model is established. This model fully takes the
indicators into consider and the procession of datas is clear and simple. Finally, examples demonstrate the feasibility of the model.
关键词:区域物流;物流能力;评价;熵;熵权
Key words: regional logistics;logistics capability;evaluation;entropy ;entropy weight 中图分类号:F252;F2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9-0036-02 0引言
区域物流是指一个地区范围或一个区域范围的货物运输、保管、包装、装卸以及相关的信息传递活动,区域物流的主体是区域货物运输。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众多企业间、供应链间的竞争己转变为区域之间的竞争。区域物流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首先,区域物流是经济发展的保障,其次,还能通过它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率、改善投资环境等提高经济质量。因此,科学客观地对区域物流能力进行评价,对完善和提高我国区域流能力,进而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保障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故对此进行研究。
1区域物流能力评价研究内涵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当前对于区域物流能力评价方法的研究呈现出定量化、系统化和复杂化的特点,主要借助于经济数学、系统工程学、运筹学和复杂科学等学科内的研究方法对区域物流能力评价开展定量模型研究,运算过程复杂且工作量庞大,大多需要借助计算机来完成大型算法。但作者认为评价方法的好坏不应该片面地体现在其使用了多少数学模型,交叉了多少学科,运行了多么庞大的算法等方面;区域物流能力评价方法的核心价值应用在于其针对性和实践应用性,就本论文的研究内容而言,核心问题在于:①构建具有针对性、科学性、实践可行性的评价指标体系;②根据指标体系的特点选用恰当的评价方法、构建数学模型,结合实证分析,提供合理的评价结果,验证评价模型的科学性和实践可行性;③剖析论证结果的隐含信息,总结得失,继而为以后的决策和管理提供参考信息。
2区域物流能力评价体系的建立
区域物流能力的评价涉及到多个因素的综合,供选取的指标较多。总体上我国现阶段区域物流水平应从设备与人员两方面来评价,这两个方面又可细化为七个定性评价指标:
2.1 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主要包括公路与铁路线路以及机场和港口建设情况,线路枢纽及场站建设情况。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区域物流的前提条件。
2.2 运输工具与设备性能运输工具能力主要指公路与铁路和水路及机场的车辆、船舶、飞机的供应情况及主要运输工具的总体性能。设备指标则主要反映装卸场站的装卸机具能力。 2.3 运输管理水平反映区域物流机关总体规划能力和水路公路铁路与航空的运输衔接能力。
2.4 科技应用与信息化水平。包括设备的科技水平及技术含量,是评价现代物流能力不可或缺的指标。
2.5 物流人员素质是对物流人员的总体评价,包括人员的专业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 2.6 物流体系的应急应变能力。只有较强的应急应变能力,保证各条线路的安全与通畅,才能进行物资与人员的流动,尤其在运输繁忙时此方面尤为重要。
2.7 发展环境支持程度。地方政府的协调和支持,制定有利于物流发展的政策、法规能为区域物流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宏观环境和外部环境。 3评价模型
3.1 熵的概念熵是物质系统状态的函数,是反映系统的无序状态的量度。经计算得出的熵权,可作为指标权数反映该指标数据所提供的有用信息量。设有m个待评对象,有n个指标,m个待评对象对于n个指标而形成的原始评价矩阵为R=[rij]m×n,对第j个指标的熵定义为:Hj=-kflnf(j=1,2,…,n)(1)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式中,f=,k=,规定当f=0的时候,flnf=0。
3.2 建立综合评判矩阵对原始评判矩阵进行规范化处理,并将其规范为[0,1]区间内,具体计算公式为:对于效益型指标(越多越好型),规范化公式为: x=(2)
对于成本型指标(越少越好型),规范化公式为: x=(3)
处理后得到综合评判矩阵为: X=[x]m×n(4)
3.3 建立加权的综合评判矩阵由式(1)可知x矩阵的j指标的熵为: uj=ln(j=1,2,…,n)(5) 并规定当x=0时,ln=0。 X矩阵的第j指标的熵权为: v=(j=1,2,…,n)(6)
由此得到加权的综合评判矩阵: Y=[yij]m×n=[vjxij]m×n(7)
3.4 取最优解P*与最劣解P*,并计算各待评对象最优解和最劣解的欧氏距离S*i与Si* P*=(P*1,P*2,…,P*n);P*=(P1*,P2*,…,Pn*)Pj*={y}(8) 当第j指标为效益型指标时: P={y};Pj*={y};
当第j指标为成本型指标时: P={y};Pj*={y}。
各系统测评数据与最优解和最劣解的欧氏距离S与Si*。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S=;Si*=(i=1,2,…,m)(9)
3.5计算各待评对象与最优解的相对贴进度Ti,并对其进行排序:T= (i=1,2,…,m)(10) 根据得到的相对贴进度Ti进行排序,低值为先。若贴进度相等,则S较小的为先。至此,各系统的相对优劣程度已基本确定。 4应用举例
现有南京、苏州、无锡三个区域物流体系,针对上述7个指标,各方案的得分满分为10分值,可以采用问卷调查、专家打分或计算机仿真的方法确定。本文请专家打分构造原始评判矩阵。(见表1)
将原始矩阵规范化,得到如下矩阵:
X=10.6710.400.7500.330 0.50 1 01 0 1 010.2510.6 利用式(5)求得各指标对应的熵为: U=(u1,u2,…,u7)
=(0.5100,0.6130,0.5057,0.5446,0.4555,0.6216,0.6022) 由此可得出各指标的熵权值为: V=(v1,v2,…,v7)
=(0.1557,0.1230,0.1571,0.1447,0.1730,0.1202,0.1207) 由式(7)求得加权的综合评判矩阵为:
X=0.1557 0.0824 0.1571 0.057900.090200.0514 00.07860 0.173000.1207 0 0.1230 0 0.14470.04330.12020.0724
根据式(8)~式(10),解出最优解、最劣解、与其之间的欧氏距离、相对贴进度,并排序,得到最终结果如表2。
对示例中计算出的各指标的熵权值进行观察,发现物流人员素质这一指标熵权值较高,根据熵理论,说明这项指标所提供的信息量较大,即这项指标比较重要,而实际中人员是物流实际操作及管理的主导因素,这也与现实情况相符。其次是科技应用与信息化水平,说明互联网以及条形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码技术、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等对区域物流能力的贡献很大,应当加大此方面的投入。按贴进度排序得到南京最优,苏州次之,无锡能力较低,还需要加大投入,实例基本符合实际情况。 5结束语
对区域物流的能力评估进行了分析,建立了较合理的指标体系,评估结果表明,本指标体系可操作性较强,能够较好地应用于区域物流能力评估的实践。当然,由于对指标选取标准与出发点地不同,区域物流能力内容也不尽相同,因此难以设计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区域物流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实际运用时,可以此指标体系为基础,根据特定的评估目标、政策环境、资源限制等因素,灵活地选择和增减指标,调整指标的权重,并且选用恰当的评估模型与方法,才能真正科学利用熵权法确定指标的权重值。本文建立了综合评判模型,具有指标覆盖全面,计算过程清晰简单的优点,经实例分析得到的评判结果符合实际情况,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1]张尧庭.指标量化、序化的理论和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2]邱菀华.管理决策与应用熵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3]谭清美,冯凌云,葛云.物流能力对区域经济的贡献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03(8):22一2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