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如何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较好的完成教学任务是多年探讨的课题,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总结如下体会:
一、 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说明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非常重要的,学习英语也是如此。教师可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1、增进师生感情。古人说的好“亲其师而信其道”,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与任课老师有很大的关系,他们佩服任课老师,就会喜欢上他的课,就会对英语感兴趣,教师应平等对待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要关心性格内向和英语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鼓励他们大胆学习。教师要培养学生对自己的亲近感,建立起良好关系,学生就会由爱上老师到爱上英语学科。
2、创高良好的教学气氛。教师要利用学生的自我表现欲调动他们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尽量创造一种使学生能自由用英语会话的环境和气氛,克服学生说英语的畏难心理。在课外师生之间可用英语进行简单会话,见面时道一声“Good morning!”分手时说声“Good bye!”教师通过英语交流可以了解和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如“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your family?” “How are you getting along with your studies?” 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3、调动课堂学习和积极性。对于水平各异尤其是基础较差的学生,要调动他们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培养他们在英语学习中的信心。教师要设法组织各种学习活动,例如
词汇竞赛、游戏、对话表演等,还可以应用多媒体教学的形式,来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二、教会学生自主学习英语
一位英国教学法专家认为“外语是学会的,而不是教会的”,这就告诉我们,必须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的本领。作为英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会英语,而且要教会他们如何学习英语。古人曰“授人鱼,供一餐之用,授人渔,则享用不尽”。我们要授学生以渔,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要帮助他们提高学习能力,即教会学生自主学习,使他们不仅“想学”英语,而且“会学”英语,完成“以知识为本”向“以能力为本”的转变,这完全符合民办高校英语新课标的核心精神。
1、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习惯是指学生为达到好的学习效果而形成的一种学习上的自觉倾向性。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英语学习成绩的重要保证。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自学、预习、认真听课、复习归纳、熟读课文、熟记单词、使用改错本、课外阅读等习惯。
2、要贯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教师应精讲多练,改变“满堂灌”的做法,同时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帮助学习成绩有同的学生确立和实现不同的学习目标,以确保其主体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三、要改进词汇教学方法
词汇是组成语言的最基本材料,没有词汇也就无所谓语言。如果学生词汇贫乏,就会造成理解和表达的困难。针对一些学生在学习英语词汇时死记硬背,缺乏学习词汇策略和
技巧的问题,教师必须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词汇的效率。
1、利用语境。语境是指词、短语、语句及文章上下文之间的前后关系。吕淑湘先生曾说过:“词语要嵌在上下文里才有生命”。“词不离句,句不离文”,教师应通过语境和课文不关背景资料介绍,让学生了解词在文章中的不同用法、不同意义以及搭配关系,使他们看到词汇的实际运用情况,知道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哪些词语,才能较为准确地表达他们的思想。
2、掌握构词法。英语词汇量大,但它本身却有其内在的规律可循。掌握基本的构词法将会有助于单词的记忆。在词汇教学中,必须向学生介绍构词法的基本知识。
3、词汇教学应精、泛并举。既要教给学生一定数量的基本词汇,使其能熟;练掌握用法,还要通过阅读让学生接触大量的词语增强语感。同时,利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其能根据上下文或借助构词法知识推测词义,扩大词汇量。另外,教师在讲解例句、课后作业将遇到的新单词介绍给学生,帮助他们建起自己的单词本。
4、及时复习巩固。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所反映的“先快后慢”的遗忘规律,当天内容“趁热打铁”当天复习,隔段时间再复习。让学生抓住每天记忆的黄金时间,即晨起和晚睡前进行单词的复习采取听写、读课外书等多种方法来复习巩固词汇。
四、英语阅读教学应加强的几个方面
阅读是学习英语“听、说、读、写”四项基本功的最基础的功能。民办高校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阅读是理解和吸收语言的最重要的手段,它能给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有助于他们开阔视野、丰富语言知识、扩大词汇量和了解英语国家我社会和文
化等。教师要有计划地指导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阅读方法和技巧。提高阅读教学质量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能给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限时阅读训练,注意培养语感,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培养学生阅读技巧。要逐步教会学生略读、找读、预测下文、理解大意、推理判断、理解图表信息等技巧和方法,教师对难句、难文要进行讲解,要给学生布置课外阅读任务,并定期检查。
3、精读、泛读结合。当前英语教学正由传统的知识传授型向语言交际型发展。阅读应该精读与泛读并重。教师在进行泛读训练时,要由易到难,由浅到深,使学生理解层次不断深入,逐渐实现由知识向技能的转化。同时教师要指导和鼓励学生广泛接触有关英语国家的人文、地理、历史等方面的知识。
除上述几个方面,教师还须确定各年级的阅读重点做到有的放矢,精选难易度适当、生词量适当的阅读材料也很重要,这样才能调动起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五、加强英语写作训练
英语写作是民办高校英语教学和高考的重要内容。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规范化写作的训练,以养成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平时要按着构思、写题纲、起草、修改、定稿五个步骤来训练学生写作;在书写方面也要养成好的习惯,字母、单词和句子书写一定要规范整洁;英语作文的基本要点要写全;写作要符合英语的语言规律,尽可能应用英语的基本句型、固定搭配、固定短语等;教师应认真批改学生的作文。
六、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目的地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启迪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深入理解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教师根据不同的目的和需要,可在一堂课的不同时段进行提问。教师提问要循循善诱,注意启发,要从学生兴趣所在处切入问题,抓住热点和兴奋点,将学生引入到一个求知的境界中。学生答不上或答错时,教师可进行启发;对学生的失误,教师可进行点拨提醒他们自己改正,这样可使学生加深印象。提问过程中要多表扬多鼓励,要努力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学生答不出或出错时教师说一句“It doesn’t matter .think it over”或“If you are more careful ,I’m sure you can do it better.”可消除其紧张情绪,使其怀着良好的心态继续听讲。
老师教好英语与学生学好英语,都不是一件易事,需要教与学双方都要下苦功。尤其是在语法教学、口语教学和听力训练以及多媒体应用等方面的知识更是需要我们用心去探索和挖掘深度学习。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在西藏乃至全国大部分地区的农村中学,学生英语学习两极分化严重,教学质量难以提高,这一直是困扰教师的最大问题。如何从根本上减少两极分化,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牽笔者根据自己从教一年来的亲身体会谈几点拙见,以供同仁商讨。
一、打开口语教学的局面口语教学是西藏新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打开口语教学的局面是学英语起始阶段非常关键的一个问题。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打开口语教学局面。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想开口
刚进初中的农村学生,对英语是一片茫然,可对英语又充满着好奇和神往,因此利用学生的这种心态,一开始就要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觉得英语就在身边,个个争着想说、想讲英语。当然对学生兴趣的培养要贯穿整个学习过程的始终,教师要抓住各种契机,不断加强学生兴趣的培养。
2、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敢开口
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有助于口语的练习。在教学中,教师要热情大方,态度和蔼,表情自如,使学生对老师有亲切感,缩短师生间的距离。从而创造一个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这有利于消除学生紧张、拘束、畏惧的心理,使他们放得开、愿开口、敢开口。
3、通过各种途径鼓励学生——多开口
为了让学生多开口,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精心设计,有效地组织课堂上的口语训练。例如:运用准确的带读或听录音,让学生模仿,以达到语音纯正之效;通过插图、挂图或自制卡片让学生回答或会话,以达到身临其境之效;利用教材的口语训练,达到大面积、多容量训练之效等。
二、增强学生主观能动性初中学生英语学习成绩两极分化严重,究其原因,在于学习主观能动性差。这就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改变以往教师满堂灌,让学生被动学习变为积极主动学习,使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1、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学生开始往往对英语学习感兴趣,但随着时间推移,这种兴趣会逐渐减退。所以,教师要向学生反复强调当今社会使用英语的广泛性和重要性。通过一些典型事例的介绍,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激发其求知欲。
2、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利用新教材图文并茂的特点,在课堂上设置疑问情景来调动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疑问,最容易引起定向思维。教师通过步步设疑问可使教师的“教”转移到学生的“学”,可使学生的“学”从被动变为主动,让学生从学会过渡到会学,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当然,创设什么形式的问题,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确定,要面向全体,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从而可使层次不同的学生得到各尽所能的训练。
三、指导正确的学习方法产生两极分化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学习方法不当。学习得法者,成绩不断进步,积极性更高,求知欲更强。而学习不得法者,虽然花的时间和精力不比别人少,但成绩就是不理想,并逐渐产生厌学情绪,失去进取的信心。可见,成功的学习依赖于正确的学习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研究教法,而且要研究如何指导学生的学法,从而达到减少两极分化,提高教学效率。
1、课前学习方法指导
要求学生根据预习要求,借助于生词表、工具书,进行预习寻找疑问。新课内容经过预习,不仅使学生明确自己的问题所在,在听课中容易做到有的放矢,而且比较容易进入教师设计的角色,听懂同学对话和表演,这有利于提高课堂听课。
2、课堂学习方法指导
课堂上要求学生最大限度调动一切感官,力争做到眼到、耳到、口到、手到。
3、课后学习方法指导
因为仅靠课堂45分钟学英语是不够的,所以教师要指导学生的课外学习。要求学生及时复习,鼓励他们多记、多用、多做。多记就是帮助学生采取各种手段和方法,把学过的单词、词组和句型反复记忆。多用就是要学生学了什么用什么,凡是能用英语说出来的事,尽量用英语说,学以致用。多做就是多做预习和复习,多做一些同步训练题,让所学的知识及时得到消化、巩固和提高。
当然,消除两极分化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循。但只要我们的教师根据实际情况探索新思路,积累心得,改进方法,长期不懈地努力下去,就一定能大大减少两极分化,提高英语科目教学质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