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好走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从信息消费角度看社交媒体传播——以微博为例

从信息消费角度看社交媒体传播——以微博为例

来源:好走旅游网
从信息消费角度看社交媒体传播——以微博为例翟晨肖(作者单位: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摘 要:网络传播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对信息的需求也越来越明显,信息消费的行为愈加频繁。人们在互联网上通过搜索、分享自己所需的信息来满足自己的生活需求和精神需求。微博作为具有代表性的综合类社交软件,为网民提供了信息消费的重要平台,微博利用多媒体的信息传播方式,细分信息垂直领域,为用户提供了更好的信息消费体验。关键词:微博;信息消费;社交媒体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推进,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西方社会的消费主义在我国得到了传播。特别是网络传播技术的发展和使用,使得新媒体与消费主义的传播结合越来越密切,网络社交媒体逐渐加入消费主义的构建与推行之中,其作用越来越明显。[1]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们对信息的需求增加,消费者逐渐将互联网信息消费从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中分离出来。互联网传播技术的不断更迭也促进人们新的信息消费模式的产生。在新媒体时代,移动智能手机得到大范围应用,社交软件成为人们信息消费的主要渠道之一。其中,综合类社交软件通过引入多种媒体形态,满足了人们各式各样的信息需求。微博作为在综合类社交媒体,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微博通过多媒体的传播形式,发展垂直细分领域的信息服务,满足信息消费者信息需求。1 更具说服力:微博的多媒体传播构建了更真实的拟态环境拟态环境是指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之后向人提示的环境。在传统媒体时代,人们对世界的认知很大一部分是通过新闻报道,但是新闻事实往往只是事件事实的一部分,人们通过新闻报道所认知的世界往往和真实世界存在一定的偏差。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图片、视频等媒体形式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人们能够更加直观地通过新媒体平台认知外部世界。尤其是电视直播、网络直播的发展,人们甚至可以成为新闻事件的第一见证者。视觉上的真实化和互动行为的真实感给了用户更好的体验。1.1 视觉传达更真实在拟态环境的构建中,新媒体有着传统媒体难以匹敌的优势,新媒体在时效性、可视化传播上更胜一筹。这让越来越多的网民更加倾向选择新媒体传播的信息。在微博中,网络红人、微博大V等通过发表图片、视频、直播等信息动态来吸引用户的注意,这种多媒体的传播形式满足了人们对信息真实性的需求,视觉听觉等感官的信息接收使得信息的可信度更高。1.2 互动传播更有说服力互联网环境中的海量信息,促使人们对信息真实性的需求更加迫切,相对于传统媒体的“单向传播”,受众更倾向于互动性强的新媒体。信息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的互动,给人一种人际交流的真实体验感,让消费者感觉好像就在与自己的朋友对话。信息生产者的这种行为使得消费者有了参与性,这种参与性降低了消费者对信息传播的本能抵触,信息传播的说服效果从而大大提高。2 更具传播力:海量信息与优质信息分类提高用户体验不同于微信私密传播,微博的高交换率和强扩散性直接将话语麦克风交给了信息消费者。开放性的微博传播像是一个巨大的信息广场,这大大增加了信息传播的范围。微博的这种弱连接的属性将消费者置入信息的海洋,巨大的信息量有利于满足信息消费者各式各样的信息需求。当信息的种类和数量足够多时,消费者的需求就更容易得到满足。然而,海量信息的出现并不能同时提高信息的分类和优化,微博中产生了许多垃圾信息。消费者通过对信息符号蕴含的价值和使用价值的获取满足自身的精神需求,如果网络中生产的信息品质堪忧,那么这个信息市场迟早会失去消费者[2]。基于微博中信息生产的问题,新浪微博对用户实行引导和管理,删除垃圾信息,鼓励优质原创内容的生产。信息生产决定信息消费,优质的内容满足了消费者越来越高的审美需求。微博还扶植垂直行业的自媒体,满足不同用户的个性化信息需求。这种垂直细分领域的信息传播,更加有利于信息消费者得到良好的信息体验。在用户消费信息的过程中,很容易分化出不同类别的消费者。在消费社会,商品不仅仅具有使用价值,还有符号价值。不同的信息消费往往代表着不同的审美需求和行为经验,消费者通过符号消费行为在微博上寻找属于自己的消费群体,这是网络群体划分的重要依据之一。在消费者找到自己的群体之后,消费行为也会进一步发展。这种良性的循环能够为微博营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当每个细分领域有更多更专业的爱好者时,信息生产的内容会在消费需求的刺激下越来越向高端品质发展。参考文献:[1]王树良,谌椿.自我认同与符号消费:网络自制节目中的符号建构研究[J].国际新闻界,2016(10):50.[2]王蕾.互联网信息消费碎片化特征及文化意义[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4(5):4-5.作者简介:翟晨肖(1996-),女,汉族,河北邯郸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新闻传播。1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