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卷分析
2022年广东中考数学已经圆满结束,目前大家讨论最多的话题就是试题太简单了,果真如此吗?
其实,广东省这些年来,中考难度系数一般在0.55,也就是120分的试卷,全省平均分66分左右,那2022年能否达到66分的全省平均分呢?
抛开难度不谈,2022年广东省中考数学的很多新动向:追溯传统文化、迁移实际生活、重视基础和跨学科学习等,以及试卷整体结构的变化都值得我们关注。
1、追溯传统文化
2022年的题目,如第19题,以《九章算术》为背景考查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将古代优秀数学著作的元素融入到试题中,加强学生对中华优秀文化的认同感,培养家国情怀。
2、迁移实际生活
2022年的题目,非常注重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起来,比如第10题,出人意料的考了生活中的圆的问题,考察对变量和常量的认识;第21题,用数据与统计的知识来分析月销售额问题。
3、重视基础
2022年的题目体现了回归课本,十分重视基础的特点,试卷难度和其他科目持平,除了23题外,基本上都是课本上的题目或改编,难度并不大。此外,这张试卷明显在考查数学知识的应用上,增加了
考查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以及知识的形成过程。
4、跨学科学习
2022年的题目,严格贯彻了教育部关于各门课程用不少于10%的课时开展综合性的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精神,比如在第20题,设置了物理弹簧实验与一次函数综合的题型。
5、试卷整体结构的变化
2022年的题型与前几年相比,仍然是以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的形式综合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但值得注意的是:
选择题不变,仍然是10小题,每题3分 填空题由2021年的7题变为5题,每题3分
解答题(一)的分值由每题6分变为每题8分,共3小题 解答题(二)的分值由每题8分变为每题9分,共3小题 解答题(三)的分值由每题10分变为每题12分,共2小题 总体而言,客观题的分值有所下降,解答题的分值占比提高了很多。
二、题型分值
1、选择题:10小题、30分。 2、填空题:5小题、15分。 3、解答题:8小题、75分。 三、给2023年中考学子的备考建议
总的来说,2022年广东中考数学的命题符合《2022新课标》的
要求,完美落实了双减政策,这种天马行空的命题方式将对2023年的备考具有非常重要的启示。
1、研读课标、考试说明,吃透教材
认真学习和钻研课标和考试说明。它们所确定的知识的内容的广度与难度对命题工作起到一个指导的作用,特别是发生变化的内容更要理解清楚。贯彻课标落实四基,注重系统关注过程。在平时的教学及总复习中,一定要立足课本,回到基础之中,加强变式教学与训练,对课本中的典型例题和习题多引申、多研究,引导学生理清知识体系,帮助他们建立起初中数学基础知识的网络,真正做到落实四基。
2、夯实四基,注重夯实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注重形成基本思想、基本方法。
3、在问题思考中,明晰数学知识的本质要让学生真正理解数学知识,教学更就要抓住知识的本质特征,辨析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理解,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4、突出重点,形成体系,通过复习,帮助学生把零散的知识联系起来,形成知识体系。
5、提倡通法,淡化特技,复习的进度务必精心安排,既要全同时也要突出重点。复习教学中,要注重通法的复习与掌握,不要过多地纠缠于特殊的技巧。复习的进度应根据学生的情况加以适当的调整,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务必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学生的思考是老师永远无法替代的。
6、形成思想和方法,避免思维定式
(1)适时渗透并提炼数学思想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没有专门的章节介绍它,而是伴随着基础知识的学习而展开。它是数学的精髓,也是解决问题的指导思想。
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分类思想、整体思想、化归思想、特殊与一般、数形结合思想。
常见解题方法有: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割补法、方程、函数、基本图形等。
(2)避免思维定式
削弱思维定势的成分,加强变式教学研究。复习中过分地强调某种方法重要或某种题型对应某种策略,容易造成思维定势。
7、不同学生不同的复习方法
复习中要把握好学生层次的关系,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分层要求,以达到复习的实效性;
对于数学优秀生,能让他们自主学习,我们应该大胆地放手。对于大型综合问题要学会分解并在相应复习内容中加以融会贯通。
面向学困生的课堂教学方法:低起点、多归纳、快反馈。多种评价方式互为补充——综合测试、基础测试、口头测试、补测相结合,充分调动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
促中等生:吸引注意力、提高兴趣、信心、提高水平,挖潜力。 促优生,挖潜力,重反思:用数据分析的方法引导优生发现问题,落实基础,清扫盲点,深挖潜力。
8、重反思,提高能力教学生学会反思,不要把所有的错误都归结为粗心两个字。要把问题细化。错题分为会做做错的(原因包含审题不清、误写、书写不规范等),想一想可以做出来的(错误的原因包含没来得及思考及时间不够用、没认真思考等),确实不会做的。
9、课内高效,课外减负
不管哪个层次的学生,练习卷题量都控制在一节课内完成。特别是普通班的学生学习主动性较差,我们一定要保证课堂40分钟的质量,尽可能少布置课外作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