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租规模
惠安体育馆由比赛馆与训练馆组成,建筑面积10194m,总投资3400万元。比赛馆,设看台3200个座位,可进行篮球、排球、手球、羽毛球、乒乓球、体操、举重、拳击、摔跤等体育竞赛,也适宜开展文娱表演、展览、集会等活动。训练馆可供篮球、乒乓球、体操训练,也可作为大众健身场所。该项目将于近期竣工验收,交付使用。
合作方式或租赁价格
拟采用整体租赁经营形式,具体方案面议。基本情况1、名称:新疆YY管理有限公司XXX多
功能体育馆2、地址:市中山路141号XXX大厦3、面积:1359.72平方米4、经营内容:主营羽毛球、乒乓球、篮球、台球,附带经营饮料、体育用品等5、人员配置:员工3人6、开业时间:2006年4月26日7、营业时间:8:00至结束(一般在00:30左右)8、场地情况:4个羽毛球场地、9个乒乓球场地、1个台球场地、1个半场篮球场地二、价格定位:单位:元时间项目 周一至周五收费标准 双休、节假日收费标准 备注 早晨9:00--12:00 中午12:00-17:00 晚上17:00-营业结束 9:00---营业结束 乒乓球 2元/人 5……高密,潍坊所辖的县级市,不但在体操业训中成绩显著,该市的体育场
馆建设和运营也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在所成立的“文化产业管理委员会”的管理下,充分发挥了“一场一馆一楼”的赛、训、展、演、商功能,走出了一条因地制宜的
场馆运营之路。
场馆建设从实际出发科学合理
高密体育场馆建设的大踏步前进还要得益于我省举办十一运的契机。当时,在当地体育局的大力争取下,高密被确定为备选赛场,随后在市委、市政府主导下拉开了场馆建设的大幕。
高密人的眼光显然看得更长远,高密体育局局长高中杰介绍说,市里的规划不仅仅是体育场馆,还融进了文化。“规划了一座占地268亩的文体公园,是一处集体育、文化、科技、会展、健身、休闲娱乐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大型群体活动场所,共有体育场、体育馆、体校楼、游泳馆、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规划馆、科技馆等9个场馆组成。眼下的情况是,除游泳馆还在待建外,其他场馆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
和体育有关的场馆被当地人称作“一场一馆一楼”,这三座建筑是高密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开展的主阵地,它们的建设科学合理,充分考虑了一个县级市的特点。“体育场只设有半边看台,可容纳1.2万人,这在我们高密来说已经足够了。另外一边是生态看台,平时发挥绿化生态效益,举办大型比赛时可摆放座位供观众使用。这种设计在不影响使用的基础上,做到了节约实用,生态看台与体育场交相呼应,能发挥出健身以外的休闲、娱乐等功能。”高中杰局长说。
谈起可以容纳3200人的体育馆,在高中杰看来这也是他们的得意之作。体育馆上方采用玻璃天窗遮盖方式建造,与全封闭体育馆相比,白天光线较好,举行一般比赛、体育活动等不需要灯光,可节省大量经费用于发展体育事业、场馆维护等方面。
至于体校楼,体现的形式则是办公、训练“两不误,双促进”。内设办公场所、训练馆、学生宿舍。办公楼南楼东侧为办公区,供各部门办公使用;西侧上两层为学生宿舍、中间为教室,底层为餐厅,能实现体校和体操学校“三集中”办学,且不影响体育局等部门办公。体校楼北楼建有4个训练馆能满足柔道、跆拳道、散打、摔跤、举重、体操、蹦床等多个项目的训练。“这种设计和安排,方便体育部门、体校、体操学校的沟通交流,非常有利于竞技体育的发展。”
场馆运营模式新颖 多点开花
每一位走近高密文体公园的人都能被一大特色景象吸引,那就是矗立在各场馆最顶端的巨大冠名,像“豪迈体育场”、“孚日体育馆”、“银鹰体操体校”、“嘉源广场”等。除此之外,围绕体育场和体育馆转一转,五花八门的商家更会令人赞叹,“出租率也太高了!”
高密场馆的充分利用在众多地市的场馆中是难得一见的,是什么原因让他们的运营这么成功呢?高密体育局局长高中杰道出了其中的缘由。
高中杰局长介绍说,在文体公园建成之初,高密市政府就适时成立了一个特殊的组织——文化产业管理委员会。“管委会由我们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任书记主管,负责整体的运营,这种模式恐怕在省内也比较领先了吧。”兼任文化产业管理委员会主任的高中杰局长指出,这样做的好处就是体育局不用费心去搞经营了,“说实话,体育局也没那么大精力,由市委常委挂帅,很多事情协调起来就方便多了。”
“墙里边我们说了算,墙外边不归我们管。”高密体育局副局长滕健如此形象地比喻体育局在文体公园中的地位。意思就是说,体育局可以无偿使用所有场
馆用于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和进行,具体的招商工作则不用体育局忙活,这就节省了很多精力,可以专心搞体育事业。
据高中杰局长透露,高密市政府成立的这个文化产业管理委员会职能清晰、管理先进,对整个文体公园所有产业的管护工作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目前,整个公园的经营形势相当不错,为减轻政府负担做出了贡献。高中杰局长说,“在不影响功能发挥的前提下,体育场和体育馆宜于租赁经营的房屋都采取了出租形式,从事文化产业、体育类经营活动的经营业户已有20多家。”
高中杰局长称在广告招商上更是多点开花,体育场冠名为“豪迈体育场”,体育馆冠名为“孚日体育馆”,中心广场冠名为“嘉源广场”,体操学校冠名为“银鹰体操学校”,篮球场冠名为“乔丹篮球场”,网球场冠名为“凯宇置业网球场”,中心路冠名为“华琪路”等等。另外,场馆场地还对外租赁,大量举办房展、车展、大学生就业交流展、激情广场大家唱、体育运动会、培训班等活动,适当收取费用。
高中杰局长最后说,目前,各体育场馆已全部面向社会开放,充分发挥场馆的“赛、训、展、演、商”功能,已举办国家级、省级、市级比赛100余场,各类展演活动40余次,不但极大地丰富了群众文体生活,而且这些经营活动繁荣了文体公园,贴补了管护费用,减轻了财政负担。
关注聊城体育馆:政府不插手 公司来运营“要是没有一个像样的体
育馆,城市功能似乎也不算完整。”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聊城体育馆,也是聊城城市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了这样的体育馆,怎样将其有效利用,是值得探讨的课题。
部分市人大代表在接受采访时发出这样的声音:把体育馆交给专营机构经营,还是比较可行的,操作性也较强。
交给专营公司
“一个城市就应有一个像样的体育馆,没有体育馆城市功能就不全。激活体育馆的功能,除引进大型赛事外,不妨借鉴一下国家体育馆的经验。”最近,市人大代表付朝军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说,作为一个大型体育场馆,赛事结束后,要想将它充分利用,并且盈利,是一个难题。
而国家体育馆“鸟巢”却走出一条路,赛后组建了国家体育场有限公司,负责国家体育场的融资、建设、管理、运营、维护等各项工作,这一运作方式得到了包括国际奥委会在内的各界广泛认可。政府不插手,交给大型公司来运营,一下子偌大的体育场馆就盘活了。 聊城体育馆有其具体情况,不妨参考外地经验并结合聊城实际,在塑造体育馆品牌的同时,从经济发展、公益职能等方面多角度有效利用。
进入良性循环
“像聊城体育馆这样大型的场馆设施,一旦得不到有效利用,仅维护费用就不少。因为职能不同,依靠政府部门是不太现实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将其交给专门的经营机构,是比较可行的。”1月27日,市人大代表孟博谈及体育馆的利用时告诉记者。
记者发现,年仅34岁的孟博思路很活跃。已在商海拼搏了10年的他先后涉足餐饮、服务、健身等领域,目前正在涉足立体农业,是聊城商界的知名人士。孟博认为,作为大型体育场馆设施,人气是最为重要的。体育馆经营之初,没有必要急于求成,也不要一味追求票务收入,只要能挣够正常的维护费用就可以了。
政府将体育馆交给专门的运营机构后,要求场馆在承担公益功能的同时,大胆放开让经营者经营。懂得经营的专门运营机构的管理者,若从长远打算的话,一般也不会急功近利,只追求利润收益。他们在打品牌、树理念的同时,会千方百计地吸引诸如篮球俱乐部、羽毛球俱乐部、排球俱乐部、足球协会等社会体育组织加盟,让体育馆的人气越来越旺。 有了人气,就有了财气。有了人气,大企业、赞助商就会纷至沓来,争分属于自己的那杯羹。一旦进入了这样的良性循环,体育馆就“活”起来。
当然,体育馆的服务、球迷或观众的停车等细节问题也要跟上,总的原则是,一切服务于球迷和观众。否则,一旦在细节上有闪失,就会失去人气,人气没了,体育馆的运营就会困难无比。 (记者 陈金路)
二、三线城市体育场馆需多元经营新华网
长沙3月23日体育专电(记者帅才)随着全民“健身热”的兴起,老百姓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日益高涨,但一些公共体育场馆由于功能不全、经营不善等原因,已经无法满足当地群众日益高涨的“体育需求”。近日,记者在湖南部分二、三线城市采访时,发现这个问题更加明显。
如何为基层群众提供更高质量的公共体育产品服务?专家建议,应形成由政府支持、全民共建的模式,让体育场馆面向市场,实现多元化经营。
二、三线城市也需要功能配套的体育馆
外部墙体严重受损,场馆内窗户多处破损,墙壁布满脚印、污渍,照明设施多处损坏,这是2011年全国女子柔道锦标赛的比赛场馆,也是邵阳市面向公众开放的体育场馆。
全国女子柔道锦标赛近日在此举行。比赛中,记者听到不少运动员抱怨:“怎么连个热身的地方都没有?”由于没有运动员休息区,来自全国各地参赛的运动员们只能在过道做热身准备。
当地体育局也有难言的苦衷。当地体育局一名官员说:“场馆是上个世纪70年代末修建的,功能早已不全。”记者看到,场馆内只有一个女卫生间,无法满足需求。而且由于洗手间冲水设施有问题,卫生间臭气扑鼻,令人掩鼻而过。
谈起这座1978年动工修建、1980年投入使用的体育馆,当地体育局相关官员很是无奈。“我们每隔一两年就要维修一次,花了不少钱。现在屋顶漏水很严重,也只能是哪里漏补哪里补”。
专家建议体育场馆建设可政府主导、多元经营
“我们的体育场馆、体育设备都太紧缺了,”邵阳市体育局一位官员说。场馆和设备的紧缺已经无法满足当地百姓的健身需求,这在二、三线城市尤为明显。
“在二、三线城市,当地居民的可支配性收入要明显低于一线城市,但他们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一点也不亚于一线城市居民。当地政府应该支持公共场馆的建设,通过多渠道投资兴建体育设施,为市民提供更高质量的公共体育产品服务,”上海体育学院管理系教授陈锡尧认为,一个城市公共体育场馆的建设情况,是当地是否宜居的衡量标准之一,也是当地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可以采取政府支持、全民共建的模式,让体育场馆实现多元化经营,让群众享受高质量的体育产品服务。
在我国,体育场馆建设经历了从政府全额投资、差额拨款到由体育场馆自负盈亏三个阶段。业内人士反映,许多体育场馆建成后,苦于常年维护费用太高,从而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
对此,陈锡尧建议公共体育场馆建设、运营应形成政府主导、全民共建的模式,政府应在政策上对公共体育场馆倾斜,并引导其面向市场,实现多元化经营,让场馆创造一定的经济价值,实现自负盈亏、自我发展。
湖南最大的体育活动中心长沙贺龙体育场不仅面向市场举办体育赛事,进行非体育产业的休闲、娱乐、餐饮等项目,大力发展体育培训,多次承办大型文艺演出,成为中超足球联赛的“御用赛场”,还坚持对市民开放、吸收市民成为健身俱乐部的会员。
上述体育场负责人曹品质认为,承办大型体育赛事、文艺演出,形成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多元化经营格局,可为场馆赢得更大的市场空间和经济效益。因为走的是专业化管理、多元化经营的路子,如今贺龙体育场已经成为集竞赛、健身、娱乐、休闲、培训为一体的大型体育活动中心,带动了周边文娱产业的发展。
坚持“政府引导、全民共建”的湖南浏阳市,全民健身活动开展得红红火火。记者在浏阳采访时看到,崭新宽敞的体育中心配备了现代化体育设施,吸引了许多热爱健身的市民报名成为会员。舞蹈俱乐部、乒乓球俱乐部、篮球俱乐部应有尽有,活动开展得热热闹闹。
浏阳市文体局局长朱玉喜介绍,浏阳市采取“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全民共建、群众受益”的模式,不仅建设了一流的体育馆、足球场、门球场,并且免费向市民开放。朱玉喜说:“现在有了一流的健身设施,我们的体育活动开展得热热闹闹,许多市民改变了过去洗脚、唱KTV的传统娱乐方式,养成了健康、科学的运动习惯。”
陈锡尧建议,在二、三线城市,政府支持、全民共建的模式,有利于实现体育场馆多元化经营。政府可鼓励社会资本投资体育场馆,对公共体育场馆减免营业税、所得税,对体育设施日常运行、维护给予补助,根据场馆向群众开放程度,在用水、用气、用电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