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一次月考

来源:好走旅游网
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2013年2月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拟将PM2.5正式命名为“细颗粒物”。细颗粒物直径小于或等于2.5 (写单位),合 m。

2.如图所示的六架战机以相同的速度列队飞行。此时,若以战机下面的白云为参照物,战机上的飞行员是 的;若以其中任意一架战机为参照物,其他战机是 的。

3.如图甲小明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cm;如图乙所示的停表示数为 min s。

4.甲乙两物体车行驶的路程之比为4:3,所用时间之比为3:2,则速度之比为 ,若行驶相同路程所用时间之比为 。

5.小明游览南京长江大桥时,发现桥面有条宽窄不一的裂缝,他用刻度尺测得裂缝某处宽为7.00cm,他使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为了得到该裂缝的平均宽度,小明应该在裂缝的 (选填“同一”或“不同”)位置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6.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发声体做 振动发出的。研究表明,噪声超过 dB的环境会影响人们正常的工作和学习。

7.如图中,从波形上看 图属于噪声的波形图是。有资料显示,噪声每经过一条100m宽的

林带可降低20dB~25dB,从减弱噪声的途径看,这是在 中减弱噪声的。

8.如图所示,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发生明显变化的声音的特征量是 ,这说明该特征量跟发声体振动的 有关。

9.相传“舜作箫,其形参差”。说明那时的箫是由许多长短不同的竹管排成,如图所示。演奏时,美妙的声音是由 振动产生的;竹管参差不齐,目的是为了吹出 不同的声音。

10.如图甲所示,在医院里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是利用了声可以传递 (选填“信息”或“能量”)的性质;另外,在医院里我们还经常看到如图乙所示的“静”字,其目的是提醒大家要注意控制好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以免影响他人。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寒来暑往

B.行云流水

C.斗转星移

D.龙腾虎跃

12.如图是甲、乙两位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同一木块的长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位同学的测量方法都是正确的

B.甲同学的测量方法是正确的,乙同学的测量方法是错误的 C.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 D.木块的长度为3.89cm

13.唐代大诗人李白根据北魏散文家郦道元的“朝发白帝,暮宿江陵”的句子,写成千古名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请你根据诗词中的信息估算,轻舟(船)的平均速度最接近( ) A.20km/h

B.45km/h

C.90km/h

D.180km/h

14.一列火车长600m,匀速通过长1200m的山洞,从火车完全通过山洞共用1min,火车行驶的速度是( ) A.20m/s

B.30m/s C.10m/s D.无法确定

15.下列关于声现象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打鼓时,放在鼓面上的沙粒不停的跳动,说明发声体在不停的振动

B.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出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少,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C.贝多芬双耳失聪后,用棍子顶在琴盖上聆听自己演奏的琴声,说明固体能够传声 D.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时,水面溅起水花,说明液体能够传声

16.在校园艺术节上,小梦为全校师生演奏了享誉海内外的二胡名曲《二泉映月》。下列有关小梦二胡演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二胡弦停止振动弦还会发声 B.二胡声能在真空中传播 C.二胡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 D.二胡声一定不会成为噪音

17.我们学过的许多成语包含了声现象,如:①隔墙有耳、②掩耳盗铃、③低声细语、④悦耳动听、⑤震耳欲聋。这些成语中描述同一声音特征的是( ) A.①②

B.②⑤

C.③④

D.③⑤

18.在学习声现象时,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对于这几个实验的研究目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A实验是研究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B.B实验是研究音调与声源长短关系的,长度越短音调越高

C.C实验是研究声音是由声源振动产生的,音叉放入水中是为了放大音叉的振动 D.D实验是研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动频率关系的,频率越快响度越大

19.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是不同的声音先后输入到同一示波器上所显示的波形图。则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和乙声音的音调相同 B.甲和丙声音的响度相同 C.丙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

D.甲和丁声音的音色相同

20.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路程与时间的关系为s=vt,在图中,甲、乙两直线分别是两运动物体的路程s和时间t的关系图象,由图可知两物体的速度大小是( )

A.v甲>v乙 B.v甲<v乙 C.v甲=v乙 D.无法确定

三、计算题(每题12分,共24分)

21.(12分)汽车遇到意外情况时紧急停车要经历反应和制动两个过程,汽车在反应过程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制动过程做变速直线运动。若汽车以20m/s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紧急停车时,在反应过程,汽车行驶了14m,制动过程中所用的时间为2.3s.汽车在两个过程中通过的总距离为30m.求:

(1)汽车在反应过程所用的时间; (2)紧急停车全程的平均速度。

22.(12分)某同学乘坐的汽艇遥对着一座悬崖,他向悬崖大喊一声,经过6秒听到回声。 (1)若汽艇静泊在水面,他离悬崖多远?

(2)若汽艇以10米/秒的速度正对悬崖驶去,他喊时离悬崖多远?

四、实验题(每空2分,共26分)

23.(8分)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 ;(音叉、机械闹钟)你不选另一种声源的原因是

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 。

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

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通过实验得到的现象如表格所示,则待测材料隔声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为 。 材料 距离

衣服 8米

锡箔纸 10米

泡沫 6米

材料 响度

衣服 较响

锡箔纸 较响

泡沫 弱

24.(10分)在“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的活动中。

(1)将如图甲所示两个等大的圆纸片,裁去一个扇形,做成如图乙所示的A、B两个锥角不等的纸锥。将两个锥角不同的纸锥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时,应该选择图中的 (填“乙”或“丙”)所示的位置。

(2)观察纸锥下落的快慢时,小明比较纸锥从同一高度下落到地面的先后;你也可以比较纸锥从同一高度下落 所运动的距离。

(3)小芳所在的兴趣小组用闪光照相机探究纸锥竖直下落的运动情况,照相机每隔0.2s曝光一次。拍下的照片如图丁所示,由此可以判断纸锥下落的速度变化情况是 (填“不变”“先变大后不变”或“一直变大”)。

(4)若测得纸锥在ab两位置间的实际距离为6.40cm,则此过程中,纸锥的速度为 m/s。 (5)如图2所示的四个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能反映出该纸锥下落运动的是 (填图

中的选项字母)。

25.(8分)如图,小明与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 (1)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m间的通话,这表明 。

(2)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同样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现象表明: 。

(3)如果在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用手捏住线上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 。

(4)如果在用土电话时,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弛状态,则听的一方通过棉线 (选填“能”或“不能”)听到对方的讲话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