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好走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简版.教改)立德修身 提高认识 增长知识——对读家谱的几点思考(袁玉刚)

(简版.教改)立德修身 提高认识 增长知识——对读家谱的几点思考(袁玉刚)

来源:好走旅游网


立德修身 提高认识 增长知识

——对读家谱的几点思考

袁玉刚

习水袁氏自始祖袁世明奉旨入蜀平南,战事奏凯后诏命镇土安民以来,一世至五世先祖都戎马一生,生活在动荡的年代。要修族谱的可能性极小。目前已知最早的族谱序是明朝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吏部尚书蹇义作的《袁氏族谱光裕录序》。因此,袁世明房的族谱不可能是袁世明修的,他可能写下或口授遗嘱等。现存的祖宗遗嘱、遗训,包括赤心报国、忠孝传家的家风,都是历代先祖加以整理后,形成了族中子弟规范,成为袁氏子孙必须遵守的家训、族规。后世子孙用家谱这种特殊形式记述袁氏一族的祖源宗本,世系繁衍,迁徙分布,婚配嫁娶,行业职业,教育程度,经济状况、社会地位、人物传记等众多方面的资料。对研究地方风土人情、人文地理等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史料。

如国史、方志一样,家谱在编纂过程中受环境、认知、时局、交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错漏。比如有的误引用了史料,有的对接错了世系。这些情况在各家各族的家谱中都不同程度地出现过。毋庸讳言,由于受修谱时的环境和历史的局限性,袁世明房族谱也同样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通过查阅官方资料、细查本族大多数家谱、走访考证江西老谱等,订正这些问题,是子孙的责任、义务。但近来,族中有些人挑起事端,百般造谣滋事,公开忤逆始祖名讳、指责某人篡改家史等。问题是订正后的内容,恰恰是与袁氏族谱中,甚至地方史志、国史记载相一致。好端端的一个家族,被这些人搞得乌烟瘴气。特别是自2016年国庆以来,各种无端辱骂、变本加厉,有的发难诟病,讽刺挖苦,有的满口污言秽语,悖逆史实,有的狂嚣无知,数典忘祖,在家族内部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1

这些置史实不顾,妄议族事的族人,不知道你们是否接受过基本的启蒙教育,有没有起码的阅读书籍或资料的能力或习惯?如果你们稍微读过一点书,哪怕走马观花浏览过一下《清水塘源流谱序》,你们会不会觉得这样的谩骂和诋毁,苍白无力?

始祖的名讳在罗汉寺祠堂的神主牌上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那可是几百年前传下来的,不是现代人作假弄上去的。虽然牌木已朽,但字迹尚可辨认。而且民国时期前清恩贡袁体仁为始祖重新立碑时对始祖的名讳问题为什么把“明”写成通假字“盟”也交代得很清楚,明朝时土城所建的《金子屯碑记》,甚至《遵义府志》、《增修仁怀厅志》等对始祖名讳等都有明确的记载,都可以佐证。在这里不想再赘述。清朝晚期宋理堂写的一本小书,因无可以互证的其它资料,不能完全采信,有文史兴趣者也可以进一步挖掘佐证资料完善。

关于始祖上溯世系问题,按照亲疏远近的原则,既然袁氏以袁世明为始祖,那他的祖辈也就是袁世明房的先祖,就好比你先知道你的父亲是谁,然后知道父亲的父亲是谁这样简单的道理。那么《清水塘源流谱序》里记载唐相国袁滋的九世孙武仲迁乌石岗,即袁氏乌石岗基祖。后来世明之祖父袁添平从乌石岗再迁清水塘。从《清水塘源流谱序》就完全看得出袁滋至袁武仲,袁武仲再到袁添平之间世系的演变是一脉相承的。袁滋就是袁世明的先祖,袁世明是相国袁滋十六世孙,是吉州刺史袁武仲八世孙。那袁滋的上溯世系也就是袁世明房的上溯世系,哪存在族中考证者冒认袁滋为先祖,而不认汉司徒袁安而篡改家史呢?

至于卧雪堂的开基祖袁安和陈郡袁氏的族尊袁滂之间到底哪个才是袁世明真正的直系远祖,这些都是按照现有的,在中华袁氏较为通用,而又完全参照江西袁氏乌石冈族谱的记载的资料引用和延续的,更不存在哪个能篡改的问题。而且这些问题虽然历史久远,但也都是可以进一步挖掘史料考证的,没有必要大言不惭随便肯定或否定,而极尽辱骂毒咒之能事?

2

身为唐朝重臣的袁滋,国史专门有传记。《新唐书.袁滋传》记载袁滋为陈郡袁氏,那袁世明房自然就是陈郡袁氏,这样铁的事实和浅显的道理,不能破口大骂,满嘴污言秽语! 如果拿得出能推翻《新唐书.袁滋传》对袁滋记载的证据,那当然是好事,毕竟家谱资料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也是难免的,甚至史志记载有误也是有可能的,这些是可以进一步考证的。但事实是你们在拿不出任何证据,甚至连基本的逻辑都不懂的前提下就这样公开诋毁别人,抬高自己。你能抬得高自己吗?就算你对考证者的考证资料存在疑问,可以查阅《清水塘源流谱序》,自己也看一看《新唐书》,睁大眼睛去看看袁滋到底是不是袁世明的先祖,问题不就解决了?

如果你连祖宗传下来的《清水塘源流谱序》都不承认的话,那你承认什么?你去翻翻袁世明房的族谱,无论哪房哪支不承认《清水塘源流谱序》?何况《清水塘源流谱序》可不是一般人作的序,那可是明代东林党首领之一,与赵南星、顾宪成号为“三君”的学界泰斗、明朝廷在其殁后追赠为太子太保、吏部尚书的邹元标为袁氏亲笔题写的。就凭这等规格,在全国各姓族中也是罕见的,这是袁氏的无上荣光。难道《清水塘源流谱序》所载不可采信?那禹明先的《习水袁氏族谱考论》就完全在理了。你是相信自诩为地方史学者的禹明先呢?还是相信明代巨儒、重臣邹元标所作序的《清水塘源流谱序》呢?我西南袁氏的传统是忠君愛国,服从、拥护中央,所以屹立六朝不倒,现在又受到国家高度肯定。每个人的行为都不能悖祖逆宗!

再者,被有些人诟病的堂号问题,根据《新唐书》载,袁滋(749-818),字德深,郡望陈郡汝南,蔡州郎山人。袁滋既然为陈郡汝南人,后裔以汝南为堂号有何不可?难道国史记载的祖宗郡望不可信?江西乌石岗袁氏始祖袁武仲祠内也悬挂的是“汝南堂”。袁世明作为袁滋十六世孙,袁世明房堂号也一直称“汝南堂”。因此,《西南袁氏族谱》及今罗汉寺袁氏宗祠上殿也遵习惯和规制书写、悬挂“汝南堂”牌匾。同时,为明确郡望,在族谱中也清楚明确了“陈郡世家”。

3

况且,按袁氏郡望的起源来看,陈郡袁氏郡望是早于汝南郡望的,汝南郡望是陈郡的分支,袁世明房是陈郡袁氏,无论从汉司徒袁安,还是从袁滂来说,都是没有错的。何来的篡改了堂号?郡望和堂号的区别在于郡望是以祖籍地的行政区域名称冠名的,而堂号是根据家族的核心价值观而自取的,郡望是高于堂号的。如因汉司徒袁安的卧雪高风,成为整个袁氏家族的共同精神财富,袁安后裔大多都以卧雪堂作为堂号而沿用,也有其它袁氏支系用卧雪堂作为堂号的。郡望与堂号的区别,就好比你现在定居了美国,取得了美国国籍,你也同样是中国人,仍然是华裔,依然还是习水袁氏的一员,难道会称你为美国袁氏(除非几百年后成了系)?你所取得的美国国籍仅是法律上的概念,改变不了你的族别,更改变不了你身上流淌着的习水袁氏的血液。当然,你如果非要开基立祖,把自己当作美国袁氏的奠基人也未尝不可,但你的郡望仍然是陈郡袁氏,这是改变不了的事实。

袁安之后四世三公,传至袁术、袁绍之后,就衰微了;袁滂之后十三世三公或类似高官,子孙源远流长,一直传到今天。

以上所述的有关始祖世系和家族郡望堂号问题,在现有的国史、方志和家谱资料都是有据可查的,至少在没有新的线索或证据能推翻的情况下,是可采信的。为了家谱资料的进一步完善,更进一步还原真实的历史,这些问题也都是可以带着辩证的思维,用务实的态度去求证的。人类社会的发展,本来就是在探索中不断创新,在创新中不断发展壮大的。祖宗传下来的资料记载,有可能是正确的,也有可能有错误之处。正确的我们就要坚持,如果有疑问之处,我们要用辩证的思维和方法加以考证。这也是客观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不是一成不变的。自古以来,固步自封的朝代或者家族,最终都会被历史所淘汰。而且,现在交通、通讯那么发达方便,你对考证者的资料存在疑问,同样也可以赴江西祖籍之地查究考证者提供的资料嘛?这点基本的做事方法和基本的做事逻辑都不会,也不做,就跳出来骂街,目中无人,狂妄自大,这是不是太显得儿戏了?这样的人也能领导家族事务?何况,修《西南袁氏族谱》期间族中成立了上百人的编委会,族中贤达者还有不少专家、

4

教授、学者、社会名流,在编委会上还有主编、副主编、总编负责全面工作,家史是可能凭一个人,一句话就能篡改的?如果仅凭某一个人就能篡改家史,那编委会那么多族人干什么去了?总编干什么去了?如果是那样,那就不是仅声讨某一人的事了,而是袁世明房二十几万子孙要集体追究编委会和总编的责任了。

自古以来,从事家族事务,特别是编修家谱这样的族中头等大事者,都是族中贤德者任之。所谓贤德,首先是要以德立身之人,有贤才之人。而不是由满口胡言者来做家族事务。族中绝大多数宗亲也是明事理的,对这样那样的闹剧不是看不明白,是他们不屑为伍,懒得理会罢了。

奉劝那些挑起事端的,蛊惑族亲的始作俑者,不要再凭自己的主观臆断,固执的认为自己手持的族谱记载就是绝对正确的圣典而断章取义指责别人,更不要固执的坚持自己的错误,用错误的思想和言论误导宗亲,贻误子孙,更不要人云亦云,甚至被极个别为达个人目的的人所利用,散布一些未经考证的低级浅见的言论,从而贻笑大方,成为千古笑谈, 更误导袁氏广大忠实质朴的宗亲,影响两大房的团结。

立德修身,提高认识,增长知识,这是每个袁氏子孙当前最紧要的任务之一,特别是那些想领导群雄的族亲,要懂得通过修身立德来净化自己的心灵,注意自己的言行,在浮躁中学会理性的思考,学会用辩证的方法为人处世,提升个人素养,更要通过立德、立言、立行,加强学习,熟悉基本的家谱知识,强化担当,增强干好家族事务的本领,以开阔的心胸,顽强的干劲,团结和带领族人抓住发展机遇,奋力谱写袁氏发展的新篇章。

参考文献:《中国家谱网.家谱知识》、《华夏民俗文化网.家谱》、《后汉书·袁安传》、《魏书·袁涣传》、《新唐书·袁滋传》、《陈郡袁氏》、《遵义府志》、《增修仁怀厅志》、《赤水县志》、《袁氏家志》、《西南袁氏族谱》等

5

(作者系南宋御前正殿雄威将军总制、平南大元帅袁世明二十八世孙)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