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说教材:
1. 教材分析:
本课是我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对六年级下册第九课《走向明天》进行改编的一堂课,是“造型·表现”领域的一个内容。
设计名字这个课题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们每天都会很工整的写自己的名字,而这节课写的名字和以往写的不同,用不同的线、图案、色彩等来把自己的名字装饰漂亮。
我认为二年级学生思维很活跃,学习设计名字不应该仅仅要求他们照搬别人的设计想法,而是要通过欣赏、分析、思考、练习,重点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真正做到自主探究和合作体验。根据对教材的分析,我拟定本课将要达到的三个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 2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对奇妙的线条和色彩世界进行探究,了解线条和色彩能够千变万化。
(2) 过程与方法目标:认识颜色,熟悉工具掌握不同风格线色的表现。 (3) 情感与态度目标:能怀有感恩的心,与家长、老师、同学和谐相处。 3、 根据本课教学目标,我将本课的重难点确定如下:
(1)让学生们在美术游戏中学会运用不同的线条和绚丽的色彩来表现出自己的所想,创作出独特的艺术画面是重点
(2)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名字特点来组成一幅完美的图画是本课的难点。
二、说教法:
1、让学生在良好的情境中感受艺术字的美,创造艺术字的美,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造型表现力。我采用情境教学法贯穿始终;
2、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我采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3、为了消除学生的依赖心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对美术学习产生持久兴趣。我还采用了提问法、奖励法。
三、说学法
“学”是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将采用以下主要学法:
1、欣赏、分析法: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欣赏、分析优秀作品的特点。 2、 交流合作讨论法:学生在教师的要求下,让学生仔细思考讨论合作,然后随意交流、发言,这样有利于学生在思维民主、自由、开放的气氛中成长。 3、 自主学习法:学生通过欣赏优秀作品、分析作品、思考如何设计自己的名字。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四、说教学过程设计
1、创设美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上课开始师生一起观看《数字歌》视频并一起快乐的舞蹈,这样一来,学生们变的兴奋、活泼了。这个环节孩子们放松了心情,都陶醉于欢乐的气氛中。
2、以发问式引入教学
提问:“你们和老师做朋友吗?”“能不能大声说出自己的名字?” 他们觉得很新鲜,很好玩,这样更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在这里采取了师生互动的形式,让他们把名字写下来,然后举起来给大家看,我也把自己名字以变魔术的方式介绍给同学们。他们注意力很集中,同时他们惊奇的发现我的名字和他们的不一样,我提出问题让他们认真思考:“我的名字和你们的名字有什么不同?”孩子们通过观察会发现我写的名字,线条、颜色、花纹等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在这个环节我引出课题“名字大变身”。
3、以挑战法引入创作
“谁能像老师这样把名字写的又大又漂亮?”二年级的学生表现欲望都很强,都争先恐后的喊着“我能”“我能”。在这种气氛下,每个孩子都愿意试着把自己的名字装饰一新,更能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4、展示、讲解、修改有特点的作品
教师巡视找几幅有特点的作品进行展示。首先让小作者说一说自己的设计意图,对自己的设计满不满意?再让学生和同桌讨论他们设计的名字怎样修改一下会更漂亮。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提议对学生作品进行稍加修改。 5、欣赏优秀学生作品
通过上个环节的练习,可能有些学生还不知道怎么设计名字。在这里我放课
件,让学生欣赏一些高年级学生作品,并让他们和同桌相互说一说:这些画的特点、用了哪些方法、你最喜欢哪一幅。最后教师总结:(字的设计方法:不同的线条、各种图案;上色方法:彩点点、彩色线、彩色面、颜色渐变。) 6、学生再次创作
播放轻音乐,学生修改自己的作品,教师巡视指导。在这个环节要尽量关注到每个学生,特别是后进生,只要发现他们有一点点进步,就要把他们的作业举起来展示,给予他们肯定并送教师自制笑脸作为奖励。
7、展示评价学生作品
(1)、小作者介绍自己的名字。(为什么要这样设计?你最喜欢自己设计的什么地方?)
(2)、学生说一说自己最喜欢谁设计的名字,为什么?
(3)、教师小结:对学生给予肯定,并让学生一起把掌声送给自己和同学。 8、拓展延伸
提问:你们知道自己的名字是谁取的吗?有什么含义?你觉得现在怎样做才能达到家人的希望呢?
学生举手回答:
教师总结:你们回家后可以帮家人设计一个漂亮的名字。家人都是很爱你们的,同时对你们也有很高的期望, 你们应该做到在家孝敬长辈,在学校尊重老师、团结同学。现在开始就努力学习,长大以后真正的做到家人所期望的,用你们的行动回报家人、回报社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